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7教案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5957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7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7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7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教案(2015 2016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班级 2015 级所有班级 教 研 室 思政 主讲教师 职 称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教务处制2教案书写要求1、教案书写(设计)必须以教务处统一格式进行。教案可含有必要的图、表、版书设计等。2、书写方式:以下两种方式任选一种。(1)手写:任课教师在各系(部)领取纸质教案纸书写或在学院网站上自行下载书写(2)电子文稿:电子模板发在学院网站上,由任课教师下载填写。字体一律使用“五号”字,用 A4 纸打印。3、教案封面和扉页一学期只需填写一次,首页和内页主要按授课课时填写,可以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1-2 学时)填写一份,重复班授课可不另书写教案;内页视内容可添页;课程结束后,装订成册。 4、针对不同的专业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案要有所区别。5承担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都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内容,参考所提供的教案格式编写教案.6、每年的秋季学期和下一年的春季学期为一学年,秋季为第一学期,春季为第二学期。7、提倡写出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教案。3( 扉页)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授课专业 学院所有专业 年级 一年级必修课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课程类型选修课 限选课( ) ;任选课( )授课方式讲授( ) ;实践课() ;其它(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 51 学 分 数 3学时分配 理论课 39 学时; 实践课 12 学时; 教材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作 者 本书编写组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指定参考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作 者戴艳军杨慧民刘书林刘玉娟王向明李锡铭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教研室审核意见 负责人:年 月 日系(部)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教务处检查意见 负责人(或经办人):年 月 日注:表中( )选项请打“”4第 1 周,第 次课 授课章节 入学适应教育(一)授课方式 讲授( ) 实践( ) 其他: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知识目标大学生活的特点大学学习的特点、方法人际交往的特点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艺术理技能目标能正确分析大学学习的特点,并能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大学学习能灵活运用人际交往原则,正确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教学目标素质目标适应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重点 大学生活的特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难点 大学生活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教学参考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 ,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玉娟等主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提要告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引入任务项目操练初步或基本能力深化对基本能力的体会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本次课所要求的能力总结作业布置 结合自己的专业,制订一份大学学习计划书教学组织课后辅导课后记5( 内 页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及旁注新生寄语:首先,祝贺大家步入大学生活。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紧张严肃的。在大学我们要面临努力成才与学会做人的双重任务,需要面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爱情、友谊等各种现实课题。要正确地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收获丰硕的果实,这需要我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怎样实现上述目的呢?这就是我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开设目的。这个学期呢,就由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这里,我们将倾听并为你解答大学生活路上的种种困惑,帮助你顺利地走过大学三年。 一、课程介绍(一)课程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中宣部、教育部规定的全国各大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二)学分学时学分:3 学时:51(三)主要的教学方式分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宿舍为单位记性分组)(四)考核方式平时考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和社会实践)占 40%,期末考核占 60%。二、认识大学提问:你在高中时认为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军训几周的实际体验大学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分小组讨论,5 分钟,个体发言,师生总结)从学生的讨论结果中,概括出大学生活的特点:大学是知识的海洋;大学有教书育人的良师;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1.学习要求的变化(1)学习内容更为广泛首先要完成顺利毕业要求的课程。大学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我们学校也是。除了公共课(体育、英语、思修等) 、专业课属于必修课外,同学们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选修课,修满必要的学分后才能正常毕业。 (140 个学分)另外,还要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5 分钟介绍课程整体情况30 分钟理论讲述“大学生活的特点”6其次要学做人;第三是学处事。