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兰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指导教师:教学班级:小组成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商贸活动的日益繁荣,机动车数量迅猛增加,居民出行频率加快,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难题,主要表现为交通拥挤和阻塞、交通事故增多、环境污染、运输效率下降。,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特别是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了享有交通出行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权利,体现了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公正性。与小汽车相比,公共电汽车运量大,占用道路少,效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污染小。,1辆大公共汽车占道面积小于2辆小汽车,而载客量却是2辆小汽车的40倍左右;公共电汽车完成单位客运量消耗的能源是小汽车的1/10左右;大型公交车辆的空气污染和热污染人均比小汽车低90%左右。正是由于公共电汽车具有这些其他交通方式不具备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又恰恰弥补了目前城市交通系统的缺陷,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必然的选择。同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最大限度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发展方向,兰州市城市公交发展现状,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兰州市拥有公交运营车辆2156台,其中大巴车1763台,中巴车393台,万人拥有标台数9.8标台;现有运营线路99条,线路总长度为1136km,线网密度为1.4km/km2,低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2.5km/km2的目标值;拥有公交停车场6处,面积约25万m2,只能停放1500台公交车,另有600多台公交车停放在马路上;拥有公交首末站116个,其中所有权属于公交公司的正规站房62个,占53%,借用和租用外单位站房49个,占42.2%,铁皮人行道临时站房5个,占4.44%;拥有公交停靠站点538个,城关、七里河区站点布设密度较大,西固、安宁区站点布设密度较小,以300m半径计算,城关、七里河区站点覆盖率为60.3%,西固、安宁区站点覆盖率为35.4%;2005年公交客运量为3.1亿人次,平均日客运量为90万人次左右;公交车平均运行速度,平峰时为17.5km/h,高峰时为16.3km/h。,兰州城市交通图例:,意义,1支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发展2有利于城市科学制定经济发展规划3线网规划有利于城市各项设施的建设4为控制快轨建设用地提供基础5为快速轨道工程立项建设提供依据,背景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城市相关政策,城市总体规划,一、规划期限和范围规划期限为2011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二)规划范围和层次(1)市域兰州市市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13085.6平方公里。(2)规划区规划区范围为:兰州市市辖的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和红古区;永登县的连城镇、河桥镇、树屏镇、秦川镇、中川镇,皋兰县的什川镇、忠和镇和九合镇榆中县的城关镇、和平镇、定远镇、金崖镇、夏官营镇、高崖镇、甘草店镇、连搭乡、马坡乡、小康营乡、清水驿乡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上川镇和龙泉寺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规划区总面积5810平方公里。其中,永登县的秦川镇和中川镇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永登县的树屏镇、龙泉寺镇和上川镇、皋兰县的西岔镇和水阜乡的部分地区为兰州新区规划范围。(3)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范围为:兰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的部分地区,以及榆中县的和平镇、定远镇和皋兰县的九合镇的部分地区,面积688.9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与层次图。,二、城市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一)城市发展目标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现代化都市格局基本形成,力争把兰州建设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西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西北地区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历史悠久的黄河文化名城。(二)城市发展战略(1)动力创新战略:拓展传统产业基地,提升现代服务业中心。依托产业基础,提倡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丰富和拓展传统产业基地的内涵。