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697900 上传时间:2019-1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教学目标1.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的节奏和内涵。2.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的写法。3.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试着通过想象,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教学重难点1.了解古曲折杨柳的意义,理解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2.用文字描写诗中提示的音乐。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同学们,乡愁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永远的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是崔灏的乡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马致远的乡愁;那么“诗仙”李白的乡愁是什么呢?(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什么勾起了他的乡愁?(生:明月)在这首诗中明月能勾起他的乡愁?那么,在李白的其他诗中,还有什么也能勾起他的乡愁?二、揭示课题,了解诗人今天,我们就再学一首李白的思乡诗春夜洛城闻笛。(板题,读题)1.诗的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生:告诉了时间,地点,事情)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诗题的意思说一下?(生:一个春季的夜晚,李白在“洛城”听到了笛声。)知道“洛城”在哪儿吗?(生:今河南洛阳)不错,看注释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师: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史称“诗仙”,生于中亚细亚碎叶城,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安徽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多以雄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浪漫的手法,讴歌祖国的大好山河,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这首诗是他在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所作。那么,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一问,提出下一节学习要求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古诗两遍,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2.抽查学生朗读,相机证音:散(san san)折(zhe zhe she)师:同学们能根据意思的不同而选择它在诗中的正确读音,真棒!当然读好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讲究节奏、停顿,如同唱歌一般。3.老师示范:(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的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4.老师点名学生读(大家打节奏)师:读古诗啊,除了注意节奏,更重要的是理解诗人的情感,注意音读的轻重和速度的快慢,表达出诗的情感,这就得学会抓重点词!(如:暗,暗暗地意思。要读得低沉、缓慢;满,要读得饱满、延长音;故园情,要字字延长,一咏三叹)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好吗?5.师范读,生练读。从诗的节奏到情感,由易到难,教学显出节奏6.师生合作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7.诗,咱们反复读了几遍,你感受到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生: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这是什么笛子曲引起了他的思乡情呢?让我们接下来学习诗句,寻找答案吧!二问。用问题转入下一节教学,带动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四、再读古诗,感悟想象1.学习一、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1)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学生先自读一、二句,然后老师用竖笛吹满文军的望乡,让学生闭目边听边想象)师: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生:思念家乡,想念亲人。师:那你听后自己心中有什么感受呢?生:有点想念在福建打工的爸爸妈妈。(班中三分之一的学生是留守生)师:这笛声勾起了许多同学对亲人的思念。同样,这悠扬的笛声如果在洛阳城响起。会不会也勾起许多人对亲人的思念呢?生:当然会。师:为什么会?生:这首曲子就是一首思乡曲,洛阳城中一定有远离故乡的人。诗人李白不就远离故乡吗!师:不错,想得合情合理。“暗飞声”又该怎么理解?生:笛声是看不见抓不住的,又由于闻笛是在“春夜”,所以说“暗”。(参考书中的读写要点)师:笛声虽然看不见抓不住,但诗人却能听得见想得到,你听,谁家的笛声已悠然传来(播放古曲折杨柳,曲音由弱渐强,又由强渐弱)这笛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飘散在洛阳城。请同学们自悟自读一二句。师:这悠扬的笛声是怎么飞入作者的耳际,又是怎么渐渐飘散在洛阳城?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汇报。三问,拓宽想象。想象打开了,文章就有内容可写了生:伏案疾书的李白抬起头来,因为一曲凄清、忧伤的笛声打断了他的思路。这笛声一会儿强一会儿弱,像少女低声的倾述,又像湖面的涟漪荡漾开去。