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7辛亥革命学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892388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7辛亥革命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7辛亥革命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点7辛亥革命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7辛亥革命考纲考情考试内容考试要求2015年2016年2017年必考加试10月4月10月4月11月1.辛亥革命(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2)武昌起义的爆发b(3)中华民国的建立b(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T31(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T112.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c(2)中国共产党“一大”bT31(3)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4)国民革命bT11(5)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b(6)红军长征及其意义bT12(7)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b(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cT13(9)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b(1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其意义b(11)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和意义c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b)目的加强革命力量的联合组织基础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时间地点1905年,日本东京领导及纲领孙中山;三民主义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微点拨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二、武昌起义的爆发(b)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2结果: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三、中华民国的建立(b)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2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1颁布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内容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确定了国民的自由和权利;按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等。3性质与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易错提醒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并不能等同于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实际上是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取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c)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意义(1)政治民主化: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2)思想近代化: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3)经济近代化: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在19121919年间取得进一步的发展。(4)社会生活近代化:移风易俗,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5)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全球史观)。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4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微点拨1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不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2区别封建制度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制度包括政治上的君主专制制度、经济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等。封建制度是国体,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政体。因此,辛亥革命结束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主题一人治、法治色彩兼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约法内容凸显民主、平等色彩史料“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论从史出主权在民从本质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赋予公民自由、平等、信仰等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政府组织形式上实行分权、制衡的原则,具有近代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的特点。2凸显因人立法特色的政体规定史料武昌起义后,各省代表通过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明确实行总统制;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3月8日,参议院表决通过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内阁制。论从史出孙中山希望用分权的方式限制袁世凯,维护共和,制定了临时约法。虽然具有反对专制、维护辛亥革命的积极作用,但体现出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1多角度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目的: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直接目的),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根本目的)。(2)思想: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孟德斯鸠);人民主权(卢梭);天赋人权(伏尔泰)等。(3)内容:国家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拥有自由权利,确立权力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共和制度。(4)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四大原则(1)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2)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3)规定国内各族人民一律平等,体现了民族平等的原则。(4)规定内阁总理的产生与职权,体现出责任内阁制的原则。(5)司法独立原则。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民主精神(1)临时约法吸取了西方民主政治的精华。(2)这部宪法是通过民主程序由参议院制定的。(3)宪法就权利归属实现了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由人治到法治的转换,赋予公民人权与自由,使人从臣民转变为公民。(4)在政体运作方面,实行三权分立,保障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内阁总理制实现政党、代议制、选举等诸多民主机制的运行,保障民主法制的真正实现。(5)这部宪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推动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内容意义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家国一体观念国民享有广泛民主权利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否定了传统的臣民观念依据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现代民主政体否定了“人治”观念;体现了资产阶级希望通过法律形式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愿望主题二助推中国社会转型辛亥革命的影响1凸显协商妥协精神的政体过渡史料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论从史出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避免了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凸显和平妥协的协商理念。2体现对列强抱有幻想的外交立场史料(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论从史出承认不平等条约、承认对列强的赔款及列强在华特权,体现出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体现了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及软弱性。3先天不足的阶级属性埋下失败隐患史料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询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论从史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农村、农民现状,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实现挽救中国的目的。1五大视角认识辛亥革命助推社会转型(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民族工业快速发展。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4)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亚洲觉醒的典型代表。2辛亥革命是如何借鉴西方政治文明的?(1)指导思想上:三民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就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2)政体方面:学习西方,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在政权组织方面借鉴了西方的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的原则。(3)思想内容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分权制衡和以法治国的原则,这在本质上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一致的。1唯物史观政治变革与社会价值观影响(201610月浙江选考)19世纪初叶,中国丛报一篇文章写道,在中国“最时尚的区域里,大部分的妇女都缠足”。促动缠足陋习开始改变的重要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C新中国成立 D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等活动,由此可知答案为A。2历史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01510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等整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主要意义。答案意义: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3(2017余姚选考评估)亚里士多德:“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针对这一现象,先进的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的解决方案是()A孔子改制考 B海国图志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C解析“从制度建设方面防止个人大权独揽”是命题立意所在,“中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是材料隐含的解题关键信息,颁布于1912年,体现三权分立理念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能体现以上要求,故选C项。4(2017镇海选考评估)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C国民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D实行责任内阁制答案A解析首先理解“约法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有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性质。据此分析选项可知:A项所述的内容实质就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最能体现约法的资产阶级性质。5(2016浙江新高考联盟调研)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表。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 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答案D解析“1912年”报刊数量的猛增是关键信息,联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可知原因,故D项正确。6(2017湖州学考查缺补漏)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答案C解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B、D三项没有涉及权力分配、制约与平衡,三权分立体现了权力的分配、制约和平衡。7(2017湖州学考查缺补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东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我国“民主性”的贡献有()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 BC D答案B解析推翻清王朝没有错,但是并没有结束封建制度,故排除含有的选项。8一民国老人口述:武昌起义后,某日余与数同学乘渡船往武昌,向守城士兵问询:“革命后,汝等可好?”该兵士对以:“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可见当时()A资本主义缓慢发展B清末新政实现预期目标C自然经济仍占主导D革命思想尚未深入民众答案D解析在武昌起义后武昌已经被革命派占领,但是守城的兵士却说:“吾人食皇帝俸禄,但知效劳皇上,不知其他。”说明他们没有意识到革命所带来的变化,革命思想并未深入人心,故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