(2)学习的途径更多:书本、老师、同学、互联网(3)评价标准多元化 :高中成绩 大学综合能力奖学金评比,要求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专业成绩、思想道德评价、社会服务评价、各级各类活动奖项等等都被纳入了评分体系中。2、生活环境的变化(由以家庭为依托,变为独立参与学校集体生活)首先,衣、食、住、行、学等日常问题都要自己安排。特别是要学会计划用钱,开始一两个月用不完,后来越来越不够用。其次,人际关系是多方位的。在座的各位来自省内的不同地方,甚至还有省外的,在兴趣爱好、饮食、语言、作息、卫生等生活习惯方面存在差异。但现在大家一起生活,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些不同,步调有不一致的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第三,竞争是多元化的。进入大学后与别人比较的方面越来越广泛,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比如还有体育、文艺修养等,当选班干部,入党,找工作等,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变得非常重要。3、社会活动的变化(由熟人社会的交往转变为生人社会的交往)首先,校园内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中学时期课余时间很少,校园生活单一。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各种社团组织活动增多,各种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先看看它的性质、以前组织的活动,再找师哥师姐聊聊,看该社团的口碑如何,最后要看它的会费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方面你都能满意,那就去报名吧!精力有限,建议同学们参加一到两个社团,不要贪多,正确处理好各种学生组织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其次,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领导和组织能力,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色、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比较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时选择的余地大。但同样要处理好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科学安排时间。三、大学生活常见的不适应现象过渡:通过以上的讲述我们知道了大学生活的特点及与中学生活的不同,面对学习要求、生活环境和社会活动方面的变化,我们是否要进行适应呢?能否很好的适应呢?适应不好的话,会产生哪些问题呢?:案例 1:新陋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短信发得快,瞌睡打得勤;琢磨打游戏,寻思找美眉。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娱乐场,堪比休闲厅。心里云:混张文凭!听案例后分组讨论5 分钟7案例 2:当我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我各方面都不适应,甚至有些恐惧。面对食堂不可口的饭菜,吃饭成了一种无奈;面对“教无定法的教学方式我不知道应该怎样主动觅取”;面对性格各异的舍友,我感到陌生而又孤独。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连好几天失眠我非常想念父母,如果他们在我身边,我可以向他们求助,可现在我该怎么办?我改变不了学校的一切,我只能改变自己。饭菜不合口味,我尽量合理调配;学习不适应,多向师哥师姐请教;同学不熟悉,鼓起勇气主动打招呼很快,我靠自己的努力适应了大学生活,我战胜了自己,我长大了,也成功了。分析:案例 1 是典型的针对学习要求的变化,不能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而消极应对的“混”日子行为。案例 2 中反映出了大学新生刚入学后,对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的变化一时措手不及,而出现的不适应现象。但案例 2 中的同学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就是他对这些不良适应情况进行了积极调整,以至于很快的适应了大学生活。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入学后1、失望感:未进大学前把大学理想化2、自卑感: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 ,没有特长.3、孤独感:思念家乡以及重新确立新的人际关系 4、空虚感:高中时的紧张氛围和大学相比5、被动感:过去凡事都有班主任安排好,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感到很不习惯。总结:大学生活常见的不适应现象主要有:学习方法、人际交往、恋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属于大学新生的普遍现象。我们大可不必以为只有自己是这样子的,所以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主动而努力地去调整和适应大学的生活。四、积极调整和适应大学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发展阶段:兴奋期、困惑期、调整期、稳定期。大学新生“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在半年至 1 年。(一)提高独立生活能力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摆脱依赖、等待与犹豫,树立自信、自律、自立、自强的精神,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思想交流与碰撞,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其中有政治上的大是大非问题,也有工作、生活中做人的是非问题。这要求我们努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智的选择,加强自我约束与管理。3、虚心求教,细心观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同学们随时都可能遇到过去所没有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同学们必须在各个方面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向周围的老师、同学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4、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10 分钟归纳分析大学生活常见的问题30 分钟理论讲述学习方法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的问题8“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在生活中遇到:陌生的人厚着脸皮交往陌生的事硬着头皮去做 (学会理财、学会洗衣)陌生的问题绞尽脑汁解决(钱包被偷了,怎么办? 出去逛街,认不得回校的路了,怎么办?)(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学者当自树其帜”学者如果只是追随别人,就只能重复前人,不会有自己的成就。应努力在前人基础上有新的见解,自创新说。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 ”(三)培养优良学风养成优良学风,应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四)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五)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1)人际交往原则平等原则。