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针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14146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耳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耳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 针,教学目标,1 掌握耳针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耳郭的表面解剖及耳穴的分布规律 3 掌握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 4 熟悉耳针的操作方法。 5 熟悉耳针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教学内容,耳针的概念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二、耳郭的表面解剖三、耳穴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四、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五、耳穴的探察六、耳针的临床应用七、注意事项八、教学参考,耳针的概念,耳针是指用短毫针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郭穴位,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起源,我国 公元前8世纪就有刺激耳郭治病的记载 古希腊 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 古埃及 妇女节育 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 耳穴42个,一、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一)耳与经络的关系 阳经直接入耳或耳周围,阴经通过各自的经别间接地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跷、阳跷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二)耳与脏腑的关系 耳与脏腑在生理、病理方面关系密切,不可分割。,二、耳郭的表 面解剖,耳郭是外耳的组成部分,其前面凹陷,后面隆凸。,三、耳穴的概念和分布规律,耳穴是分布在耳郭上的腧穴,是耳郭上的一些特定的反应点或刺激点。,概 念,分 布 规 律,耳穴在耳郭上的分布,好象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腹躯干部在中间。与头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垂或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分布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行排列,(一)耳轮部 (二)耳舟部 (三)对耳轮部 耳穴图 (四)三角窝部 (五)耳屏部 (六)对耳屏部 (七)耳甲部,四、常用耳穴的定位和主治,耳轮部,【直肠】部位:近屏上切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尿道】部位:直肠穴上方,与膀胱同水平的耳轮处, 即耳轮3区。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耳尖】部位: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 处,即耳轮6、7区交界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耳舟部,【风溪】部位:指、腕两穴之间,即耳舟1、2区 交界处。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过敏性鼻炎。,对耳轮部,【坐骨神经】部位: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主治:坐骨神经痛。【交感】部位: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 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三角窝部,【神门】部位: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 处分稍上方,即三角窝4区。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耳屏部,【肾上腺】部位: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即耳屏2区后 缘处。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间日疟、链霉素中毒性眩晕。,对耳屏部,【皮质下】部位: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主治: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耳甲部,【胃】部位: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失眠、牙痛、 消化不良。【小肠】部位:耳轮脚上方中部,即耳甲6区。主治:消化不良、腹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大肠】部位:耳轮脚上方前部,即耳甲7区。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痤疮。【膀胱】部位:肾与艇角两穴之间,即耳甲9区。主治:膀胱炎、遗尿症、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耳甲部,【肾】部位: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即耳甲10区。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哮喘、遗尿症、月经不调、遗精、早泄。【肝】部位:耳甲艇后下部,即耳甲12区。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 年期综合征、高血压、假性近视、单纯性青光眼。【脾】部位:耳甲腔后上方,即耳甲13区。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眩晕症。,耳甲部,【肺】部位:耳甲腔中央周围,即耳甲14区。主治:咳喘、胸闷、声音嘶哑、痤疮、皮肤瘙痒症、荨麻疹、扁平疣、便秘。