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1篇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743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1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1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1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11 篇 篇一 我是 70 年代初出生的人,见证了 40 年改革开放给我家及周围 的人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了祖国由变富到变强的过程,作为土 生土长的中国人,我深深的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前一段时间热 播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真实的反映了我国在各个领域取 得的成果,让我看得热泪盈眶、心潮澎湃。 改革开放之前,70 年代初期,我生活在一个小村子里。我的父 母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在我们的小村子里任教。70 年代初,计划生 育政策已经开始,所以我家就只有我和妹妹两个孩子。而周围的村 民,非常抵触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少则两个孩子,多则四五个孩子。 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多子多福的水平,因为那是养老基本靠孩 子。在那个温饱都不能满足的年代,我的那些伙伴们基本能勉强填 饱肚子,但吃的都是地瓜、玉米加咸菜,水果和蔬菜对他们来说都 是奢侈品。而我和妹妹则可以吃白面,也可以吃到水果和蔬菜,但 不是每天都有。我父母的收入能保证我们全家的日常开支,但是因 为工资低,也没有什么存款。我无论吃穿用度都比小伙伴们高一等, 在小伙伴们面前表现出来的优越让他们羡慕不已。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的 大江南北,也吹到了我们的小村庄。1982 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使得村民们有了土地使用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耕种的品种, 从土地里面他们有了收益,尝到了甜头。一些头脑比较灵活的人开始做买卖,开工厂。很快,我发现,周围的小伙伴们伙食改善了, 吃上了白面蔬菜,衣服也不再有补丁。村民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农村的地里不再是单纯的小麦、玉米、地瓜等, 而是种上了土豆、大豆、花生等各种经济作物。每到过年,亲戚们 之间走访,我家的农村亲戚给我们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农作物,使我 家的餐桌比以前丰富了很多。我父母的工资也在不断的上涨,到 90 年代,由最初的每月二十几块前涨到了二三百块钱。我家的生活质 量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日用品的品种和品牌不断增多,生活变得更 加丰富多彩。我和小伙伴们在经济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一些 家里有副业的伙伴的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我家。我周围出现了第一 批先富起来的人们。中国人正在经过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转变。 改革开发的脚步迈向了 21 世纪。我已经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 岗位,就业于一个三线城市,父母退休后也由农村搬到了城里。我 只有在传统节日里去农村走访我的那些亲戚。每次回去,我都能感 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 国家富强了,对农村的政策逐步优惠。2005 年,农业税取消, 一个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农民不仅不再缴税,反 而国家对农业有了补贴。2006 年,首先在农村实行义务教育,免除 所有的学杂费,解决了贫困人口上不起学的问题,实现了全民教育。 2010 年, 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现在的农村,村民们不再靠种地吃饭,很多人跑到城里打工,成了一名工人。随着我国劳动力的紧缺,他们的工资收入增长很快, 很多技能型工人成了蓝领阶层,他们的家庭成了中产阶级。留在农 村继续种地的,也不再是原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出的旧社会农民, 而是变成了农场主,承包人几百亩的土地,采用机械化操作,从播 种到收获全部采用机械化。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农业也进入了信息 化时代,农民也变成了新时代农民,在家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农产 品交易。 最近几年,农村的变化惊人的变快。“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是党的十六届五中 全会提出来的。现在去农村去看看,真正的实现了这个目标。村里 的道路变成了硬化道路,增加排水措施、垃圾处理站等改善生活环 境的措施。农民们一个个盖起了二层洋房,里面的装修不比城里的 差。太阳能、自制天然气等措施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改革开发前,我的伙伴们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唯一出路,有 的伙伴甚至考复读几年也要考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农业户口, 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城镇户口。而现在,农村户口成了香饽饽,伙 伴们想把户口转回农村去比在城里落户都难。 城乡差别正在缩小,有些地区的先进农村生活水平已经超过了 城市。农民的幸福指数明显高于城里。 随着农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原来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习总书记的这段话,我有着深刻的感受。小 时候,我的农民伯伯,天天和土地打交道,对精神生活没有追求, 因为还没解决家里人的温饱问题。现在,他们都已经是老年人,儿 女们生活都很幸福,他们也没什么心事,就有了精神方面的追求了。 我的姑姑已经 80 多岁,每天还参加村里集体组织的广场舞,让我惊 叹她的不是她的身体很健康,而是她的精神生活之丰富。村里面不 仅有图书馆、娱乐室、房前屋后还有各种健身器械供人们休闲娱乐。 