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研究-以奇瑞、江淮为例

上传人:QQ40****828 文档编号:442704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研究-以奇瑞、江淮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研究-以奇瑞、江淮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研究-以奇瑞、江淮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研究 以奇瑞、江淮为例 系 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 业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装订线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研究以奇瑞、江淮为例摘 要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推进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具有强大产业联动效应和高新技术吸附性、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安徽省汽车产业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为安徽经济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众多汽车企业逐步树立了自主创新的意识,并涌现出像芜湖奇瑞、江汽集团、安徽华菱、长丰扬子等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创造出一批知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车和零部件产品品牌,形成了自主创新的“安徽现象” 。虽然近年来安徽省汽车产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全国汽车产业重组,加快发展步伐的大格局中,安徽省汽车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文章根据安徽省汽车产业的现状,以奇瑞、江淮两家汽车企业为例,分析了自主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自主创新是安徽汽车产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的关键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汽车产业 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ABSTRACT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the national economy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engine“,with a strong industry linkage effect and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absorption,obtain employment range is wide,consumer driven,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Anhui Province automotive industry after 40 years of development,Anhui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many automobile enterprises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wareness,and emerged as the Wuhu Chery,JAC,Anhui Valin,Changfeng Yangzi,a group in the country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innovation enterprise,create a number of well-known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e whole and the parts of product brand, the forma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e phenomenon of Anhui“Although in recent years,Anhui auto industry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but in the national automobile industry reorganization,adjust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pattern of Anhui automobile industry,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hich restrict its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Anhui Province,with Chery,the two auto enterprise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Anhui automobile industry is the last step of the key,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sKey words:Automobile industry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uggestions目 录一、安徽省汽车产业现状 1二、自主创新概述 2(一)自主创新的科学内涵. 2(二)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意义. 2三、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分析. 3(一)安徽省江淮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分析. 3(二)安徽省奇瑞汽车自主创新模式分析. 5四、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8(一)缺乏规模经济效益. 8(二)研发经费投入有限,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 8(三)自主创新体系尚不完善. 8(四)自主创新实践经验少,数据资源积累不足. 9(五)零部件企业发展落后. 9(六)合资模式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 9五、大力提高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10(一)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战略 SWOT 分析. 10(二)提高安徽省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10六、结论 13参考文献 140一、安徽省汽车产业现状安徽省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 60 年代,快速发展于 90 年代。