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

上传人:8** 文档编号:453587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院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院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院 2018 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自评报告xx 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是经 xx 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创办的一所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06 年与 xx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办学,实行省政府主办,xx 广播电视大学代管的管理体制。学校于 2011 年通过 xx 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6 年被授予“xx 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称号,2018 年被列入“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和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2016 年,学校以第八轮全员聘任为契机,进行了机构设置改革,推动 xx 广播电视大学和 xx 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深度融合,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统一领导、一体运作”的运行模式。一、 学校基本情况xx 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占地总面积 xx 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xx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 16.02 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 2.89 万平方米。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9759 人。设有 8 个教学院部,37 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 1 个, xx 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 个,xx 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试点专业 2 个,xx 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项目骨干专业 6 个。与 xx 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 1 个,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培养人才专业 2 个。目前,学校依托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项目不断加大对办学基础和教学环境的建设力度。2017 年度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 xx 万元,同比 2015 年度增加 35.75%;学杂费等事业收入 xx 万元,同比 2015 年度增加 xxx%。2017 年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 xx 万元,同比上年度增加1xx。坚持“以生为本 ”的教育理念,以发展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xx 个,校内实践基地 xx 个,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xx 个,基本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求。基于我校现阶段运行机制的特殊性,xx 信息科技职业学院能够充分借助 xx 广播电视大学的开放教育平台优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突破。一是建设了教育资源库,我校与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NERC)合作,建设了 xx 远程教育资源库,入库资源达 xx 万个,课程 2xx 门,着力打造包括高职教育资源库、xx 省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库等六个分支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建设数字化校园,学校校园网主干带宽万兆,连接教育网和联通网两个千兆带宽出口,校园内各楼宇间实现万兆互联,全校上网接入点达 7100 个。校园教学、办公场所和学生宿舍等主要区域已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已建成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公共数据平台,部署使用的信息系统有教务系统、财务系统、门户网站、OA 系统、迎新系统、宿舍管理系统和“一卡通”系统等。三是推进信息化教学,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学校以“在线教学平台”、“高职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智慧教室”建设为抓手,构建“开放、融合、易用”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借鉴融合,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二、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目前,我校共有教职工 xx 人,专任教师 xx 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 xx 人,副高职称人员 xx 人,中级职称人员 xx人。35 岁以下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有 xx 人。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教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持续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加强教师业务进修与培训等,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适应建设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需要的教师队伍。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制定高级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根据学校发展需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引进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每年公开招聘或引进专业教师 35 人左右,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的 30 人左右、博士研究生学历的 5 人左右。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选拔和管理制度,选拔有能力、有素质的教师进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行列,实行每年年初选拔年底考核、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目前学校共有专业带头人 17 人,骨干教师 33 人。完善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加强兼职队伍建设与管理,增加高校、行业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承担专业课和实践教学任务的比例。2016 学年授课企业兼职教师 xx 人,承担教学工作量共 xx 个课时。2.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行业企业等培训,着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整合校内外师资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优化培训内容,构建教师成长通道,增强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每名教师每年参加教学培训时间不少于5 天,每名专业课教师平均每年到企业或培训基地顶岗实践不少于 1 个月。每年选派 5 名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培训。2017 年,学校共选派教师外出进修培训 xx 人次。学校制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和xx广播电视大学、xx 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20172019 学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校内)”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开展了新上岗教师说课试讲、青年教师导师跟踪指导活动;开展了教学技能竞赛,召开了网上教学工作会和培训会,激发教师钻研教学理论与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组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邀请 4 名省内外知名专家,涉及教学诊改、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信息化应用和课堂教学方法等内容,全校专兼职教师 349 人参加了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3.着力“双师 ”队伍建设目前我校“双师型”教师共 112 人。为提升教师职业技能,打造能够对接行业一线的教学队伍,学校不断修订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管理办法,通过培养、培训,选拔具有“双师+双能” 的优秀专业课教师进入“双师”队伍,支持和鼓励专业教师考取与任教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建立与行业、企业技能水平对接的双师教师同步发展机制,规定“双师型”教师每年到企业或培训基地顶岗实践不少于 1 个半月。三、 专业建设情况目前学校共有 8 个教学院部, 37 个专业。其中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9 个专业为当地支柱产业相关专业,计算机专业群、会计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和自动化专业群是我校在建的 4 个特色专业群。学校立足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创新能力人才为目标,以探索数字信息化新型教学模式为抓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服务社会需求能力。切实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校专业建设。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职业技能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技能标准要求,把校企联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突出信息化教学优势,推动“基础通用、能力主线、以赛促教、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符合行业、企业要求的,突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 年度,我校在校生获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 5 项,获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 20余项,获省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 项、三等奖 3 项;毕业生获得国家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xx 份,行业企业颁发的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1xx 份,人均证书获取率 xx%,大部分毕业生能够带证上岗。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共同研制、实施招生招工方案。完善学院招生录取和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明确学徒的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鼓励试点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形式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和转岗培训。2.构建新型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积极开展各专业岗位调研,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就业标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实现“底层专业基础课程共享,中层专业模块课程分立,高层拓展课程互选”,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显著提高学生的职业迁移能力。3.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以“在线教学平台”、“高职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智慧教室”建设为抓手,构建“开放、融合、易用”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以 xx 远程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依托,通过引进、自建等方式,整合国内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打造高职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教学管理平台。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开放教育与高职教育教学模式借鉴融合,实现资源共建互享。例如,会计专业的 “互联网+ 会计”信息化教学及管理平台,实现“教材+ 网上资源+ 线上互动 +无纸化考试”的教学考全程一体化;建设第二课堂,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实习管理模式的探索和试点工作。电子商务专业开设 “职业能力”课程,实行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校内教学中通过仿真实训“学中做”,在企业跟岗或顶岗中实现“做中学”。4.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对接市场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中心,共建公共实训平台、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培养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等方式,提高学校技术技能积累水平,提升学生专业实操能力,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发展。例如,学校联合 xxxx 智能科技公司,构建基于工业云平台和工业现场总线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工业物联网工作室”,服务区域内中小企业制造系统的升级与改造;联合 ABB(中国)公司,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创新中心”,服务于企业生产的自动化改造,推进产业升级。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建计算机公共实训平台、基于工业云平台的智能工厂实训平台、“互联网+会计”实习实训管理平台等公共实训平台,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开展生产、技术研发与咨询、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服务。建设赵 xx 大师玉雕工作室,开展玉雕技艺教学、传承、交流活动,建设校内工厂,促进工学结合,搭建学生实习平台,促进学生创业就业。联合企业共建“订单班”, 发挥企业育人主体作用,大胆探索企业主导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学习即实习、毕业即就业。2017 年度,我校共有 5 个专业开设“订单班”,培养企业订单学生 124 人。四、 人才输出情况我校近年来狠抓办学质量和品牌建设,学校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招生和就业情况逐年向好。目前我校共有在校生 xx 人,2017 年统招招生 xx 人,招生计划完成率100%;自主招生计划招生数 xx 人,实际招生 xx 人,完成率 xx%。同年毕业 xx 人,其中 xx 人选择升学,xx 人直接就业,就业率 xx%。从就业数据上看,我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能力也有所提升。2017 年度,毕业学生中有 xx 人选择在当地就业,就业单位基本为中小微及基层企业单位,占总就业人数的xx%,为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基层有生力量;进入500 强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有 xx 人,为就业人数的百分之一,相比上年度的 0.4%增加了一倍。在专业相关岗位就业的学生有 xx 人,占就业总人数的 xx%,说明我校专业的市场需求力、人才培养力,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度、专业前景乐观度总体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财经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