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1.2《稳固结构的探析》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8988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1.2《稳固结构的探析》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1.2《稳固结构的探析》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1.2《稳固结构的探析》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1.2稳固结构的探析教案 苏教版课题名称稳固结构的探析(3课时)课标要求理解结构稳定性的概念,明确结构在静止或运动状态下稳定条件的不同。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考纲要求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或总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因素,并写出试验报告或总结。2)理解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简单的技术试验过程,学会简单的技术试验方法。 2)探究、实验、讨论、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懂得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分析讨论等得到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乐趣。渗透安全教育、德育教育。2)创新和改进事物的结构,使其更能为百姓服务,体现人文关怀。教学重点对结构稳定性的理解以及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影响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不同结构中的体现。教法运用1.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试验、举例、图片和实物展示,采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2.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纸板屏风的小实验,结合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探究热情,提高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稳定性。3.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通过“做中学”,以学生的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的第1课时。在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常见结构的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初步明白了“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和构件的五种基本受力形式,通过有趣的小试验,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所以本课时是在第一节认识结构的基础上,具体对结构的两个重要性质:稳定性和强度做详细分析。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结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另外,学生在物理课上已经学习了有关力学的知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有比较好的基础,可以说物理的力学知识和上节课常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本课时做好了知识的准备。在教学中尽量多举些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师生互动探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设备课件教学 过程新课引入教师: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结构的基本知识,对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家知道结构是无处不在的,(观看幻灯片)注意观察这些结构,请同学回忆什么是结构?学生发言: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学生发言: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指可以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教师:(观看幻灯片)来看一下这些图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看到翻到在地的物体。是什么原因出现了图上所示的现象?学生发言:这些物体失去了平衡。教师:在台风来之前它是稳定的!是什么原因出现了不平衡状态?学生发言:是台风把它们吹倒了!引出问题:那到底什么样的结构是稳定的,什么样的结构又是不稳定的?第二节 稳固结构的探析新课内容: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台风过后,部分结构却完好无损,这又说明,有的结构稳定,有的结构不稳定。