平等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我们在交往中互相尊重,彼此尊重人格,爱好,风俗和习惯。坚持平等的交往原则,就要正确评价自己,不要光看自己的优点,盛气凌人,也不要只见自身的弱点,盲目自卑,尊重他人的自尊心和情感,不能“看人下菜碟” 。真诚原则。真诚是做人之本,是美好品德的体现。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人之相识,贵在坦诚。大学生无论与什么人交往,都要摈弃虚伪,在交往中表里如一。真诚想待,言行一致,信守格言,这样才能因赢得别人的拥戴,才能延续和他人交往,使人际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宽容原则。宽容是一个人乐观自信,意志坚定,胸怀宽广的表现。宽容是人际交往中关键性的东西。但宽容并不是丧失自我,而是在坚持原则和自爱的基础上,以博大的胸怀交纳别人,让他人和自己幸福快乐每一天。求同原则。它是成功交往的保障。但求同不是毫无原则的迎合,而是求同彼此需求的东西,朝着矛盾的解决或关系的密切之一方向求同。9信用原则。信用是成功的伙伴,是无形的资本,也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信用原则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答应做到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也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到。如果经再三努力而没有实现,则应当诚恳说明原因,不能有“凑合” 、 “对付”的思想。守信用者能叫真正的朋友;不守信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或终将被抛弃。互助互利原则。互助就是当一方需要帮助时,另一方要力所能及的给对方提供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可以是脑力的,也可以是体力的。坚持互助互利原则就要破除极端个人主义,与人为善,乐于帮助别人。同时又要善于寻求他人帮助。2)人际交往的艺术 把握好人际交往中的角色定位 掌握交往语言使用的技巧。 (尊重的语气、清晰的表达、谦逊的声调、耐心的眼神、机智的幽默) 明确人际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端庄的仪表、得体的服饰、积极的态度、和善的表情) 注意把握好交往的尺度A.交往的广度要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和兴趣爱好开展交往活动,但要量力而行,并非多多益善) ;B.交往的深度要因人而异(不搞等距离交往,无需一视同仁,可以分出层次) ;C.交往向度要鲜明(异性之间的交往在思想感性和行为方式上都要与同性之间的交往存在一定差别) ;D.交往的分寸要适度(自尊而不自大,热情而不轻浮,聪明而不油滑,豪爽而不粗俗,谦让而不虚伪) 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矛盾(竞争与合作,个人与集体,主角与配角,成功与失败)五、板书设计一、认识大学二、大学生活常见的不适应现象三、积极调整和适应大学(一)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三)培养优良学风(四)确立成才目标,塑造崭新形象(五)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六、作业1、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大学学习的特点,制订一份大学学习计划书2、思考大学生恋爱和心理健康问题。收集大学生恋爱利与弊的资料,下周举行小型辩论。讲解要求3 分钟10第 2 周,第 次课 授课章节 入学适应教育(二)授课方式 讲授( ) 实践( ) 其他: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知识目标爱情的本质与特征大学生的恋爱特点、恋爱问题的正确处理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调适方法技能目标能正确对待大学生恋爱,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能分析他人和自己的心理状况,提出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教学目标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保持健康的心理教学重点 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处理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教学参考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 ,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玉娟等主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提要告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引入任务项目操练初步或基本能力深化对基本能力的体会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本次课所要求的能力总结作业布置 写一份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教学组织课后辅导课后记11( 内 页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及旁注新课导入上周讨论了大学生活常见问题中的学习方法、人际交往问题,这周继续讨论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一、爱情与人生1、什么是爱情?德国著名诗人歌德曾说:“天下哪个倜傥少男不善钟情?天下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大学生恋爱现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为年龄相近,又都住在学校,彼此间的了解较多,产生感情也是特别自然的一件事情。大学里的恋爱与社会上的一些恋爱不同,它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阶段,彼此在一起学习时产生的。这种感情较为单纯,不带功利色彩,不在乎对方有没有钱,有没有房子,也不在乎对方的家庭条件。但是,这种大学里的恋爱多半是没有结果的,也人们常说的“毕业即分手” 。恋爱是一门难以驾驭的艺术,渴望谈恋爱是一回事,会不会谈则是另一回事。有些人疯狂投入,却以惨淡收场。恋爱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大学生恋爱因动机的不同而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2、爱情的本质爱情的本质内容:一个根本目的: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两个本质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三个基本要素:责任、理想、性爱。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爱情是两个人感情的交融,是爱她(他)和自爱的统一;一方对人品的期望会影响另一方对人品的追求,一方对行为的认同会影响另一方行为的标准,一方的言谈会影响另一方心声的表露。这种人格上的相互映衬,志趣上的相互认同,就形成了双方生活的共同理想,从而使爱情具有巨大的鼓舞力量。能够振奋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智慧,升华人的品德。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责任也因此成为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古今中外,人们所赞美的爱情无不体现着恋人间为对方“忘我”的付出。这种自愿担当的责任,丰富了爱情的内涵,提升了爱情的境界。