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安徽省已经成为国内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汽车工业整体实力迅猛上升,对安徽省经济的支撑和拉动作用逐年提高,真正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安徽省汽车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产品种类涵盖了轿车、卡车、客车以及改装车等门类,并且形成了以奇瑞的轿车、江淮的卡车及轿车、星马的改装车为主的三大汽车产业群。2011 年,安徽省汽车全行业共有企业 600 多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 6 家,包括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昌河汽车有限公司、奇瑞商用车有限公司、安凯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 130 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改装车生产企业 32 家,主要有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安徽瑞江汽车有限公司等,其中星马汽车已具备年产 1 万辆专用车的生产能力,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用汽车研发生产基地 1。2007 年,全省共生产汽车 66.87 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 673 亿元,工业增加值 171 亿元,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总量的 7.44%,汽车工业已成为安徽省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2008 年,安徽省汽车工业在经历了前几年健康快速发展后,受合资品牌挤压的影响,出现了下滑趋势。2008 年,安徽省汽车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 1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9.9,实现销售收入 760 亿元,增长 17.1,实现出口交货值 125 亿元,增长 45,汽车产销量为 61.68 万辆,比上年下降 3.16,低于全国整车增长平均水平,产量占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 6.6,列全国第 7 位,比重和位次均有所下降 2。同时,安徽省汽车工业还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尤其是整车产量若不迅速扩大到国家重点支持的 100 万辆能力,将有被淘汰或兼并的可能。虽然当前形势比较严峻,但总体上我国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在一定时期内,对汽车需求旺盛的基本情况不会变。而且,安徽省汽车产业具有研发能力强,拥有奇瑞 、江汽等自主品牌,以小排量汽车为主,研发产业化起步早等诸多优势。随着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在新一轮国家产业振兴中,安徽省汽车工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这必将让安徽省汽车工业的发展更加势不可挡。1二、自主创新概述(一)自主创新的科学内涵 自主创新,可以是一种国家战略和发展道路,也可以是一种科技创新方式。从科技创新方式的层面讲,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原始创新,是根本性创新,是指企业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是指企业把各种创新要素,诸如技术、战略、知识、组织等优化组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消化吸收再创新 3。自主创新,是积极消化吸收再创新,而不意味着放弃引进技术;自主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还包括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自主创新,并不是要求所有领域都要原始创新,而是扬长避短,有些领域要尽可能实现原始创新,有些领域要实现集成创新,有些领域要通过学习先进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技术的再创新。自主创新,不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科技领域的重点任务,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二)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意义1、不进行自主创新,中国汽车工业将长期落后于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不可避免的成为支柱性产业。然而,与美、日、德等汽车工业大国相比,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相对较弱,也没有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中国仍是一个汽车加工厂。这种产业上“空心化”的现象使得中国汽车企业始终处于全球产业分工的低端,不仅不能获得先进技术,没有前途,长此以往,将危及国家经济的独立和安全。世界制造中心的第一次转移是从欧美转移到南美,第二次转移是从南美转移到中国,这次转移导致南美国家经济急剧衰退,因为他们没有专利,没有核心技术,一旦将工厂移走,他们将失去一切。如果中国不抓住这次机会,努力学习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旦世界制造中心从中国转移到别的国家,中国会和南美国家一样失去一切,会长期落后于世界汽车工业强国。2、不进行自主创新,中国的综合国力难以得到全面提高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汽车工业的繁荣发展是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兴的汽车工业强国,韩国,在发展汽车工业之初,便确立了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经过不断地努力和探索,韩国整体汽车工业水平便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和提高。在较短时间内,也为韩国经济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令老牌汽车工业强国刮目相看。在全国汽车产业重组,调整产业结构的格局下,中国应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向美、日、德、韩等汽车工业强国学习,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早实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三、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分析安徽省汽车产业在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后,拥有了奇瑞、江淮、华菱等知名的自主汽车企业,撑起了安徽省工业强省的脊梁,使得安徽省成为全国自主汽车品牌的领军者。目前,奇瑞和江汽集团依靠自主发展,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众多成果。2007 年,安徽省汽车产销量排名全国第五,在自主品牌排行榜中,江淮瑞风、奇瑞 QQ 分别占据第一、第二位 4。2008 年,奇瑞公司成为我国首批“创新型企业” ;同年 2 月,奇瑞力挫众多合资厂家,一举拿下 80 辆奥运交通服务车中 50 辆的份额,成为首次亮相奥运会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20032007 年江汽集团的瑞风商务车蝉联奥斯卡“年度 MPV”大奖,20042007 年蝉联中国年度汽车总评榜“最佳公务车” ,2007 年被多家主流媒体评为“MPV 风云大奖” 、 “政府采购最佳 MPV”等多项大奖。