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497222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遵义专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遵义专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遵义专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教案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用途与制法的自然科学。(2)初步学会物质变化的区分及物质性质的区分。(3)理解观察与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4)了解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性质和组成。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身边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的具体实例的分析,学会区分物质的变化及区分物质性质。(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2)通过小组实验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等科学精神。(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重点:物质变化类型的区分,物质性质类型的区分。难点: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与制法的一门自然科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幻灯片自然界中有许多与物质有关的现象,也存在物质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钢铁的炼制、钢铁的锈蚀、泥土烧成瓷器、焰火的多彩艳丽、石灰岩溶洞的形成、污水的处理等。说来你也许会感到非常惊讶,现在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土的作坊。炼丹术土幻想通过炼丹发明长生不老药;炼金术土幻想通过点石成金,使贱金属变成贵金属黄金。他们的做法和想法虽然多脱离实际,但通过炼丹和炼金士工作,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器具,同时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一些用于分离和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做出了贡献。(二)复习回顾,课前热身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成新的物质。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的物质。3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与制法的一门自然科学。(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活动1:活动探究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提示】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要了解物质的变化,需从观察入手,运用自己的感官,借助仪器,尽可能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和记录;观察的内容包括: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活动2:观察交流并展示下表探究步骤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分析点燃前颜色白色、状态固体、形状柱状、硬度小、气味无味,不溶于水,浮在水面。燃着时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焰心层最暗。一根火柴在火焰不同部位燃烧的情况:两头变黑,中间不变黑。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可见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状物质产生。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雾产生,再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1.说明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2说明蜡烛含有成分:氢和碳。近燃芯侧罩一空心圆筒空心圆筒口产生一缕白烟蜡烛蒸气在空心圆筒口变成白色固体小颗粒熄灭后熄灭后观察的现象是有一股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后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实验结论1.蜡烛能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2火焰外焰部分温度最高。3蜡烛含有的成分:氢和碳。4蜡烛硬度小,熔点低,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活动3:提问从以上探究实验可以体现学习化学的哪些特点?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讨论。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以及如石蜡能否燃烧,其燃烧的产物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等。2关注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燃烧时是否熔化,燃烧时是否发光、发热、并有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生成等等。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即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以得出可靠的结论。小结石蜡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新的物质水和二氧化碳。这样的变化叫化学变化。熔化、汽化,只发生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活动4:做一做点燃煤油。提问煤油燃烧可见什么现象?展示煤油烧烧产生明亮的火焰和黑烟。议一议还能感觉到什么?活动5:做一做氯化氢和氨气混合。提问可见什么现象?展示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结合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而产生白烟。议一议还能感觉到什么?活动6:做一做在盛有碘化钾无色溶液中,加入几滴硝酸银无色溶液。提问可见什么现象?展示在溶液中碘化钾与硝酸银发生反应,生成新黄色物质碘化银沉淀。小结由以上活动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能量的变化等;这些现象可以有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另外,各种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各自所具有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等这类性质叫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木材能燃烧。议一议“木材能燃烧”与“木材燃烧了”这两句话的意义有什么不同?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活动7:动手做金刚石和石墨分别在纸上划动。提问可见什么现象?展示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硬度却不一样,这是因为各种物质都具有各自的一定组成与结构。三、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活动8:观察几种物品(化肥、煤、塑料、中草药等)。讨论你能说出它们的几种用途吗?点拨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资源,用途十分广泛,但有些如煤、石油直接烧掉十分可惜,可以把它们加工生产出性能更好的燃料,还可以综合利用加工合成药物、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小结各种物质其用途不同,制法也不尽相同。(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与化学工艺相关的有_造纸、制火药_。21896年,_门捷列夫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首先要了解它研究的主要内容,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物质的运动规律;生物体生命运动规律ABCD4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经超过了3000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C)A3000多种 B1000多种C100多种 D50多种5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制造业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是(C)A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B制井盐、烧碱、盐酸C造纸、制火药、烧瓷器D制硫酸、氮肥、磷肥(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总结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和分析,使我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更新的认识;研究物质是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生产出各种性能更好的物品。拓展延伸1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A冶炼钢铁 B蜡烛燃烧C冰雪融化 D粮食酿酒解析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和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选C。2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科恩(美)和波普尔(英)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讨论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A不学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B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C化学不再需要实验D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还是经验型的解析科恩(美)和波普尔(英)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的性质,即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科学,所以选B。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B)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C汽油挥发;铁铸成锅D瓷碗破碎;钢铁生锈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C)A氧气供人呼吸B氢气是人类的理想能源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D电解水制成氢气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质变化的是(C)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化学性质的是(C)A干冰作人工降雨B金属铝制饮料罐C稀硫酸除铁锈D金刚石用来裁玻璃5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且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可生成亚硫酸;它还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分别归纳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_无色、无味、气体易溶于水_,化学性质:_与水反应,与烧碱溶液反应_。6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成以下填空。探究活动名称:_蜡烛燃烧的产物探究_所需仪器和试剂:_蜡烛、澄清石灰水、火柴、烧杯_。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一会儿,迅速倒转,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1.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生成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为了履行国际社会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物利尔议定书,我国政府决定:自2003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CTC”作为清洗剂。“CTC”又称四氯化碳,是常用的服装干洗剂,也是修正液(又称涂改液)中的一种溶剂,还是一种优良的灭火剂。根据以上信息回答:推测“CTC”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各一种。物质性质:四氯化碳属于有机溶剂(或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