姑姑每天和她的伙伴们打扑克、讲故事,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自 己都说赶上了好时代、感谢共产党。 改革开放 40 年给我们带来的太多太多,目前我国在许多领域的 水平已经站在了世界的前列,也给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 便利。时代在进步,国家在进步,相信我们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篇二 当我们的目光掠过一眼眼清澈的泉水、越过湖岸的烟柳画桥, 翻过洪家楼天主教堂青砖料石砌垒的尖塔,一直向东延伸过去,再 延伸过去,我们会看到些什么呢? 唐冶。 这是济南东部新矗立起的一座新城。这是改革开放 40 年的历史 见证。 贞观十六年,高句丽发生内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率领六万陆 军东征高句丽,大队人马翻山越岭,日夜兼程,浩浩荡荡朝着高句 丽的首都平壤进发。一日,途经齐州东南方向的一片丰茂的山地时,由于大队人马疲惫不堪,再加上粮食和军备物资匮乏,唐太宗李世 民便下令就地安营扎寨,筹集粮草。 一日,李世民走出军帐,闲步到附近一座不起眼的小山上察看 地形,无意间在山坡上发现了裸露的矿脉,一块块酷似铁矿的石头, 浅浮于土面,李世民如获至宝。铁矿在当时是冶炼兵器的宝贝,对 军事有着重要的作用。李世民立马派人前来在地表露头处先用棒撬 开石缝,再用火烧,经过冷缩热胀,使其破碎,采取矿石。果然是 铁矿。李世民下令在此设置官营,招募工匠,盘炉砌窑,冶炼钢铁, 打造铠甲、兵器。于是,这片水土肥沃的山地便成为了李世民东拓 扩张版图的战略要地,同时,也成为了军队兵器的冶炼锻造重镇。 时间一久,来自四面八方的旷工、锻工、锻匠及其后代便聚集在这 里,择邻而居,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村落,起名叫唐冶。 沿着世纪大道,我们来到了正在建设中的唐冶。 已是深秋。路边偶尔会看到几株柿子树,树上熟透的柿子,在 清晨的阳光下,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喜庆的小灯笼。还有几株枫树, 火红红地掠过车窗,让人心里一片暖意。 天真蓝,蓝得让人想起久远。空气爽朗,就像被满山的绿色过 滤过一般,似乎还带些微甜,带些微凉。我们贪婪地呼吸着,极力 地想把肺部的灰尘被这清新的空气清洗一遍。 尘嚣,被寂静涤散了。 在这远离市声人沸的地方,天空疏阔,旷野清朗,让人心方静 远。拐了一个弯,在一片新矗立起的一栋栋居民楼中间,一座古寺, 突然映入我们眼帘。恍惚中,似乎来到了一座被世人遗忘的古刹前, 在一片恬静的秋阳下,寺庙殿脊上神态各异的走兽显得很有生气, 它们许是在遥想着唐朝的那一方晴空。 随行的一位唐冶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就是始建 于唐朝的灵鹫寺,它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灵鹫寺之一。我们现在看到 的只是灵鹫寺的主体部分,原先整座灵鹫寺占地达 60 余亩,那时庙 宇东西两处还有塔林 40 余亩,后来,随着岁月的磨蚀,渐渐消失了。 我站在刻着“灵鹫禅林”四个大字石匾的殿前,抚摸着殿墙上 斑驳的泥灰,仿佛触到了唐朝蓬松的阳光。再抬头看去,殿门的斜 上方,就是新建起的一栋栋高楼,无数玻璃窗折射出的光线,炫着 耀眼的光彩。绕过正门,从一个偏门进入。此刻,灵鹫寺的辉煌全 貌尽收眼底。 五座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门殿、憨师殿、大雄宝殿、观音殿、 灵鹫阁(又称藏经阁、千手佛大阁) 。 我发现五座大殿皆是青瓦灰墙、高大巍峨。疾步向北而去,我 独自先来到灵鹫阁前,伫立而望,惊讶地发现灵鹫阁原是一栋五开 间二层木制阁楼,虽然殿墙灰蒙蒙的,残留着沧桑岁月的痕迹,但 依然还能看清顶梁、墙壁、廊柱上雕刻着的精美图案,古香古色的 花棂门窗,让我怀旧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唐朝,闻到了香火的味道。大殿高高挑起的房檐中间傲立着一只似鸟非鸟、似兽非兽的动 物,一个看似香客的中年男人告诉我,说那就是传说中的神鸟灵鹫, 灵鹫寺就是因它而来。接着,他就简单地讲出了关于神鸟灵鹫的神 奇传说: 相传唐初,李世民东征,屯兵于此。他发现这里人杰地灵,便 在此修筑了“武圣堂”。后来,李世民的战事并不顺利,他便在武 圣堂前彻夜思索良计。子夜时分,李世民沉沉睡去。就在这时,他 突然听见一阵奇异的叫声,睁眼一看,一只散发着五彩光芒的美丽 大鸟腾空而起,停留在武圣堂前,停栖片刻后又扶摇直上。只剩下 武圣堂前有三道金光,冲射牛斗。李世民顿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认为这是神灵在给自己指示明路。果然,不久李世民便打了胜仗。 此后,李世民重修武圣堂,并将其改名为灵鹫寺。 我们继续驱车前行,不一会儿,就到了唐冶新区管委会驻地。 这是一个建筑风格很别致的庭院,有银杏树、迎客松、枫树, 竹林、有小桥、流水、喷池。庭院里还有几个石刻的马槽,饶有兴 趣地走上前,是村民家的马槽,还是李世民军队遗留下的马槽?我 不清楚,但我感到很亲切,这普普通通时刻的马槽,是一个个消逝 的村落留下的记忆,是农业文明残留的物证。我在想,随着一座座 新城的建立,曾经让我们倍感亲切的那一缕缕炊烟、那一声声马嘶 牛哞,那一条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还会在我们的记忆里存储多久 呢? 在等几位采风人的时候,我和管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随便聊了起来。我说起了关于李世民在唐冶发现铁矿和冶炼兵器的传说。他 说:“其实,在 3000 多年前,这一带就有人农耕了。”沉了一会儿, 他又说:“2005 年冬,道路建设施工时,就在唐冶村北挖出数座古 墓,并出土了石刀、石斧及贝壳类装饰品,后经文物专家考证,系 东周时期文化遗存。” 接着,他指指东面一座山说:“那就是围子山,海拔 160 余米。 山上有“圣旨碑”。据传清咸丰年间,捻军起义席卷山东各地。为 防农民军袭扰,保乡护民,当地名门望族以唐冶村为中心,联合周 围 10 余村庄村民,组成乡勇团练,在山上修筑围墙。捻军来时,则 将老弱妇子,粮食、牲畜藏于围墙内,青壮年则持械上墙守备,故 而得名“围子山”。因抗捻有功,咸丰帝下旨表彰并刻碑记载,这 就是“圣旨碑”的来历。1948 年,解放军在围子山西面组织了狼猫 山战役,付出了重大牺牲,终于攻克了敌人精心构筑的据点,为攻 克济南扫清了外围障碍。” 我问:“听说,这里有一个“孝子牌坊”,现在还有吗?” 他说“唐冶村村民自古以来践行忠孝仁义,民风古朴淳厚。旧 时村中有座“孝子牌坊”。相传,村中从前有位赵姓青年,家境贫 寒,但侍母至孝,为还债救母,曾三次典身到富贵人家为奴。其母 病逝后,又在坟前结席搭棚,守孝三年,最后因悲伤过度,在母亲 坟前身亡,终身未娶妻婚配。此事经乡里上报朝廷后,为褒其孝义, 遂建“孝子牌坊”一处,并修书立传,传颂民间。 “文革”期间,“圣旨碑”和“孝子牌坊”作为“四旧”毁坏殆尽,只留下支离破碎的块石让人凭吊。” 我站在管委会驻地的高台阶上,望着远处的山峦,突然,想起 了“久远”这个词。 想起了纯粹的自然之景:鸟鸣、溪流、雀啾、燕巢、鸽哨、大 槐树、磨盘、水井、萤火虫想起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意境。 这些都已逃离了我们的记忆,或者,熄灭在了回忆的枯井里。 