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市场与企业经营决策.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4430382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市场与企业经营决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产品市场与企业经营决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产品市场与企业经营决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一类是垄断竞争 一类是寡头垄断 了解了这两类市场结构就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市场经济 垄断竞争市场模式的提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前 经济学上主要只有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种市场模型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这两种市场结合在一起便可以分析任何一种案例 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斯拉法首先指出了这两种模型的局限性 193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罗宾逊 J Robison 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张伯伦 EdwardChamberlin 同时提出了第三种市场模式 罗宾逊称之为 不完全竞争 张伯伦称之为 垄断竞争 现在一般采用后者的表述方式 一 垄断竞争的特征和需求曲线 1 垄断竞争的特征 垄断竞争 这个名称的本身就是垄断和竞争两者的结合 它必需满足的条件如下 1 市场上有许多卖主 许多卖主是指这些卖主对市场可以施加有限的影响 是市场价格的影响者 2 产品既有差别 又有一定的替代性 1 实质上的差别 2 非实质上的差别 3 出售条件的差别 3 企业可以比较自由地进出市场 每一个企业的规模也不是太大 所需的资本不是很多 因而要进出市场没有多大的障碍 但也不是完全的自由进出 还是需要一定的资本量 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时进出市场 4 交易者的信息基本是完全的 张伯伦认为 现实的市场既非完全竞争性的 存在产品差 又非完全垄断性的 产品近似可相互替代 而是竞争和垄断的混合 2 垄断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垄断竞争的企业所面对的需求曲线 就不会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线 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线 既然产品具有差别 企业要增加销量 只有降低价格 产品的差别越大 需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 但产品又不是完全不能替代 存在竞争 需求曲线的斜率也不像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那么大 是一条略微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有一条主观上的需求曲线 subjectivedemandcurve 二 垄断竞争市场价格与产量的决策 1 短期均衡在短期内 一般认为在同一产品组内 企业的数目N不会发生变化 这决定了单个垄断竞争企业所面临的比例需求曲线不变 但通常的情况下 垄断竞争者是按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决策 主观的意愿就是根据主观需求曲线dl及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1来进行决策 2 长期均衡短期均衡并不能持久 若垄断竞争企业在短期内有亏损 尽管为收回部分固定成本 而不得不继续经营 但从长期看 必然退出 若垄断竞争企业在短期内有经济利润 从长期看 经济利润将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市场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 新企业的加入是没有多大障碍的 只要一有新的企业加入 同一产品组里的企业数就会增加 N不断地加大 比例需求曲线D就会不断地向左移动 而主观需求曲线也会相应地不断左移 由于有新的企业加入 同一产品组里的企业数增加了 也加剧了对投入要素的竞争 还可能引起要素的价格上升 从而使成本曲线向上移动 成本曲线上移 需求曲线左移 经济利润也就不断地下降 直到经济利润全部消失 这时既没有迫使企业退出的压力 