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爱情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性爱的吸引,使得爱情打上了情爱的烙印,并把异性间的爱情与异性间的友谊根本区别开来。理想的契合,使得爱情表现着恋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使热恋中的人们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来克服生活中的消极和颓废。责任的担当,则使得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30 分钟理论讲解12二、大学生恋爱的类型与特点1、大学生恋爱的类型A.比翼双飞型。这类学生基本上具有成熟的人格,有正确的恋爱观,能够以理性引导爱情,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感情与爱情、爱情与性爱的关系。双方有较强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自控能力,有共同的理想抱负、价值观念,把事业的成功作为爱情持久的目标,不仅仅把恋爱看作是人生的快乐,而且能把幸福的爱情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他们认为,恋爱不仅应该促进双方的进步,而且应该促进双方的成长。B.生活实惠型进入大学后,毕业去向是每个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恋爱无可非议的揉进了毕业动向的条件,同时家庭条件和对方的发展前途也是各自关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些大学生彼此间的爱慕与向往也许并不强烈,但是有确定的生活目标。大三是这类学生谈恋爱的高潮期。他们认为这时处朋友、谈恋爱、相互了解,信任度高。这种爱情是理智的,现实的,确定恋爱关系引起的争议也较少。C.时尚攀比型在一些学校,恋爱成为一种时尚。当周边的许多同学有了异性朋友时,一些男同学为了不使自己显得无能,一些女同学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也学着别人匆匆的谈起了“恋爱” 。由于目的性不强,缺乏认真的态度,常常是跟着感觉走,把恋爱看成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常以“没想那么多”为借口而各奔东西。这种恋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D.玩伴消费型这类学生在精神上不太充实,同性朋友较少,时常感到孤独、烦闷,为了弥补精神上的空虚,急欲与异性朋友交往, “恋爱”成为一种近景性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周末的时候,寝室的室友成双成对的出去耍,自己一个人在寝室,有些同学会有一种空虚的想谈恋爱的感觉。女生这种心理体验尤为明显。有调查显示,许多女生在大二的时候就有了“相恋对象”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 “我其实不是真的再谈恋爱,只是生活太乏味了,有没有知己,想找个伴畅快畅快。”E.追求浪漫型这类学生的情感比较丰富,罗曼蒂克的爱情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对爱情浪漫色彩的追逐和窥探心理强烈。他们并不是不尊重爱情,而是觉得出没于花前月下的刺激比爱情的责任和义务更富有色彩和韵味。他们请示和接受爱情时,对于爱情的缠绵悱恻有较深的体验并乐在其中,时时沉浸在两人的世界里,忘了集体、忘了学业。F.功利世俗型以对方的门第、家产、地位、名誉、职业、社交能力、驯服度等为恋爱的前提条件。2、大学生恋爱的特点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轻率化现象,不太注重恋爱的最后结果,却非常强调恋爱时的感觉,看重恋爱的过程。B.“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从理性上知道学业是第一位的,感情是第二位的,但是在实际行动中,用于恋爱的时间远远大于学业的时间。由于大量时间沉溺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学习成就一落千丈。13C.“强调爱的权利,缺乏爱的能力”大学中的恋爱往往是初恋,在激情平息之后,却不懂的如何培养爱情,在爱与被爱的磨合期显得笨手笨脚,造成彼此的伤害,轻易的恋爱,轻易的分手,强调爱的体验,负不起爱的责任。D.网恋严重。理性看待, “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没有狗知道你是一个人。 ”三、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利:弊:四、培养爱的能力爱情是美好而甜蜜的,但不具备爱的能力的人,只能收获爱的苦果,而难于品尝到爱的甜蜜。1、识别爱的能力(好感不是爱情;感情冲动不是爱情; 异性友情不是爱情(爱情与友情的区别) ;单相思不是爱情)2、迎接爱的能力(迎接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受爱的能力,前者是主动给予爱,后者是被动接受爱。 )3、拒绝爱的能力(这是对不愿意或不值得接受的爱加以谢绝的能力,其包括两方面:一是敢于理智地拒绝不希望得到的爱情;二是要掌握恰当的拒绝方式。 )4、承受失恋的能力(失恋是恋爱过程的中断,即遭受挫折,在客观上表现为与相爱者的分离,在主观上表现为失恋者体验到的悲伤、绝望、虚无、忧郁等创伤性情绪。 )5、摆正爱情的位置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人生的主宰应当是事业,只有伟大的事业对人生才具有决定意义。流传至今的裴多菲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正说明了这一点。其次要摆正爱情在中职生活中的位置。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作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6、恋爱中的文明行为恋爱中双方要平等,互相尊重; 恋爱言谈要文雅,彬彬有礼;讲究语言美;恋爱行为要大方;(马克思指出: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 。20 分钟课堂辩论10 分钟理论讲解14五、心理健康的标准上周,我们提到过大学适应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原因。那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呢?结合国内外专家的观点,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如下:1、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需要的心理保证,因此,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一般来说,大学生的智力是正常的,甚至相对与同龄人,其智力总体水平较高,因而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的发挥了效能。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2 、情绪健康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理愉快。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 大学生的情绪健康应包括以下内容: (1)愉快情绪多于不愉快情绪,一般表现为:乐观开朗,充满热情,富有朝气,满怀信心,善于自得其乐,对生活充满希望; (2)情绪稳定性好,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不过分压抑,使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需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 (3)情绪反应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反应的强度和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3、意志健全 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行,而不是顽固执拗、言行冲动、行动盲目、轻率鲁莽,或害怕困难、意志薄弱、优柔寡断。