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人美版.doc

返回 举报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案 人美版 教材分析: 本课是 “造型表现” (1课时)学习领域的内容。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把有关透视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的位置,在观者的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透视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初次接触这种理性化、抽象化的知识会感到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提前进行渗透,做好铺垫,如课前提出问题、留观察作业、搜集相关资料等。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法,从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感知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照片时,注意从三个方面分析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一是地面,近宽远窄;二是路两旁的物象,近长远短;三是天空,近宽远窄。用宽窄、长短来概括透视的缩形现象,会使学生感到直观好记。 在作业过程中,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周围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在头脑中留有印象,尽量在绘画中不形成错误透视的习惯。对透视现象有粗浅的认识 并能初步表现出透视效果,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空间的立体的艺术,其表现过程需要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运用透视规律可以把物象具有的高、宽、深的立体感或空间结构在平面的纸上表现出来。 透视在绘画中的表现可分为形体透视(几何形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数学的原则,在平面上用线条来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暗投影的科学。当物体有一个面与画者位置呈平行位置时,这种透视称平行透视;如果物体的一个角与画者相对,这种透视称成角透视。因为物象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也叫“远近法”。把一样的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有的理解的不深刻,所以在画作业时,表现物体的前后的尺寸不是很明显。五年级的学生对这个透视问题,理解的不到位,我们可以慢慢的引导,使他们对这一概念更好的表现在自己的绘画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了解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应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更好地表现空间感,使绘画作品更真实。 2.技能目标: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能力,能较正确地分析和画出场景中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情意目标:有留意观察的习惯和探究生活中近大远小透视现象的兴趣。 教学建议:带同学们走到操场,具体分析校园内的各种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农村视野开阔,透视现象更明显,多带学生到室外去观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通过观察伸向远方的路、风景图片、认识各种透视现象,并在平时的绘画中加以运用。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认识各种透视现象(特别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 网上搜集的各种透视现象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课前提出问题、留观察作业、搜集相关资料等从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参与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感到直观好记。 1、出示学生搜集的数幅风景图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后归纳透视现象: 小结: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2、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1)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有近大远小、形状改变的感觉。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主点。通过主点的水平线叫视平线,通过主点的垂直线叫主点垂线,但这些通常是不画出来的,但在作画的过程中通常要用到。当人眼看物体的视角缩小为0度时,形体就缩小为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消失点。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物体,由于距离远近不同、方位不同,在视觉中产生一种近大远小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小结:我们研究透视就是要解决如何把现实世界里的三维空间立体事物表现在一个平面上(师一边讲解一边在黑板上画出,让学生直观的了解) 3、出示摄影风景图片 生活中除了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以外,还有其他的透视现象,请结合书本上的图片,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看看谁能有新的发现。 师小结:同样高度的建筑或柱子,树木等都有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一条同样宽阔的马路、铁轨都有近窄远宽的透视现象,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4、找一找校园中有透视现象的场景。(条件允许的画可以用摄影的方式它拍下来。)为课写生做好准备。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应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1)、在校园中看到了哪些场景有各种透视现象的?请学生举例说一说。 2)、投影出示校园风景照片,和学生共同欣赏。提示在绘画的过程中应注意(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3)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颜色灰暗一些。 三、教师示范 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白纸,在师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试着画一画。 1、根据风景照片用速写的方式画下来,注意线条的流畅性,组织线条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线条的前后,疏密等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故意画错,比如柱子画的侧向旁边,没有直立,前后的树画的大小对比不够等) 2、步骤: 1)、先找到视平线、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3、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练习 ,老师指导学生作画 1、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画校园里的场景,选择近大远小这种透视现象明显的(走廊,花坛等地方),在画的过程中还应结合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的透视现象。 2、同学之间互相修改,力求把画面画的完整、生动。 3、通过学生临摹写生作品,感受各种透视现象。在作画过程中,发现各种容易犯的错误。(在此过程中逐一纠正,避免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犯这种错误) 五、展评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合理把握。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运用在图画中。 2、线条是否流畅。 3、画面是否完整。 4、布置自己班级的书画苑,让老师和同学共同欣赏,在欣赏的同时提出好的意见或建议。 五、 布置课外写生练习 描绘各种体现透视现象的画面。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美术上册《绘画中的透视现象》表格教案 人美版 课题 第三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年级 周次 第二周 教师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应会: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现象及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课时 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来到操场。 学生在操场上坐好。 稳定纪律,准备上课。 2.引入新课 我们天天生活在校园中,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假如让你把自己的感受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你想站在哪个位置、选择哪些场景来表达你的感情呢? 我们怎样才能在一张平面的纸上画出这么多有层次的、立体的景物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察、讨论,引出“透视”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新授课 (1)观察思考: 观察校园里路两旁的小树远近有什么不同? 观察学生队列。 (2)总结: 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 (3)出示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那么,我们画风景画时运用什么方法表观景物的空间感呢? (4)打开书,提出问题: ①第7页左上图片中木柱由近至远产生了什么变化? ②你还发现了什么? ③请你用直尺将两边木柱的变化画下来,你又有哪些发现? (5)讲解视平线和消失点。 (6)分析作品: 展出几幅学生作业,请学生分析是否符合透视规律。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初步认识透视现象。 ①路近宽远窄。 ②路两边的小树近高远矮。 学生回答问题: 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学生打开课本,交流、讨论。 学生回答问题: ①近的高,远的矮。 ②近的粗,远的细。 ③由近至远,它们之间的密度也在加大。 ④两边由近至远缩小的木柱,最终都集中到一个点上。 学生学习认识新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作品中不对的地方,提出正确的意见。 运用启发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的能力。 经过讨论、学习,领会本课知识的重点。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新知识,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 4.学生作业 (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带领学生选择适合的角度,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中,表现我们美丽的校园。 学生作业。 通过实践,学生学会了以近大远小的原理观察景物,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表现校园一角的透视现象。 5.小结 交流作业: 其他学生的作品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学生展示、交流。 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交流经验。 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评价能力,增添生活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