想一想:结构的稳定性与什么因素有关?填表说明下表中的物体有可能因受哪些力的作用而出现不稳定现象,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简要说明原因。(P012)物体受到的外力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广告牌重力、风力底座小、重心高、受风面积大落地灯重力、撞击力底座小、重心高底小口大的空竹篓重力、撞击力底座小、重心高(一)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实验探究1:学生拿一本书,让它直立在桌面上,它马上倾倒了,显然,其稳定性不好。同样的一本书,把它的下端各书页展开一定的角度,仍旧将它直立在桌面上,它就能很好的挺立住。因素一:支撑面积的大小1.稳定性与支撑面积的大小有关,支撑面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A.落地电风扇或者宾馆里的落地灯,它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底座。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结构的底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大,稳定。B:为什么大坝的横截面总是建成梯形?生:思考回答师:大坝需要承受很大的力的作用,如自身的重力,水的冲击力、压力等等,要起到防洪的作用,大坝必须要求非常稳固。大坝建成梯形,增大了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支撑面越大越坚实,稳定性就越好。C.为什么许多课桌椅的支撑脚要做成往外倾斜?生:思考回答师:这是为了进一步增大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增加稳定性。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与支撑面积大小有关。注意:支撑面接触面。(接触面是物体与地面接触形成的面。支撑面是物体与地面接触形成支撑点的连线与地面构成的面。)实验探究2:显示落地扇的图片师:落地扇为什么不易倾倒?生:思考回答师:落地扇的底座采用较重的材料,风扇比底座轻很多,使落地扇的重心降低。因素二:重心位置2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位置有关。物体重心越低,越稳定。A.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如果在它脖子上挂上一定数量的铁环,它还会不倒吗?师:研究不倒翁的结构,发现不倒翁的重心很低,就在它与地面的接触点上,所以不倒,如果往它的脖子挂上铁环,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当铁环达到一定数量时,不倒翁就不在是不倒翁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重心的高低影响结构的稳定性。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B.以前的农作物个子高,遭遇暴风骤雨容易倾覆,造成减产;现在的农作物普遍个子矮。就是利用了重心低结构稳定的原理。C.屏幕显示比萨斜塔的图片,比萨斜塔为什么不倒塌?比萨斜塔(Campanile di Pisa)其实是比萨教堂(Duomo)的一部份,整座教堂建筑分为主教堂、洗礼堂与钟楼三大部份。主教堂采用了拉丁十字架式,有些设计高雅别致的柱子作装饰;教堂的正面是洗礼堂,紧接著教堂而兴建;在后方有一罗马式的建筑,其圆顶部份是在百多年后才兴建的,采歌德式的设计,像是一个圆球上的圆锥体,十分独特。据说,大约在10纪,比萨王国打了一次胜仗,掠获了大批财宝。为了炫耀功绩,大公决定建筑一座大教堂,在教堂旁边修一个钟塔。钟塔建到三层时就发现向南倾斜,被迫停工。94年之后,比萨人建塔之心不死,找来著名工程师皮萨诺反复测量,证实此塔虽斜,但无倒塌之虞;便又继续修建并把每层南面的柱子略微加高一点。比萨斜塔离大教堂20多米,本是大教堂的钟楼,外观呈圆柱形,是由白色大理石砌成。据说比萨斜塔是用比萨舰队运来的六艘战利品建成的。根据塔基上的碑文记载,它从1174年始建,1350年竣工,经历了176年。但由于塔身过重,地质松软,因此塔身仍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到1999年1月,塔顶比中轴线偏斜已达48米。意大利当局为了拯救斜塔,已向全世界广泛征求保护方案,同时在塔的北侧加压了830吨的铅块,并在塔身的三分之一处加了一圈铜缆,向北牵拉固定。不过斜有斜的好处,每天为“斜”而来的参观者多达10余万人,扔下大把大把的银子。如果它是一座正塔,比萨就不会有今天的风光,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便宜可占了。比萨斜塔高54.5米,直径16米,重约1.4万吨。斜塔共有八层,除底层和顶层有所不同外,其余六层结构完全一样。斜塔底层有15根圆柱,中间六层各有31根圆柱,顶层12根。沿石柱有宽4米的环行走道。斜塔每层都有拱门,总共有213个,斜塔底层墙壁上刻有浮雕,顶层有钟亭。塔内有螺旋台阶294级,供游人登塔,远眺全城风光。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由于塔身压力过重和地质松软,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在施工期间塔身既出现轻微倾斜,随着工程的进度,倾斜度不断增加。到塔身建到第三层时,可明显看出倾斜,曾一度停工。一百多年以后,经工程师托马索皮萨诺精心测量和计算,证明比萨斜塔虽倾斜,但不会倒塌,使工程继续按原设计继续施工,直到竣工。