4、人格完整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大学生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志是: (1)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 (2)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3)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是在与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 。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至于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正确的“自我接受” 。20 分钟理论讲解156、人际关系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表现为: (1)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 (2)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3)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宽以待人,乐于助人; (5)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6)交往动机端正。7、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都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当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能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和社会的协调一致,而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妄自尊大,一意孤行,与社会需要背道而驰。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心理行为模式。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活跃,与之相适应,行为上应该表现为朝气蓬勃、热情洋溢、生龙活虎、反应敏捷、勇于探索、勤学好问。如果出现那种所谓的“少年老成” 、萎靡不振、喜怒无常,或过于幼稚、过于依赖等现象,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总之,若经常严重的偏离这些心理行为特征,则有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六、心理调节的方法1、改变思维方式“当代最伟大的一项发现就是,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改变人生”威廉。詹姆斯几种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思维效应:A.晕轮效应当月亮蒙上一圈晕轮时,人们的视觉就会把晕轮也当成月亮的一部分。抑郁的人习惯不切实际的否定自己,把自己的弱点加以夸大和泛华,把自己的价值和某一件事的成败等同起来,无形中加大了自己的心理压力。B.墨镜效应滤色镜片,滤掉了所有积极的东西,心情因灰暗而抑郁不乐。C.逆反效应一听到有人赞扬你,就会想到“他不过是在鼓励我罢了,正说明我在这方面很差劲” 。D.极端效应因一次失误就推论自己的一生,思想走极端,不能调和16自己内心激烈的冲突。E.双筒望远镜效应把能缩小的一头对准自己的优点,放大的一端对准自己的缺点。2、调节情绪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愤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A.宣泄法大哭大笑、嚎叫、与人倾诉B.角色互换将心比心C.自我激励D.转移目标法3、培养良好的性格A.少嫉妒、少猜疑、少好胜B.多信任、多理解、多关心C.谦虚谨慎、开朗大方D.待人诚恳、友好、宽容心理健康座右铭: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境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控制自己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我们不会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力七、板书设计一、爱情与人生1、什么是爱情?2、爱情的本质二、大学生恋爱的类型与特点1、大学生恋爱的类型2、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三、大学生恋爱的利与弊四、培养爱的能力五、心理健康的标准六、心理调节的方法八、布置作业写一份大一新生心理状况调查报告3 分钟讲解要求17第 3 周,第 次课 授课章节 理想信念教育授课方式 讲授( ) 实践( ) 其他: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知识目标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意义化理想为现实的方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技能目标能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能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并及时调整和修订自己既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分析自身现状,结合实际设计和规划自己的大学发展目标、实现步骤和措施教学目标素质目标 追求远大理想,树立崇高的信念,成就职业生涯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意义教学难点 化理想为现实的方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教学参考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 ,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玉娟等主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提要告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引入任务项目操练初步或基本能力深化对基本能力的体会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本次课所要求的能力总结作业布置 每人一份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教学组织课后辅导课后记18( 内 页 )教学过程 时 间 分 配 及 旁 注19导入新课:前面我们讨论了大学的入学适应问题。现在我们接着讨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首先听一个故事,再欣赏几个名言警句:在一个初中课堂上,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只狗追一只土拔鼠,土拔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有的同学说:“兔子不会爬树。 ”,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还有哪?”老师继续问。直到同学们再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拔鼠到哪里去了?”