也没有吸引企业进入的诱因 就达到了长期均衡 如图5 4 3所示 主观需求曲线d正好和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而比例需求曲线D和主观需求曲线d也正好交于切点E E 在经济学上 将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点和完全竞争企业长期均衡点之间的距离 叫做剩余生产能力 excesscapacity 它表示经济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程度 三 品质竞争与广告竞争从上面分析看到 垄断竞争企业在价格竞争中的长期均衡 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因而 大多数垄断竞争企业不会轻易采用价格竞争的办法 转而采用非价格竞争的方法 努力造成产品的差别 这差别称为品质变异 productvariation 产品有了差别 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取得垄断的好处 产品的差别可从两个角度来造成 一是在产品自身品质的变异上下功夫 这是品质竞争 一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心理感觉上下功夫 这就是广告竞争 1 品质竞争由于消费者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 那么 企业就可以从同一种产品中变出五花八门的花样来适应消费者千差万别的需求 展开品质竞争 品质竞争还可以从包装 推销 售后服务上下功夫 也可以随产品免费赠送种种小礼品 千方百计地制造产品的差别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当然品质变异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只有当品质变异而增加的成本小于因变异而增加的收益 这样的变异 才是对企业有利的变异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这种所谓有利的变异也只是在短期内使垄断竞争企业取得经济利润 在产品变异后 更加能吸引消费者 有可能有更高的价格 更大的销量 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的经济利润 只要企业能在短期内取得经济利润 就会有新的企业挤进来 从而使经济利润损失 从长期看 品质竞争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益处 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展开品质竞争 促进产品的品质不断地变异 以期获得短期的利益 由于产品品质变异引起成本变动和销售量 销售价格的变动是千差万别的 要对市场进行很好的研究 对需求进行预测 以确定最有利的产品品质变异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是由亨利 罗易斯 F HenryRoyee 和贵族C 罗尔斯 C Rolls 合作 在1904年创建的 大众于1998年购买了英国的劳斯 莱斯轿车有限公司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 Rolls Royce 是以一个 贵族化 的汽车公司享誉全球的 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年产量只有几千辆 连世界大汽车公司产量的零头都不够 但从另一角度看 却物以稀为贵 劳斯莱斯轿车之所以成为显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是因为该公司要审查轿车的购买者的身份及背景条件 世界汽车中可称为贵族的 惟有劳斯莱斯 劳斯莱斯成为英国王室专用车已有数十年历史 爱德华八世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玛格丽特公主 肯特公爵等众多英王室成员的座驾都是劳斯莱斯 沙特国王 日本王子都对劳斯莱斯情有独钟 劳斯莱斯的标志除了双R之外 还有著名的飞人标志 这个标志的创意取自巴黎卢浮宫艺术品走廊的一尊有两千年历史的胜利女神雕像 她庄重高贵的身姿是艺术家们产生激情的源泉 一个两臂后伸 身带披纱的女神像飘然而至 发达国家的研究与开发 原创型 美国研究与开发投入是获得新知识 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最主要途径 目前 发达国家的研发支出占世界研发总支出的96 美国是世界上研究与开发投入最多的国家 这项支出从1985年的1160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1847亿美元 增长了59 在当今世界领先的50项高技术中 美国就占44项 日本仅占1项 其余为欧盟所拥有 正是由于美国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开发领域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使美国经济保持着世界经济火车头的地位 