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二年级语文下9枫树上的喜鹊教案反思作业题

上传人:Q** 文档编号:358599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二年级语文下9枫树上的喜鹊教案反思作业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二年级语文下9枫树上的喜鹊教案反思作业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二年级语文下9枫树上的喜鹊教案反思作业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二年级语文下 9 枫树上的喜鹊教案反思作业题教学要求 1.会 读、会写本 课的生字。积累新词。2.指 导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 纯净透明的语言。3.激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让学生懂得爱护鸟类。重点难点 1.学会本 课的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 纯净透明的语言。3.激励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教学课时 两课时。9 枫树上的喜鹊作者:郭风我 们村的渡(d )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 它好像 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句导读:比喻句。把大枫树比作绿色的大伞,写出了枫树的生命力旺盛。它的绿荫(yn) 遮蔽(b )了村里的渡口。 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 我喜 欢极了。段导读:写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大枫树。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 抬头看喜鹊的窝。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 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句 导读: 心理描写。写出了自己对喜鹊的喜爱之情。段导读:写我在心中把喜鹊称作阿姨。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写我喜欢 我们村渡口旁的大枫树上的喜鹊。我真是喜欢极了。上个星期天早上 ,我正要撑(ch n)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 发现喜 鹊阿姨的鸟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段导读:写喜鹊阿姨家里添了六只小喜鹊。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 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句导读:心理描写。 “喜鹊弟弟”这 个称呼表达了作者对小喜鹊的喜爱之情。段导读:写我把小喜鹊称作喜鹊弟弟。第二部分(第 3、4 自然段):写喜鹊阿姨家添了六只小喜鹊。从那天起,我一有空,便来到渡口边,站在 枫树下看望我的喜鹊弟弟。喜鹊弟弟长得真快,好极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 一会儿教喜 鹊弟弟唱歌, 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pn)音字母(m)句导读: 排比句。 “一会儿 一会儿一会儿”这个句子写出了喜鹊阿姨对喜鹊弟弟的关心与教育。段导读: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学习和游戏。“鹊!鹊!鹊 !”喜鹊阿姨教道。 我知道,这便是 a,o,e。 喜鹊弟弟也跟着学 :“鹊, 鹊,鹊”段导读:这组对话描写了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的场景。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冈(n)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 喜鹊阿姨站在窝边, 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 !鹊鹊鹊 ?”我懂(dn)得, 她问话的意思是:“看!那是什么?”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 鹊!鹊鹊!鹊鹊鹊!”我懂得,喜 鹊弟弟很快给出了答案( n):“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起来了!”段导读:这组对话写了我能听懂稀缺的对话。第三部分(第 512 自然段):写喜鹊阿姨教喜鹊弟弟说话。 我真高兴啊!第四部分(第 13 自然段):写我听懂了喜鹊的话心里很高兴。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2. 会 读“渡、蔽”等 7 个生字、会写“伞、姨” 等 8 个生字。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一 激趣导入,理解题目师:同学们, 你们看到 过树上的鸟儿吗?生:看到过。师:请你说一说, 这些 鸟儿在树上是怎么叫的。生:叽叽的不停地叫。生:有的边拍打着翅膀边叫。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今天, 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棵枫树上的喜鹊, 看看这上面 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题目,学生读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 乐诵读。2.学生边听 边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3.检查自学情况 :(1)小老师领读生字(2)小组开火车读(3)认读生字词语。d kupin yinz myu xd sn yshn nfn bin渡口 拼音 字母 游戏 打伞 阿姨 山 冈 方 便(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涂出。在句子中检查认字: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今一早上, 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朗读指导:本文是篇童话, 在童话里,不同的人物说的话要学会按不同的特点去读。