【心】部位:耳甲腔中央,即耳甲15区。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 症、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内分泌】部位: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即耳甲18区。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五、耳穴的探察(一)直接观察法 (二)按压法 (三)手指抚摩法 (四)电测定法,直接观察法,即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直接观察有无变形、变色等征象,如凹陷、脱屑、水泡、丘疹、硬结、疣赘、软骨增生、充血、色素沉着等。这些反应处一般有较明显的压痛或电阻变低。,按压法,即用探针、毫针柄或火柴棒,在与疾病相应的耳区从周围逐渐向中心探压,或对肉眼观察所发现的阳性反应点进行探压。压到敏感点时,病人会出现皱眉、呼痛、躲闪等反应,挑选压痛最明显的一点作为耳针治疗点。,录象,手指抚摩法,医生以食指紧贴耳背,拇指指腹轻抚耳郭前面,比较有无隆起、增厚、结节、及其大小、硬度等情况。少数病人应用按压法找不到压痛点时,可用手指按摩该耳区,然后再测。,电测定法,用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患者可在与疾病的相应耳穴处出现电阻下降,导电量增高的现象,这些反应点称为“良导点”,可作为耳针的刺激点。,六、耳针的临床应用,(一)辅助诊断(二)处方选穴原则(三)适应范围(四)操作方法,辅助诊断,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某部位有病时,尤其是器质性病变,多数患者可在耳郭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临床上可以利用这些阳性反应,结合病人的症状、体征、病史等综合分析,作出临床诊断。,处方选穴原则,1辨证选穴,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选取耳穴。,2按病选穴,根据临床诊断,选取与疾病相应部位的耳穴。,3对症选穴,根据现代医学生理、病理知识,对症选取耳穴。,4经验选穴,根据临床经验,选取有效耳穴。,适应范围,1各种疼痛性病症 2各种炎症性病症 3功能紊乱性病症 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病症 5内分泌及代谢性病症 6部分传染性病症 7各种慢性病症,操作方法,(1)定穴 根据诊断,确定处方,选定耳穴。(2)消毒 除了针具和医者手指消毒外,耳穴皮肤应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消毒并脱碘。(3)针刺 耳针的刺激方法很多,根据治疗需要可选用短毫针、电针、揿针、三棱针进行针刺,亦可作耳穴注射、埋针、压籽、温灸、激光照射等。其中毫针刺法、压籽法较常用。,毫针针刺时,左手拇、食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位,这样既可掌握针刺深度,又可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右手持针1800顺时针方向捻转刺入,深度以穿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要求操作既准确又迅速。针刺手法以小幅捻转为主,留针时间一般为20-30min,慢性病、疼痛性疾病可适当延长,小儿、老人不宜多留。起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快速起针,然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孔,以防出血。必要时进行常规消毒,以防感染。,毫针刺法,录象,压丸法是指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替代埋针的一种简易方法。材料有多种,其中王不留行籽因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而多用。应用前应用沸水烫洗,晒干装瓶备用。操作:先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6 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已选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s,37日更换一次,双耳交替。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证用强刺激法。,压丸法,录象,七、注意事项,(一),严密消毒,防止感染。,(二),耳郭有湿疹、溃疡、冻疮等,不宜用耳穴治疗。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耳针,妇女怀孕期间应慎用。,(三),耳针可能发生晕针,注意预防并及时处理。,(四),耳郭针刺比较疼痛,针刺前应向患者说明耳针疗法的特点,取得病人配合。,(五),使用毫针,一般隔天一次;埋籽法可隔5-7天一次。急性病,可两侧耳穴同用;慢性病.每次用一侧耳郭,两耳交替针刺。,耳针教学参考1 .针刺深度2. 针刺方向3. 针刺手法4. 刺激强度,一般为23分,以耳针能站立而有摇晃为宜。据有关报道,治疗实热证、急性疼痛或炎症,耳针深度以刺透软骨而不穿透耳背皮肤为佳;对久病体虚者,则以针刺进入皮下,抵达耳软骨膜的浅刺法为宜。,位于耳甲腔、耳甲艇和三角窝的耳穴,用直刺法。位于耳舟、耳垂部的耳穴,多用横刺法沿皮进针。位于对耳轮、对耳屏内侧、屏间切迹等部位的耳穴,多用斜刺法。,捻转法:刺入耳穴后,在该处运用中等刺激手法进行小幅度的来回捻转,持续12分钟。适用于慢性病症。雀啄法:刺入耳穴后,在该处运用中等刺激手法,小幅度上下垂直提插,如鸟之啄米,持续12分钟。本法又称提捣法,适用于急性病症和疼痛。,强刺激手法:用雀啄法或较长时间捻转法,长时间动留针,取穴较多或用双侧耳穴,或同时用耳廓正面与背面耳穴,或用耳穴透刺法。针刺可刺透软骨而不穿透耳背皮肤。适用于急性病症,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者,以及体强的实证、热证。弱刺激手法:用较短时间的捻转手法行针,得气即可,不留针或短时间留针,取穴较少或仅取单侧耳穴(左右交替)。针刺只透皮;或可透皮至皮下,抵达耳软骨膜。适用于慢性病症,小儿,年老,体虚患者,以及虚证。中等刺激手法:采用介乎上述两者刺激强度之间的手法,取穴、针刺深度与留针时间同常规方法。适用于虚实不显著的病人。,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耳针?耳穴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耳针的处方选穴原则是什么?3简述耳针的针刺方法。,返回,返回,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