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这座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斜塔,不仅以它“斜而不倒”闻名天下,还因为1590年,意大利的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一举推翻了束缚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伽俐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而他用来做实验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迩闻名。 通过分析长方体重心的垂线位置与稳定性示意图,使学生容易理解,比萨斜塔不倒的原因是它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塔的底面的范围内。当塔倾斜到一定程度,重心的垂线不再落在塔的底面时,塔就会倾倒。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与重心位置有关。结构重心的位置: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落在就是稳定的,没有就是不稳定的。例如:一摞书,整齐放置时的稳如泰山;另一种放法:每本都往一边慢慢往外放置,到一定程度时一摞书就全倒了。小资料(中国的斜塔):辽宁瑞州古塔,现存塔身高10米,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12度,塔尖水平位移1.7米。该塔建成之后虽几经地震与洪水破坏,却始终斜而不倒,堪称奇迹。3、结构的稳定性与它的几何形状有关。A、A字形梯为什么载人时能够保持稳定?如果没有梯子中间的拉杆将会怎么样?生:思考回答师:一般情况下,梯子打开的时候,梯面与地面组成三角形,梯子本身就能站得稳。当连接两个梯面的横杆拉直时,两个梯面的上半部分就与横杆构成了稳定的三角形,这就进一步加强了梯子的稳定性,保证梯子能承受人体的压力。如果没有梯子中间的拉杆,载人时就不能保持稳定。B、照相机的支撑架为什么常使用三脚架而不用其他形状?生:思考回答师:分析,因为三角支架与地面有三个接触点,形成的三角形结构使照相机的支撑架更容易稳定。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结构的稳定性与它的几何形状有关。补充(三角形稳定性的应用):建筑中广泛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房子、桥梁的桁架大多都是由多个三角形构成的;钢架结构的十字梁同样是运用这一原理,在四边形的框架中用两条杆件作对角线,形成多个三角形,既节省了材料,减轻了结构的质量,又有效地加强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十字钢梁也是建筑中常用的构件,如在高压输电的铁塔、悬索桥的塔架,以及摩天大楼钢架结构中都被普遍地采用。案例分析:静止状态的单车如何保持稳定(课本:P14) (1) 双腿支撑(2) 单腿支撑探究1.调整单脚支撑位置,研究何时最易倒下,何时最平衡?自行车骑起来时,只有两个支撑点,为什么不会倒下呢?试验 :学生骑自行车教师讲述:在静止情况下,自行车本身不能自我平衡,需要加一支撑脚。当由骑车人和自行车构成一个 系统时,系统动起来之后,骑车人为系统注入动力,从而在自行车前进的时候,通过人的不断调节,自行车和骑车人与地面垂直,使自行车的重心落在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内。因此,在没有明显的外力干涉时,这一动态系统能够表现出一种稳定。2.走钢丝的人为什么要拿一条长棒?注意:运动状态下与静止状态下物体的稳定条件有所不同。这个谜,直到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才解开。一位美国的物理系研究生,通过电脑进行复杂的运算,终于从理论上解决了。问题就出在旋转速度和摩擦上了。陀螺在旋转起来时,支持点周围也不免与支持面(桌面)产生摩擦,而这种旋转的物体总是使运动趋向于摩擦更小的状态。当陀螺摇摇晃晃地立起来,终于使一个尖端着地时,就逐渐达到了支持点面积最小,稳定旋转的状态,水平的能量转化成为绕对称轴旋转的动作。当然,由于摩擦,它的转速又会慢慢减小。然后开始摇晃,最后,倒下来,因为这时它要趋向重心更低,更稳定的状态。(陀螺效应:凡是高速旋转的物体,都有一种使转动轴保持不变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陀螺即使在不平的支持面上转动也不会倒下。教师演示滚动的硬币不倒,转动的陀螺不倒的演示试验。所以一旦自行车运动起来后,转动的车轮也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使得自行车即使发生了倾斜,也能自动地把自行车调整过来,这就是自行车不倒的原因。)马上行动:摩托车的支撑架(课本:P14)教师总结:运动状态下与静止状态下物体的稳定条件有所不同。结构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人们利用稳定的结构抵抗外力、承受负载,另一方面又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拓展:不稳定的结构应用学生举例:如移动门、折叠椅等等。.倒置的啤酒瓶可以预报地震。.在打水的桶口边挂一重物,在水面时能自动翻倒打水。学生快速阅读案例: 虎丘是苏州两千五百仓桑的见证。高高耸立在山顶的虎丘塔已经成了苏州的标志。虎丘斜塔日益著名,并且因为它和吴王墓扑朔迷离的关系令科学家和游客兴致倍增。到了公元1512年,唐伯虎、王鏊等人因池水干涸,发现墓门,留下石刻。1955年人民政府清理剑池时确时找到了一条长约10米的石胡同,尽头呈喇叭状,容四人并立,并有一横三竖四块青石琢成的长方形石板,显然均为人工所为。根据墓门的形制和朝向,完全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墓制。因此推测可能为吴王墓。但因墓恰巧在塔底下,且规模宏大,一旦开挖必影响塔,因而作罢,未打开墓门,留下千古之谜。现在的情况是虎丘后山为土堆砌,前山为巨石,因而推测后山为人工所堆。如果是这样,就和虎丘塔的倾斜有关。因为地基不牢,重6000吨的塔便倾向土堆的一边。