强化资源特色,突出文化引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和加强兰州在区域的中心地位和对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形成八大主导产业。,(2)空间拓展战略:推动兰州新区承载产业基地,促进中心城区集聚中心职能。为了保障兰州城市安全和提高节能环保的标准,推动大型产业基地(尤其是西固重化工业)跳出现有城区,在兰州新区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中心城区通过西固重化工业置换、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获得发展空间,实现区域中心职能的有序聚集。在市域形成双城格局,在兰白经济区形成“一主两副五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主:兰州市区(远景包括榆中盆地),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两副:兰州新区和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兰州新区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兰州市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区;白银市区(含刘川工业园)是区域性传统产业服务中心,能源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五带:是兰白战略核心区向外辐射的主要轴带,引导产业和人口轴向聚集、形成区域发展的主要支撑,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是实现兰白地区“中心带动”战略的主要空间载体。即兰州-西宁西向城镇发展带、兰州-定西东向城镇发展带、临夏-兰州-白银黄河城镇发展带、兰州-武威西北向城镇发展带、兰州-甘南南向城镇发展带。,(3)城市安全战略:加强城市安全保障,着力推进节能环保。完善应急和管理体系,加强城市公共安全,避免重大危险源对城市发展构成威胁,积极推进西固重化工的搬迁;构建区域生态结构,保护生态安全;集约节约、合理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废弃资源循环利用。(4)社会发展战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就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实施统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大力发展公益福利事业,形成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机制;保障基本居住条件,增强政府住房保障能力,扩大政策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安排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用地。,2020年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图。,三、城市性质和职能(一)城市性质甘肃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二)城市职能(1)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通道和内联外引的综合性交通与通信枢纽;(2)国家重要石油化工、能源储备基地和转运枢纽;(3)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和有色冶金产业基地;(4)国家重要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航天技术等研发生产基地;(5)西部地区重要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6)甘肃省经济、行政、文化与科教中心。四、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兰州市域总人口为50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7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5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1平方米。,五、城市空间发展方向拓秦川北部秦王川方向是兰州城市的首要发展方向,逐步向北部兰州新区搬迁西固重化工业,并通过交通廊道建设与沙九地区荒山整治,共同打造重要的区域产业走廊;延榆中东部榆中方向是兰州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依托和平、定远的区位优势,主要承载城区的高新产业和教育培训等职能的疏解,与东部榆中县城联动发展;升红古西部红古方向,依托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通过河口南地区的用地整理,承接面向青藏的物流产业,并带动沿线地区的传统产业整合与升级;优什川东北部什川方向,结合黄河、什川镇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都市旅游,带动沿黄河两侧的村庄整治。远景与青城镇、白银市区共同打造区域黄河旅游走廊;疏三片以黄河的景观资源为依托,以西固重化工业搬迁为契机,通过推进功能疏解与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城关、安宁七里河和西固三大城市核心组团的现代服务核心功能和特色文化底蕴;育两山保护南北两山生态环境,加快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恢复项目的建设,严格控制南山城市建设,加强北山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城市交通规划公路规划形成“一环、一联、六射”的高速公路系统;形成“射线+联络线”等级匹配的干线公路网系统。