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故事:流年读书记【优秀征文】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400776 上传时间:2018-07-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读书故事:流年读书记【优秀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的读书故事:流年读书记【优秀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的读书故事:流年读书记【优秀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读书故事:流年读书记【优秀征文】西方谚语有云,上帝关上了一扇门,还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书,就是一扇又一扇的窗子,让你观察到世界的每一个切面。但是,不是所有的家庭都配有这样的窗子。小时候,寄养在外祖父家里,看到很多书,但是当时不识字(三岁到八岁),只恍惚记得外祖父沉浸其中的陶醉神情,想是很妙的境界。但我也恍惚记得,每当外祖父出差回来,老姨或者老舅三步并作两步奔到外祖父跟前,没有想象中的玩具、糖果,而又是书时候的巨大失望。可见,书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喜欢。上小学时,最羡慕的职业就是书店的店员。多么美好的工作啊,既可以读书又可以赚钱养家。儿时伙伴小军的姐姐,就在营口市的新华书店当店员,一次我托他姐姐在店里买了一本岳飞传,回家后竟成了小军的榜样,他姐姐固执地认为我语文学得好,与读课外书有关。于是小军趁势借走了我的岳飞传,至今没有归还。后来知道,当书店店员是不可以在工作时间看书的,只不过在那个图书匮乏的年代,可以有先睹为快或者先买为快的优越感。我至今还记得小宏表叔被我拽到新华书店的情景,我什么好吃的也不要,只要一本薄薄的书(我怕厚书贵让人为难),书的名字忘记了,表叔像看一个傻孩子那样惊诧的表情反倒历历在目。最初,看到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看到包子,不管熟没熟也不问什么馅儿的,只管一味狼吞虎咽。大概 12 岁吧,将 2 元压岁钱藏到炕席底下(以防大人搜身),然后偷偷出去买书,买了一本叶永烈写的科普读物,内容是谁杀害了螳螂新郎。还有一本就是毛主席锻炼身体的故事,很奇怪吧?因为辽滨商店里,只有这本“大书“,其他都是小人书了。妈妈发现了我的秘密,愤怒地将这本有关领袖的书一撕两半(为她庆幸已是改革年代),然后啜泣起来。她撕书的理由之一,看这类闲书是不务正业耽误学习,第二咱家这条件吃饱就不错了买什么书。多年以后,妈妈的记忆出现反转,认为是一直支持我买书的,我微笑着,像一个标准孝子那样,没有说出真相。上班以后,妈妈倒是真的没再干涉我买书,可能因为我每月上缴伙食费,留点零花钱自由支配。除了买书,我觉得买什么都是浪费。人与书的相遇,是需要一些缘分的,有时候恰似婚姻。肯定会有最适合你的那一本在等着你。毕业上班以后学车工,车间旁边的大楼就是单位的图书馆。我这时修改了从前对书店店员的羡慕,让位给了图书管理员。每天工作整理书、读书,简直就是天堂。管理员大我们 10 岁左右,坚持让我们这群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腔们,喊她胡姐。我借到的第一本书是围城,读后像被电击了一样,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幽默、好看,这比教科书上介绍的那些名著有趣得多。从此,我不再轻易相信教科书或者什么名人的训导,而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心。我想读书的最大收获,是我不再轻信书,开始怀疑所谓的权威。读书,让原本跪着的人站起来了。让仰视的目光学会了平视。如果说少年读书,还有一点虚荣的成份在,而青年读书,完全是为了求知。而讽刺的是,越读书,越发现自己的无知。就这样,我一边买书、淘书,一边阅读,“把卷人俱老,逐年境不同“, 应该说,书是伴着人成长的。你有什么样的心境,就读什么样的书。也许是早年的读书经历成全了后来的我,通过考试,开始做自己喜欢的文字工作。哲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但是,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坏书?又如何界定?应该说,催人向上的而不是丧气的、使人坚强的而不是软弱的,获得真、善、美的书就是好书。实际上,很多高大上的好书,你是读不下去的。一个诙谐的说法就是,名著就是人人想读却读不下去的书。我读了很多名著,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茨威格小说选一九八四也读了金庸、古龙、琼瑶、克里斯蒂、东野圭吾等通俗作家的作品,就感受而言,我读通俗小说的愉悦有时甚至超过读世界名著。如果用世俗的实用主义的观点,问哪些书更有用?我的回答是看产品说明书。没有哪一本书是必须读的,也没有哪一本书是必须读完的。我欣赏魏晋人那种,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潇洒态度;也喜欢宋人的三上读书法,“枕上、马上、厕上“无时不读;也推崇闲人那种“ 风吹哪页读哪页“的随性自然。至于宋真宗的“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千种粟“,把一件很雅的事搞俗了。这和今人为了考职称,而日夜攻读教材没什么两样。读教材与读闲书相比,只是少了一份雅致的情怀,少了一份恬淡的心境,少了一点点可爱的阴郁与哀愁。现在的我,买书、读书仍然是如饥似渴。“白酒酿成缘好客,千金散尽为收书“,增广贤文的一句话,无意中打动了我,也为过去的时光作了注脚。古代贤士的三大爱好是美酒、骏马和奇书,和现在贤士间盛行的拜金主义、官本位真是天壤之别。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此时,窗外风雨如晦,心头无事,还是沏一壶茶,读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党风建设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