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吹糖人1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7161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吹糖人1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吹糖人1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吹糖人1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吹糖人1教案 冀教版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充满着浓浓的乡情与友情。题目是吹糖人,但实际上讲的是糖人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和享受。文章通过描写孩子们对糖人的企盼,对吹糖人师傅手艺的惊奇,对糖人的分享,童真、童趣跃然纸上。 这篇文章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写了吹糖人师傅的到来,给孩子们带来了热望。几响锣声就带来了激动与快乐。“飞起的忙乱的脚步”“脚步下生风”“不一会就把小小的糖摊围起来”,可以一下子看出他们的急迫和热切。第2自然段写了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恨不得撬开他的嘴”。对过程的好奇最终化成对结果的企盼,面对着甜蜜蜜的“生灵”,没有谁能禁得住诱惑,于是“有钢蹦的”买了,“举着跑回家去。”没钢蹦的也“羡慕地跟随在后边”。就那样跟着,而且“说说笑笑,走出老远老远。”他们不会把羡慕隐藏在脸后。对这些天真烂漫、童趣无限的孩子们来说快乐是大家的,糖人也是大家的。谁也不会拒绝快乐。这就是让人珍惜与怀念的童真、童趣啊!第3自然段写了吃糖人的乐趣。糖人带给孩子们的快乐首先是形象的,“一个糖人一个故事”, “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趣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这糖人、这故事都把孩子们带入愉悦的境界中,这是一种纯精神世界的享受。快乐还体现在品尝糖人的过程中。“这才想起应该吃掉”看得出孩子们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精神世界,其次才是物质的享受。用猜拳的方法决定吃的先后,多么原始,而又多么平等。课文还着重描写了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的动作, “端详”“用舌尖舔舔”“郑重地让给别人”“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这些语言平实却那么传神,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最后一段以“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结束全篇,意味悠长。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吹糖人的回忆,不仅有童年的快乐,还有作者对故乡、对童年的深切怀念之情。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教学准备:学生准备:了解糖人,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或实物。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糖人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瞪、羡”等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巧、稀、捏”等1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过程与方法目标: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孩子了解乡村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品味生活中平凡的乐趣与美。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先板书“吹糖人”,问:吃过糖人吗?什么样?什么味?喜欢吗?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吹糖人的了解。师:一群乡下孩子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糖人,让我们快快打开书读一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2.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质疑:课文还有不会读的吗?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4.认读单个生字并组词。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质疑:5.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羡慕”、“惊奇”、“宁静”“郑重”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三、浅悟课文。 1.自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交流四、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五、作业。 回家读一读有关童年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吹糖人一课,知道了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了欢乐和享受。现在让我们再次融入到故事之中,去体会那份快乐和享受。二、感悟课文。 1.读故事,想一想,你是从那体会到吹糖人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享受的。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把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说给小组同学听。2.全班交流。A:汇报交流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飞起”、“生风”、“不一会儿”、“围”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追看“糖人”的急迫和热切。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B:汇报交流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糖人师傅手中还可以变出什么?” 并引导他们抓住“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恨不得撬开”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C: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个糖人一个故事,会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你有这个时候吗?买了形象的糖人后,会马上就吃吗?”最后引导他们抓住“端详”、“舔舔”、“郑重”、“小心”、“不想咬碎”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对糖人的无比珍爱,并随机进行感情朗读。 3.质疑。 师质疑:“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这句话的含义。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五、综合训练。1.改错别字。 (1) 一小块糖希他湿了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生灵。 ( ) (2)都伸长脖子登园双眼,狠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几响( )的锣声,( )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 )忙乱的脚步声。 (2)孩子们( )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 )的双手( )地转,( )地看着一个个( )怎样诞生。六、课堂小结。 学完这篇课文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七、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回家继续读一读有关童年的故事、散文、诗歌等。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味道果然不同 2教案 北京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读6个字,熟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结合自己参加的家务劳动,谈自己的感受。情感目标:朗读课文。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体会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喜悦之情。教学重点:了解小刚吃的豆角“味道果然不同”的原因 。教学用具:字典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味道果然不同)果然是什么意思呀?(指名答)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请你小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生自读课文)2.谁愿意给我们读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 什么事。(指名读,指名答)师:对!课文讲了一件这样的事情。三、精读课文,深层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题这句话在课文中哪儿出现的?你把这句话划出来。谁来读读?(吃饭的时候,小刚夹了一根豆角放进嘴里细细地嚼着,说:“味道果然不同,真是鲜美极了。”)请你小声读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普普通通的豆角,小刚吃了却说:“味道果然不同,真是鲜美极了。”(加入了小刚的感情。)请你默读课文,你从哪儿看出小刚对这些豆角非常有感情呀?2.回答问题。 谁愿意说说?(1)他每天帮助爷爷浇水、除草,还施过一次肥。 体会:每天都照顾豆角,精心呵护。(指名读)过渡:在小刚的精心照料下,他的劳动有成果吗?(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走的时候,他带了几条丝瓜和一书包豆角,这些都是小刚自己动手摘的。 体会:这些都是自己动手摘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那应该怎么读呀?(知道朗读) (3)吃饭的时候,小刚夹了一根豆角放进嘴里细细地嚼着 体会:一根,非常细的品尝教育孩子。 细细地嚼着,不是一般的品尝。 四、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劳动的感受。你参加过家务劳动吗?(扫地、做饭、洗碗、买菜、收拾房间、给花浇水)那你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说)板书设计:24*味道果然不同浇水、除草、施肥劳动的成果课后小记:学生能够懂得只有付出劳动后才能在品尝美味时,体会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