规划“两横三纵”的市域快速路系统支撑兰州城市向新区拓展。规划兰州城市道路分为城市干路与一般道路两个等级,形成与城市布局形态协调、道路功能层次分明的“双层网络”结构。规划形成“两横四纵”的快速路网络,规划快速路总规模达到170公里;规划形成“六横十八纵”的骨架性主干路系统,总规模达520公里。规划跨河桥梁共24座,其中快速路通道2处,主干路通道20处,次干路通道2处。提高公交服务水平,规划期末全方式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45%。兰州市轨道网由市域轨道线与市区轨道线组成。远景预留4条市域线,规划期内市区轨道线建成轨道1号线,启动2号线建设。规划5条BRT线路。,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经济发展规划,兰州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100.39亿元,同比增长13.7%,按2010人民币兑美元中间汇率换算,人均GDP达5162美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11亿元,同比增长18.61%,2010年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18.95%,地方财政总收入127.66亿元,同比增长35.33%。,全市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92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5亿元,增长6.17%;第二产业增加值433.62亿元,增长10.23%;第三产业增加值461.81亿元,增长11.64%。三次产业比例为3.3:46.83:49.87。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51.96亿元,增长22.37%,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8%。)地区性财政收入254.8亿元,增长71.27%,一般性预算收入57.04亿元,增长20.18%,一般预算支出119.83亿元,增长20.2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6.18亿元,增长17.1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77亿元,增长18.92%。实现旅游收入37.7亿元,增长2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和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增长21.56%、32.03%和20.16%。,2010年,兰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三突破、六翻番、两高于和两个大幅增长”的显著成效。“三突破”就是: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300亿元和100亿元,达到1100亿元、304亿元和131.8亿元;“六翻番”就是: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十一五”末相比,分别实现了翻番;“两高于”就是在“十一五”期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1.8%,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两个大幅增长”就是: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分别达到14040元和4560元。,城市相关政策,加大投资力度优化路网结构建议案提出,市政府要紧紧抓住国家扶持甘肃发展的机遇,加快兰州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尽可能解决我市城市道路建设欠账过多的问题。在2至3年内,力争使路网建设达到道路建设规划的60%,缓解供需矛盾。此外,应加大市区南北向联系道路的建设,加快推进南山公路和北环路的建设,从而解决过境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干扰。要增加规划路网的覆盖密度,充分发挥城市主干道的“达”和次干道、支路的“通”的功能。多建高架立交减少交通冲突建议案提出,我市应在有条件的交叉路口及交通拥堵瓶颈处,规划架设一定数量的多层多向全互通立交桥或高架桥,并且完善小西湖立交桥和解放门立交桥的匝道功能。对于交通流量大的安定门、东湖宾馆、五里铺等路段和雁滩通向市中心区的交叉口,交通管理已难以解决堵塞问题,建议修建立体交通设施和优化交叉口,减少交通冲突点,并以此改善我市交通道路单一平面化的局面,逐步形成地下、地面、空中三维一体的路网发展新格局。,解决南北不畅多建跨河大桥建议案提出,政府在加快现有规划中桥梁建设的基础上,还应在南北向主干线接口处架设宽幅立体桥梁,把桥梁建设纳入全市道路网络中,统筹考虑,解决南北不畅的问题,并以此缓解东西向交通的压力,克服兰州地域狭长布网单一的交通缺陷。已开工建设的中心滩、元森和深安三座黄河大桥,要确保按期竣工,使我市的跨河交通系统更加完善。,科学论证规划发展轨道交通建议案提出,建设轨道交通对我市缓解交通拥堵意义重大。在“大兰州经济圈”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科学论证规划,全力发展轨道交通,逐步形成兰州的轨道交通网络,使兰州人的轨道交通梦想早日变成现实,彻底改变兰州公共交通落后的现状。,加强静态管理减少占道停车建议案提出,我市应抓紧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静态交通专项规划,在原有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的停车场用地应当立即着手建设。同时,在商业繁华区建设立体停车场以满足停车的需要。此外,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停车收费标准调控交通需要,并在全市范围内对路边可停车泊位进行合理规划,从而有效制止随意占道停车行为。