实证研究表明 二次大战以来企业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 例如在美国 企业对研究与开发投资的平均回报率是资本设备投资回报率的两倍 许多企业不仅设有强大的企业实验室 如著名的贝尔实验室 杜邦研究所 而且投入巨额的研究与开发费用 1997年 通用汽车公司的研发经费高达140亿美元 模仿型 日本学习和模仿是技术创新的有效捷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 产品的知识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新技术 新产品的创造与发明需要投入的研发经费越来越多 风险也越险高 而模仿的成本要小的多 成功的机会也大 1950年 日美签订 安保条约 后 美国对日本 关怀备至 甚至向日本军方人士公开美国军事技术研究设施 而狡猾的日本却在获准派往美国的 军事技术视察团 中混入了不少企业技术人员 结果 到美国 考察 学习 参观 的日本企业技术人员窃取到了大量的美国的技术秘密 80年代 日本企业曾 参观 我国某些宣纸和景泰蓝生产企业 我方 慷慨接待 结果日本成功地窃取了我国的宣纸和景泰蓝制作工艺 并经过改进和再创新 其产品的性能大大超过了我国的技术水平 不难看到 合法或非法的技术引进 都对日本经济的后来居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半个多世纪以来 日本从二战的废墟上一跃成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本很好地将获得性技术进步与自创型技术进步结合起来 在汽车 录像机 复印机 计算机等几十项世界近代的重大科技发明中 没有一项是日本发明的 但是日本通过进口关键技术 设备 料件和信息资料 并在此基础上对最先进的产品进行模仿和改进 使日本不仅很快掌握这些产品的生产技术 而且大量生产和出口 汽车是美国发明的 但现在世界各国处处可见日本生产的汽车 日本每年向美国出口2百万多辆汽车 录像机是美国发明的 但日本成为世界录像机出口市场中的第一大国 日本虽然不是半导体技术的发明国 但日本却通过技术传递雄霸世界半导体产业 60年代 日本从奥地利引进氧化顶吹炼钢技术 从法国引进高炉吹重油技术 从美国 苏联引进高炉高温 高压技术 从西德引进炼钢脱氧技术 从瑞士引进连续铸钢技术以及从美国引进带轧钢技术 他们通过对以上六大技术的综合利用 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流的钢铁技术 闻名世界的日本松下彩色电视机400多项技术都是从世界各国引进的 而他们对这些技术加以综合利用 制造出的彩色电视机却为其他国家所没有 日本的索尼株式会社 在1952年仅仅是一个小厂 由于把美国的军用晶体管收音机转为民用 成批生产晶体管 制成价格低廉的半导体收音机 占领了国际市场 而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企业 再如日本的本田会社从外国引进了90种最新的发动机样机 取各家之长 经过100多次 终于制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 用它来装配世界上第一流的摩托车 在美国 最大的100家垄断企业的研究和开发费用曾经达到全国科研费用总额的82 这一个比例在英 法 意 荷分别为70 81 93 92 在日本 资本在10亿日元以上的大公司所承担的科研及设计工作占全国总量的86 2 广告竞争广告竞争则是利用广告的宣传 努力使消费者的需要适应产品的差别 这里的广告是专指商业广告 暨以广告的名义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 向目标消费者及其广大消费者转达商品或劳务的存在特征 以及消费者所能得到的利益 激起消费者的注意 广告费用是较高的 它增加了生产成本以外的销售成本 使总成本大为增加 因此 要特别注意广告的效果 广告 促销 广告与需求曲线广告与规模经济 世界经典广告语雀巢咖啡 味道好极了 巧克力 只溶在口 不溶在手百事可乐 新一代的选择大众甲克虫汽车 想想还是小的好耐克 t诺基亚 科技以人为本戴比尔斯钻石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柯达 串起生活每一刻人头马 人头马一开 好事自然来德芙巧克力 牛奶香浓 丝般感受可口可乐 永远的可口可乐 独一无二好味道 宝洁公司的营销策略 宝洁 P G 公司的名字及其产品几乎渗透了世界每一个角落 P G 是世界著名商标之一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普希尔博士这样形容P G公司 它对美国日化业卓有贡献 它为世界工业发展史树立了一座丰碑 成功地把P G打入千家万户 为工业品如何打入市场树立典范 一 从肥皂起家P G公司的发家是靠生产一种普通的肥皂 这种肥皂与普通肥皂在功用上并无多大区别 只是它是白色的 而其他肥皂多为黄色 绿色等 创始人普洛斯特深谙商道 了解人们的购买心理 他给他的白色香皂取了一个源于 圣经 的名字 象牙肥皂 意喻洁白纯洁 这迎合了人们的心理 又辅以铺天盖地的广告 