(一)安徽省江淮汽车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分析2005 年,我国汽车行业遭遇滑铁卢,造成众多汽车企业产能过剩,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江汽集团却捷报频传,以销售整体车 15 万辆、销售收入 125 亿元、利润总额 13 亿元的骄人成绩,雄居国内 14 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效益榜首,主要经营指标连续 14 年保持年均 50%的增幅,实现了协调平衡基础上的超常规发展 5。江淮集团的董事长左延安曾经说过,瞄准市场,自主创新,是江汽的成功根源。JAC 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到目前跃升为国内排名前 10 位的造车集团,JAC 已经成为国家汽车生产骨干企业集团之一,创造了我国汽车工业中的奇迹。从 1990 年以来,JAC 连续 14 年产销量保持年均 48%的增长,至 2004 年,JAC 销售汽车 13 万辆,销售收入达到 108 亿元。2005 年,国内 14 家重点汽车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40%,而唯独 JAC 反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5.54%,利润同比增长 27.63%,是 14 家国家重点企业中唯一利润正增长的企业 6。在缺乏国家投资和政策资源有限的客观条件下,JAC 面对来自跨国公司和国内同行业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继续保持着高增长的势头,这和他们多年来致力于打造自主品牌、坚持不懈地实践自主创新的努力是分不开的。1、JAC 自主创新战略定位JAC 在对自身技术创新进行 SWOT 分析后(见表 1-1) ,基于对外部创新环境以及自身条件的系统思考与反思,面对全国汽车产业结构重组的契机,JAC 紧紧抓住汽车工业千载难逢的重要发展机遇,结合自身实际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确定了自主创的最佳类型。集团董事长左延安认为,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创新方式,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对 JAC 而言,要实现原始创新还比较难。现阶段应重在学习创新或集成创新,即在企业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全方位获取、利用和整合全球资源,提高自己的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然后积极发展,创造条件进行原始创新。通过对机会、威胁、优势与劣势的综合分析和审视,JAC 确立了自主创新的战略定位:“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和“以3我为主、兼收并蓄、自成一体、实现超越” 7。这一战略很好地解决了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例如,在具体的项目合作上,既敢于、善于应用全球资源,又坚持全过程的自主权,外方有比较优势的以外方为主,我方配合,我方有比较优势的以我方为主,外方配合,在合作中重视自己的知识积累,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表 1-1 JAC 技术创新的 SWOT 分析S(优势) W(劣势)1、 具有战略思维的高层领导团队以及高素质的管 理团队2、 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企业文化,逐步培育出被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学习力”3、 早期通过模仿创新战略和产品密集化战略,建立了产品比较优势和市场优势,并在国内取得了技术领先水平,形成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为进一步自主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1、 缺乏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JAC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2、 国际化研发战略不够清晰,无自主创新优势,尤其是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O(机会) T(威胁)1、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支持自主品牌的发展2、 入世后,作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市场的中国对于所有世界汽车巨头来说都具有绝对吸引力,这也给 JAC 扩大对外合作提供了更大选择空间3、信息化、网络化使可整合资源的范围增大,并缩短知识、技术、经验积累的时间1、WTO 和经济全球化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限制了中国政府对企业的保护2、入世后,JAC 将面对外国企业,民营企业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全方位竞争,生存压力加大3、主要细分市场(轿车、重卡)的集中度较高,进入的技术门坎不断提高2、JAC 系统化创新模式“十一五”期间,江淮汽车以“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自成一体、实现超越”为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4*4”的自主研发创新体系 8。这个体系的核心是合肥的乘用车研究院、商用车研究院、动力总成研究院、工艺工程院、项目管理部、产品规划部、标准法规部、综合管理部;第二层为在意大利都灵和日本东京设立海外研发设计中心;第三层次是国内的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构建,如与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长期进行的基础项目研发合作;第四层为与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宾法、英国莲花 、韩国 VENS、奥地利 AVL、德国 Hofer 等国外优秀的设计公司形成广泛的策略联盟;第五层次为 JAC 各事业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队伍。五个层次的自4主研发创新体系,有效的集齐了国际一流的设计人才和研发技术,进一步提高了研发资源的配置效率。相对稳定的资源保障,也使得新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无后顾之忧,加快了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提高了对市场需求的把握准度,持续开发出具有优秀品质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价比产品。在研发上如此大规模地整合国际、国内资源,充分显示了江淮汽车在轿车产品上坚持高起点,实现国际化的决心。作为自主品牌的中坚力量,JAC 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不动摇,逐渐树立了“质量是生存发展之本”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了“JAC 质量荣辱观” ,质量管理的“三层次”理论,从“质量意识、体系标准、工具方法”三个方面塑造了独具特色的 JAC 质量文化。2011 年 3 月,江淮汽车与 12 家企业共同获得“安徽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的荣誉称号。