改造交叉路口优化信号配时建议案提出,交警部门应充分挖掘现在的交通设施潜力,着手研究大范围单循环交通系统,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使车辆循环起来,减少因左转车损失的道路通行能力。此外,还应对现有的交叉路口进行优化设计,对条件允许的路段和交叉口进行必要的物理改造,并优化部分交叉路口的信号配时。,整合交通资源提高智能水平智能交通系统可将现有公路使用率提高15%至30%,使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2至3倍,车辆在智能道路上行驶,停车时间可以减少30%,交通事故也可明显减少。建议案提出,面对现有的道路资源,交警部门应采取更为科学的管理控制措施,整合好城市交通管理资源,力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在基础设施的作用。,实行“错时上班”缓解高峰负荷城市职工的上下班活动,是城市内部人口流动的基本现象,其特点是流量特大,时间集中。建议案指出,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可以说解决了城市上下班的高峰运输问题,也就解决了大部分的城市交通问题。市政协建议市政府考虑在我市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对人流集中出行的时间进行适当调整,以缓解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交通负荷。,严格道路开挖项目限时完工建议案提出,政府要将道路开挖纳入市政管理的硬性指标,采取合理布线,统一规划,严格道路开挖的审批,尽量集中、统一、一次性开挖并埋设。特殊情况下必须开挖的项目,要提前做好疏导工作,尽可能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对所有道路开挖的项目要限时完成,并及时进行平整路面和铺油等工作,尽快恢复正常交通。优先扶持公交合理选址布网建议案提出,我市应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根据兰州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分期建设公交停车场枢纽站和大型立体转乘停车场,实现对乘客和公交车辆的分流。同时,将有条件的公交停靠车站改造为港湾式停靠站点,确保道路畅通。对选址不合理的洪门子公交枢纽站,应重新选址或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要加大政府对公交的投入力度,改善兰州公共交通现状。,规范的士行为提高准驾门槛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也是城市的名片。建议案提出,交通管理部门应强化对出租车司机文明行车、礼貌行车的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出租车司机的综合素质。要逐步提高对出租车司机准驾门槛的条件限制,加强对出租车司机违章、违规、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违章、违规、恶意行驶投诉实行积十分制,此类事件如果达到十次,则终身不得聘用。倡导“绿色出行”多坐公共交通,建议案提出,我市应针对私家车迅猛发展的趋势,借鉴东部一线城市的经验,积极采取政策引导、合理限制的相关措施。要积极宣传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倡议市民绿色出行、低碳出行,坚持每周少开一天车。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非机动车道归还给市民,引导市民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多乘公交车。,城市规划成效图片,兰州市政在交通中做出的切实利民的努力,兰州市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兰州市的公共交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并为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削弱了公交的优势,制约了公交的发展,而公交的滞后又反过来制约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共分为以下几点:,(1)公交线网布局结构不合理、密度低,运营速度偏低。公交线路的布设受开发商引导因素的影响较大,小区建成了,居民入住了,为了方便居民的出行而开辟公交线路。这样缺乏从大局出发的系统规划,致使有的地方公交线路重复,有的地方却出现了公交盲区。公交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不但影响市民出行的便捷、高效,而且给城市道路带来压力。(2)线路过于集中在市区中部和主干道上,主干道上重复系数大,尤其是在西津东路、中山南路、庆阳路和天水南路。(3)公交首末站的规划、建设滞后,使得公交首末站的用地难以保证,大多数首末站都是占道或借用单位、小区的门前空地。大部分车辆停靠在马路上,不但影响道路交通,也给市民和政府造成公交车辆过多的假象。(4)部分公交站点的公交车停滞时间过长,造成公交车辆进出站排“长龙”。(5)缺少公交车专用道,公交站场设施简陋,停车场、保养场面积不足,换乘站建设资金不足。兰州市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严重缺乏,致使公交车辆进出站时占用机动车道,影响社会车辆的通行。兰州市公交车专用道设置不足,不同车型的公交车与社会车辆混行,严重影响公交车的运行环境。(6)部分公交线路机非混合行驶,致使公交车辆行驶缓慢,通行能力降低。(7)公共交通的软环境不够宽松,缺乏切实可行的保障公交优先发展的措施。(8)科技投入不足,公交发展资金缺乏,制约了公交的进一步发展。(9)服务质量有待提高,许多部门对公交的认识有待进一步加强。(10)快速交通系统还未建成。,兰州市城市规划宏观改善措施,通过本小组的分析及查阅相关资料,我们整理了以下方法:(1)政府主管部门切实落实优先发展公交的政策,优化公交运行条件,加大对公交基础设施,特别是公交站场、停靠站点等静态设施的建设投入。