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荔枝图序 1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2284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荔枝图序 1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荔枝图序 1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荔枝图序 1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荔枝图序 1教案 长春版概述 荔枝图序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咏物小品文。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咏物小品,是白居易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文章运用简洁的语言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教学目标分析1. 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前预习能够自主介绍白居易的生平;能够了解序的写作特点; 能够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找出课文中的实词(实如丹)、虚词(而、之、者),并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进行翻译; 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归纳总结实(实)、虚词(而、之、者)的用法。2. 过程与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兴趣; 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天祝县祁连初中八年级(2)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死板,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女生的思维要比男生活跃。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不仔细,所以在写作训练中,常常无话可写,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其观察能力以及表达所观察到事物的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的事物观察兴趣,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在知识向能力迁移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一些学生会对所描绘的事物观察不够,而无从下手,因此教师要加强引导。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咏物小品,是白居易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教学内容不太难,通过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针对本班学生的整体特征,采用激趣法、启发式教学,利用媒体展示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能明白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利用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树行团团如惟盖”,更重要的是课文中还有一些句式有一定的规律可帮助学生的记忆。如“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色香味尽去”,也可达到当堂背诵的效果。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投影室实施的。资源准备:初中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门为本课设计教学PPT、打印的拓展资源 一些水果实物与图片。教学过程第一阶段:提问导入,利用网络环境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打印资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加强知识及文化积累。第二阶段:学习课文,了解序这种文体。通过范读、引读、自读、赏读,体会小品文的语言美。自主探索学习课文。通过质疑、自主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及翻译组织能力的提高。第三阶段:利用媒体材料、阅读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本文的写法特点,为后面的仿写提供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第四阶段:启发学生,再创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鼓励学生利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模仿和创新写作。第五阶段:利用网络系统,搜集有关描绘荔枝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朗诵比赛,加强知识与积累。注:教学过程详案: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能不能从色香味三方面来描述一下?你们见过荔枝吗?吃过荔枝吗?如果没有,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让大家来了解一下。(出示幻灯片)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课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枝叶繁茂,可作防风林树种及家具用材,果可食,果壳、根、树干可提拷胶。引辞海二、解题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三、作者简介(见幻灯片)四、朗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性目标。(投影展示,查找互助。)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范读课文,其余同学闭上眼睛想象有关荔枝的画面。3.跟读课文,把握文言词汇。4.结合注释和实物疏通文意,小组内交流,教师答疑。五、思考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投影展示)(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2.根据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体会清晰的条理,学习说明的方法。)明确:由外到内,如在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时,先说朵,再依次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从整体到局部,如开头从树的形状依次说到树的叶、花、果实等。3. 本文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4.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明确:作比较,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运用了打比方,如:瓤肉莹白如冰雪。)5. 哪几个句子用了比喻?为什么用比喻?