我想起了王开岭在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一文中的一段话: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 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 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 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 见证青春的地方? 唐冶,是一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是一处历史的碎片堆起的 文化遗址,它那“川”字形排列的土河、刘公河、韩仓河三条河流, 波粼荡漾了多少烟笼袅袅、多少垂柳映月?它那屏障似的围子山、 凤凰山、龙骨山、西山坡四座山,茂密丛生着多少参天古树、多少 雄壮殿阁? 站在高处,我一直在想,假如,在这座新城能够开辟一片四合 院的民居,有水井、老槐树、集市、农耕、染坊、豆腐坊、织布机, 这不仅能够把这片土地曾经的文化传承下来、将我们文明的记忆延 续下去,同时,也是对一座新城文化的奠基。我希望在水泥钢筋的缝隙里,能听到花开的声音、雄鸡唱亮黎 明、秋虫鸣醒夜梦的声音。 那位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说:唐冶新城,将来会是一座“水在城 中、城在绿中、绿在山中”的生态新城。我们计划在刘公河、土河 两条河流周边,建成两条滨河景观带。其中, 刘公河与唐冶中心功能 区相连,土河串联起新区的居住功能,通过对滨河景观带的打造,两河 周边将成为新区居民出行游玩、游憩滨河公园。到那时候,你再来 看看,灵鹫寺历史文化公园、唐冶山公园、体育文化休闲公园就会 让你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我期待着。 “如歌岁月四十载,求变旌旗惊世界”, 40 年来,我们是改 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亲历者,也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受益 者、分享者。唐冶新城的建设和崛起 ,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的 重要论断: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 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 路。 想想吧,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而跑马场、体育馆、图书馆、 地铁站、电视塔、灵鹫寺、古井、长河落日、青山翠障这一切, 将体现这座新城“观山、览绿、亲水、知文、感新”的新主题、新 理念、新标志。 这将是视野对心境的营造,这将是情思对存念的延续,这将是美好对憧憬的投奔,这将是梦想对现实的临照。 唐冶,唐冶,我无力拒绝你的诱惑。 篇三 早晨听新闻,中国又多了个节日农民丰收节,以提升农民 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我从小在农 村长大,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目睹了父母大半辈子在农村吃过的苦, 受过的累,从我上学起,母亲就很严肃且明确地告诉我:好好学习, 为家族争光,不再当农民从小在心里就种下了一颗“农民是辛 苦的、农民是贫穷的、农民是不幸福的”种子,很多年,很多 年 我是在改革开放前夕一九七五年出生的,可以说,是伴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从小家里就穷得叮当响,爷爷是革 命烈士,在父亲两三岁时,就牺牲在战场上,奶奶把家里所有的值 钱的东西都变卖掉,带着四个孩子到处乞讨,才勉强活了下来 据母亲告诉我,我出生时,我们家仍住在土坯房里,土坑、土锅灶 是标配,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唯一能称得上家具的,是母亲 陪嫁的两个衣服木头箱子。我记得小时侯,屋子里老鼠洞是常见的, 晚上,经常听到房顶吊的梁棚上老鼠跑窜的声音,被褥经常被老鼠 咬破,瓮罐也经常遭受老鼠的袭击,家里如若有点好吃的,都要在 房顶撑根杆子,放到篮子里挂起来。小时候,我经常放学回家,先 去偏房,踩着板凳看看篮子里有没有好吃的,如有收获,会偷偷地 吃上几口,赶紧擦干净嘴巴,恐被大人发现,现在想来真的很有意思当时的农村条件之差、农民生活之苦,可见一斑。 80 年代初期,我上小学,当时改革开放的第一缕春风吹进了我 们村,开拓创新的村书记开始带领搞农村规划,要想富先修路,我 家是第一批被规划的,感谢亲朋好友齐帮忙,我们终于搬到了宽敞 明亮的砖瓦房。当时我还小,不太记事,只听母亲说,为了盖这房 子,欠了一屁股债,欠了很多亲戚的人情,当时条件差,盖房所需 的材料和人工,都是父母费尽口舌“化缘”来的,依稀记得母亲当 时很无耐地告诉我,“老农民做什么事都不容易,以后要想过上好 日子,只有好好学习,考学进城”。 1987 年,我上初中,当时改革开放已近十年,农村的变化初见 成效,路宽了,房美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高涨,村领导开始外 出考察项目,开建工厂企业,外派一部分高中毕业生到高校学习,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因企业厂房的规划,我家刚刚建的新 房又要拆迁,并且要求自建二层小楼,对于家底薄弱的家庭,真是 雪上加霜,没办法,父母只能硬着头皮,含泪目睹拆掉了还没住够 的砖瓦房,又开始多方筹措,开始盖楼。当时的农村,家里没男孩, 被人瞧不起,受人排挤,看热闹的多,真关心的少,因没钱雇不起 劳工,父母白天工作,晚上再到工地干活,头发愁白了,身体累垮 了,加之那几年,奶奶多年病重卧床不起那段日子,我已懂事, 看着父母受得苦与累,心疼不已,但很无助,我发誓要好好学习, 考学进城,脱离农民的苦海,不要再像父母这样过农民的苦日子! 印象中,从我记事起,因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田已分配到户,多年来,我见证了父母的苦累,深谙家庭的贫穷, 我从不提过分的要求,并且很顺从地在周末或节假日,都跟着父母 下地干活,锄地、施肥、背着手摇喷雾器打农药,夏天田地里热得 透不过气来,有次差点农药中毒。从小虽身材矮小,但也学着母亲 腰捆草绳,挥舞镰刀割麦子,经常早晨天还没亮,就被母亲叫醒, 下地拔草扶苗,说是趁着天气不热,早出早归,玉米地里密不透风, 汗水湿透全身,加之玉米叶划得脖子火辣辣地疼庠。如遇干旱,每 家都要排队浇庄稼,如遇晚上,挑灯陪母亲浇地也是常有的事。暑 假或周末,我会跟着姐姐推着小车,到菜地里拉着蔬菜到镇上去赶 集卖菜,平时每天下午放学后都到菜市场去摆摊,姐姐称菜,我提 着小包算帐收钱,也会经常受到大人们的表扬,说我小小年纪就会 算帐干活那些年,我真正体验了农民的艰辛,“农民辛苦”的 烙印已深烙在心底。 “长大不能当农民”,一直是母亲自我上学以来极力对我的思 想强化和要求,我能理解,母亲对儿女那种深切的期盼,不想让我 们再像他们这代农民一样,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记忆很深刻的是, 我入初中以来,母亲每天早晨五点钟准时把我叫醒,开始诵读,母 亲的床头有把椅子,初中四年,我几乎每天早晨的时光都是座在这 把椅子上度过的,有时读着读着会因困乏,书本“哗啦”掉到地上, 吓得猛地惊醒现在想想那把椅子真该收藏,给孩子讲讲“椅子 伴读的故事”,可以作为现在教育儿子的现场教材了。