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是吴王墓的建造引起了虎丘塔的倾斜,而虎丘塔的倾斜又保护了底下的吴王墓,使之不能开挖,成了一只真正保护吴王墓的白虎。就就是塔与墓两个重要古迹之间的关系。虎丘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虎丘塔高47.7米,比意大利比萨斜塔矮6米;塔尖偏离中心2.34米,是比萨塔的一半;虎丘塔建于961年,比比萨塔早完工390年。请大家注意右侧塔身呈弧型曲线。因此,由此推测,和意大利比萨塔一样,虎丘塔在建塔时就开始倾斜。最后一层塔似乎偏向左边,这是因为1638年遭雷击失火烧毁,重建时为改变重心、纠正倾斜的结果。我们知道,与虎丘塔同期的杭州雷峰塔在三十年代倒塌。到五十年代,虎丘塔岌岌可危,不仅倾斜严重,而且周身裂缝遍布,最宽处达80厘米。1956年采用铁箍喷浆法,如箍桶一般,每层塔内用钢筋箍起来,地基灌浇水泥,有效地消除了裂缝。关于56年修塔,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当年开会讨论修塔方案时,有一老工人坐在墙角微微地笑,主持会议的人见他胸有成竹的样子,便请他发言。老工人再三推辞后,终于提出了箍桶匠修桶的原理和方案,引起全场哄堂大笑。此事便搁浅。不久,来了一位苏联专家。看完虎丘塔下山路上,陪同人员讲了上面这段故事,苏联专家十分感兴趣,重又上山,于是外国专家发的话,便开始具体制定修塔方案。1981年开始用五年时间加固地基。在塔基下人工打44个孔,灌钢筋水泥,在44个桩下做水泥壳体,地下防水,更换部分砖体,制止了塔身的继续倾斜。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倾斜而不倒塌?(其重心向地面引垂线仍旧落在底座范围内)练习:(1)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已没有座位,你必须站着,而扶手你让给了旁边的老人,你在公共汽车上要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没摔倒?人的身体的稳定性取决于支撑面的大小和人体姿势重心的高低,在一定范围内,两脚分得越开,则重心越低,支撑面变大,越稳定!(2)货物应尽量放在船舱里还是甲板上?为什么?(3) 在我国四川的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器具有许多都是尖底的。怎么摆放才稳定呢? (4) P023页第1题教师:要提高这种篮球架的稳定性可以怎么做?学生发言:在篮球底座上加些比较重的石板之类的重物。教师: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学生发言:是为了使篮球架的重心向后偏移,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达到结构稳定的基本条件。教师:还有什么方法吗?学生发言:可以增大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这样也可以使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教师: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发现这样做的,为什么呢?如果这样做了,大家想一想,运动员在跑动时候,很可能就会撞到支架上去了是吧?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还不要忘记要考虑人机关系。分析:关于增大支撑面提高稳定性不够现实,教师重点讲解,上升到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别忽略了人机关系 案例分析: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人坐在一只小板凳上,用力摇几下,板凳就坏了,人也摔倒在地上。人踩在窗户的防盗网上擦玻璃,防盗网合金条的焊接处断裂,险些酿成大祸。问题: 根据你的理解,结合教材,上述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是由于板凳、防盗网没有能够承受住人的重力所造成的后果。我们说它们不结实,板凳和防盗网合金条的焊接处不结实,板凳和防盗网的结构不能够抵抗外力-人的重力-所造成的对它们的破坏。那我们如何来评价这条板凳、这个防盗网呢?我们就要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强度。(二)结构的强度这条板凳、这个防盗网的强度是怎样的,也就是指它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它不被外力破坏的能力如何。所以说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强度与稳定性的联系与区别: 我们知道稳定性是研究物体的保持平衡状态的能力,强度是研究不被外力破坏的能力。例如我们刚才举的椅子的例子,椅子能够承受人的重力这是一个强度问题,那么椅子会不会左右晃动,摇摆,那就是一个稳定性问题了。(通过例子让学生有感性的认识,不必要进行深入分析)应力和强度的关系:这只是我们一个笼统的说法,我们如何来衡量一件东西的强度呢。那就要用到我们以前学习的应力的知识。马上行动: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填写下表:事件结果原因 分别在一根竹竿和一根同样尺寸的脆性塑料杆上不断加挂相同质量的重物 竹竿比脆性塑料杆能挂更多的重物而不会断裂 不同材料的抗拉性能不同 沿着垂直于重心线的方向撞击一根完整的钢管与用同样的方法撞击一根中间有焊接缝的钢管中间有焊接缝的钢管受到撞击时容易损坏因为有连接点1.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完成课本P17页案例学生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影响结构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案例分析:吊兰支撑使用的三角形支架结构,而不使用由一根直杆挑起的结构。