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433647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农林基地建设为例(I)东北区自然资源特点与评价1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本区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南部辽南地区处于暖温带北缘,北部大兴安岭北坡为寒温带。10 C积温自南向北,从平原向山区递减,大部分地区,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兴安盟和哲里木盟、延吉盆地多为2 4003 000 C。吉林省西南部、赤峰市和辽宁各地在3 000 C以上,南部沿海可达3 600 C。北部大小兴安岭山区低于2 400 C,最北端在1 500 C以下。平原地区均可种植玉米、水稻、大豆等喜温作物,一年一熟。热量资源丰富的辽南和辽西是我国早熟棉花的栽培北界,大苹果仅适于辽东半岛和辽西栽培。但北部地区、大兴安岭北部仅适于春小麦和早熟大豆的种植。农业气候上最大的缺点是低温冷害,它是作物产量不高不稳的主要影响因素。低温冷害年,作物平均减产约13%35%。本区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降水集中在夏秋季。生长期降水量(59月)东南部山区多达900毫米以上,西部地区仅350毫米左右,重点产粮区松辽平原在500毫米左右,三江平原大部分地区为400450毫米。该区小麦、大豆、玉米三大作物需水量一般为350500毫米。由此来看,正常年生长季节降水量基本上可满足旱田作物的需要。2农业资源丰富,质量好土地资源。山地和平原兼有,各占一半,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长白山与辽东丘陵,以马蹄形环抱着中央的松辽平原,东北角为三江平原,西北角为呼伦贝尔高原。本区土地资源有下面的显著特点。一是耕地面积大且比较肥沃。全区耕地面积1 920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6%,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9.7%,人均耕地面积0.17公顷,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近0.3公顷,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耕地集中分布于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其次分布于山前台地及山间盆谷地。耕地垂直分布的上限,一般为海拔500米,高者可达800米。耕地土壤比较肥沃,尤其是黑土、黑钙土、草甸黑土和草甸土,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层,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丰富,黑土耕层有机质含量为2.5%7.5%,全氮含量为0.15%0.35%,是我国耕层有机质含量和氮素含量最高的土壤。肥沃的耕地集中连片分布,使本区成为我国最好的一熟制作物种植区和商品粮基地。二是本区尚有较多的荒地资源。全区可开垦的荒地面积超过600万公顷,以黑龙江省为最多,其次分布在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盟东部等地。森林资源。东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位居我国三大林区之首。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地,森林覆盖率均在50%以上,全区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7 858万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1%。主要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等针叶树,以及柏、桦、栎、椴、水曲柳等阔叶树,其中针叶树的比重占1/3。天然草地资源。本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北部和松嫩平原西部。呼伦贝尔草原和科尔沁草原是目前亚欧大陆保存较好的三大优良草场之一。3水资源分布不均东北区水资源的特点是东丰西欠,北多南少,总量属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72.5%。4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东北区矿种比较齐全,已发现有120个矿种,已探明总量的有100余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三位的达45种。一年一熟的雨养旱作农业东北区由于生长期偏短,大部分地区为一年一熟制。本区跨14个纬度,农作物生育期南北差异大。北部地区农作物生育期在105天以下,生育期积温1 9002 100 C,只能种早熟或极早熟品种;中部地区农作物生育期105125天,生育期积温2 1002 300 C,宜种中早熟和中熟品种;南部地区农作物生育期125135天,生育期积温2 3002 800 C以上,可以种植中晚熟和晚熟品种。由于水源的限制,雨养旱作农业占耕地总面积的86%,占据绝对优势;水田面积少,仅占耕地面积的9%,包括旱养在内,有效灌溉面积也仅占14%左右。本区土地资源丰富,质量好,历史上农业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再加上春旱、秋涝、低温冷寒等自然灾害频繁,因此产量普遍低而不稳。