(2)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系统,适应带状组团式城市总体布局的要求,以快速交通连接各组团的公交枢纽,在城市出入口辅之以常规公交系统。(3)优化公交线网,降低线路的非直线系数,提高非中心区的线网密度。(4)严格规范公交运营管理,对一些影响主干道畅通的大型公交站点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公共车辆停靠站点的设置,保证公交车辆的高效运营。(5)改善公交企业技术设备和车辆装备状况,同时进行企业内部改革,进一步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6)增强公交企业市场经济意识,转换经营机制,在企业内部各个岗位、每条路线开展竞争,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增强企业竞争力。(7)在全市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将交通安全教育落实到各级学校、各个小区、各个居委会,普遍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学习,主要是提高其法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8)加强出租车、小公共汽车的管理。广义上讲,公交车、出租车和小公共汽车同属于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城市公交发展应以发展公共汽车为主、发展出租车为辅;出租车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公交车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在大力发展公交车的同时,对出租车的发展实行适度的控制。(9)严格限制摩托车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对自行车的管理力度,建设与主干道网络、公交线路分离的自行车网络,减少其对交通畅通的影响。(10)在有条件的道路上开辟真正意义上的公交车专用道,提高公交车速度;即使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应该实施相应的公交优先策略。建议在西津路、庆阳路、滨河路等路段设置公交车专用道,在主要交叉口如西站路口、西关路口、南关路口、盘旋路口等设置公共汽车优先通行的交通标志、公共车辆优先控制的交通信号;在禁止左转路口允许公交车左转,在机动车禁行道路上允许公交车行驶。,市政规划走向蓝图,规划6条轨道交通动脉据公示内容,兰州市轨道交通网有两个层次,一为中心城区线网,另一为市域线网。其中,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由1号线、2号线、3号线3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约82公里,其中地面及高架线路约35公里,地下线约47公里,全线网共设车站64座,其中高架站25座,地下站39座。而市域线网用以解决市域内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之间的联系,由中川线、榆中线、青什线组成,总长约120公里。两个层次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的、全局性的轨道交通网络。10年内建成东西轨道通道根据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兰州市20112020年轨道交通的建设任务是先对1号、2号线分期实施。其中1号线(东岗陈官营),线路长26公里,设车站21座;2号线一期(雁北路南关什字段),线路长10.5公里,设车站9座。力求用10年的时间,在中心城区构建一条贯通的东西总长36.5公里的轨道交通。时间安排是:2011-2016年,先进行1号线一期工程,即东岗土门墩站,长18.5公里;20122016年进行2号线一期,即兰州站南关什字,长4.5公里;2015-2018年:1号线二期工程,即土门墩站陈官营,长7.5公里;2017-2020年:2号线二期:雁北路兰州站,长6.0公里。向公众征询环保意见建议据了解,兰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实施,对促进兰州经济的发展和解决兰州市道路拥堵现状具有重要意义。从环境保护和环境规划的角度,前提是对迎门滩地下应急备用水源地进行调整,或线路方案主动避让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兰州市城乡建设局自8月30日起至9月13日,向公众尤其是工程影响区域内的公众,公开征询环境保护参与意见与建议。征询内容包括:对本规划的总体看法和态度;本规划的实施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本地区民众的生活质量;您关心的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对本规划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和减缓措施的建议、要求等。,兰州轨道交通线路布设与此前的构想有了新变化。根据兰州市政府上报国家待审批一期工程建设规划,新的轨道交通线路将由一条主线和两条副线构成,基本形成贯通东西、连通南北的兰州轨道交通路网。相比以前的兰州轨道交通布设构想,新规划的线路更加便捷、功能更加完善。据兰州市建委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兰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的“轨道路网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和“建设融资规划”都已基本完成,今后一段时间,将在提取居民出行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三个规划作充分论证,修改后的规划将成为兰州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批复的主体报告。