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地理 三级排查 专题6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环流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9900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三级排查 专题6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环流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三级排查 专题6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环流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三级排查 专题6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环流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三级排查 专题6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环流 新人教版下列表述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是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2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原因是平流层中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3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4冷热不均是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5在热力环流中,近地面高低压形成的原因是冷热不均即热力原因,高空高低压形成的原因是动力原因()。6等压面向高空凸出气压高,向低空凸出气压低()。7摩擦力不影响风速,只影响风向()。8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9.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和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的方向一致()。10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就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11东亚冬、夏季风的成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12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1.2.4.5.6.7正确答案:摩擦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89.10.11.12正确答案: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思考点拓展下列表述中有两处是错误的,找出并改正1简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的形成原理。答案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温度升高,产生地面辐射;地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使得大气增温,产生大气辐射,大气辐射的大部分是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人们常用玻璃温室比喻大气的保温作用将其称为“温室效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2什么是温室效应?答案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可以绝大部分穿透玻璃到达温室地面,使得温室地面增温,而地面产生的地面辐射因为是长波辐射,很少能穿透玻璃,这样使得大部分的热量没有损失而保留在温室内3逆温如何影响大气污染?答案逆温层造成对流层大气局部上热下冷,大气层结构稳定,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不易扩散,加重大气污染问题4简述热力环流形成原理。答案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水平运动,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大气的垂直运动5气压带,风带是如何影响气候的?答案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极地东风、低纬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6气压带风带是如何移动的?答案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南,冬季偏北答案错题题号错因分析改正4对热力环流形成原理理解不到位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从而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6气压带、风带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气压带、风带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对接高考阅读分析,体验真题(xx新课标文综)读图,完成第1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答案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xx天津文综)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23题。2据上图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答案3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上图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答案D(xx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第4题。4此时,地的盛行风向为答案西北风 落实巩固14题,完成第5题1图中abcdg分别代表什么辐射?ef的含义是什么?并据图说出大气受热的一般过程。答案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g:地面辐射e: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f: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温,地面增温后以长波辐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增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的一部分传递到宇宙空间,大部分热量又传递给地面,该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因此叫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使地面能量受到损失,大气逆辐射使地面热量得到补充,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2右图是等压面分布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箭头在图上标出环流模式。(2)绘出近地面的等压面。(3)对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排序。(4)说出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答案(1)环流模式(顺时针方向)(2)近地面等压面(和高空的弯曲方向相反)(3)乙地甲地丁地丙地(4)甲地阴雨;乙地晴朗3如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图是北半球,PMPN,则可能出现的风向是_,原因是_(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可能出现的风向是_,原因是_(3)若O点的风向是,说出该风向形成需要的条件?答案(1)或,北半球高空空气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风向为;近地面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作用,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成一夹角,风向为。(2)或,高空风向和等压线平行,只是南北半球风向相反。(3)PMPN;南半球;近地面。4请判断下图反映的季节、甲地的风向、乙地的气候特征,并说明理由。答案夏季东南风炎热干燥。理由:据图可知,该月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可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甲地位于10S左右,该地区被东南信风控制,所以该月份盛行东南风。乙地区位于30到40之间,且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所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此时该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5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伦敦承办了xx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北京和伦敦气候差异显著,请说明差异的原因。答案大气环流不同。北京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受季风环流影响;伦敦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等值线图(单位:MJ/m2)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小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 600和2 700之间,丙地小于2 0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乙地向丙地逐渐减少,从丙地向乙地逐渐增加,从甲地向乙地变化不大。第2题,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将其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射向地面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强;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也越强。答案1.C2.B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35题。3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解析据甲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故010、1020的地方都盛行东北信风,2030的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40的地方盛行西南风,即D项正确。答案D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 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 D乙表示1月份、冬季解析根据甲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可知,甲代表北半球冬季;乙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代表北半球的夏季,可表示7月份,故B项正确。答案B5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解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P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如C图所示。答案C1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5分)(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参考图2,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产生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2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5分)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1)冬季西北多东南少,夏季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该国的西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东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东南岸为迎风坡,多地形雨,西北岸为背风坡,降水少。(2)西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