以占耕地总数一半左右的黑龙江省为例,1991年每公顷产粮仅3 180千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土地质量和潜力相差甚远。这对一个有重要地位的商品粮基地来说是很不适应的。东北区的土地利用东北区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合理,农林牧用地的比例大致是11.91.5,表现为农林牧用地比较均衡发展(见下表)。但地域差异明显,耕地集中在松辽平原与三江平原,林地集中在山地,广大平原地区则少林,牧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地 区土地总面积(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万公顷)有林地面积(万公顷)草地面积(万公顷)辽宁省14.59346.73468.96202.07吉林省18.74393.93667.2187.71黑龙江省45.40883.151702.6753.18内蒙古四盟市45.74260.15795.461738.91东北区合计124.471883.873634.222881.87东北耕地质量根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量算,中国无限制、质量好的一等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1.33%;有一定限制、质量中等的二等耕地面积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4.55%;有较大限制,质量差的三等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20.47%;此外,还有不宜农业耕种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65%。东北区一等耕地面积所占比例超过60%,二等耕地超过30%(见下表)。一等地的土地质量好,无限制因素,地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一般情况下,都能获得高产,且不致于引起土地退化。二等地在农业利用上属好地,只受某些限制性因素影响,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便可获得高产量和防止土壤退化。三等地是较差的农业用地,有较强的限制。耕地质量统计(%)一等耕地二等耕地三等耕地不宜耕地全 国41.3334.5520.473.65东 北 区65.2031.073.190.54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区48.2451.5419.011.21西 北 干 旱 区47.4031.6018.362.64华 北 区37.7040.5918.922.80华 南 区30.0747.2221.850.86云 贵 高 原 区23.4547.7723.745.04内蒙古半干旱区19.8944.2621.4514.39黄 土 高 原 区26.5016.6043.8912.95青 藏 高 原 区16.8824.5452.465.81黑土黑土主要是在半湿润地区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的腐殖质积累和淋溶过程的土壤。分布在起伏的漫川满岗,母质为黄土状粘土沉积物。黑土地区年平均温度06.7 C,降水量500600毫米,土壤冻结深度在1.12.0米,冻结期长达4个月以上。黑土区的自然植被为草原化草甸,以杂类草群落(五花草塘)为主。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北起黑龙江右岸,南至辽宁的昌图,西界直接与松辽平原的草原和盐渍花草甸草原接壤,东界可延伸至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山区的部分山间谷地及三江平原的边缘。黑土总面积734.8万公顷,其中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黑土约占黑土总面积的80%。黑土的黑土层深厚,厚度一般为3070厘米,厚者达100厘米以上。黑土疏松多孔,富含腐殖质,土壤肥沃,是世界上最好的土壤之一。黑土因盛产粮豆而驰名中外,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油、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玉米带”的主要土壤。沼泽的改良与开发我国的沼泽土,大部分集中于东北地区。一般说来,在高纬地区,气温低,湿度大,有利于沼泽土的发育。因此,东北地区沼泽土分布广泛,并有较厚泥炭层的积累(下表)。地 区自 然 条 件分 布三江平原温带湿润气候,年均温3C左右,年降水量约550mm。地势低平。分布在沟谷地区和旧河道地区。松嫩平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28C,年降水量400600mm。地势平坦。分布在河谷低地地区。滨海平原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温8C左右,年降水量600mm,潮水周期涨落,河水泛滥。分布在沿海低地。呼伦贝尔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温2C左右,年降水量300400mm。地势高,开阔平坦,略有起伏。多分布在河谷上游地区。大小兴安岭山地寒温带、温带冷湿气候。年均温04C,年降水量400600mm。分布在平坦的分水岭、坡麓、台地和河谷地。长白山地温带冷湿气候,年均温26C,年降水量600800mm。分布在沟谷地区和熔岩台地上。在农业利用方面,沼泽土的问题主要是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植物养分不平衡。开垦时必须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改良措施。