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认为,共和是中国政治之精髓,先哲之遗业;人们所共尊的尧、舜、禹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自治共和时代,共和制度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据此可知,孙中山意在()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剖析民主共和制度的实质C.为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D.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答案: C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反映了民主共和的渊源,未体现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了民主共和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未涉及民主共和的实质,故B项错误;根据“先哲之遗业”“是中国政治的古老传统”,可知孙中山认为民主共和是政治传统,意在为其民权主义寻找历史依据,故C项正确,D项错误。2.孙中山也提出过要实现社会主义,他在1912年的演讲中宣称:“今吾国之革命,乃为国利民福革命。拥护国利民福者,实社会主义。”据此判断,孙中山所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指的是实现()A.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民主平等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平均地权答案: D解析: 题干材料“国利民福”说明要以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幸福为根本,避免阶级矛盾问题,重视民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是民生措施,故排除。3.蔡元培认为:“三民主义虽多有新义,为往昔儒者所未见到,但也是以中庸之道为标准。”据此推断,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最符合蔡元培观点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答案: D解析: 民族主义主张反帝和民族平等,与“中庸之道”无关,故A项错误;民权主义主张政治上实行民主,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能体现中庸思想,故B项错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意味着国民党寻求与苏俄(联)、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支持农民和工人的利益诉求,无关“中庸之道”,故C项错误;“平均地权”有反封建的动机却没有彻底反封建,在改善农民待遇和限制地主之间寻求平衡,“节制资本”是在自由市场和国家干预之间寻求平衡,故D项正确。4.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指()A.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C.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答案: A解析: 获得农民阶级的支持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A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并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B项错误;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也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C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与“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5.毛泽东曾说:“事情很明显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如果忽视或者不认真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不认真研究苏联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且按照本国的具体条件,有分析地、创造性地利用这些经验,那末(么)他就会或者陷入教条主义的错误,或者陷入修正主义的错误。”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的科学探索B.当时国内“左”倾错误已经泛滥C.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质疑D.中苏关系处于矛盾、僵化状态答案: A解析: 题干中毛泽东强调对于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要结合本国国情,是正确的思想,故A项正确;“左”倾错误是一种错误的忽视国情的思潮,故B项错误;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非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质疑,只是建设属于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故C项错误;毛泽东的这段话并非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发表的,故D项错误。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而且共和政治不仅因为它是政治的根本原则,适合于中国国民的需要,并且在进行革命上也是有利的。”宫崎滔天三十三年之梦材料二“农村包围城市”表面看起来很怪异,实际上却有很多精妙之处,它在当时促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摘编自陈胜华、王可珍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民强国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思想成果。(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成果。如何理解其“在当今社会同样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富民强国”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内涵。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共同目标。参考答案: (1)主要原因: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崇尚共和。思想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2)实践成果: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理解:从国情出发;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关注“三农”问题,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3)内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题干材料“我(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是共和主义。单以这一点来说,我认为就有责任从事革命”来归纳;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思想成果为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包围城市”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小问,从“农村包围城市”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重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等方面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邓小平”可知“富民强国”道路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转型”是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小问,从中国近现代的时代主题角度归纳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