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会当小板报编辑》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36830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会当小板报编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会当小板报编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会当小板报编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会当小板报编辑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第十三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掌握WORD中图文混排、艺术字等的综合应用。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小报过程,培养学生选择信息、整合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通过网络交流、发现学习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通过浏览网页,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格式设置(文字、图片)、版面设置(页面、文本框、图片格式)。教学难点:版面设置(页面、文本框、图片格式)。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2、BBS网络论坛。3、制作小报所需的网络资源。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激发探究兴趣1.创设情境:屏幕广播显示08奥运宣传片2.揭示主题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同学们想不想为北京奥运会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那我们今天利用刚刚学过的WORD软件来做一个电子板报来宣传介绍奥运会,让更多人支持奥运,办好奥运。引出课题:“会当小板报编辑”3、教师展示已制作好的板报作品4、请同学在欣赏作品之后分析一下这些电子板报运用了WORD中哪些编辑工具和操作方法。看了这张板报设计,我们同学应该从中学习了很多经验。制作电子板报和办黑板报的要求是一样的:主题明确,内容丰富;精心设计刊头,标题醒目、美观;版面设置合理,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下面请同学们打开IE浏览器,打开论坛,论坛上有很多关于奥运会的资料请同学们系统的看一下网上的资料,你们对哪一块资料感兴趣,就将这些资料整理,制作一份小板报。在制作小报遇到困难,可以在论坛上发贴,向其他同学求助。三、作品展示,评析教师:完成了作品的同学,请把作品截图发到论坛上,请同学们点评,同时你也要在论坛上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并作出点评,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作品中吸取优点,改进自已的作品,再发到论坛上。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们已经掌握了如何制作小板报,课后老师要求大家还要再上网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去找更多的有关于奥运会的资料,争取制作出更加漂亮、合理的电子板报,也算是为奥运会献上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五、课后作业 回家后通过上网查资料,继续完善电子板报。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卵石的形成教案本课属湖北小学科学第十一册“地面形态的变化”教学单元,本课通过卵石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外部的运动-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现象,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的成因,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 ,从而领略到大自然的伟大、神奇以及无穷的魅力。 卵石的形成是一堂难度较大的逻辑推理课,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运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卵石的形成过程。由于卵石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卵石走过漫长的“道路”,学生无法直接感知。若用传统教学手段,采用挂图,用语言讲解,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这种时空限制,使学生通过观看来直接感知卵石的形成,恰当设置问题,以激发启发思维,并结合实验,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所学内容。教材从学生日常生活所件出发,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并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让学生自主去发现现象,寻求答案,从而了解卵石的形成。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观察实验结果及设计实验,培养了学生勇与探究、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本课的教学过程大体如下: 一、认识卵石的形态特点,揭题 1.出示卵石实物 问:你见过这种石头吗?在哪里见过?(温泉河月亮湾哪里有好多这种石头) 2.这种石头叫卵石(板书:卵石) 想一想:为什么叫它“卵石”?请学生回答。 3.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 二、获取卵石形成的事实,并进行预测 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说卵石是哪里来的2.观看书中36页中的上面3副图,仔细观察图中的上游、中游、下游的岩石的特点。分别请学生回答。上游:岩石比较大,而且有棱角,粗糙。中游:岩石比上游的小一点,形状有点圆啦。下游:岩石小,光滑,比较圆啦。 3.猜一猜:河流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可能猜出是上游的岩石冲到下游来的。板书:有棱角的岩石 卵石 三、研究卵石的形成过程 1.了解风化作用(1)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上游有棱角的岩石它们是怎么来的呢?带着问题观看书中36页下的3副图。好好山体是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 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高山图片分析发现 A山体松动:山上的土壤松动,岩石滚落到河中;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B山体裂缝:水结冰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地壳的变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岩石有可能滚落到河中。 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 (2)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 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会引起山体松动,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3)了解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课堂上这个实验没能完成,不过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安排学生回家中完成。 (4)比较分析。在自然界中的冷热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和实验中的现象是一样的。板书:冷热交替 (5)小结:温度的变化、水结成冰、植物的根长大等原因长期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2.认识搬运中产生的磨圆作用 (1)问: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 (2)学生猜想师:从书中37页中的图来了解水的冲刷。并板书:河水冲刷(3)看38页中的岩石摩擦的模拟实验,体会岩石在被河水从上游冲到下游的过程当中,岩石之间的相互摩擦,对岩石的作用。(4)小结:岩石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岩石和岩石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河床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水之间也有摩擦,岩石受到这一系列的摩擦作用使得岩石越来越小,棱角逐渐被磨圆。(5)板书:相互摩擦(6)问:卵石的形成是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呢?学生回答不是,在短时间内,大自然界中的岩石是不会形成卵石的。(7)板书:长年累月 3.形成结论 (1)师: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同桌之间相互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2)同桌讨论(3)学生回答卵石形成的原因。 (4)教师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 四、拓展延伸 1.问:上游的岩石在流水的作用下变成了下游的卵石,我们还见过哪些由于流水的作用使地表发生变化的现象? 2.观察书38页下的两副图。 3.了解江中的沙洲、高原上的沟壑形成原因4.想一想,今天的高山在遥远的将来可能是什么样呢?5.今天课堂中有两个小实验没能完成,布置学生回家去亲自试一试。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已能初步了解到卵石的形成原因;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流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让学生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喜欢大胆想象,想知道,爱提问的科学态度。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教学课堂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书中要求的两个实验,课堂中没能完成。另外,没有大幅的教学挂图,只能让学生从书中了解。卵石的形成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个如果课堂中要了解比较清楚,只能通过录像才能更好的认识。实验没能完成,主要是老师没准备好,教室人数较多,也不好开展分组实验。另外学校困难时期,仪器,挂图,录像设备还不够。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在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一、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我谈一点对自己教学的要求,对教材的了解应该要更充分透彻一些,从多方面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另外,每一课的实验器材尽量准备充分,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实验,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第三是要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加强教学的效果,圆满的完成教学目标。还要多开展一些课外科学活动,来弥补教学课堂中的不足,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同时,我也希望科学教学的硬件设施能更好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