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11805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1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内涵和特征。2.学会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掌握从静态(横向)和动态(纵向)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关系的技巧。考点一区域差异的比较及影响因素基础梳理:知识回顾 理清教材1 区域的含义(1)概念: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土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黑土分布广泛;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方式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大豆等农业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其他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商业贸易规模相对较小试题教研(xx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12题。1 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 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答案1.D2.A解析第1题,从经度位置来看,甲地位于我国最东部,大部分时间能够最早看到日出,但是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时,越往南日出越早,有一段时间日出最早的地方是我国的钓鱼岛,故A项错误。夏至日极昼发生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漠河在北极圈以南,故B项错误。一般来说,内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或200 mm等降水量线”,而实际上,大兴安岭北段西侧还是黑龙江的发源地,故C项错误。由于松花江干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冬季有结冰期,并且低纬温度高于高纬,高纬河段比低纬河段结冰早、融冰晚,所以会出现凌汛,故D项正确。第2题,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之间,从河流的流向(南部向南流,北部向北流)可以看出,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故A项正确。伏旱一般指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份,因雨带北移、副高控制下形成的干旱天气,而此时东北已渐渐进入雨季,故B项错误。东北平原地广人稀,平原广阔,地势平坦,以国营大农场为主,适合大型机械联合作业,故C项错误。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属于中温带,不适合棉花生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D项错误。考点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基础梳理:知识回顾 理清教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深化探究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合具体区域,沿着历史发展的过程,探究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进行分析。试题调研(xx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xx年房地产市场崩溃,xx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材料二图1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1)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_。(2)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_,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_、_。(3)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_。(4)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答案(1)丰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2)汽车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的市场需求丰富的原材料(任答两点)(3)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冲击(任答三点)(4)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解析(1)由图1可看出,五大湖区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优势条件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廉价便利的水运;众多的城市,工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大。(2)结合材料与图2知,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汽车工业,其发展依赖于市场需求、钢铁工业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等。(3)由题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xx年房地产市场崩溃”很易分析出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4)该题开放性较强,主要从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等方面分析。练出高分一、选择题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回答12题。1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地形区的植被以针叶林为主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荒漠化严重2 对甲所在地区人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叙述正确的是()A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B主要从事旱地耕作C畜牧活动是主要农业活动D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大豆和油菜为主答案1.D2.A解析从图中信息来看,甲所在地区在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等作物;乙所在地形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东部沿海地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这里地壳相对稳定;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气候高寒;丁地区所指的长城以北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较少,荒漠化严重。读“某内陆湖近代三个时期依次变化示意图”,回答35题。3 依据图示信息,可推断 ()A湖泊流域面积在不断缩小B最适宜作为渔港区位的是西南侧湖岸C湖泊中南北走向的半岛,不会再消失D注入湖泊的径流量不断减少4 该湖泊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变迁,表现在 ()A湖泊面积减小,鱼群密度相应增大B沿湖土壤盐碱化加剧,影响原生植被生长C流水作用加强,风力作用减弱D围湖造田,形成了季风水田类型5 若想减缓湖泊的继续缩小,人类活动适宜的方式应该是 ()A发展节水农业B植树造林,减缓水土流失C严禁围湖造田D修建水利工程,拦截泥沙答案3.D4.B5.A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的面积正在减小,注入湖泊的一些河流在消失,注入湖泊的径流量不断减少。第4题,湖泊的面积缩小,气候干旱,蒸发加大,土壤的盐碱化加剧。第5题,若想减缓湖泊的缩小趋势,人类活动适宜的方式应该是发展节水农业,减少因农业生产而大量引用注入湖泊的河流的水量。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67题。6 图中A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C冰川融水多,灌溉便利 D地势平坦,黑土肥沃7 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 C D答案6.B7.C解析第6题,图中A为宁夏平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积累,所产葡萄品质好,利于发展酿酒业。第7题,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长期大水漫灌,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易形成土壤盐碱化。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m。据此回答89题。M城市的气候资料月份1月4月7月10月气温()7.915.525.218.3降水量(mm)81360208 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 ()A距海远近 B地形C纬度高低 D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9 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A土地面积大 B地形平坦C邻近消费市场 D灌溉系统发达答案8.B9.D解析第8题,旧金山处于沿海地区,冬季西风带南移,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给旧金山带来大量降水,而M城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其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第9题,中央谷地降水量少,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发达的灌溉系统。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1011题。10有关图中从到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 B C D11从到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 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市场答案10.C11.D解析第10题,从图中信息看,从I到阶段,林地减少,耕地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镇数目增加。又因为当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第11题,从到阶段,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大城市附近出现了花卉和绿化树种,说明了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读“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图”,完成1213题。12三大经济地带中,网民数分布密度最大的是()A东部 B中部C西部 D无法判断13图中信息反映出()A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B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C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D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多答案12.A13.A解析第12题,读图中数据可计算出,网民数分布密度最大的是东部。第13题,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互联网发展基础好,故网民所占比重较大。二、综合题14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回答问题。(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2)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答案(1)流水堆积作用加强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2)优势条件:后备土地资源丰富;石油、海盐资源丰富。劣势条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处于劣势;水资源短缺。解析第(1)题,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下游地势平坦,水流速度变缓,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由于中游地区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治理,泥沙含量减少,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变缓。第(2)题,结合图示及上题信息说明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