2011 年 10 月,江淮汽车从 58 家参评企业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质量领域最高奖项“全国质量奖” ,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中首个获此殊荣的企业 9。 “十二五”期间,江淮汽车将坚持“品质的 JAC”的价值定位,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不动摇,以品质塑造品牌,品质优先规模,在汽车行业中率先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跨越。基于系统思考以及协调平衡发展的理念,JAC 认识到,要实现持续发展和自我超越,就必须坚持以系统化创新模型来进行创新,否则创新难以长效。(二)安徽省奇瑞汽车自主创新模式分析“自主创新”是奇瑞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奇瑞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创立之初,奇瑞就坚持自主创新,努力成为一个技术型企业。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微型车等领域。目前,奇瑞已有 12 大系列二十六款车型投放市场,并且实现了“研发一代、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保证了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奇瑞以“安全、节能、环保”为产品发展目标,先后通过 ISO9001、德国莱茵公司 ISO/TS16949 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006 年 3 月 28 日,奇瑞第 50 万辆轿车在密集的闪光灯下缓缓驶下奇瑞总装生产线,奇瑞因此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家突破 50 万辆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同时也是世界汽车工业史上发展最快的企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8 年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 130.82 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 26%,而安徽省奇瑞的自主品牌轿车 QQ 居第一位 10。2010 年,奇瑞实现全球销量 682.06 万辆,同比增长 36.3%,连续 10 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冠军。多年来,奇瑞不断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已跨入了“具有国际化远见的、技术先导的、值得信赖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品牌发展阶段,产品受到全球消费者青睐。1、奇瑞公司自主创新战略定位战略管理是一个让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战略目标动态相适应的过程,它要求企业的战略选择和规划活动必须结合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影响来进行。通过对奇瑞公司的内、外部综合环境的 SWOT 分析(见表 2-2) ,奇瑞确立了“汇聚创5新人才,集聚核心技术,中举低打市场,拓展海外市场”的自主创新战略。人才战略是一个企业实现自我创新的主要因素,奇瑞在成立之初,就充分重视人才的利用。经过不断的努力,目前负责奇瑞重要研发工作的汽车工程研究院,拥有科技创新人才 2000 多人。与此同时,奇瑞还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造中国人买得起的好车”已经成为了奇瑞的企业文化精髓,奇瑞明白要想在汽车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找到自己产品的切入点。从低档到中档,中举低打市场,努力学习先进技术,降低产品成本,以较低的出售价格,赢取更多的顾客,努力造中国人都买得起的好车。中国制造只是一个地域概念,面对强手如林的世界汽车市场,奇瑞必须扩大出口贸易,建立海外根据地,通过与国际一流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开拓国际市场,逐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世界制造的转变。表 2-2 奇瑞公司的 SWOT 分析表S(优势) W(劣势)1、生产成本低,性价比高2、有经验丰富和专业水平较高的工程师3、不断的有新车型推出,如 SUV、A520 等4、继续实施整车和 CKD 散件出口5、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销量持续高速增长6、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处于国内领先位置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2、缺乏成熟的企业文化和较高的知名度3、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建立很好的顾客美誉度4、研发实力不够雄厚5、营销能力有待提高6、产品利润空间小O(机会) T(危险)1、中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市场容量日益扩大2、安徽省芜湖市两级政府的支持3、国家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1、上汽通用五菱成为新的竞争者2、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更多外国企业进入3、电动车、太阳能车等替代品更多的被接受4、石油等能源危机可能引发经济衰退2、奇瑞自主创新模式2006 年, “奇瑞”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商标 100 强” ;2008 年,奇瑞成为我国首批“创新型企业” , “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平台建设” 、 “轿车整车自主开发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工程应用”两个项目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2010 年,奇瑞公司连续第 5 次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并再次入围罗兰贝格公司发布的“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中国公司 TOP10”;2011 年,奇瑞汽车首次跻身胡润中国品牌榜 100 强。奇瑞的成功源自其独特的自主创新模式,特别是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外部环境的情况,采取合适的自主创新模式 11。奇瑞的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6(1)19912002 年为奇瑞公司创业期,这时期的奇瑞公司甚为艰难,因为当时的供应商认为奇瑞太弱小,不愿与之合作。但是奇瑞公司作为一个新企业,很好的结合了自身的情况,选择了快速模仿和联合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通过对市场上成熟产品的模仿,与实力雄厚的供应商合作,积累经验,主打“风云”车型。2001 年,奇瑞汽车销售量为2.8 万辆,销售额达 20 多亿元。2002 年,奇瑞汽车销售量为 5 万辆,销售额达 40 多亿元,并很快在汽车市场上博得“黑马”的名称。(2)2003 年至今为奇瑞公司发展期,这一时期奇瑞的发展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0032005 年,这时期奇瑞还是采取了快速模仿和联合创新的自主创新模式,继 2003 年推出风云系列后,奇瑞又相继推出了 QQ 系列和东方之子系列。