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36266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 (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7K1xx安徽卷 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17D解析 本题以文字史料切入考查学生提取、分析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主要取决于”。从1950年到1957年,在短时间内人们的思想不可能出现重大转变,因此A错误。B项表述虽正确,但不是主要的原因。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刚刚建立,故C项表述错误。D项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故选D。20K1xx大纲全国卷 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调整了工业布局B人口急剧膨胀C国家实行城镇化战略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20A解析 本题以20世纪60年代沿海人口内迁切入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的同时,美国又在中国东南沿海发动攻势。为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从1964年开始,国家开始调整工业布局,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迁移,史称“大三线”建设,故答案选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D项发生于1958年。10K1xx江苏卷 “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 BC D10B解析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不仅发生于农业领域,也发生于钢铁生产等重工业领域,故排除;由题干中的信息“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可知的表述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信息“高产卫星一词1958年有85篇”可知的表述符合题意;由题干中的信息“1960年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可知的表述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B项。9K1xx重庆卷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9A解析 本题以表格切入考查考生提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571960年我国工业产值,尤其重工业产值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1960年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故A项符合题意。我国的改革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排除B项。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故C项错误。19591961年我国出现严重经济困难,1962年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故D项排除。14K1xx山东卷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14D解析 本题以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出现的某一新生事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突破点在于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中国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该描述表明“它”具有明显的“左”倾特征。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判断,“它”就是指的人民公社。A、B、C三项均与这一关键信息描述的特征不符,故选D项。38I1,M2,K1xx福建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增加财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摘自列宁全集材料二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摘自斯大林选集材料四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苏维埃政权为什么要实施快速工业化战略。(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是如何为工业化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的。(3)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结合材料二、三,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38答案 (1)苏维埃政权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势力包围中;经济技术落后,国防薄弱;如不快速发展重工业、实现工业化,经济、技术就不能独立,政权将被扼杀。(2)实行企业国有化、农业集体化;政府把国有企业利润集中收缴;征收农业税;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等方式筹集工业化资金。(3)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4)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世界市场的形成、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第(1)问,注意从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经济和军事实力相对落后等方面说明苏维埃政权实施快速工业化的原因。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后苏俄为加速工业化而采取的举措,回答时把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战略加以列举,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必须是“打基础并找到资金”。第(3)问要说明西方国家工业化之路的内容,但必须联系材料二、三的内容,并以英国为典例。第(4)问先阐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并与苏联工业化比较,说明其差异。1xx盐城调研 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 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 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1D解析 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理解。据图片中“公私合营”可以判断是对工商业改造采取公私合营形式,故选D项。2xx郑州质检 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642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3%,比1952年增长84%。其中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5.5%,现代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1.6%。这说明()A我国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党和政府不重视农业的发展C我国已基本上实现工业化D“一五”计划得到很好执行2D解析 据题干时间提示“1956年”和内容可知,主要反映的是工业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是“一五”计划的影响。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工业取得巨大发展成就。故选D项。3xx广东阳江模拟 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3C解析 题干所述事例说明当时存在浮夸风、高产风等虚假现象,这反映了“大跃进”的特征,故选C项。4xx江苏如东县调研 “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当我们翻开新旧中国的两本分省地图一对照,就会发现,新中国的地图上,造福于农民的人工湖泊星罗棋布,与旧时代有天壤之别。我国的农业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每年以1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农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C“大跃进”运动客观上促进了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国家经济更注重对农村的投入4A解析 题干材料肯定了人民公社期间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的建设,与平时对人民公社化否定的观点不同,故选A项。B、C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D项夸大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作用。K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2K2xx广东卷 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B推行农业集体化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D实行余粮征集制22A解析 本题以领导人讲话为切入点,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考查考生对史料有效信息解读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显示,领导人把出售粮食和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的做法予以否定,体现了新经济政策内容,强调允许出售粮食,所以答案为A项。B项时间是1928年,材料没有体现集体所有制内容;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是被否定的内容。12K2xx江苏卷 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2C解析 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了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考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而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这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改革开放进入到新阶段,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故本题应选C项。A项应为改革开放以前的经济体制,B项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均与题干中的时间“19901995年”不符;D项不属于经济理论,故排除。