例如,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以及泥炭腐殖质沼泽土,在排除土壤中多余水分后,即可耕种;在泥炭沼泽土上,除排水外,还要采取修筑台田、垫土掺沙、大垅熟化和增施磷、钾肥等相应的改土措施后,才能达到改土增产之目的。在平原沼泽地区,可修建纵横交错的河道,使其形成交织的水网,与塘、井、水库等联成河网水系,既防洪治涝,又灌溉排水,还可以发展航运、水电、渔业等。在相应的农田建设上,可因地制宜分期分批搞台田、条田或井排井灌等工程建设。如东北三江平原,大部分地区适宜搞井排井灌,旱时可做灌溉水源,涝时则成为集水输水道。对北方地区具有泥炭层的沼泽地,除排水外,还要改良泥炭层。改良的主要办法是:大垄熟化,即在开沟排水后,应用大垄旱作,待土壤熟化后改成水田;深翻压土,在排水后平整地面时,再加上一层黄土或沙子,以改善质地,提高地温;施磷、钾肥以及含铜的炉渣,以平衡养分。东北区的湿地保护湿地是地球上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可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前者包括沼泽、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后者是稻田、水库和池塘。湿地有两个特点。一是科学研究越来越表明它的重要。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以及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有其特别的功能,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湿地还向人类提供大量的粮食、肉类、水产、药材、能源、水源、工业原料,以及所特有的鹤类、类等大型水禽和湖泊海洋风光所具有的美学源泉。再有一个特点是,当人们还未认识这些之前,却把湿地看作“荒”,看作“不毛之地”,是开发的首要对象。而且开发规模和速度与保护湿地的必要性相悖而行。所以说,这是当前环保的焦点之一。东北湿地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兴凯湖等,以沼泽、河流、湖泊和人工湿地为主,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区。1992年,本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有黑龙江扎龙和吉林向海2个湿地型自然保护区(1992年我国同时有7块湿地被收入“名录”,其他的几个是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海南东寨港和香港米埔)。xx年,本区又有黑龙江漠河自然保护区、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辽宁大连国家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发源于小兴安岭南麓的乌裕尔河,流至扎龙这片大的低洼地后,失去明显的河床,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沼泽,这便是扎龙自然保护区。这个位于齐齐哈尔市南郊的自然保护区,面积42万公顷,其中沼泽面积32万公顷。保护区内河道盘旋,湖泡棋布,由于长年积水,芦苇丛生,隐蔽、繁殖、栖息条件好,所以扎龙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珍稀水禽和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有野生生物500种,鸟类248种,尤以鹤的种类繁多而令人属目,有丹顶鹤、白枕鹤、白鹤、白头鹤等6种,占世界全部15种鹤的40%。商品粮(豆)基地东北区原是以旱作杂粮为主的地区,但是由于社会生产条件的变化,作物比例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过去“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已经被玉米所代替了。虽然大豆仍是第二大作物,但其所占作物面积比重已由20%下降到15%左右。粮食作物中播种面积呈减少趋势的是高粱和谷子,两者已由40%降到20%左右,呈增长趋势的是玉米、水稻和小麦,合计已由35%上升到65%左右。水稻和小麦是东北区的两大细粮作物。水稻播种面积1949年前只占播种总面积的2%左右,分布上也仅限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1949年后,由于水利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的需要,且水稻又是高产稳产作物,故播种面积逐步增长,已占到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左右,产量更占到15%以上。水稻种植较多的地区是水利灌溉条件较好和朝鲜族人民聚居的地区,大体是以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和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盘锦、浑河、梨树、前郭旗、拉林河)为主,但有向北向西推移的趋势。实际证明,只要水利条件可能,东北全区几乎都可以种植水稻。目前水稻种植已推广到黑河市,这是我国水稻种植的最北界。东北区是全国最重要的春小麦区,小麦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22.6%,为水稻面积的1.7倍。春小麦主要分布在生长季较短的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小麦面积与产量均占全区的90%左右,其中以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和黑河地区最为集中。水稻和小麦的总产量虽不如杂粮多,但都是商品率较高的作物,都有极大的发展前途。