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磁场教材分析:本节中磁场是后面建立电磁联系了解电磁现象的基础,通过实验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难从直观的角度对磁场有感兴的认识。磁场在磁体周围是实际存在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靠磁场来发生的,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我们借助于小磁针,来了解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这是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的作用来反映磁场的,物理中有很多是利用了这种方法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的。为了形象的表示磁体周围的磁场,可以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磁感线的引入是给磁场建立了模型,磁感线只是磁场的模型,所以磁感线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我们利用磁感线的疏密来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及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知道不同磁体周围及其相互作用时磁场的分布情况。 3.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位置。【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磁体周围小磁针或铁屑的分布情况来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的分布情况,从而渗透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观察磁体周围小磁针或铁屑的分布情况等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会画磁体的磁感线。【教学难点】1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会画磁体的磁感线。课前准备: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3.实验器材:条形磁体、铁架台、细绳、铁屑、小磁针、玻璃板。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什么是磁性?2.什么叫磁体?3.什么是磁极?二、激发学习动机:提问: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如果把两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不通过接触可以发生作用) 三、讲授新知识:(一)磁场学生实验:把一块条形磁体用线吊起来,用另一块条形磁体的N极先慢慢地接近吊起的N极,再慢慢接近吊起的S极,观察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归纳实验结果后,教师板书: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追问:为什么不接触小磁针,小磁针方向也会发生改变呢?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引导。师生总结:1.磁场的概念原来磁体的周围存着我们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物质,这种看不见又摸不着的物质叫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才具有新的指向)。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让两位学生做实验: 原来静止时指南针,一端指南,一端指北,若把它放在磁场中,小磁针就会转动起来,静止时,小磁针就会有不同指向,原来是由于磁体受到磁力方向不同的原故。 3.磁场方向: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的指向规定为这一点的磁场方向。 演示实验:把四个小磁针放在磁场的不同点上。 发现:静止时,不同点的磁针指向不一定相同。 说明:磁场中不同点的磁场方向不一定不同。 那么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又怎样来表示它呢? 我们在磁场中多放一些小磁针,方向分布就会越来越具体。 如果磁针再多一点,就更清楚了,用若干小铁屑代表小磁针。 (注意磁铁小,玻璃大铁屑细)得到条形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把一块玻璃覆盖其上,描下条形磁铁周围磁场分布情况。 (包括蹄形磁铁、同名磁极、异名磁极间的磁场分布) (二)、磁感应线: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的情况,引入一组曲线,称为磁感线。1. 强调: (1)任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磁场方向一致;(2)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并在上面标上箭头表示方向) (3)是一些假想的曲线(没有画到的并非无磁场)。 2.了解磁感线的好处: a.知道在磁物中的磁体受到磁力强弱作用; b.而且知道磁体在磁场中各点所受磁力方向。 在磁场中某点,北极所受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三)地磁场1.阅读课本,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为什么能够指南北呢?它肯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谁对它施加了力呢?(2)指南针在地球的大部分地区都能指南北,地球相当于一个大的条形磁体,你能根据指南针的方向来画出来地磁场的磁感线吗?(3)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重合吗?这一发现最早是由谁记述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地磁场”的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得出:(1)地球周围存在磁场,使指南针指南北。(2)学生确定地磁场的磁极,画出地磁场的磁感线。(3)地球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不重合,它们略有偏离,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通过对指南针的分析、磁偏角的介绍,再次强化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四)学习小结:1.内容小结:这节课大家学习了磁场的基本性质和方向,观察了各种各样的实验现象,、了解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了磁感线。 2.方法归纳:本课初步运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处处留心皆学问,我们要学习从生活中发现科学,并能用一定办法证明它。 3. 延伸拓展: 链接生活: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引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什么?四、巩固运用:1.画出各图中的小磁针的南北极、磁体的南北极、磁感线方向。SNSSNN2.画出各图中磁体的南北极,和磁感线方向。NSNSNSNS五、检查评价: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我们知道了磁场的概念;知道了磁场虽然存在但是看不到,也摸不着;为了描述磁场我们认识到磁感线;地球本身也是一个大磁体,它周围有磁场,我国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描述过它。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进行评估。布置课后作业。六、间隔性复习:在后面的教学安排中进行此环节。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在此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我总结出如下:讲授的关键是:第一、紧扣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且具有方向性;第二、做好演示实验,有层次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第三、类比空气流动成风、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说明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可以认识的,使学生认识磁场的存在,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