初中四年的 晨读时光,为我“不再当农民”的梦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中毕业,当然第一志愿是考中专,把户口迁出农村,完成自己“农民” 身份的转变,可当时的情形,大部分学生都在挤破头考中专,都不 想当“农民”,很多初中毕业生复读一年又一年,如此压力下,我 没被中专录取,收到了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当时母亲毫不含糊,态 度明确必须复读再考中专。然而,第二年,命运捉弄,政策有变, 成绩好的学生,先录取高中,然后再录取中专,我因“早晨椅子功 夫”的功底,顺利被重点高中录取了,母亲无耐,于是,我开始了 高中生活。因家境不好,三年啃了三大瓮咸菜,依旧坚持每天早早 起床,到操场上背书,经常晚上宿舍统一熄灯后,自己打着手电筒 在被窝里复习,依旧是每年寒暑假下地干活,依旧在农村的广阔田 地里锻炼成长,依旧是汗流浃背,依旧是心有不甘直到顺利考 上大学,终于把户口迁进省城,终于“不再当农民”,母亲总算是 舒了口气,为我成为我们大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而舒心地笑了! 1997 年,改革开放 20 周年前夕,我顺利大学毕业,沾政策的 光,被分配到农村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时的农村,经过改 革开放 20 年的发展,有了全新的变化。报道那天听校长给我们讲 “现在的农村龙盘虎踞,现在的农村人杰地灵,农村是年轻人成长 锻炼的广阔舞台”,当时我所教学的那个乡镇,各类企业不少,镇 上也盖起了电影院、文化宫等娱乐场所,好多村民盖起了二层小楼, 夏天的夜市,人声鼎沸,卡拉、啤酒烧烤,很是热闹,家有喜 事,都到大酒店庆贺,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部分村民也 已进企业当了工人,种地的村民也已开始集体耕种,农业现代化已基本显现那时的农民,已不再贫穷,工作环境,有了大幅改善, 农民地位,也有了大幅提升。我逐渐对于“农民”的概念,有所转 变,不再排斥,不再恐惧,大概是因为从小在农村过怕了穷日子吧。 那时,我家的条件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母亲对我这位“非农民”身 份在农村工作的人民教师,也多了几份宽容和理解,对“不再当农 民”的认识,也不再执着与苛刻,因为当时在农村工作,尤其是女 教师,意味着可能会在农村安家落户,在农村扎根生活,她开始也 能接受“农民”了。 工作之后的这 20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飞速发展的 20 年, 也是我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 20 年,对于“身份”的概念,已逐渐 淡化,对于“农民”的标签,已基本消除,我所做的,仍是不忘初 心,继续努力。庆幸自己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学历从专科进 修到本科,再到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工作从乡镇考入县城,再考 入公务员队伍;培养的学生获得市县级表彰奖励多次,撰写的调研 文章多篇获副省长、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的签批,有的进入政府 决策,获得的表彰也从县级教坛新秀称号到中央、省市级各类表彰 20 余次,多年来在各类新闻媒体上的亮相,也会成为家人、同学的 骄傲和自豪。同时,这 20 年来,我的很多初中“农民”同学,也开 始走出乡村,放下锄头,进城打工,加入到城市建设中去,逐渐融 入城市社会,有的甚至在城里做起了生意,当上了老板,有的在民 营企业从普通员工晋升到项目经理等管理岗位,部分同学也进修了 学历,逐步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追求、有贡献的金蓝领。也有依旧在老家务农的同学,也大都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衣食住行比城里人更洒脱,住别墅,用名牌,经常飞机、高铁出行 谈业务,经常带家人朋友出国旅行,经常组织同学聚会并抢先买单, 深以“土豪”为荣,深以农民企业家自豪。我内心深处,早年因 “当农民”受过的伤、吃过的苦而产生的“农民是辛苦的、农民是 贫穷的、农民是不幸福的”种子逐渐枯萎,今天的农民,也是幸福 的公民,更是新型的职业农民,是美丽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是城乡 整合发展的领头雁,新时代赋予了当今农民更多的机会、更丰富的 内涵。 改革开放四十载,而今迈入新时代。今天的全国人民,已不分 职业、不分身份、不分岗位,都在努力践行做好新时代的奋斗者、 建功新时代的主人翁,都在各自的舞台上,以奋斗的姿态,参与改 革、推动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我内心深处,“农民”的认知也 早已悄然蜕变 篇四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是南宋著名诗人陆 游的诗句,言简意赅,勾勒出了农家恬淡、富足、快乐的意境,对 出生于六十年代末东北农村的我,每当读此句诗时,都会把我的思 绪引回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那时我正值少年,有限的记忆里很 少有这样的场景,“丰衣足食”也许就是自己幼小心灵中的梦想。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当我还沉浸在父亲指点着即将属于自 己的、一块块大片土地兴奋的笑容里时,短短的三四年间,寂静的乡村就因为有了第一台电视而欢动起来,有了第一棚(自家园子里 盖大棚)的收入家家也互动起来,有了乡里第一个砖厂青年们结伴 上班起来,我也第一次听说可以考大学,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 路,因为只要上了大学不仅可以包分配、有工作,也可学到更多的 知识为父母争光,这时我有了新的梦想。 实实在在的说,求学之路是极其艰苦的,尤其对我们这样 “特殊”的家庭。所谓“特殊”,是因为我有兄弟姐妹七人, 我和大妹因小学学习成绩优异直接录取到离家十几里外的乡中学上 学,而我的四位哥哥姐姐们也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本来若无我和 大妹上学的原因,父母辛勤劳作的收入也可以,家庭生活也会不错 的。由于父母的大力支持与甘心付出,我和大妹经过高中的三年努 力,先后考上了大学,我家也创造了小村多少年来的几个令人难以 想象的第一:出了第一位到县里上高中的学生,第一位大学生,第 一位本科生,第一家同时有两个大学生。每当回到老家,乡亲们总 会对这些津津乐道,也由衷地表露出对我父母亲的敬佩。“千淘万 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段时间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实施, 带给我的较大变化是农村生活上的富足,不仅仅是吃的穿的好了, 更可喜的是电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的冲击,给原已闭塞的农村人开 阔了视野、激活了思维。 但对于改革开放的切身感受,却是从参加工作以后才开始的。 这是因为工作了才是真正开始步入了社会,才有机会更多接触到方 方面面的事物,九十年代也恰值改革深化和加速的时期。记得九六年准备结婚时,买的是海尔电冰箱,优点是大容量、分体式,可以 分开通电使用,既节省又美观,当时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也是非常 先进的,至今还运转正常。