水稻是重点发展的稳产高产作物,小麦是机械化开荒地区的重点作物。玉米、谷子、高粱是东北区三大杂粮作物,面积和产量合占粮食作物的70%左右。玉米是发展最快的作物。在20世纪初,玉米播种面积只占粮食作物的10%左右;5060年代一直占20%左右;进入70年代后迅速增加到40%以上。玉米的分布非常普遍,不管东部与西部,山区与平原,湿润区、半湿润区或半干旱区,都占很大比重,尤以松辽平原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谷子播种面积占杂粮播种总面积的第二位,但产量低于高粱而居第三位。谷子是日常主食之一,谷草是牲畜的主要饲料,在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中,一直保持在1/7左右,分布也比较普遍,以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高粱是本区传统的粮食作物,是东北人民的主食之一,以辽河平原为主产区。大豆生产在东北区农业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东北区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商品大豆产地,大豆的商品率一般在75%80%左右,出口率达50%以上,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目前,大豆的播种面积有所压缩,虽然产量和商品率没有降低,但出口率大为降低。大豆的分布以平原地区最多,而北部又多于南部。沈阳以北经四平、长春、哈尔滨到北安的铁路沿线地区,是大豆的最集中产区。一般年份,黑龙江省的产量占全区产量的65%,吉辽两省各占15%左右,内蒙古东部占5%左右。东北区种植大豆历史悠久,气候和土质条件适宜栽培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左右,总产量占全国2/5强。甜菜基地甜菜是东北区发展最快的工业原料作物。东北区是全国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产量占全国的1/2强。甜菜分布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其次是三江平原。黑龙江省的甜菜面积和产量均占东北区的2/3左右,吉林省和内蒙古东部占1/4左右,辽宁省产量较少。东北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地多人少,又是半湿润、半干旱的气候和微碱性土壤,极适宜甜菜生产,是甜菜制糖厂的主要分布地区,有建成更大规模的甜菜基地的可能性。黑龙江垦区黑龙江垦区总面积5.6万平方千米,下辖9个分局、103个农牧场、2 326个农业生产队,工商企业2 358个。现有耕地202万公顷、160万人口、250多亿元资产。拥有农机总动力290.7万千瓦,机械总动力达397.7万千瓦,现有农用飞机25架,农科院及研究所17个,教育单位458个。垦区开发建设50年来,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累计生产粮豆1 043.2亿千克,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72.5亿千克,累计上交利税65.7亿元,国家累计投入43.9亿元建设资金已全部收回。现已形成年提供商品粮50亿千克的生产能力,建成功能齐全小城镇140个。1997年垦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5.1亿元,粮豆总产851.9万吨,工农业生产总值226.9亿元,销售总收入298.5亿元,全口径利税34.7亿元。目前,垦区已形成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特大型垦区。截至1997年底,垦区已提前三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经国务院批准,垦区已经跨入全国120家大型企业集团的行列。昔日的“北大荒”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如今已拥有耕地200万公顷,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基地,变为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它提供的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10,小麦产量占黑龙江省的1/2,乳制品占全国的1/10。今日的“北大仓”已不只是个大粮仓。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大搞粮食深加工,发展粮食加工业,建起了许多榨油厂、面粉厂、制糖厂、乳品加工厂等。“北大荒”生产的色拉油、起酥油、组织蛋白、浓缩蛋白等皆属全国开创性产品,并远销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大仓”还有广阔的草原,为大规模发展饲养业提供了优越条件。随着奶牛饲养业的发展,“北大仓”的乳品加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生产的奶粉、麦乳精、糖果等多达40多个品种。吉林省的玉米生产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因处于我国黄金玉米带的腹地,又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区,玉米便成了绝对的当家品种,播种面积在200万公顷左右,约占播种总面积的60%,商品率也在60%以上,而且在全国玉米出口总量中,吉林省独占35%的份额。吉林人亲切地称玉米为“铁杆庄稼”。