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9505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生物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理解内环境的知识;理解体内细胞物质交换是通过内环境而实现的;理解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重点难点】重点: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难点:稳态的概念。【教学过程】1、 内环境(1) 内环境的概念(2) 内环境的组成和关系 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体内细胞和内环境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血浆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绝大部分组织液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又回到血浆中,小部分组织液可透过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液经淋巴循环到达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中。2、 稳态的概念(1) 缓冲物质概念组成作用(2) 稳态概念(3) 意义【疑难辨析】一、 体内细胞的气体交换(一)单细胞动物的气体交换 直接与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二)多细胞动物的气体交换 通过呼吸系统和内环境而实现的。包括:1、外呼吸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二、体内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与新陈代谢直接有关的四个系统是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系统。 但其他各种器官、系统与新陈代谢也都有一定的关系,例如:内分泌、神经系统对新陈代谢起着调节作用。 三尿液的形成: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将血液过滤,形成原尿(每日约150-180升);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将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物为尿液(含尿素、水和部分无机盐), 排尿不仅是排出废物,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使内环境成分保持相对稳定起重要作用。 四排泄和泌尿的区别:排泄是将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代谢终产物是指含氮废物(如尿素、尿酸等)、二氧化碳、代谢中产生的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排泄有三条途径:人体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同时也排出了少量的水分;出汗也是一种排泄方式,可排出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并且出汗还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由此可知泌尿是一种排泄途径,但排泄的概念远比泌尿为大。此外,粪便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残渣,故排粪不能称作为排泄,而称作排遗【练习】1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2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液 D.血浆3毛细淋巴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这层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 D.淋巴和组织液4血浆中的水来自 ( ) A.组织液、细胞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组织液 D.血浆、消化道5脂类物质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输送到各部分组织细胞,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 血浆组织液淋巴A。 B。 C。 D。6下列各项中,是血液中一对缓冲物质的是 ( ) A.H2CO3/NaHCO3 B.NaHCO3/Na2CO3 C.HCl/NaOH D.HNO3/NaNO37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指出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 ; ; . (2)组成内环境成分的是图中标号 .8图是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其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9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但血液中的PH值始终在7.35-7.45之间,请分析原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