在追求人生理想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理想目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最可怕的敌人,就是失去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周星驰喜剧之王“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提问:从上面的故事和名言警句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人要有目标、人要有追求、人要有理想、人要有信念)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一)理想的含义和特征所谓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现实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特点: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诗人流沙河在诗歌中所讲:“疾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这几句诗歌反映了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向往和追求的不一样,理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理想具有现实性,又有超前性现实性: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是主体的需要、主体的愿望,但在内容上,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因为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能动的反映,科学理想所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是现实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而最终是可以实现的。10 分钟导入新课20 分钟理论讲解20科学理想的这种现实可能性决定了它区别于空想和幻想。空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人们所追求的一定目标。但它脱离实际,违背客观,因而是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主观臆想。幻想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有些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有些则是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想象,如科学幻想,只是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根据和实现的条件,一旦条件具备,就有实现的可能。所以,理想不是脱离实际违背客观的空想,也不是还没有足够条件和根据的幻想,而是立足于现实基础上、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志向和抱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理想又是以现实为基础的。超前性: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一方面,理想作为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具有完美性,它是对现实生活的缺陷和不完满性的超越。另一方面,理想作为未来图景具有超前性,是对现在的超越。理想总是指向未来的,是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的东西。理想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从性质分:科学理想、非科学理想从时序分:长远理想、近期理想从主体分:个人理想、社会理想从内容分: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二)信念的含义和特征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整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理想信念的关系:如果说理想是人生美好的境界,那么信念便是实现理想的坚韧扶梯。理想的坚守只有配合坚定地信念,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践。否则,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会轻易放弃对与理想目标的追求。所以说,理想和信念是密不可分,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特征:复合性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稳定性信念是人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因此,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执著性它指具有坚定信念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的稳定性。当一个人抱有坚定的信念时,他就会全身心地到信念所要求的事业中去,精神上高度集中,对自己相信和追求的事业全神贯注,态度上充满高度热情,而且在行为上坚定不移,始终不渝。信念的稳定往往带来情感上的执著。多样性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如审美、事业、生活、学业等方面,都会形成一些信念。21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讨论: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4.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5.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6.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理想是美好的,但它既不能自发地形成,更不能自发地实现。要想拥有理想,就要深刻地认同理想;要想实现理想,就要努力追求理想。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不懈的奋斗,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之中,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1立志当高远要放开眼界,不满足于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得与失。2立志做大事3立志须躬行通往理想的道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 (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挫折和逆境不可避免。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当厄运和不幸降临时,是悲观失望,沉沦颓废,还是勇敢面对,经过努力,走出困境,这是能否实现自己理想的关键。 逆境和顺境、厄运和幸运,都是相对而言,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逆境就谈不上顺境,没有顺境也就没有逆境。做同样的工作,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此时成功,彼时失败。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说明顺境和逆境是相互包含的。顺境和逆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顺境可以转化为逆境,逆境也可以转化为顺境。