住房因为是老小区,以前取暖都要靠烧 煤的,很快政府协调就通上了暖气,解决了小区几百户的冬季取暖 问题,再以后 500 工程的全面实施,也正是政府实实在在惠民的大 工程。九十年代后期,改革所带来的影响令人深刻的莫过于通讯技 术等高科技的发展,无线网络技术的应用相继产生了大哥大、bb 机、 移动模拟电话、小灵通、数字移动电话等等,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目 不暇接,给人们的生活到来了极大的便利。我记忆犹新的一件事, 是在我 2002 年报考青岛大学医学院在职硕士研究生时,当年英语全 国统考还必须本人到青岛去报名,然后择期再到青岛考试,一次考 试要奔波两趟,而第二年进行临床医学综合水平全国统考时,通过 联网,就可以在烟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报名,避免了两次赴青岛的 麻烦。 进入两千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资也由刚参加工作的 两三百元上升到一千多元,而且单位还有绩效奖励和各种福利,想 想刚结婚时买个冰箱得需攒两年的工资,现在两三个月就可以解决 了,心里甭提有多么高兴。更为可喜的是,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首先是滨海路的建设以及沿路景点的开发,并且专设了 17 路 旅游观光公交,成为了滨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次是南大街、北 马路的扩建,从百货大楼至三站市场的商业区的集中规划,使城市 焕发了巨大的活力,由于物丰价廉,“逛三站”也成了许多市民每日的话题。据了解三站市场的前身是一片污染严重的工业区,这里 的国有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职工连续多年不能正常发放工资。面对 一方面是高速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是下岗职工增多的严峻形势, 烟台市政府将火车站、汽车站和港口客运站三站区域内的工业迁出 主城区,借助区位优势兴办大型三站批发交易市场,解决了大批下 岗职工的就业问题。 2003 年,我有幸加入了九三学社,在医院领导和九三学社烟台 市委的关怀帮助下,使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对待工作更加积极 主动,得到了广大机关干部的好评,2006 年破格提拔为副院长。这 段期间,行业的改革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就是医疗技术的突飞猛 进,由于学术交流的日益增多,打破了限制新技术广泛推广的壁垒, 专业知识的获得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进修,最根本的在于患者是 最终最大的获益者。二是烟台市加速推行职工和城市居民医疗和养 老保险制度,以及统筹大病医疗保险政策,体现了政府加大投入、 保障民生的积极的态度和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母亲的工资”。我的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 怎么会有“工资”呢?这事还要从九十年代说起:我在结婚后,就 回到东北老家把母亲接到烟台来,跟着我一起生活,老家的房子和 土地都处理掉了,根本就不会再有任何外来收入。两千年后,市里 出了政策,对于投亲的老人可以在烟台落户,知道这个消息后,我 就向街道办事处递交了申请,很快就把母亲的户口办理好了,按照 政策的规定,老人不仅可以办理医疗保险,每个月还有一百多元的补助,并且逐年增加,虽然补助不多,但老人有了自己固定的“工 资”,心里也是特别的高兴,尤其是母亲前两年因病做了一次大手 术,花了四五万的费用,而医疗保险给报了三分之二以上,这是在 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我已近知命之年,正经历着从新时期到新时代的跨越, 祖国的繁荣昌盛令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振奋,曾有一句古诗“及 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我也要倍加努力,为新时代的祖国贡献 出自己的光和热。 篇五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闭幕,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 历史新时期;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 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我们遇到过困难,我们遇到过挑战,但我们不懈奋斗、与时俱 进,用勤劳、勇敢、智慧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故事。 我出生于 1982 年,如果说 70 后是伴随着中国社会体制转型而 成长起来的一代人,那么 80 后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的第一代人, 我应当说完全是在改革的春风里成长的。在 36 年岁月里,我记录和 切身感受了许多事,其中有些记忆是极深刻的 高科技的铁路、公路在祖国各地之间穿行; 摩天大楼数量暴增,截至 2017 年 6 月,中国已建成 200 米以上 摩天大楼 847 座;1989 年,中国银行成为第一家登上世界 500 强榜单的中国大陆 企业;1995 年,中银和中化 2 家大陆企业登榜,排名仍在 200 开外; 2017 年,中国( 含港台)共上榜 115 家企业; 改革开放前,你我都知道东方红一号;1981 年,“风暴一号” 火箭实现一箭多星;1988 年,“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实现太阳同步; 1999 年,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起飞及着陆;2003 年,神舟五 号升空,环绕地球 14 圈返回;2007 年,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 同年“嫦娥一号”实现绕月飞行;2013 年,月球车“玉兔号”踏上 月球;2017 年 1 月,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交付使 用;同年 11 月,随着首批 2 颗组网卫星进入太空,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开始全球组网。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一个互联网神话,其发展速度在全球 同等 gdp 国家中应该是首屈一指的。中国互联网在快速经历了跟随、 参与之后,即将迎来主导阶段。 花开中国梦,浪涌时代潮。改革开放为人民生活带来的美好变 化,40 年的中国改革,我们需要向一些人致敬,这些社会阶层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 第一个需要致敬的是农民工。农民工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离开 家则工,回家则务农,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的双面特点。