特别是在广告中有意如入化学家的一些权威数据 使象牙肥皂更具诱惑力 但即使是好东西 如果不让众多顾客知道 一样难以销出 当过店员的普洛斯特太清楚这一点了 所以他才会令他身边的人也感到吃惊的举动大造产品的名声 有了新产品 第一件要事当然是起名 起名当然要与市场销售联系一起 普洛斯特梦想着他们P G公司的肥皂一经面市立即被人们一抢而空 一鸣惊人 人们争相议论他们的肥皂的名字 经销商 小贩之流更是在闹市中扯开喉咙大呼小叫这个名字 对 象牙肥皂 象牙洁白无暇 又在 圣经 中被引用 更增添洁净宜人的想象 象牙肥皂 一定行 普洛斯特把这个想法告诉合伙人 大家立即同意 二 大作广告文章接着 P G公司赶紧为新诞生的 象牙肥皂 设计外型 大多是一幅呆板的正方形蛋糕状 象牙肥皂 一改传统 为椭圆形 既便于把握使用又增添美感 为防止别人模仿 维护其独一无二的 相貌 P G公司为其外型申请了专利 产品出来了 名字也有了 万事俱备 只欠推向市场这一步了 怎样推向市场 P G公司陷入了争议之中 按普洛斯特拟定的一个宏大的计划 在俄市两家最畅销的杂志上 在当地发行两家最大的报纸上 在繁华的马路边等做广告 当然这要花费一大笔钱 普洛斯特的计划遭到强烈反对 反对有道理 一者年轻的P G承受不起这笔钱 再者 谁敢保证这笔钱不是石牛入海 然而普洛斯特更有道理 如果不做大量的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 相信 偏爱 象牙肥皂 就不会有大批顾客购买 象牙肥皂 他们为什么偏要买 象牙肥皂 呢 象牙肥皂 的优点在于色白 形美 明显比别的肥皂优越 如果没有 广而告之 又有谁知道呢 1882年 普洛斯特在杂志上登了一幅有许多人在使用 象牙肥皂 的广告 广告非常引人注目 广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一经面市 人们纷纷放弃传统的肥皂 抢购又白又漂亮的 象牙肥皂 特别是那些爱美的妇女 尝到广告好处的P G公司 在不断扩大其生产规模的同时 也展开了一场广泛的广告宣传运动 普洛斯特在做广告上几乎到如痴如醉的地步 他不断地挖空心思猜测着 观察顾客和用户的心理 想象着用怎样的画面 语言才能最有效地鼓励人们购买 象牙肥皂 有时他自己动手制作广告 一个母亲正在使用象牙肥皂为脏兮兮的小宝宝洗澡 有时他请来小说家为他构思一个宣传象牙肥皂有趣的小故事 有时他又花大笔钱请来漫画家为 象牙肥皂 画一些非常传神的漫画 总之一切想到的最好的宣传方法他都运用了 P G公司和它的产品 象牙肥皂 在大量广告的宣传下 名声越来越大 三 广告策略花样翻新P G公司大获其利 迅速崛起 令同行们十分眼馋 其中一些商家赶紧进行产品 改造 说是改造 其实是刻意模仿制造类似象牙肥皂 并也辅以大量广告开路 这一层其实普洛斯特早有预料 他明白象牙肥皂的制造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技术 如果公司经营成功一定会招来众多闻风而动的竞争对手 所以必须用宣传巩固自己的地位 扩大市场占有量和影响力 造成一种无法与之竞争的局面 既然象牙肥皂成分并不复杂 与普通肥皂并无多少差别 而购买者又首先要注意商品的优劣 普洛斯特因此要借助广告来使人信服 P G公司的象牙肥皂的优越是其他肥皂不可比拟的 他心生一计 决心借助科学家之口为 象牙 印证其优越性 他从美国一流的大学高薪请了它们的化学家为 象牙 化验化学成分 做出权威的报告 然后 他就专门从报告中挑出一些最具说服力和诱惑力的数据 巧妙地安插在广告中 让人们不得不相信 象牙 无可比拟的优点 普洛斯特把专家的意见代到商业广告中去的做法 在那时是首创 至今人们在广告中还可以常常见到这招 普洛斯特的这一做法取得最大效果 不但牢牢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还把竞争对手一下子远远抛在后面 普洛斯特挖空心思的广告在成人身上打尽主意的时候 又把眼光瞄向孩子们身上 曾有段时间 几乎全美的儿童都在收集象牙肥皂或精美的包装纸 只要有15张这种包装纸就可以换得一本图画本和一个写字板 这是P G公司的一个广告手段 当然主意的策划者还是普洛斯特 P G公司就是靠着普洛斯特的别出心裁的广告取得了成功 经历了100多年后的今天 P G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非常巨大的国际性财团 蒙妮坦奇换肤霜 的广告这样说 一次使用 更换老化皮肤 八次使用 彻底换了模样 许多消费者为了达到这种广告效果纷纷购买 结果 不仅没有达到这种效果 反而引起 面部出现黑斑 头晕 不适 等等烦恼 威力洗衣机 献给母亲一片爱 著名演员濮存昕做的恒基伟业商务通广告就是宣扬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典型文本 镜头之一 身穿白衬衫的濮存昕在拼命地挤公共汽车 突然腰间的BP机响了 他只好逆着上车的人流又拼命挤下车去找公用电话 镜头之二 濮存昕开着小面包车 拿着手机指挥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干活 镜头之三 老板办公室中的濮存昕 正在用恒基伟业商务通查询 美丽动人的女秘书为他送来一杯咖啡 两人相视而笑 镜头之四 濮存昕正开着奔驰回家 娇妻 即刚才的那位秘书 出门恭迎 濮存昕一手拿着商务通 一手拥着娇妻 享受着无比的欢乐与幸福 