2004 年遭遇中国车市整体下滑后,奇瑞根据国家发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高举自主品牌的旗帜,迅速发展壮大,2005 年销售达 10 万辆,居国内自主品牌第一位;第二阶段为20062007 年,奇瑞根据自身情况,开始完全自主创新模式,成立了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2006 年 3 月,首批自发研制的 2100 台发动机出口美国,同年 8 月荣获“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称号,10 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7 年 7 月,与克莱斯勒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同年 8 月,与菲亚特集团签署发动机供货协议。7四、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一)缺乏规模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徽省汽车工业虽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是安徽省汽车企业的规模仍然较小。汽车产业存在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按照国际规定:汽车厂家最低经济规模标准为年产 40 万辆, 轿车产业的最低经济规模为年产 30 万辆。2009 年,江淮和奇瑞汽车的产量分别为 33.4 万辆和 50.85 万辆,可以看出江淮集团还未达到最低经济规模标准,而奇瑞汽车也仅仅刚达到标准,而一汽、东风和上汽三大集团的汽车产量均超过 100万辆 12。2005 年奇瑞的单车利润只有 500 元,广州本田的单车利润却高达 2 万元,可见安徽轿车的盈利能力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二)研发经费投入有限,能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安徽省汽车企业对自主创新的重视度不够,每年投入自主创新方面的研发经费远远低于国外汽车企业投入水平。自主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下去的法宝,但是我国各省市汽车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便是自主研发能力,其能力根本无法与美、日、德、韩等汽车工业强国相比。国外开发一个新车型大约需要 1020 亿美元,2006 年福特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为 80 亿美元,R&D 经费比率达到 4.31%。通用汽车公司 20022004 年年均 R&D 费用也达 62 亿美元,占销售收入的 3.2%,而 2003 年我国汽车产业的 R&D 比率仅为1.28%。2004 年我国全年汽车产业销售总额都不过 680 亿美元,即其总体 R&D 经费投入仅为 8.704 亿美元,不及福特一家汽车公司年 R&D 经费投入的 1/9 和国外开发一辆新车型所需资金投入 13。由于大部分汽车公司的研发中心都不在我国,因而国内的汽车开发人员既没有机会发挥专长从事研究开发,也没有机会通过接触和参与整车开发的全部流程来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安徽省汽车产业的研发人员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技术能力也有待提高。一个区域的汽车工业要想得到快速发展,人力是否丰富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由于中国本来就是个缺乏相关高水平人才的国家,加上安徽省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全国相对落后,很难留住本省培养的人才,更不用说吸引大量外省人才。人才前往经济发达地区的聚集效应,使得安徽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的供给极度匮乏,也成为安徽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又一道“门坎” 。(三)自主创新体系尚不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安徽省汽车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自主品牌为特色, 轿车、重、轻载货车、客车、微型车、SUV 品种齐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但是由于省内各个汽车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不愿进行技术上的交流,造成各汽车企业技术力量分散,资源分布的广泛,使得安徽省汽车企业并不能集各方优势和科技资源,对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协同攻关,而这却是提高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8择,也是新一代汽车企业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获得竞争主动权的捷径。因此安徽省汽车产业难以形成合力,对于人力和设备资源来说都是一种浪费,同时也造成了省内企业间的过度竞争,不利于全省汽车工业的创新发展。(四)自主创新实践经验少,数据资源积累不足开发、设计汽车产品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积累开发、设计的资料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对于自主创新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国内汽车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相距甚远,进行原始创新的数据与经验也不够,使得安徽省汽车企业长期依赖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缺少自主创新的实践,导致创新经验缺乏、数据资源积累不足。产品开发活动缺少数据库的支持,设计、工艺、制造数据库集成度不够,直接导致设计过程中经验成分过多。同时,由于没有以往成功和失败的数据作参照,安徽省汽车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结构改进、工艺改进和材料改进工作时都不得不谨小慎微,不敢轻易改变原有产品的设计,即使有所改动也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试验,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开发的进度和质量。 (五)零部件企业发展落后安徽省拥有奇瑞、江淮、星马等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拼搏,这些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如外观设计、发动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等。但是与国外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相比,安徽省汽车工业在整体设计平台、动力总成、电子电气、节能环保等关键技术领域还非常缺乏。据不完全统计,外资在中国汽车零配件市场已经占到 60%以上的份额,外资占轿车零配件市场份额的 80%以上,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外资控制的汽车零配件企业高达 90%甚至更高 14。安徽汽车工业要崛起,必须在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进行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有自己的话语权、市场权来突破产品技术标准的知识产权壁垒,进入市场。