他们建起了 一栋栋的高楼大厦,自己却蜷缩在某个阴暗潮湿的角落。如果说, 在战争年代那些冒着枪林弹雨,用生命保家卫国的勇士们,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那么,在城市化进程中,那些背井离乡的农民工, 称得上我们这个时代最可亲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阅读完刘 元亮长篇小说忠诚的农民工,我更加坚信这种想法。每每路过 建筑工地时,看到高高的脚手架上,那一位位挥汗如雨的农民工, 感动之余,莫名中一个问号总会涌上心头:这一年,不知道他们的 血汗钱有没有着落? 第二个需要致敬的是科技工作者。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 技工作者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2017 年起,国务院将每年 5 月 30 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有了属于自 己的节日!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向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和 8100 万 科技工作者致敬!因为有你们,才有“厉害了我的国”。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数学泰斗吴文俊,被问及国外科研 条件那么好,为什么要回国时,皱起眉头:“我常说,你不应该问 一个人为什么回国,而应该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回国是不需要理由 的。学有所成之后,回来是自然而然的事。” “中国核潜艇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在 88 岁高龄时获 评“2013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当时掷地有声地说出: “当祖国 需要我冲锋陷阵的时候,我就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当祖国需要我一 滴一滴地流血的时候,我就一滴一滴地流。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 你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两弹一星”元勋、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年轻时心怀抱负赴美 学习,后拒绝美国邀请,毅然选择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在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中,他疾呼:“回去吧,祖国在迫切 地等待着我们!” 中国首获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年过八旬,凭借“拯 救全球数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迎来“迟到的荣誉”。成功,在 190 次失败之后。1971 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 191 次低沸点实验中 发现了抗疟效果为 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 年,该成果得到重视, 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 中国古代有辉煌的科技成就,最著名的是四大发明,但它们全 部都是技术,并非科学,因为我们没有刨根问底,追问这些技术背 后的道理是什么。但我们不怕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是短跑起作用, 我们在起跑线上表现不那么完美,但是不要怕,人生、事业是马拉 松。 第三个需要致敬的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国将兴,必贵师而 重傅”。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时 代越是向前发展,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教育的地位 和作用就愈来愈凸显。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城市、 一个家庭,不重视教育是缺乏生命力的。让我们向辛勤工作在教育 战线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敬! 改革开放 40 年,中国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改革开放 前的一声“春雷”,到如今“双一流”大学如火如荼的建设;从靠 高考改变命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到如今高等教育已然成为大众教育,让有意愿上大学的人都可梦想成真;从 1977 年的 乍暖还寒到 2018 年的春暖花开,中国高考改革的大刀阔斧,也是改 革开放 40 年波澜壮阔的一个缩影。2012 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 次突破 2 万亿元,占 gdp 比例首次超过 4%;2018 年中共中央、国 务院出台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 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第四个需要致敬的是医疗工作者。从 1978 年到 2018 年,改革 开放正式迈入第 40 个年头,回首我国各个领域那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医疗卫生领域绝对称得上独树一帜。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 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b 超、螺旋 ct 、血气分析仪”;从 “赤脚医生”到顶级专家;从乡村诊所到“超级医院”四十年沧 桑巨变,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飞速。截至 2017 年,我国基本医保 参保人数超过 13.5 亿,参保率稳定在 95%以上。 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时,广大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2003 年,抗 击“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奋战 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他们将安慰置之度外,许多救死扶伤的事迹, 至今仍然感动和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 在和平年代,特殊的环境竟然造就了一批所谓“医闹”。