根据兰州市政府准备上报国家待审批一期工程建设规划,未来兰州轨道线网整体将沿城市主干道布设,并尽量以最短最便捷的线路连接大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文娱中心、工业小区等人口密集、客流量大的场所,路网辐射兰州石油化工科技园、兰州高新区和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聚集区,将有效促成兰州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城市空间、优化城市结构布局、方便市民出行。,兰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构想,2011年有望开工建设的兰州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较之前布设构想变化最大的还是工程路网的布设线路。此前的构想中,线路布设从火车站出发途经盘旋路、东方红广场、西关到西站,然后从西站分为两路,一条途经甘肃政法学院到安宁新区;另外一条从西站途经秀川、深沟桥到西固。而新规划中,则由一条主线和两条副线构成轨道交通主骨架。一条主线为:东起东岗镇,途经南关、西关、西津路等站点到达兰石厂;两条副线为:一条由火车站出发,途经平凉路到东方红广场,与主线相接;一条由西固寺儿沟出发途经西固深沟桥、安宁新区并过黄河到达兰石厂,与主线相接。而这条线究竟如何过黄河,是上桥布设还是河下布设,目前专家还在讨论当中。在具体建设中,安宁至西固段的轨道因为地面建筑稀疏,将采取地上布设的方式;而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繁华路段的轨道则采取地下布设的方式进行,以避开繁华的人流、车流,同时也解决了用地不足的问题。根据兰州市政府已上报国家待批的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近期建设规划,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东西走向,起始站为东岗镇站,终点站为西固寺儿沟站,线路全长约35.5公里,全线分两期建设。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为东岗焦家湾拱星墩东部市场兰大一院盘旋路火车站东方红广场南关什字西关什字文化宫小西湖七里河兰州西站,与新建的西客站相接,线路长16.2公里,设14座车站,该段为地下敷设。二期工程自新西客站向西沿西津西路至兰通厂,线路为兰通厂马滩西北师大兰州交大费家营长风厂吊场乡崔家大滩深沟桥福利东路牌坊路合水路寺儿沟,设置13座车站,线路长16.6公里。为了解决兰州火车站的交通问题,1号线支线由火车站起,沿平凉路向北,经汽车东站,在东方红广场与1号线主线相接,线路长度2.7公里。,兰州路网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1号线陈官营直达东岗镇1号线西起陈官营站,途经崔家大滩、营门滩、马滩、西客站、西关什字、东方红广场、东岗镇,线路全长约26公里。其中地下段约23公里,高架及地面段约3公里,共设车站21座,高架站3座,地下站18座。1号线是兰州市从西向东的一条主干轨道交通线路,东西向贯通了兰州市一条东西大通道,线路基本走向沿既有主客流走廊布设,连接了西固组团、七里河组团、东岗组团等主要功能区块以及西客站和五里铺批发市场等大型客流集散点。1号线与线网中的其他各线均有换乘,主城区内各方向的客流可通过1号线实现快速便捷的疏散沟通,在主城区范围内均以地下线敷设。2号线安宁穿西客站直达雁滩2号线西起安宁区元台子,途经西客站、理工大学,沿庆阳路经东方红广场,再沿平凉路经过火车站,线路过公交五公司站后转向北沿瑞德大道直至雁北路。2号线线路全长约32公里,其中地下段1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5公里,设车站27座,高架站12座,地下站15座。2号线主要是连接整个安宁组团、七里河组团与雁滩组团,并在城市蜂腰地段形成东西第二通道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在东、西两端基本走向沿既有主客流走廊布设,连接城市副中心与城市核心区,把安宁组团、七里河组团和雁滩组团以及既有火车站联系在一起,实现贯通运营。3号线五泉山穿河连盐雁3号线起于五泉山广场,由火车站西路向西转向白银路,经中山路与1、2号线形成换乘后,下穿过黄河至盐场堡,而后线路又东转穿过黄河沿着雁滩组团的雁北路布设,最终到达和平镇,线路全长约24公里,其中地下段7公里,地面及高架段17公里,共设车站16座,高架站10座,地下站6座。3号线是沟通城关区黄河两岸的一条轨道交通线路,连接了城关组团、盐场堡组团和雁滩组团。,具体规划走向概念,市域三线简介:中川线:中川线是兰州-中川-张掖城际铁路的组成部分,目前甘肃省和铁道部已签署相关建设协议,计划2011年开工建设兰州-中川段。中川线起自兰州市铁路西客站,沿既有铁路通道途经秀川、陈官营、福利区、西固城,出城区后过黄河、经沙中片区沿机场高速路至中川机场,线路全长约63公里。榆中线:榆中线起自3号线末端和平东站,向东经定连片区,至榆中县城后向东北转至夏官营大学城,线路长约40公里。青什线:青什线起自3号线联合大学站,向北越过黄河,经青白石开发区向北终止于什川,线路长约17公里。,市域三线示意图,研究结语现在我们小组的研究还是处于初步较浅的阶层,其中出现的问题还希望广老师指导指正,但我们相信随着不断对知识的学习和自身阅历的增长,我们会拿出更切实有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利国利民,区域性的管理规划更具有实用性。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快发展社会公共事业,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利国利民,区域性的管理规划更具有实用性。其中,城市公共交通环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交优先做得好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反之则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公交优先必须落到实处。希望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