本文喜鹊教孩子们读拼音时,可以联系我们学拼音时是怎么读的,也学着怎么读。三 写字指导1.观 察我会写的字,说发现。2.范写以下几个字:伞:里面是两个点, 不要写成了 “人”字。姨:右边“弓 ”写的不要太宽了,跟上面的横基本平齐,这样美观些。戏:右上角有点, 不要忘写了一点。母:先写竖折, 然后写横折 钩。3.学生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古筝曲)4.展示交流。1.把学生代入角色体验。不断体验角色的过程,是学生全部生命活力的外化,是对课文中包含的思想情感的重新组合和建构。2.注意孩子的个性化的朗读体验,通过激发想象, 创设情境,让孩子 们感受阅读 的乐趣。放手让学生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情的熏陶。1.巩固所学生字、词语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喜爱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多媒体课件。 一 直接导入下面,我们继续 学习课文。二 检查预习情况1.了解读了几遍。2.抢 答 :故事发生在哪里?教学生字:渡口。生读。请生指渡口在哪儿?(渡口旁的枫树上。)教学渡船,渡河, 摆渡。三 学习第 1 自然段1.指名读。2.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样的枫树?交流。(很大很高) 请大家读 出这种感觉。你想把什么词语送给枫树?四个字的词语。示例:绿荫遮蔽。3.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个词语是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请生说说类似的词语。例如:巨大 贫穷 广 阔4.再 读 第 1 自然段, 了解我喜欢什么?(喜鹊和枫树。)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 。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 话书里那样, 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5.默 读 第 212 自然段, 把喜欢枫树、喜鹊的句子画出来。交流。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阿姨。生读,哪个 词写出我特别喜欢阿姨?常常 喜欢师范读,听出什么不同?生再读。6.还 有 这样 有意思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我的喜鹊弟弟。师:“我”为什么把喜鹊称为阿姨和弟弟?生:因为对喜鹊非常喜爱。7.把 这 两句 变成诗行 ,生齐读。课件出示句子: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8.交流其他喜欢的句子。9.把童话变 成一首小 诗,出示 3 句变成诗形的句子,配乐读。10.师当阿姨 ,生当弟弟配合读。强调标点:“!” 和“,”弟弟的“,”可能学得怎么样?再学一学。四 学习第 9 自然段1.喜 鹊 不仅 学拼音,还看日出呢!师画太阳。(出示课文内容)生做老师,生做弟弟, 演一演:阿姨,弟弟 ,翻译,旁白。2.理解省略号的意思:阿姨和弟弟一起学拼音 ,看日出,还可能做些什么呢?汇报交流:教“ 我”唱歌;教“ 我”飞翔;教“我”梳理羽毛3.四人小组 合作编故事。 (在同学们的朗读声中结束这节课)9.枫树 上的喜鹊教唱歌渡口旁枫树上做游戏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教拼音称呼喜鹊 阿姨 弟弟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没有想象就没有 创造,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充满着想象和童趣。课堂上,多 让学生发挥 想象, 并给机会让 学生创编并表演课本剧,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课文中尽情地遨游,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 做到想 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让学生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生活经验,在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事物的独特感受,让他 们用稚嫩纯真的童心自由地去体验角色,体验自然,体验生活。1. 看拼音写词语。 y(阿姨) fnbin(方便) zm(字母) jiosh(教师)yu yn(游泳) kn x(看戏) d sn(打伞) ti tu(抬头)2.给 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1)我真高兴啊!(2)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3)看!那是什么 ?(4)我知道, 这便是 a、o、e。3.想象下面的情景,试着将它写下来。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示例:我看到这个情景, 会想到,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时, 小喜鹊 高兴地叫起来: “谢谢妈妈!谢谢妈妈!”喜鹊妈妈看着小喜鹊吃着虫子,也高兴地叫起来:“快快长大!快快长大! ”1.作者简介郭风,福建人。 1940 年,散文地瓜(又名袭) 发表于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随后不断发表作品。1945 年出版童话集木偶戏,以其风格新颖, 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先后出版蒲公英和虹叶笛集等约 30 本散文集、散文诗集和儿童文学作品。童话散文诗红菇的旅行获全国第二届儿童文学奖。他的散文大多描写故乡风物和斗争生活,纤巧优美。2.教学精彩片段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 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字母师:这里有个省略号, 表示什么意思呢?生:表示喜鹊阿姨还教小喜鹊很多很多的本领呢!师:你太聪明了, 把这 个省略号送给你。师:除了唱歌, 做游戏 ,学拼音字母,喜鹊 弟弟还学会了哪些本领呢?你想象一下, 能用“ 一会儿一会儿”来说一说吗?生:喜鹊弟弟一会儿捉虫, 一会儿飞翔。(学生通过 不断地想象 ,把自己融入到童话故事当中,在幻想里, 成为 角色中的一 员, 感受到了想象中的成就感,自由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