自1987年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以来,吉林省大面积大范围地推广了玉米杂交综合丰产技术,累计推广面积已达100多万公顷,新增总产10多亿千克,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玉米的连年增产,“丰收计划”首当其“功”。正是以“丰收计划”为龙头,将农业中多学科的单项技术和科技成果(涉及种子、栽培、耕作、土壤、农机等)有机地组装配套,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农业增产的“第一推动力”。“丰收计划”的实施,不仅使玉米大幅度增产,而且带动了全省粮食生产的大步前进。松嫩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松嫩平原位于东北腹地,东靠长白山地,西接科尔沁草地,北枕大小兴安岭,南至辽河干流以北,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共辖53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9.5万平方千米,1990年年末人口3 466万,分别占东北区的20.4%和34.6%。松嫩平原是东北区自然资源最为优越、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不仅耕地面积大,而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占东北区耕地总面积的53%,耕地中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约占83%,土壤自然肥力高。气候属中温带半湿润地区,适宜于一年一熟的喜凉作物和早、中熟的喜温作物生长。粮食品种以玉米为主,其产量占本区粮食总产量的71.6%,占东北全区玉米总产量64.2%;其次为水稻、小麦和大豆。松嫩平原不仅是东北区的农业精华之所在,在全国也具有重要地位。松嫩平原在东北区农业开发历史较早,外延开发的潜力已不大;深度开发,提高单产则有较大潜力。全区有公顷产2 250千克以下的中低产田460多万公顷,约占耕地的1/2。松嫩平原粮食单产不高,主要是由于农田投入少,耕作管理粗放。本区的土壤自然肥力较高,但长期以来,只用不养,采取掠夺式经营,黑土带土壤侵蚀严重,地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以每年0.04%0.09%的速度下降。本区粮食产量不稳的主要原因是春旱频率高,伏旱、秋涝在有些年份亦较重,低温冷害频繁。今后松嫩平原农业的发展,应立足于资源的深度开发,着重解决产量不稳定不高的问题,主要是加强水利建设和建立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增强对旱、涝的抗御能力;合理调整作物品种布局,避免、减轻低温冷害;努力培肥地力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强化种植业和饲养业、农区和牧区的结合;巩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甜菜以及肉、奶为主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三江平原的开发与治理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冲积而成,因此得名。包括合江北区和牡丹江地区的21个县(市),土地总面积10.68万平方千米,1989年年末总人口759万,分别占东北全区的11.2%和7.6%。三江平原地貌类型以低阶地与漫滩为主,海拔多在5060米,最低仅34米,因此除大河外,中小河流都无明显河道,多为沼泽性河流,容易泛滥,很多地区在雨季是一片汪洋,只有少数地方有孤丘残山凸起。三江平原气候温和,10 C的积温2 4002 700 C,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特别适宜于春小麦和大豆生长。河网密度大,水资源丰富,除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大干流外,流经本区的主要支流还有200多条。平原地下水位埋深多在15米之间,易于开采,矿化度一般小于0.5克升,适于灌溉。全区水资源总量约为310.9亿立方米,人均水量达4 096立方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还有宜农荒地118万公顷,集中连片,地形平坦开阔,适于大型机械化操作。并有宜牧荒地41万公顷,宜林荒地16.5万公顷,以及6.7万公顷苇塘和天然水面,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很大。三江平原是中国农业的新开发区,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地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大量开垦荒地,耕地面积由新中国初期的40多万公顷扩大到现在的368万公顷,扩大了8倍多。每一农村人口拥有耕地达0.88公顷,为全国平均的7.8倍。由于人均耕地多,使得这一地区在粮食单产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能提供较多的商品粮。1990年,全区人均粮食904千克,粮食商品率高达82.6%,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生产粮食近7 000千克,劳均农业总产值达8 035.9元。人均粮食、粮食商品率、劳均生产粮食及劳均农业总产值分别为全国平均的2.3倍、2.6倍、5.2倍和5.4倍。粮食品种以大豆、小麦为主,其次为玉米及水稻,1990年种植面积分别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6.0%、34.6%、16.2%和9.6%,产量分别占粮食总产量的20.5%、37.7%、23.2%和15.5%,和松嫩平原有明显差别。