此时屏幕上出现一行字 呼机 手机 商务通 一个都不能少 广告的促销效果通常是正的 一般说来 只进行一两次广告宣传 作用不大 广告宣传的次数增多了 会产生重复效果 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好奇 效果递增 但广告增加到相当的次数以后 销售量也就达到饱和状态 再增加也就难了 也就是说 广告也有一个从报酬递增到报酬递减的过程 广告效果的测定 可有两种方法 是历史统计法 统计分析过去的广告支出和相应的销售额变动资料 并从中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是广告试验法 将市场分组 做不同的广告 以不同市场上销售额的增减情况来测定广告的效果 不同商品的广告费占总销售额的比例 四 寡头垄断的条件和特征 寡头垄断又是一种市场结构 它接近于完全垄断时的情况 也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混合市场 按产值计算 当今世界上大部分工业制成品是寡头垄断行业制造的 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 也是最有魅力的市场 寡头垄断的例子 美国石油行业中八大公司拥有60 的炼油能力 如美孚石油公司提价必须考虑其它公司的反应汽车行业 通用汽车 福特和克莱斯勒电气行业许多部门被通用电气和西屋电子所垄断英国糖果行业三大寡头 雀巢 玛氏 加德布里 希威皮斯银行业三大寡头 NationalWestminster Barclays MidlandandLloyds中国 电信业银行业钢铁行业 1 条件 1 市场上的企业数极少 只有若干家企业就控制了产品的极大部分供给 横向兼并 纵向兼并 混合兼并减少竞争对手 2 产品同质或异质 在寡头垄断行业 产品同质和异质的情况都有 3 进出市场都有障碍 缺乏投入资源 几家寡头控制了要害资源 政府管制 如电信 邮政 电视广播业 专利 商标意像 优秀的品牌 缺乏足够的资产 特别是对那些需要大量初始投入的行业 规模经济也是进入障碍之一 4 信息不完全 2 特征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 就是在垄断的基础上考虑企业之间在价格 产量决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 表现为企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纽结的需求曲线 kinkeddemandcurve 我们可以看到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如农产品市场上 价格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变动 而在寡头垄断市场 如汽车 电视机的市场上 价格的变动则以月或年计 纽结的需求曲线解释了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很少变动的事实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 由于交易的信息不充分 寡头垄断企业不知道自己产品价格变动后 对手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那只有从最坏处着想 企业决定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以期达到扩大市场销量时 估计竞争对手也会降价 而企业决定涨价时 估计竞争对手不一定会盲从 这就要使企业的产品需求量减少很多 这样该企业就面对着两条不同弹性的需求曲线 寡头垄断厂商的决策者认为竞争对手会以下述方式做出反应 价格下降时跟着降 对付对手的 低价倾销 价格上涨时不跟涨 可招徕更多的生意 在企业产品降价时 面临的是AD需求曲线 产品涨价时 面临的是dA需求曲线 dA需求曲线比AD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 这是说企业产品降价时 不能单独享受降价的成果 竞争对手也跟着降价 大家均分新客户 但在涨价时 竞争对手并不跟着涨价 从而要失去更多的客户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纽结需求曲线是建立在买方市场基础上的 在卖方市场条件下 不会出现这样的纽结需求曲线 企业更多的是竞相涨价 从纽结的需求曲线AD和dA可分别导出边际收益曲线MR和mr 由于需求曲线是纽结的 边际收益曲线就是断开的 如图5 4 5所示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仍然是企业取得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这样 若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正好处在边际收益曲线的裂口BC上 只要不超过BC这个上下限 在此范围内 无论边际成本如何变动 企业要利润最大化 产销量q0和市场价格P0都不能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