他们 闹得医生不能正常工作,医院不能正常开诊。病人的死亡医生本来 就很内疚、痛苦,甚至几天都不能从不快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如果 再受到病人家属的指责、辱骂、甚至是殴打,法院的传讯,对于他 们心灵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日积月累,很多医生在辛勤工作、救死扶伤的同时承受着这种打击(当然还包括工作负荷过重、长期睡 眠不足等)。改革开放 40 年,让我们应向向所有的医疗工作者致敬! 40 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 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 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 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 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篇六 1978 年,决定国家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 7 岁, 从育红班(培养红色幼苗革命接班人的学前班)升入了小学一年级。 村小学是在原关帝庙的旧址建的,老人们说我们上学就是到庙 里。“七七”事变爆发,参与领导黑铁山起义的著名抗日英烈马耀 南,1939 年 7 月 22 日从牛王庄突围至大寨村东磨盘下不幸中弹牺 牲后,据说其战骑在倾盆大雨雷鸣电闪中载忠魂绕此庙远去。庙当 毁于 1958 年,有位老兄回忆儿时曾见过关帝塑像,但他 1959 年开 始上学时已经没有了。 学校坐北朝南,进门东侧 10 余间房,有教工宿舍,有村卫生室, 还住着来村悬壶济世 50 余载终老于斯、时常来我家与先父小酌几杯 的、沂源县老中医李化平老大爷;西侧是东西向周长大约 150 米的简易跑道加篮球场。我有生第一张照片就是大约 5 岁时和东邻表弟 一起在西侧篮板下照的。北部两排是教室、办公室:前排自东往西 分别是办公室、育红班、露天过道、四五年级教室;后排是一二三 年级教室。西墙好像没有,外面就是一片田地。那时还有国民党要 反攻大陆、空投传单的传闻,我们会用自制的洋火枪之类,在西边 的田地里做些战斗的游戏。西南角独立出去,是一座张姓人家的灰 黑色砖混结构、雕刻精美的四合院,当为清末民初的建筑,约在 2000 年左右翻盖,原来的古色古香荡然无存。小学校也于 90 年代 中期迁至村南联办初中(该初中已更名镇办学校,搬迁至邻村的新 建教学楼),原址改建了几处普通民宅,有的还保留了老房子。 教室前面黑板上方最早悬挂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 林、毛泽东 5 幅伟人像,后就只挂毛泽东、华国锋两位主席像了, 再后来就什么也不挂了。育红班没有课桌凳。一、二年级课桌是土 坯垒砌的台子,凳子自带;记得我曾经带过家母用麦秸编制的高约 20 厘米、直径约 15 厘米的墩子。家母生长在马踏湖边,从小父母 双亡,在其兄(我舅父)的扶助下长大成人,对这些编织、针线之 类的营生特别在行,是我们一大家人的衣服、鞋袜的依赖,70 多岁 时还经常给亲朋乡邻的婴儿做虎头靴。三至五年级教室使用水泥构 件垒的课桌凳,用纸浆敷面,防止过凉。教师多是本村民办教师, 他们有的坚守三尺讲台直到转为正式在编教师,有的不甘清贫投身 后来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一显身手。高中毕业干了两年建筑队又接替 老父亲做了民办教师的大哥,这时已在本村初中任教,做过多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后来通过民办教师考学,重新分配到县里一所高中 任教,现已退休,下棋打球,子孙绕膝,其乐融融。 到了 1983 年春天,五年级下学期,我们搬到了村南头的初中, 编成一个班,挤进了 80 人,有个别初中老师给我们带课。就在这一 年,全县全部实行以户为单位的“大包干”责任制,我家分到的责 任田原来生产队种了几畦葱,需要处理掉改种其他作物。地里的重 活干不了,处理葱的任务便归了我。家里人称好捆成 1 斤 1 把,周 末时间我用独轮小铁车一次装上三、四十把,到邻近村庄叫卖,不 用现称,也不用讨价还价,大约 5 分钱 1 把。既完成了任务,锻炼 了身体,又培养了点经济意识,倒也是一种乐趣。 小学的时候,在老师的带领下,还经常到生产队里做些捡拾麦 穗、颗粒归仓的活路。上了初中,直到高中,再到农田干活就是自 己家的责任田了。割麦子镰刀使不好,速度不快,那就捆麦子。然 后扛到路边地头,装车,回运,用铡刀切下麦穗,晾晒。那时打场 (脱粒)最初是用人或马驴骡拉碌碡轧,后来用上了电或柴油机做 动力的脱粒机。全村几百户人家排号等十几台机器,电力还不能正 常供应,又要躲开“六月天,孩儿脸”说来就来的降雨,要三五家 互相帮忙才行,所以打场(脱粒)的关键几天经常是彻夜不眠的奋 斗,偶尔也会发生因为疲劳过度或者不小心导致的机器伤人事件。 直到 90 年代中期,才逐渐用上了拖拉机牵引的收割机、直接脱粒的 联合收割机。彼时,我已参加工作有年,地里的农活基本也不回去 干了。父母辛劳一生,有我兄弟姊妹 7 人。父亲上过高小,颇有些书 生意气,后半生当过村里的民办教师,干过农活,春节之前经常为 庄里乡亲书写春联,我边看边抻纸,边听些对联掌故、为人处世的 道理。后来,写春联这活也渐渐由大哥接手,我的任务还是边看边 抻纸,偶尔也发点评论,或者拿起毛笔胡乱涂抹几笔。父亲 82 岁高 龄仙去,已十载有余,音容笑貌时有闪现,梦中依然是六、七十岁 健康矍铄的样子。老母健在,年逾九旬,耳目之力渐弱,轮流在我 兄妹几人处颐养天年。大哥之上,有大姐二姐;之下有三姐、四姐、 二哥和我。我上小学时,前四位俱已婚嫁,四姐、二哥、我还在读 书。 1979 年四姐考上了北镇卫校,去了离家百余里的外地上中专, 算是鲤鱼越了龙门,实现了农转非,毕业分配至一家市级医院,去 年退休又担负起看外孙的重任。我最初接触的英文字母,就是她放 暑假回来教的。5 年后,二哥高中毕业,考取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随即穿上了军装,家里也开始享受军属的光荣待遇,在当时是轰动 全村的一件大事,光酒席就摆了 40 来桌。又过了 5 年,轮到我高考 的 1989 年,我考了个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舌耕不辍已是 28 个年 头。1995 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学历;1998 年又通过了全国律 师资格考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送走一批批青年才俊的背后, 银丝渐渐爬上双鬓,每当听到或是见到他们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时, 欣慰之情便会油然而生,便有某某某曾经是我的学生云云。 2009 年我光荣的加入了九三学社,2012 年以来连任县政协委员、常委,积极参加县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民主协商,积极反映社情 民意,独立或联合向县政协会议提交近 30 件提案,多篇提案被评为 优秀提案,被表彰为县优秀政协委员,获“光彩九三、和谐淄博” 突出贡献奖优秀社员荣誉称号。 回想上世纪 70 年代初,一家近 10 口人挤在 3 间老屋,挣扎在 温饱线上。孩子多,劳力少,生产队按工分计酬,家里常常寅吃卯 粮。