三江平原是中国国营农场的重点建设地区,国营农场拥有的耕地占全区36.2%,拥有的固定资产占全区的80%左右,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分别占全区的55%、78%和88%。国有农场机耕、机播、机械收割面积分别占耕地的99.5%、93.4%和87.0%。国营农场不但积累了一套机械化生产和管理的经验,而且培养了一批精通专业的机械、管理骨干,为今后三江平原进一步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也为整个三江平原农业现代化建设起了示范作用。多年来三江平原的开发主要靠扩大耕地增加产量,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缓慢,中低产田面积大。1990年平均每公顷产粮2 781千克,仅为东北全区平均产量的67.1%。在现有耕地中,每公顷产粮1 5002 250千克的中产田占41.7%,每公顷产粮1 500千克以下的低产田占38.9%,两者合计占耕地面积的80.6%。三江平原不仅耕地粗放产量低,而且灾害频繁,生产不稳定。本区作物种植结构以小麦、大豆为主,低温冷害较松嫩平原轻,而洪涝、干旱威胁大。全区易涝农田约140万公顷,占现有耕地的38%。全区易旱耕地有86.7万公顷,约占现有耕地的1/4。根据三江平原的优势和存在问题,今后农业的发展应以治水为中心,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提高现有耕地的单产;同时坚持开发与建设相结合的方针,有计划开发荒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把本区建设成为以粮、豆为主的、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林区的培育与保护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通称东北林区,这里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根据第三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全区有林面积3 40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28.5%,活立木总蓄积量31.32亿立方米,占全国活立木总蓄积量的32.9%。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为国家生产木材7.41亿立方米,上调量占全国木材上调量的90%左右,是中国最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东北林区森林立地条件好,优势树种材质佳。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大山脉海拔大都在1 000米以下,坡度平缓,山体浑圆,从地势上看,营林条件优于南方一些林区。除大兴安岭北部属寒温带气候,其余都属东部季风区中温带气候,山区年降水量达1 000毫米以上。土壤以暗棕壤和漂灰土为主的森林土壤,土层深厚,一般为3050厘米;自然肥力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达10%30%,造林条件比较好。因森林的立地条件不同,优势树种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大兴安岭林区纬度高,气温低,只适宜耐寒树种的生长,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区,优势树种以兴安落叶松为主,其次为樟子松和白桦。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气候温和湿润,林土肥沃,适宜于针阔叶混交林生长,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优势树种小兴安岭以红松及黄波罗、水曲柳、胡桃楸三大硬阔树种为主;长白山以红松、紫椴、枫桦、冷云杉和千金榆为主。东北林区优势树种的材质都比较好,是中国优质用材林区(用材林是指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东北林区基本上为国有林区,全国131个森林工业局有82个分布于本区。长期以来,因重采轻育,采伐量超过生长量,集中过伐,造成森林资源衰退。原始林分逐渐被次生林更替,大径材减少,大部林区出现越采越少、越采越小的状况。目前小兴安岭与长白山成熟林、过熟林中的小径阶株数已占到80%,大径阶与特大径阶的株数只占20%。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惊人,森林工业部门历来只着眼于原木产量,忽视综合利用,木材利用率不到原积材的一半。林区自采自用和职工烧柴中的好材为数可观,约相当于计划采伐量的1/4,林区居民烧柴每人年均消耗森林资源0.75立方米。由于保护工作跟不上,大量林木毁于林火。1987年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范围达867万公顷,烧毁林木蓄积3 960万立方米,损失惨重。据1989年底的统计,东北国有林区的成过熟林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 200万公顷减少到590万公顷;可采伐过熟林面积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3亿立方米,减少到5.7亿立方米,减少了71.5%。在82个林业局中,已有31个可采资源枯竭,19个局濒临枯竭。根据东北林区在全国的地位和存在问题,今后林业的发展必须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以营林为基础的轨道上来,以培育、建设和保护用材林为重点,加强木材综合利用,开展林区多种经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努力把东北林区建设成为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国家优质用材林基地。