生:远处传来悠扬的笛声,那曲调一会儿欢快一会儿忧伤,李白侧耳倾听,这笛声又像长了翅膀的小精灵一飞而过。生:时断时续的笛声在这宁静的春夜中飘散,传入作者的耳中,这笛声断断续续,好像有淡淡的乡愁,如同一湾悠悠的小溪缓缓流淌,流向远方。师:让我们带着感悟再次齐读一二句。句中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是我们这首诗学写作的重点。师:这么凄清、忧伤的笛声在春风里飘散,飞遍了洛阳城。想象一下这又是怎样的一翻情景呢?这笛声又引起了那些人的感想?生:第二句运用了夸张、比拟的修辞手法。一个个绿豆芽似的音符好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洛阳城。师:好个通达人情的小精灵呀!她会把思念的种子撒向哪些地方或人家呢?这些人又会有哪些不同的反映和感受呢?师出示句子,生想象补充。“这些小精灵在春风姑娘的陪伴下,手捧思念的种子撒向”生:撒向旅店,旅客翻来覆去难已入睡。师:旅店的旁边有?生:茶楼,撒向茶楼,出门远行的人正在这儿歇脚,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家乡的事情。师:茶楼的旁边呢?生:有店铺、人家。又撒向常年在外做生意的店主、人家。师:人家的旁边呢?生:有湖,有亭子,有小船。这些小精灵在春风的陪伴下,来到了湖面,飞过亭子,把思念的种子撒进了小船。船客来到船头,仰望着天边的明月。真希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啊!师:是啊,笛声在春风的陪伴下飞遍了洛阳的角角落落。这就是“谁家玉笛暗飞声”生接齐读:散入春风满洛城师:“谁家玉笛生:暗飞声师:“散入春风生:满洛城请男女同学有感情交换齐读一、二句。2.学三、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指名一学生结合注释翻译三、四句,了解大意。师:原来诗人在笛声中听到了折杨柳呀。折杨柳是什么乐曲?表达了什么情感?四问。解开前两句诗人描写曲子的用意,提出读与写的难点。(1)理解“折柳”生看注释(折柳:指古曲折杨柳,此曲叙说离别,表达不舍之情。)师补充(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2)师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简媜写的夏之绝句中的两句,体会“化无形为有形”的写法)以范例扶助学生,解难过关,选例典型,用的恰是其时例句: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逋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生1:笛声好象少女低声的哭泣。生2:笛声就像家乡的云雾将我缭绕,仿佛我已梦回故乡。生3:笛声是深秋的风,掀起思乡的波澜,让人心颤。师:在这宁静的春夜,李白独自客居洛阳城,原来他听到的笛声中有这叙述离愁别苦的折杨柳呀!他的心中会怎样呢?生:会思念故乡、亲人。师:这种情就叫什么情?生:故园情。师引读:何人不起生接读:故园情师:是呀!谁的心中能不升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李白。还有吗?五问。拓展学生读古诗的眼界,使学生深刻理解“爱故乡”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生:出门旅行的人,外地经商的人,他乡工作的人,外出求学的人师:总之,是远离故乡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思乡啊!因为思乡,纳兰性德“聒碎乡心梦不成”;因为思乡,范仲淹“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思乡,李白又会怎样呢?此时的他,会有怎样的动作、神态、心理呢?结合自身的感受想一想,写一写。六问。与前两句的泛写成对比,引导学生写深,写具体,全诗是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生1:折柳曲触动了他孤独伤感的情绪,使他不由得想起曾经与亲友在春风中折柳赠别的情景。生2:他呆呆地望着窗外。向西望,那是他家乡的方向!他似乎看到一个柔弱的身影在古井边一俯一仰。那是他母亲在汲水!生3:他不禁流下眼泪,泪水模糊了他眼前的景象。生4:他来到窗前,仰望星空,深情地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的思绪渐远,耳边响起的已不是笛子的声音,而是远在千里外的家人的嘘寒问暖,一句句唠叨饱含了多少深情啊!生5:“唉”,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一阵春风吹来,他收回思绪,伏案坐下,写下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3)分句引读。师: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师: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师: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地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师导读:一千多年前,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游洛阳时,听到哀怨幽咽的折杨柳引发了他浓浓的故园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思乡之作。读生:(深情齐读古诗)老师与全班同学一起吟诵春夜洛城闻笛。师:李白曾因明月而生思乡之情,现在又因折杨柳的笛声而生思乡之情,这种写作方法叫做“触景生情”或者说“借景抒情。”师:我们如何把外在的景(悠悠的笛声)与内在的情(思乡)有机的联系起来,如何走进唐朝诗仙李白的“故园情”,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要按照诗歌的顺序作文,充分想象、联想,试着把诗中提示的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五、学生写作,教师指导1.师生交流感受,学习诗人由音乐引起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2.生写作(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再次低声播放折杨柳、望乡)3.交流展示,师生评价。六、展示佳作,小结学法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描绘景物的词语想像画面;(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