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可贵的沉默 说课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7331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可贵的沉默 说课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可贵的沉默 说课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可贵的沉默 说课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可贵的沉默 说课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说教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课文主要讲课堂上,教师从孩子们那儿了解到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而知道父母生日的只有几个,并且没有一个向父母祝贺过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本文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说学情】 班上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平时娇生惯养,处处以我为中心,他们从书本上都知道要关心他人,关心父母,但是缺乏付诸真心的行动,因此,本课将是引导孩子们用行动来回报爱的一个很好的教本。 【说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以“爱”为主题,以“感受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为主线,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 “情景导入、重享爱意;朗读感悟、唤发爱潮;拓展延伸、激发爱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以拨动学生爱的心弦。同时本文描述的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因此采取以读为主,通过读读、议议等方法来学习课文。教学时,把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表演、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说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意。 【说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的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 【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检查预习(字词)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1、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的掌握程度,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先出示图片、歌曲,问:你们看到这漂亮的生日蛋糕、听到优美的音乐会想到什么呢? 我就引导学生从情景再现入手质疑关于自己过生日时父母是怎样做的,然后出示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2、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 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弄明白以下几个意思: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 在合作探究中教学难点进一步得到突破: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孩子们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 有了这种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语气会把握得更准,感情会更强烈。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最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并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使教学进入第三个阶段。我从两个方面引导: (1)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我”指谁,老师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2)老师在今天的这节课上获得的享受是什么? 4、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又设计了制作亲情卡“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这一话题,并配上了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来渲染气氛,让学生在音乐中写自己的心里话,而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体现了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学生感悟和体验到了爱的真谛。使学生知道了在享受爱的同时,要回报爱。这样的对话过程深化了课文的主题,提升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升华了学生对父母的情感。从而使学生知道了这沉默的可贵之处。我相信,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孩子们的思想认识一定会得到提高,他们的心灵会再一次得到净化,这不正是我们全天下父母所共同期盼的吗?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1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激起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平时听到一堂好课,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在课堂上,他们与学生会不分彼此,似乎自己就是学生中的一员,随着学生激动而激动,随着学生兴奋而兴奋,细想那是原于他们对课文的投入,对教学的投入,对学生的投入,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持久肯定情感,那么学生就能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再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的交流,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播放国歌来了一次升旗仪式后,我就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课文里去,刚读完课文,就有一个孩子举手,激动地说:“老师,我听您读课文的时候,我都想哭,”我心里一动:“为什么?”他说“我心里难受,想起了解放军叔叔,特别的激动。”这说明我的这一做法生效了,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了。曾读过崔峦同志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一文,很受启发,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位生动形象的语言。我注重了感情的熏陶, 情境的创设,给孩子提供说话的机会,表演得舞台,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 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飞跃发展,这节课我为学生共放了3次国歌,两次是升旗的场面的创设,一次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唱国歌时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的创设舞台,使课堂气氛变静为动,让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自觉的投入到爱国旗爱祖国的情境中,我也不自觉的和学生一样内心汹涌澎湃。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以一段话演一演,并一起讨论为什么喜欢,这样同学之间互相启发大胆的交流,增强了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了交往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其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最后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彩笔画国旗,用自己的真心表达对国旗的爱。我想做什么事都是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在失败中获取经验教训,虽然这堂课不是很成功,但我相信只有在不断地反思,不断的探索中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