顺境和逆境的存在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改变了,顺境或逆境就会改变。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防止顺境向逆境转化,并努力创造条件促使逆境向顺境转化。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切莫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方。(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四、职业生涯规划(我们职业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技能性人才,我们学习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就业,因此,在众多理想中我们着重突出职业理想。这主要涉及到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课堂讨论学生发言20 分钟30 分钟理论讲解22(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意义概念: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发展计划、教育计划等,并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按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短期职业生涯规划(2 年以内)、中期(25)、长期(510)。意义:(对个人、对公司都有意义,但我们主要还是从自身出发,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A.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B.突破并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C.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D.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E.准确定位职业方向;F.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并使其增值;G.发现新的职业机遇;H.增强职业竞争力;(二)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1、自我评估职业锚:即个体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逐渐形成的较为明晰的、占主导地位的长期稳定的职业定位。职业锚类型:A.技术/功能型B.管理型 C.自主/独立型 D.安全/稳定型 E.创业型评估内容:价值观(性格、兴趣)、特长、专业、年龄、家庭(背景及负担)2、外部环境分析:宏观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策;中观行业和产品的发展趋势;微观企业(企业文化、前景、领导人、企业实力等)A.对地区的选择:发达地方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一般而言,在职业发展初期尽可能的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等在职业发展上达到相当的程度在考虑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职业过程中频繁的更换城市也不太好。B.对行业的选择尽量选发展前景大的产业;转行要考虑行业内的连续性;可以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做相同的职业,成为专家,也可以在同一个行业的不同职业中转换,成为全才。C.对企业的选择国企、外企、民企;刚开始尽量不要进比较小的企业。3、确立目标:A.选择职业 B.确定该职业、该行业所需的素质要求4、实施策略:目标分解,找出差距,提升自己5、评估、反馈、调整A.环境是否改变?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目标B.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准确?C.自己的能力、素质是否达到了职业的要求?23五、板书设计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一)理想的含义和特征(二)信念的含义和特征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意义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二)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三)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四、职业生涯规划(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及意义(二)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六、作业1、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设计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行动方案2、在职业生涯规划行动方案的基础上,制订自己大学发展目标、实现步骤和措施3 分钟讲解作业要求24第 4 周,第 次课 授课章节 爱国主义教育(一)授课方式 讲授( ) 实践( ) 其他: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知识目标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技能目标能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是否是爱国主义行为作出评判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此塑造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能制订“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活动方案并实施教学目标素质目标 激起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要求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教学难点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区分、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教学参考资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 ,戴艳军、杨慧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刘书林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目标训练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刘玉娟等主编教学资源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案例分析教学过程提要告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引入任务项目操练初步或基本能力深化对基本能力的体会归纳本次课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本次课所要求的能力总结作业布置制订“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活动方案并收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图片教学组织课后辅导课后记25( 内 页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及旁注26导入新课:“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继的进化生存下来了”罗素问:为什么其他的帝国都消亡了,而我们中国却传承了 5000 年至今仍然存在?