从材料方面考虑,吊兰的三角形支架使用的是钢管而不是木条或塑料,钢管抗拉力性能好。从连接方式考虑,吊兰的三角形支架的构件是焊接而不是捆缚,这种连接方式更牢固。1)总结出影响结构强度的几个主要因素(1)结构的形状:(2)使用的材料(3)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1)结构的形状: 三角形形状。三角形是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在长方形或六边形的框架中间,加上支撑构件,构成三角形,就可以大大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展示幻灯片,通过钻石的例子进行分析。金刚石分子为四面体,每个四面体有四个角、四个面,且每个面为三角形。钻石的结构(难以置信的强度)横截面形状:具有相同截面积,但不同截面形状的同种材料的坚固性就不同。利用图片介绍同种材料、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截面形状的构件的强度排列顺序。(经理论证明和实践验证,在横截面面积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工字梁”是合理的,而采用圆形截面就不合理。这是因为工字梁的面积集中在应力最大的地方,而圆形则相反。但有时为了制造和使用的问题,圆形截面的梁还是要采用的。如一些承受弯曲的轴,就得用圆形截面。)强调学生注意结构对强度的影响有两点,一是结构的外部形状,二是结构的构件截面形状,结构的外形相同,构件的截面不同,其强度不一样。小实验:P019(2)因素2:使用的材料展示幻灯片图片,从纸杯到塑料杯到无锈钢杯,说明强度和材料有关。介绍混凝土材料。从应用广泛的钢筋和混凝土到工程人员新发明的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轻质混凝土等,一系列新型高强度混凝土。(例如,混凝土抗压性能较好,而抗拉能力就比钢筋要小得多。因此在制造时可在梁的受拉区放置钢筋,组成钢筋混凝土梁,在这种梁中,钢筋受拉,混凝土受压,它们合理组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载荷的作用。)(3)因素3: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构件连接的类别:结构的连接是指通过一定的连接物将构件组成整体结构。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图片举例)具体有松螺栓、松铆等。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图片举例)具体有榫接、胶接、焊接等。提出:结点是从连接的效果来划分。一个结点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连接方式;构件的连接方式不同,结构的强度也不同。马上行动(1)对一个用4根小木条钉成的相片框,使它更牢固的做法是什么? 可用直角铁片固定在连接处的背面。(2)在自行车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中,三角架属于_连接;刹车连杆之间属于_连接;辐条与钢圈之间属于_连接。三角架属于刚连接;刹车连杆之间属于铰连接;辐条于钢圈之间属于铰连接。(3)比较左图中同一结构的几种连接方式,请预言哪种连接方式的强度更好。左边的榫卯连接的强度最大,上下、左右、前后各方向都被牢牢固定住,所以强度最大。中间的连接方式强度最小,钉子是从侧面钉进去的,中间的横梁不能承受较重物体的压力,所以强 度最小。探究:p020 (三)、结构与功能结构不仅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而且对事物的功能和作用产生着直接的影响,结构的改变可能导致功能的变化。(展示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讨论对于自行车还有什么改进。P021马上行动: 列举生产生活中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的事例,并加以 说明。轮船在水面上航行,把所有船舱封闭起来,再设有可控制进出水的水箱,就可以在水下航行,成为潜水艇。把飞机脚下安上浮 筒,可成为水上飞机。生活中结构改变导致够能够改变的事例太多太多。床用沙发、MP3手机等等。课后练习:阅读、探究。壁挂式书架 这种书架可以做成上拉式,也可以做成下撑式。如下图。这两种情况受力是不一样的,上拉式的拉杆是受拉,底板受压;下撑式的斜撑是受压,底板则受拉。板书设计PPT课后反思1准备这堂课的试验很是伤脑筋的,因为影响结构稳定的这些因素都是互相关联的,要验证其中一种因素会对稳定性造成影响必须找一些特例。比如:重心位置的高低影响稳定性,我就是特制了两个底面积相同,高度不同形状相同的矿泉水瓶子,一个因素不同其它因素相同才能验证出这个因素是否影响结论。当然也想过其它的试验,比如:用一根绳子拴住一个砝码放在矿泉水瓶子里,通过调节砝码在瓶中的高低位置来验证,但试验的时候经常会失败!2一节课下来,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而且能够做到解决生活中涉及到简单结构设计稳定性的能力,为下一步自己设计结构实现稳定打好基础!3.学生的想象是极其丰富的,在进行分组试验探究结构的形状影响稳定性时,学生热情高涨,制作出各种形状的结构,妙趣横生,但也只能定性的得出结构的形状影响稳定性。这是一个缺憾!我也不是很清楚怎样的结构形状稳定性会高一些,希望专家给予指导!4上完这堂课感觉还是有点欠缺,缺少一个综合试验环节,使学生可以把这堂课的精髓在进一步试验中得到提升!5.学生在上这节课前已经对结构的稳定性有所了解,但不够系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总是以固定模式考虑问题,通过引导,多个案例的分析,使学生逐渐掌握了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