到了 70 年代末,随着姐姐们的出嫁、考学,大嫂的进门,分田 到户责任制的实行,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在院子里盖 了两间南屋做大哥的婚房,后新划宅基地盖了五间石头地基、土坯 做墙、麦秸覆顶的房子,80 年代中期大哥又另盖了炉渣浇筑做墙的 新房七间。现在一大家人近 40 口,散聚济南、滨州、桓台等地,多 数进城住着宽敞明亮的楼房,在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尽享齐奔小 康的喜悦。 追随改革开放的脚步,一路走来,波涛汹涌,泥沙俱下,有艰 难曲折,有浪花飞溅,但更多的是对新时代无限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不就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所希望得到的吗? 篇七 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那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 最初的记忆已渐渐淡忘,但一直清晰记得村里第一次分地时的 情景。母亲抱着三四岁的我急急地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和别人打 招呼时,我隐约听到几次“抓阄”两个字。当我们赶到村队场院的 时候,母亲已经气喘吁吁了。父亲,早已在那等着。人可真多,挤满了场院,我们好不容易 才挤到父亲旁边。每个人都喜笑颜开,三五成群围在一起说着笑着。 听到有人喊,“一会儿,让孩子抓阄吧,这孩子有福,肯定抓不孬。 ” 父母高兴地应和着。分地?那时的我,哪懂得这些,也不知道 为什么都这么高兴,只是懵懂地看着他们,跟着笑。 过了很长时间,挨家挨户地开始抓阄,轮到我家时确实是我抓 的。父亲接过去,小心地打开,抬起头对大家笑了笑,有人说挺好。 后来我才知道,那片地算是好地,只是距离村比较远。好在父母都 是能吃苦肯吃苦的人,每年多下点力气还能多收点粮食。所以说, 这阄,不很好但也不坏。 土地是农民的命。1983 年,我们村大包干伊始,生产基础薄弱, 人们的生活还是非常穷困。“大河有水小河满”,这是墙面上印刷 最多的宣传语,可那时怎么也看不到大河里的水有多少,“小河满” 更是不可想象的情景了。穷,成了每个人的标签;饿,是每个人说 的最多的词。所以说,见面打招呼时总是问“吃了吗?”那是 最温暖的问候语之一了。 山村地少,人均不足一亩。大多还在山沟里或者山坡上,贫瘠 少产;没有水库,不能引水浇灌,只能靠天吃饭。再加上那时粮食 品种的原因,亩产很低,平常也就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最多的还是 地瓜和玉米。煮一锅地瓜,就着咸菜,后来才有了锅沿下的一圈玉 米饼。大人们,忙时只是用开水烫上一大碗地瓜,那就是一顿饭。万一赶上灾年,生存都成了问题。但毕竟大包干后,人人都有了土 地,土地也得到了更好的使用,亩产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也越来 越好。 在我七八岁刚上小学那会,虽然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抓得 不紧,但我们还是不敢迟到早退。只有放学后时常和三五个小伙伴 一起挎上篮子拾柴火、挖野菜、捡麦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印 象最深的就是捡麦穗的时候,太阳虽然不太毒但也照得人无精打采, 肚子咕噜噜地叫唤着,懒洋洋地走在田间地头、麦垄中。学习成绩 虽然不好,但和干农活比起来,还是更喜欢上学,特别是冬天清早 上学前,从炉灶里掏出还略微烫手的烤地瓜,边走边吃香一路。 也正是因为生活贫困,每家每户对自己的土地更加精心地侍弄 着,更像是照顾自己的孩子。春夏秋冬,日夜奔波忙碌,最忙时天 不亮就出门、天全黑才回家,如此两头黑地劳作,只为能多收点粮 食。一年到头刨地、施肥、除草、收种、备种等等,一样都不敢马 虎。最忙时应该是麦收前后,尤其是收完麦子紧接着就要种玉米, 雨后很快就能长出苗,在一拃左右高的时候,还要给它施一次肥。 在我读二三年级的时候,家里就有钱买点化肥了。记忆中,父亲用 镢在苗前刨个小坑,我提着一小篮子化肥紧跟在后面,挖一小勺化 肥放进去,母亲再用脚埋上这是最适合一家三口干的活了,也 算是所有农活中最轻松的。即便如此,对年小的我来说也难以吃得 消,往往最后只能坐在地头看着父母把剩余的活干完。“锄禾日当 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是我记忆最深、永不会忘记的,寥寥数字刻画出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的情景。与其说 诗句刻在了我心里,倒不如说是父母劳作的情景永远印在了我的脑 海中。 冬季,算是清闲了下来。妇女们拉拉家常、做衣服做棉被,男 人们谈论着收成、来年的打算。少不更事的我,夏天盼望着下雨可 以不用下地干活,冬天盼着下雪可以遛冰、打雪仗贫穷,但都 快乐、幸福,心里对明天充满了美好的渴望。 随着粮食品种的改良和人们的辛苦劳作,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吃食种类开始多了,除了煎饼窝头,可以有杂粮馒头,再后来有了 面条,水饺也开始吃得起了,即使肉少油稀,毕竟日子好了起来。 但经济来源还是很少,大多人家似乎只能卖点鸡蛋。后来,粮食稍 有富余的人家便开始养猪。鸡粪、猪粪,是最主要肥料,对有些家 庭来说甚至是唯一肥料。所以每家每户慢慢都有了鸡圈、猪圈。每 年开春,家家户户第一件大事就是出大粪,把猪粪一锨一锨地锄出 来,屯集在墙根下,虽臭气熏天,但没人厌烦。 后来,为改善生计父亲开始外出打工,农忙时回来,平常就由 母亲一人料理着田间地头。那时的打工就是下苦力,说是血汗钱一 点不为过,除了补贴家用,每年还能有点结余。我最盼望的就是过 年,年前煮一锅或多或少的肉骨头,父母把撕下来的肉保存起来过 年招待客人用,而我就在旁边狠劲地啃骨头,甭提有多香。这时我 家的日子也明显好转,一家人不仅能吃饱饭,面食不再是奢望,也 不用等到过年才能吃上,水果也能吃一些。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我吃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香蕉当时真的感到不好吃,不甜还涩涩 的,可能是不熟吧。 1989 年,我们村里划出部分比较偏远的山地允许村民承包,这 是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又一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土地资 源配置效率。父亲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果断辞去村鞭炮厂厂长职务, 成了村里“带口粮田上山专业户”。那片山地,就在我抓阄抓到的 那几块土地周围。后来父亲对我说过,如果当初我没有抓到那些地, 他可能就不会下那么大决心去承包这一片山和地。所以,虽说不信 命运学说,但一个人、一个家庭的成长、变化毕竟是前后相连、有 轨迹可寻的。村里为了庆祝承包制的顺利实行,还特意放了一场电 影。 自此,我家有了更多的土地,走上了一条更宽的致富之路。上 山后,除了必要的口粮地,其他土地都种上了苹果、桃等经济树木。 为了种植方便,整个家都搬到了山上,一年 365 天吃住在山上,大 约每周回村一次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处理家事,我们家成了真正的 “上山专业户”。父母在土壤较为肥沃的山根或山坳中,开垦出不 少的土地。第二年又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