(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一个民族需要民族精神,一个时代需要时代精神,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新时期我们仍然需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先我们应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第一,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爱国情感,是一种热爱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情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古今中外,人们都把自己的祖国比作母亲,对她怀着极其深厚的感情,英文中的“祖国”的单词是“motherland”,字面含义就是“母亲之国” ;对“母亲之国”的热爱,是人类的一种共同的情感。热爱祖国是爱国主义的最基本的要求。现代意义上的祖国,三层含义:(1)一定区域内的国土。我们的祖国首先就是由 960 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自然风貌、自然资源所构成的这块国土。(2)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国民。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化、社会心理、历史传统等社会关系。(3)建立在这块土地和人民之上的实施阶级统治的政治机构国家。所以祖国就是由国土、国民和国家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相应地,爱国情感也必然表现对故土山河的热爱,对各族人民的热爱,对自己国家的热爱。第二,爱国主义是基本的思想观念,是一种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祖国关系的崇高觉悟。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爱国主义指的是人们对祖国的历史、现状、国际关系以及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的一种科学的理性的认识。正确看待个人与祖国的关系。爱国主义要求人们始终坚持如下认识:一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祖国负有责任和义务。 真正的爱国主义者为了祖国,可以抛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荣誉、事业、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二是祖国的前途命运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祖国的强弱,决定了个人的地位和尊严。正如江泽民所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名成员。每个人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同祖国的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利益都是同祖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祖国高于一切的观念,把爱国作为自己的神圣义务。 第三,爱国主义是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是一种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导入新课5 分钟理论讲解20 分钟27爱国主义是一种道德要求。世界各国的人民都以是否热爱自己的祖国,能否为祖国贡献力量作为尺度,来评价一个人、集团、政党、阶级的言行。把爱国、报国、兴国、强国、救国视为高尚的美德,把卖国(求荣) 、 (丧权)辱国、祸国(殃民)乱国、叛国等视为不道德的丑恶行为。爱国的英雄,成为人们世代颂扬的对象,而卖国的汉奸,则是人们千古唾骂的罪人。爱国主义是一项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又如,宪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这些法律规定,表明热爱祖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履行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爱国主义还是一种人生价值准则。它强调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倡导一种报效祖国、为国家为社会献身的精神。凡是利国利民之举,就应奋勇争先;凡是不利或有损于祖国利益的事,则无论外界环境、社会风气如何,都不应为其所动,并且坚持不懈地向一切损害祖国利益的人和事作斗争。综上所述,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概念,它通过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爱国的行为表现出来。其中,爱国情感是一种感性认识,爱国思想是一种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一种实践。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光有爱国情感还不够,还要不断提高爱国觉悟,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理性升华,同时要切实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河山,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发展的基础,祖国的这片大好河山与我们民族和个人息息相关,是相互依存的。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 、 “保我国土” 、 “爱我家乡”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的意志决定着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对人民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 ,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 ,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我们伟大祖国是世界上最光彩的文明古国。在创造祖国文化的历程中,各族人民都做出了贡献。56 个民族绚烂多彩的文化总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藏族的格萨尔王 ,蒙古族的江格尔 、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文坛上气势磅礴的三大长篇英雄史诗)(4)爱自己的国家 国家具有实施阶级政治统治的职能、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职能和维护国家主权的职能,是人类共同体的最高政治形式。国家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那么,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就会安居乐业、生活幸福。提问、举例文学艺术5 分钟28“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邓小平二、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