(六)合资模式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 安徽省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政府对汽车产业实施的保护,使得合资汽车公司依靠从外方引进的车型就能获得相当高的收益,利润率远高于国际汽车企业。同时,外方母公司技术人才充足,在设计与开发新产品方面,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技术过剩,因此无需在我国进行全新的开发设计,中方没有机会全程参与汽车的设计过程,无法通过实际参与提高创新能力。中外双方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导致合资企业的车型一律由外方母公司提供,进一步加强了外方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因此,合资企业的外方往往对自主创新没有兴趣。由于受到合资公司中方母公司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中方在产品更新问题上基本没有发言权,在产品发展方向上,外方掌握着主动权和决策权,合资外方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中方至今没有实现最初设想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 9五、大力提高安徽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一)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战略 SWOT 分析在提出目前安徽省汽车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后,先对目前安徽省汽车工业的发展战略进行 SWOT 分析(见表 3-3),了解安徽省汽车产业拥有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解决相应的建议。表 3-3 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战略 SWOT 分析表优势 S1、地理区位好 2、基础能源丰富3、品牌优势 4、零部件优势5、人力资源丰富6、政府政策支持,经济环境良好劣势 W1、产业集中度低2、整体研发能力弱,核心技术落后3、整、零配套率低 4、骨干企业遭遇发展瓶颈5、行业外向度不够机会 O1、国家出台的汽 车 产 业 调 整 和振 兴 规 划 以 及 具 有 巨 大 潜 力 的国 内 市 场 带来的机遇2、发展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机遇S+O 发展型战略,如何利用优势把握机会1、利用区域优势,降低成本2、加大与外企的合作3、开拓市场,建立健全销售服务体系W+O 扭转型战略,如何克服劣势把握机会1、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2、整合资源,实现优化配置3、通过引进来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4、开放竞争,全面扩大对外合作威胁 T1、大量外资注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对于一直走自主品牌路线的安徽汽车来说以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将会是强手林立2、国外产品的竞争压迫阻碍产品结构升级3、贸易壁垒造成严重经济损失S+T 多种经营战略,如何利用优势应付威胁1、利用本土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从而控制价格2、加大研发力度,实现产品品牌效应3、 保持市场细分,实现产品定位W+T 防御型战略,如何避免劣势应对威胁1、以低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2、培育研发创新能力,加强政府的作用3、企业自主开发和引进相结合,实现产品多元化4、加强零部件工业发展内 部因 素战略选择外部因素10(二)提高安徽省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1、规模经济战略(1)通过空间聚集来实现外部规模经济2007 年张金明、史明瑛提出打造 1 小时汽车工业走廊设想。该设想以合肥江淮和芜湖奇瑞汽车为中心,从合肥江淮汽车老基地的包河区、江淮汽车新基地的合肥桃花工业园, 贯穿至芜湖的鸠江区和芜湖官陡镇工业区,途径合肥、芜湖、马鞍山、滁州等地。(2)加大重组力度形成内部规模经济一方面,可以通过横向一体化,将众多生产或经营同类、同档次产品的不同汽车企业进行整合, 形成专业化的汽车市场,实现规模经济 ,形成低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通过纵向一体化,将少数生产或经营同行业、不同档次、不同环节产品的大企业所形成规模化、高质量的内部专业厂商进行整合,利用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形成范围经济。2、技术创新战略(1)提升整车开发能力以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华菱汽车等我省整车企业为龙头,针对整车开发过程中的共性关键技术,结合企业实际的产品开发活动,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技术攻关,力争在整车设计方法、车身设计开发、设计流程与支持数据库、整车设计标准、整车NVH 设计方法、试验验证技术流程和能力方面有所突破,逐步健全、完善整车产品设计流程,规范数据库和设计开发平台,增强整车系统开发能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开发先进零部件以我省整车性能提升和产品开发的具体需求为牵引,以提升零部件产品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为目标,大力开发关键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产品,提高对整车开发的支撑能力,促进我省零部件与整车协调发展,促进整体汽车工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汽车橡胶件、汽车轮胎、汽车座椅、汽车内饰件、汽车蓄电池、汽车灯具、汽车滤清器、汽车模具及汽车车轮等产品,争取这些汽车零部件产品全国领先或进入先进行列。3、构建创新平台,提高研发能力安徽省汽车产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不十分明显, 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徽汽车工业在研发方面能力较弱,整体技术创新水平低下。因此,需要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依托技术优势,集成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构筑一个具有雄厚的创新实力、运作机制良好的创新平台以支持安徽汽车产业的跨越发展。同时政府还有努力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还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4、健全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11首先,企业管理者要学会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废除论资排辈的陈旧机制, 多层次、多方位选拔人才。在使用人才时也同样不能有资历、性别等限制和一些其他人为的门槛。其次,要完善企业激励人才的机制。采用物质奖励、职位升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对企业有用的人才,摒弃任人唯亲的做法。