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6782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复习回顾】1、由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听课笔记】【要点1】金刚石、石墨的化学式各是什么?1、O2、O3中都含有 原子,所以它们都是由 _ 元素组成。因此,一种元素可组成不同种 。金刚石化学式是 _ 、石墨的化学式是_ 。2、金刚石与石墨的故事:1796年,英国伦敦有位化学家,对炫耀珠宝的富翁冷冷地说:“你的金刚石和我的石墨一样,都是碳元素组成。我可以让你的金刚石灰飞烟灭,而且,不久我们科学家就可以人工造出金刚石。”结果,这位化学家用放大镜通过聚光,把一小块金刚石及石墨燃烧掉了。这个故事能证明科学家的观点吗?如不能,给你大、小烧杯、澄清石灰水、放大镜,请你帮助他完善这个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用两个干燥的烧杯分别罩住金刚石和石墨,再用放大镜通过聚光 来加热金刚石和石墨金刚石和石墨都燃烧起来,烧杯内壁仍然干燥金刚石和石墨都可以 ,燃烧产物没有水。化学性质相似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向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有 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_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_;【要点2】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相同吗?1、用线条把彼此相关的物质、性能、用途连接起来物质 结构 性能 用途 A导电性好 a作润滑剂 B硬度最大 b磨料、钻头 金刚石(象金字塔形的结构) C质软、呈灰色 c作电极 D光彩夺目 d制铅笔 石墨 (层状结构 ) E滑腻 e制装饰品 f制玻璃刀 结合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讨论得出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是:结构 性质 用途结论:金刚石、石墨的原子_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要点3】碳、炭的区别,活性炭的的用途及防毒面具的发明史。1、碳:是指碳元素,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时使用。 炭:是指具体的物质。如:炭黑、木炭、活性炭等。(二氧化碳,对;二氧化炭,错。木炭,对;木碳,错)2、要把铜粉、铁粉中的铁粉分出来,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_ _。这种分离是_变化。活性炭具有_的结构,所以能吸附色素,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 该性质是_。(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滤纸 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 漏斗边缘;液面 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的颈部 接液烧杯内壁;玻璃棒的底部 在滤纸的三层部分;倾液烧杯口 在玻璃棒的中部活性炭的用途:(1)_ (2)_ (3)_【要点4】C60的的用途1、C60属于_(填“单质”或“化合物”),一个C60分子中含有_个碳原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C60可用于制超导材料。【课堂练习】1、电池里做电极的是: ( )A木炭 B炭黑 C活性炭 D石墨2、除去电冰箱里的异味,除去糖浆里的色素最好的是 ( )A石墨 B木炭 C活性炭 D炭黑3、下列关于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电的良导体。 B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CO2C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排列相同。 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相同。4、工业和日常生活上广泛应用的石墨不能用于 ( )A做润滑剂 B制造干电池 C制铅笔芯 D制超导体5、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吸附性 D稳定性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碳元素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C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D石墨转变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B石墨导电及制铅笔芯C金刚石切割玻璃 D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8、如图3-1所示,将活性炭投入盛满黄绿色氯气的集气瓶中,立即塞上单孔塞。 轻轻摇动集气瓶,可看到的现象是_ _ _。 打开橡皮管上的夹子,看到的现象是_ _。 上述实验现象表明_ _ 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