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35601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1正确认读“寺”,掌握“妆”与“寺”两个生字。2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然成诵。【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读懂古诗,初步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2指导学生想像诗中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节奏、韵律与美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诗人眼中不同的西湖,享受景物的自然美,领悟它的文化美。【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请同学自由地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2苏轼笔下西湖美景晴雨皆宜,脍炙人口;杨万里的这首赞美西湖的诗也同样流传千古,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不同诗人的眼中西湖又该是怎样不同的美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欣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1教师伴乐范读。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3指名读一读,并注意正音。4齐读。三、运用方法,再学古诗。1出示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古诗。2推选同学或自荐按学习步骤组织全班共同进行交流、探讨,读懂古诗。预设:(1)知诗人,解诗题;(2)抓字眼,明诗意;能说说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吗?(美)美在那儿?用你的话说说好吗?(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接天无穷碧)“接天”是指荷塘与天边相接。那“无穷碧”又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照应接天,指范围广。)(可能是指很绿,绿得很美,绿得难以形容。)(也许是指有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此诗除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阳光下的荷花,格外红艳!)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呢?(映日、别样红)“映日”什么时候的日?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样红”是什么意思呢?(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红的有层次,有变化。)这景色多美啊!用你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的意境说出来好吗?(指名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同学们对这两句话理解得很好了,相信你们也能读好!邻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吧。(生读后)请你来试试吧!(指名读)大家说他读得好吗?给点掌声!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为了表扬同学们,老师特地为你们准备了一组荷花图,请看大屏幕。(课件:配乐荷花景图组)再读一读这两句诗好吗?(课件:莲叶荷花淡景为背景的古诗)真是“荷塘美景现眼前,便引诗情到碧霄”啊!看来用心感受后,我们也能读得诗情画意、韵味十足!正因为西湖六月的荷叶无穷的碧、荷花别样的红,所以诗人一见到这美丽清新画面就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引读一二两句。谁来赞一赞?你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吗?(先试一试再指名说,注意赞叹)相机理解诗中的“毕竟”、“四时”。(3)想意境,悟诗情。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杨万里。当你和友人畅谈一夜后,从寺中走出,一副清秀幽雅的荷花图跃入眼帘,你会吟诵.(学生朗诵古诗)当你和友人漫步岸边、与友人依依惜别时,阵阵荷香迎面飘来、侵入心脾,你会不由自主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当你和友人荡舟湖中,从层层叠叠的荷叶中穿梭而过依依话别时,忽见阳光下的荷花竟如此晶莹剔透,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学生朗诵古诗)同学们,这首诗题为送别,可诗中却一字未提,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大诗人作诗也有走题的时候?(可能受到荷花的美丽所感染,他们没有太多伤感,所以不写。荷花是西湖六月的最大特色,诗人想让友人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或许也是杨万里诗风的精妙之处吧!让我们继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闭上眼睛,在头脑中绘制一幅西湖荷塘的水墨画。想像着这么多美丽可爱的荷花荷叶就在你的眼前,清风徐来、荷香阵阵,同学们,你们瞧见了吗,那满塘的荷叶(挨挨挤挤、错落有致、随风摇曳)再看那星星点点的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动、娇艳动人)此时,你自己就是一朵荷花、一枚荷叶,荷塘里的一汪池水,荷花上的一只蜻蜓,用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你的动作一起来背诵这首古诗吧!配乐背诵。四、课外拓展1引导:同样是写西湖,这首诗与前一首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两首诗虽都是写西湖,却因描写的角度不同而居然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西子”之美。一个是从绝妙的天气入手,一个是从季节的对比特写。不论是哪首诗,都令人产生对西湖的向往之情。)2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有着不同的意蕴。西湖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泼墨抒怀的对象,把我们收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读一读,感受他们对西湖的痴迷与向往:饮湖上初晴后雨(之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三潭印月-【明】杨周鱼羹宋嫂六桥无,原是樊楼旧酒垆宣索可怜停玉食,官家和泪话东都苏堤春晓【元】尹廷高翰苑诗人去不还,长留遗迹重湖山。一铯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同学们,骄阳似火中吟诗,它是你解渴的一杯清茶;月圆人欢时吟诗,它是你抒情的一枝好花;烦恼萦绕时吟诗,它是你消愁的一曲笙歌。就让我们在诗文化的浸润中茁壮成长,营造出属于自己的碧海蓝天!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晓日送杜十四之江南 1教案 沪教版古诗简析:晓日一诗是正值日出之时,诗人于晨间立于江边,天东边,朝霞映入江中,水面上似有万条金蛇在舞动着;红日彤彤,江水澹澹,一时间,天地似乎都染成了红色;的确,在江边观日,每当红日喷簿而出,霞光万道时,那气势,那感受,真令人心潮澎湃。送杜十四之江南是一首送别诗。诗开篇既未点题意,也不言别情,全是送者对行人一种宽解安慰的语气。到第三句,撇景入情。句中表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心。同时,揣度行踪,可见送者的心追逐友人东去,又表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这一问实在是情至之文。第四句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教学目标:1.学习晓日,了解诗人于晨间立于江边,看到红日喷簿而出,霞光万道、那气势、那感受。 学习送杜十四之江南,了解诗人在湖北送杜晃进士到江浙,有天涯之感,感受送别友人远行时留恋怅惘的感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送杜十四之江南。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学习晓日(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二)品读感悟。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2.师生交流。(1)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天边的霞光映入水中,水天一片通红。(2)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只要在三更以后到日观峰,就能看到太阳最早被送上碧空。3.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三)朗读感悟。二、学习送杜十四之江南(一)解题。1.简介作者,复习古诗,引入此诗。 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2.解释题目:杜十四是作者好友杜晃,杜晃此去东吴,是落魄的。(二)初读感知。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三)品读悟诗情。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1.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荆楚和东吴水乡连接,朋友啊,此去的江南,烟波浩茫。2.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真有点担心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我目送你渐渐消失,伤心的泪珠挂满脸旁。(四)朗读古诗、品味诗意。1.指名把这首诗的意思说一说。2.朗读、背诵古诗。三、拓展延伸积累送别的古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