9K2xx天津卷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9D解析 本题以天津达仁堂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营管理的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变化对企业影响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知识点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销售由国家负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完全的市场主体,必须按照市场的需求独立来组织生产和销售,导致其一时无法适应,感到“茫然”,D项正确。A、B、C三项均与上述分析不符,排除。1xx广州模拟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大家伙对他的背叛1B解析 材料中的合作化是指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村集体生产,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家庭经营,自负盈亏。故B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信息“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无关;D项表述与题干主旨不符。2xx潍坊模拟 下表展示了1978年及1992年非国有工业和商业的增长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年份非国有工业占工业总产值非国有商业占商业总产值197820%10%199252%70%A.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中国加入WTO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B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从1978年到1992年,非国有工业、商业占国民经济的总产值有了大幅提升,这是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的结果,故选B项。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已经完成,中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是在21世纪初,故C、D两项错误。3xx扬州模拟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在“文化大革命”后刊登商品广告天津牙刷;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3月15日,中央电视台首播外商广告“西铁城星辰表”。这直接反映了()A中国广告业的劫后重生 B国外普遍赞赏中国开放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3A解析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广告”和 “直接反映”的提示,可选A项。B、C两项材料未反映;D项说法绝对化,20世纪80年代后才实施全面改革开放,故排除。4xx广东六校联考 “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色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毛主席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A B C D4B5xx广东六校联考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彼得诺兰说:“我认为对于任何经济,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非常贫穷的面临许多问题的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明智合理的策略,而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这样会给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的生活及福祉造成极大困难。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材料中说的“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指的是()A推动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B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C加强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D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5B解析 抓住关键信息:五十年代早期以及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本题需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依据阶段特征,可知五十年代早期和七十年代后半期之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和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很强,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1xx汕尾模拟 通货膨胀,意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某一时期内,连续性地以相当的幅度上涨的状态。它对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二法币发行与物价指数表时间法币发行量(亿元)发行指数上海批发指数重庆批发指数1937年6月6314.145421945年12月10 31973288514051946年12月37 2612642571326881947年12月331 885235383401071948年8月7 563 8936 636 946470 7054 927 000摘自刘克祥、陈争平著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9461948年国统区产生恶性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材料三19851989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年份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物价指数11.9%7%8.8%20.7%16.3%据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相关数据整理材料四从1988年8月中旬开始,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先兆,在上海,8月17日、18日,抢购的迹象已经明显从8月19日起出现全国性抢购狂。银行门前提款的人拥挤不堪,上海银行告急。巨变:1978年2004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邓小平)在1988年5月19日说:“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是由国家规定。”“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物价变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1答案 (1)因素: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导致欧洲贵金属大量增加。 影响: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导致军费激增;国民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或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实行通货膨胀)。 影响:严重摧残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使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急剧膨胀;严重恶化了人民的生活;加速了国民政府统治的垮台。 (3)特点:物价上涨幅度大;物价波动幅度大;物价上涨持续时间长。 影响:全国性抢购风潮的出现,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使经济体制改革遭遇困境;推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 解析 第(1)问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材料时间可以判断为新航路开辟后的价格革命;社会转型方面注意资产阶级的壮大和封建势力的衰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即可。 第(2)问考查国民政府后期的经济形势,把握解放战争、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官僚资本的膨胀即可,其影响可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三角度分析。第(3)问考查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形势,从物价上涨幅度、持续时间以及波动幅度等方面分析。材料四分别反映了通货膨胀使改革开放陷入困境以及党和政府的应对措施,结合20世纪90年代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回答即可。K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xx湛江调研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 材料二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指清了改革的方向“南方谈话”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材料三2004xx年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单位:亿美元)年份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货物进口额比上年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货物进出口差额2004124935.144731.91696802xx162930.44879.121161142xx203524.959221.826271443xx232714.469417.230211633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改革开放以前30年,中国在经济和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 (3)据材料三,指出21世纪初中美贸易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取得惊人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答案 (1)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科技文化:扫盲教育、“双百”方针、“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严峻考验。 (3)趋势:我国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顺差。重要历史原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根本原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