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docx

返回 举报
资源描述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重点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 学龄儿童( 6-12 岁) 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 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 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 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 ,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 1878 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 2、南洋公学外院 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 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 3、 1904 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 ,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 中学堂、 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 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 。 (清政府 1904 年颁布了《奏 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 7 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 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 4、到了 1912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 1949 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 1986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标志着我国的 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 1992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 2001 年开始了第 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 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 的时期。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 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 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 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 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 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 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思维的自觉性、 批判性、 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 想象由模仿性、 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 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普及性 (2) 基础性 (3) 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 ?学行》中言: “师者,人之模范。 ”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 2)教师的知识修养 (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 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学校的运行机制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 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 职能部门: 1、校办 2、教务处 3、政教处 4、总务处 基层教学实践机构 5、教研室 6、年级组 3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 -《孟子 尽心 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是传承社会文化、 传递生产经 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都可以称作教育。 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 (2) 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 学校教育 ,是教育 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 对受教育者的身 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要素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 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 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 1)教育具有永恒性: 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 2)教育具有历史性: 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 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4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 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 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 1)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 西方:古希腊: 雅典(显著特点: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和斯巴达 (显著特点: 军事教育)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 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 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隋唐:科举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 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宗教性 3、近现代教育 4、 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 1)新特点: 终生化: 法国的保罗 朗格朗。 .《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充: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 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 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 教育现象、 教育问题 为研究对象, 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 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中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 对教育进行了系 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 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西方: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 。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 目的;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 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 。将学习过程概括为: “模仿 — 理 论 --- 练习”三个阶段 ( 2)特点: 尚未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 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总结。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创立阶段 ( 1)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教育史上的哥白尼” ;1632 年发表了《大 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主要思想: 关于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具体的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卢梭: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 ,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 康德: 1776 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 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 。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 育家。 洛克: 提出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 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 “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7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学校即社会 提出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 “人民教育家” 。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发展阶段 (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总结前苏联 20 世纪 20-30 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学者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 “活的教育学” 。 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 (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 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 2)可以促进民主 (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核心是 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 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 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 和制度(规范)文化。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 人才的质量和规格, 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 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论 :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 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 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 抽象的目的, 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 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主要依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9 年 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 ( 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 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 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①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②明确的修业年限: ③规范的教学组织; ④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⑤严格的管理制度: ⑥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⑦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3、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 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两基本、一进入”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2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 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 亦称潜在课程、 自发课程, 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 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如师生关系、校风、 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 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 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 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 (一)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 又称教学计划。 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 由国家教育主 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2、课程计划的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3、课程计划的作用 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 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教材 又称教科书, 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 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教材的编排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形式。 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13 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 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四、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3、情境模式: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 五、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 首先由被称为 “当代课程评价之父” 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 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 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斯克里文 提出。他认为, 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 3、 CIPP 评价模式 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 4、 CSE 评价模式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 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 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 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 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 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1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 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甑别和选拨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一)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 ,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3、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 “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 评价指标体系 ,强调以 “自评 ”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 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 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补充: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 补充: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除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 教师还具有其职业特有的权利和义务。 (一 )教师享有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与其职务相关的权益。 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教育教学权。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2.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薪资休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 对学校教育教学、 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 )教师承担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教师依法承担的与其职业职务相关联的责任。 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承担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 教师通过自身反省和反思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实现个人成长。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外力促使教师提升的过程。 答案二: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6 1、漫长性 2、生长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 (二)专业知识 包括: 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 6、创新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 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最担心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 “同事如何看我” “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 5-20 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的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 +反思 =成长 科顿等人:教师反思框架 布鲁巴奇:四种反思的方法 (1) 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 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3) 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合作学校所共享。 (4) 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 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 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 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代表人物:库尔勒 勒温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 (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 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2、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 :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 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歩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调查法 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 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 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教育实验法 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 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 准实验 :是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的假设,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 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实验。 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 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 使教师从工作中学习、思考、 尝试和解决问题。凯米斯 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五)教育叙事法 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类型: 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 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八)比较法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1879 年威廉 冯特 在德国 莱比锡大学 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 “圣地 ”,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 (英文名称 Psychology )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19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 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智商 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 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IQ=MA C.A 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 .智商越高 ,表示越聪明。 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 智商 140 以上者称为天才, 智商 120-140 为最优秀, 100、 110、 120 为优秀, 90-100 为常才, 80-90 为次正常, 70-80 为临界正常, 60-70 为轻度智力落后, 50-60 为愚鲁, 20-25 为痴鲁, 25 以下为白痴。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 — 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情感过程 ---情感、情绪 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 (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性格、气质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 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 现象,是 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 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视觉:暗适应 -- 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 视觉感受性提高 的现象。 如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 — 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 视觉感受性下降 的现象。 ( 2)感觉对比 ①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 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0 ②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 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 强度成正比。 (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 灵敏。 (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 得温暖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 的整体属 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知觉的种类 ( 1)空间知觉 ( 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 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 4)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 1)知觉的理解性 ( 2)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 3)知觉的整体性 21 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