最后,支持汽车企业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推进汽车企业博士后培养工作, 吸引优秀博士到汽车企业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企业招聘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吸引优秀人才不受户籍限制。5、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加强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大对关键零部件、基础原材料等的研发,推动零部件企业提高省内配套率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对能扩大省内配套又能出口的零部件产品,优先发展。对能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劳动密集、技术含量较高的县级汽车零部件企业,扶持发展。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加快建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资源配置体系,培养、引进高水平研究开发人才、高技能生产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加强经营管理、技术研发、财务管理等人员的培训,建设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充分积蓄产业发展后劲。6、全面进行新能源汽车建设从 2001 年开始,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部节能、环保和能源安全相关的法规政策,旨在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升级。2009 年 2 月 23 日,财政部、科技部下发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 ,明确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共 13 个城市开展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 15。2009 年 5 月 6 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安徽省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 ,规划到 2011 年,新能源汽车要形成年产 50 万辆的产能,销量要占国内乘用车销量的 5%左右。安徽汽车产业的新能源汽车,经过奇瑞和江淮这些骨干企业连续多年的研发投入,目前做的很成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江淮和奇瑞都推出了各自新的油电混合动力车型,反响很不错。这种为迎接低碳时代而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克服了传统燃油车高油耗、高排放以及纯电动车续驶里程低、成本高的缺点,是一款极具产业化前景的产品。所以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安徽省汽车企业只有致力于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建设,才能在汽车市场中利于不败之地。12六、结论安徽汽车产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积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在后金融危机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的新形势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安徽汽车产业既有自己独特的新能源领域技术的优势,又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未来十年内,将是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市场竞争将趋于白热化。面对国内外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安徽省汽车工业要在市场、政府、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等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抓住当今新形势带来的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在竞争、合作中融入全球汽车工业,慢慢积蓄能量,实现安徽汽车产业发展质的飞跃。因此,安徽省汽车企业要制定出正确、可行的发展战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力度,放开竞争、全面扩大对外合作,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培育研发创新能力,重点抓住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的研发,加强零部件工业的超精细化发展,提升安徽省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实现安徽省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13参考文献1 郝丹.安徽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科学与财富,2011,(3):13-15.2 戴思茂.安徽汽车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5,(12):110-112.3 谭雨来.如何理解自主创新的内涵J.奋斗,2006, (4):19.4 李兴文.从江淮到奇瑞,自主创新拯救安徽汽车J.中国青年报,2008,(2):87-88.5 康易成.江淮汽车: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企业快速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2005,(8):80-82.6 李源,杨沛霆.江淮汽车何以一枝独秀学习型组织创造利润的故事J.中外管理,2006,(3):36-42.7 HENRY W.CHESBROUGH.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Bussiness School Press,2003, (8):21-23.8 赵树宽.江淮汽车立足自主创新,打造高品质产品J.深圳汽车大世界,2011,(3):12.9 赵林捷.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自主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7):10.10 方海风.关于提高安徽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J.汽车工程,2008,(10):29.11 何治国.奇瑞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与启示J.特区经济,2008,(1):76-78.12 乐真如.安徽省汽车产业的优劣势分析及发展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0,(12):12-14.13 唐杰.六大问题制约汽车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7,(5):23.14 唐莹.提升安徽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08,(12):16.15 方太升.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举措及对策研究J.决策参考,2010,(9):9-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