(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唐代交通不发达,很多人只听说过而没有见过或品尝过荔枝,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设喻。用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感知的美好的东西使人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个比喻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使人如见其形,如品其味。语言简洁,但极富表现力,给我们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六、写作特点:(归纳总结,提高认识)1.巧用比喻 作者用人们较为熟知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读者能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比喻贴切形象,对比鲜明生动,使人如睹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2.层次分明 作者开篇以“荔枝”二了总领点题,统领全文。紧扣“荔枝”二字,从其形、色、香、味诸方面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介绍说明了荔枝的特点。3.详略得当 作者坚荔枝的形、色、香、味介绍较为说尽,而对其产地,其色、香、味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作画的时间及作画者,还有作序的目的等介绍则一笔带过,显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七、拓展训练1. 全班齐读课文打比方的句子,并展现其它常见水果,利用课文句式“叶如桂,冬青浆液甘酸如醴酪”写一种水果,尽量形象逼真。(过程迁移)2交流作品。(合作交流,提高学习)3学生散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八、知识积累(投影展示,加强积累)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翻译重点段落。2.搜集有关荔枝的诗词美文。(网络查找)教学评价设计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1)课堂参与情况较好,学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参与面较广(2)通过投影实物让学生感受颇深,写作训练完成较好。(3)利用媒体接受了大量的知识,完成了知识的积累与贮备。(4)学生掌握了翻译文言文所要了解的实虚词。(5)扩展阅读: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提供了大量的文体材料,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量。(6)创造性思维:结合小品文的写作特点,通过借鉴、仿写的方式使知识实现了迁移。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荔枝图序 2教案 长春版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文言文有初步的感悟。3.体会文中用打比方的方法描写事物。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基础知识: 橘(j)(橘树)(橘子)(橘红)枇(p)(枇杷) 杷(p)(枇杷)膜(m)(薄膜)(耳膜)(骨膜)瓤(rng)(瓤子)(瓜瓤儿)(信瓤儿)矣(y)(悔之晚矣)(由来久矣)(此言差矣)吏(l)(官吏)(小吏)(贪官污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 出示荔枝图,简介背景,导入新课。1.喜欢吃荔枝的吗?交流有关荔枝的知识、诗文。其实很多的诗文里都写过荔枝?(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了取悦杨贵妃,不惜国力民力特快专运鲜荔枝进宫,却也可见鲜荔枝的的难得)2.引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课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一)、介绍白居易及序演示幻灯二二、 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 熟读课文,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2. 体会文中用打比方的方法描写事物。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复习课文。1.反复读文,体会文言文语句的特点。2.结合注释和实物疏通文意。 二、思考讨论,质疑问难。1.学生质疑,互相讨论,师巡视答疑。2.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围绕目标质疑,重点提示并让学生理解(1)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文章第一部分各句的说明对象?全文共两段第二段介绍写作目的第一段具体介绍荔枝,刚才划横线的重点词句就是作者的说明对象,都有哪些方面呢?(2)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说明的顺序。(体会清晰的条理)在对荔枝进行介绍的时候,作者运用了高超的摄影技巧,首先是一个远镜头群山起做一片葱茏,这就是荔枝的产地(生长的环境)接着镜头推进,枝叶繁茂的荔枝树开花结果。先从整体上介绍树形,再从细处介绍树叶、花朵、果实。同时又按照冬春秋的时间顺序然后一个特写镜头定格在果实上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层层剥开荔枝依次介绍了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的形状、颜色和味道。最后来一个花絮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介绍了荔枝离开本枝以后的变化从整体到部分,从外到内,以及时间先后的顺序,遵循了荔枝的生长规律及其固有特色。本文是一幅画上的的题词,又似一篇植物标本说明。(3)后面加点的是作者所作的比喻,闭上书填出来演示幻灯六根据所划的重点字句弄清文章主要采用哪种方法来说明荔枝的?有什么作用?(体会语言简洁而富于表现)为什么用这么多的比喻呢?唐代交通不发达,很多人只听说过而没有见过或品尝过荔枝,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设喻。用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感知的美好的东西使人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个比喻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使人如见其形,如品其味。同时这些比喻已远远地超出了画面荔枝的生长,味道,离开树枝后的变化再加上“-如-”的句式反复出现,使文章语言简洁,但极富表现力,给我们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4)善设波澜、曲折起伏;总括句“大略如彼,其实过之”是对前面介绍的小结,却让人产生“荔枝不过如此”的心理,“其实过之”又化实为虚。用模糊的语言,激发我们去想象荔枝的美;紧接着陡转直下,讲荔枝的不易保鲜:“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语气急促让人遗憾,实际上是为了增加对鲜荔枝的向往之情。全文仅百多字却一波三折,让人叫好(5)有详有略、主次分明;这篇具有说明性质的小品,作者通过对荔枝的习性及其特点的细致观察,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仅用百余字就展现了荔枝特有的风姿,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三、归纳总结,背诵课文。板书设计:荔枝图序 生 形 味 色 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