兴安落叶松和红松兴安落叶松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的北部,即伊勒呼里山区。兴安落叶松是最喜光又最耐寒的树种之一,是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的代表树种。它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很低,在土壤、水分条件都差,特别是在有多年冻土层分布的地方,也能生长得很好。它的另一特点是,一到冬季,葱绿的针叶全部脱落,这在针叶树中极为少见。兴安落叶松树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80厘米,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用材树种。红松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多在海拔500700米的范围内。长白山区也有红松分布,由于这里位置偏南,红松多生长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区,最高可达1 800米。这种树喜湿润,幼期还喜阴,长成后,转为阳性树,在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湿润山坡,红松生长得最好。红松生长缓慢,通常一二百年才可达到2030米的高度。高的红松可达3540米,胸径超过1米。红松也是经济价值很高的用材树种。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为了发展农牧业,特别是改变东北平原西部风沙干旱区风沙大的干旱面貌,营造防护林尤为重要。党和政府在1950年做出了“关于营造东北西部防护林带”的决定。经过近50年的努力,一道纵贯东北平原西部的林带已经营造成林。防护林区南起辽宁新民县,北到黑龙江甘南县,长约800千米;东起长春市,西到内蒙古翁牛特旗,宽约500千米。整个防护林区包括54个县、旗、市,防护的农田面积有300多万公顷。它不但对防风止沙、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农作物产量等起了重大作用,而且还增加了林业收入,使广大防护林区的自然、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广大群众根据营造“三北”防护林的规划,正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73个市、县、旗营造防护林。他们对山、水、田、路综合治理,合理布局田、渠、路、林,以利于农业机械化、大地园林化和农田水利化的发展。寒温带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是我国少有的寒温带针叶林自然保护区。它位于大兴安岭主脉和伊勒呼里山所夹成的东北坡上。区内海拔6001 000米,面积19.4万公顷。该区气候具有明显大陆性特征,年平均温度6 C,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无霜期不足80天。该保护区位于亚欧大陆多年冻土的南缘部分,在我国除了青藏高原高海拔的多年冻土区以外,大兴安岭是惟一的高纬度多年冻土区。保护区冬季长达8个月以上,基本无夏,温度最高的7月份,土壤融化层也只有5080厘米。正因如此,林地排水不良,加剧了沼泽化的程度。反映在林型上为常见的泥炭藓杜香落叶松,是生产力最低的林分。自然保护区完整地保存了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也体现出寒温带的特点,主要动物有马鹿、驼鹿、兔狲、猞猁、雪兔等。黑龙江省野生生物资源及开发利用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动物群,平原地区为草原动物群,还有温带针阔混生林和阔叶林动物群。初步估计,黑龙江有鸟类320种以上,哺乳类87种。在珍稀动物中,第一类保护动物有西伯利亚虎(俗称东北虎)、梅花鹿、貂熊、黑貂、丹顶鹤、白鹳、白鹤等19种;第二类保护动物有驼鹿、红鹿、黑熊、棕熊、大天鹅、小天鹅、鸳鸯、花尾榛鸡(飞龙)等26种。鱼类105种,其中经济鱼类占50%左右,有属于中国平原鱼类的鳌花鱼、白鲢鱼、草鱼,属于北方冷水性鱼类的大马哈鱼(鲑鱼)、哲罗鱼、狗鱼,起源于南方的黑鱼,还有起源于欧洲的六须鲶鱼、鳇鱼等。黑龙江有高等植物二千二百多种,分属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南部、东部山地、三江平原)、大兴安岭植物区系(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北部)和蒙古植物区系(松嫩平原)。中药材共有627种,蕴藏量约20亿千克。防风、桔梗、苍术、赤芍、车前子、黄芩、玉竹、芡宝等负有盛名,满山红、刺五加、黄耆、黄柏、五叶子、人参、党参、龙胆、柴胡、平贝、一轮贝等皆为名贵药材。其中防风、黄柏、刺五加、满加、满山红、寄生、车前子的销量居全国第一位;人参、苍术、龙胆草、赤芍、蒲公英的销售量居全国第二位;黄耆、五叶子、玉竹居第三位;大力子居第四位。食用植物有1 000种以上,已开发利用有百余种,可分为野菜、野果、食用真菌等。野菜有蕨菜、薇菜、山芹菜、黄花菜、山韭菜、猴腿菜、明叶菜等。野果主要有松子、山核桃、榛子、刺玫果等,已开发利用的有二十多种。食用真菌主要有黑木耳和多种蘑菇,已知可食用的有六十余种。工业用植物中,果酒原料有山葡萄、都柿、树莓、草莓、紫莓、猕猴桃等十多种,用这些果酒原料制成的酒,营养丰富,酒色鲜艳,滋味醇厚。淀粉类有橡子仁(柞树果宝),含淀粉70%以上,粗蛋白5.9%,粗脂肪1.7%,可加工制造轻纺工业纱浆所需的淀粉,还可作猪饲料。油料植物有苍耳,含油量70%,出油率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