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86709 上传时间:2019-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西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5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规范练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18湖北荆州月考)下面为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及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图中的()A.1位置B.2位置C.3位置D.4位置2.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B.C.D.答案1.A2.C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间可算出图中四地昼长小于12小时,昼短夜长,是冬半年;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判断出位于近日点附近,处于冬半年,A项正确。第2题,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可计算出,地昼长为9小时30分,地昼长为8小时36分,地昼长为10小时14分,地昼长为10小时32分,因此纬度由高到低为,C项正确。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第34题。3.下图中最能示意立冬这天南京(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4.下列节气中,关于南京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若大寒节气日降雪,则可能受冷锋影响B.若雨水节气日降水,则多为对流雨C.白露和寒露节气日,南京日出方位相同D.惊蛰和清明节气日,南京日出时间相同答案3.C4.A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立冬为11月7日前后,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太阳直射南半球,南京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因此A、B两项错;太阳直射点每四天纬度移动大约1,立冬前后太阳直射点大约在12S,据此可算出该日南京正午太阳高度为46左右,故选C项。第4题,据图可知,大寒为冬至日后大约1个月,为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易形成寒潮而带来降雪;雨水大约为2月份,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不易形成对流雨;日出方位相同的两天昼长相同,白露到寒露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昼长不同,日出方位不同;惊蛰到清明,南京昼长逐渐变长,昼长不同,日出时间不同。(2018湖北荆州摸底)下表为上海市某民居正南朝向窗户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第56题。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面积/米254.994.984.974.985.下列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中与表中时段最接近的是()6.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B.黑夜逐渐增长C.白昼逐渐增长D.正处于6月答案5.C6.D解析第5题,该地正午阳光位于正南方向,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先变小后变大,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应为夏至日前后。A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日光照图;B图示意北半球的冬半年;C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现象,为夏至日光照图;D图中晨昏线与某条经线重合,为二分日光照图。故选C项。第6题,从表中看,该地阳光照射面积先减小后增加,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加后减小,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地球公转趋向于远日点,公转速度减慢;北半球黑夜先变短后增长,白昼先增长后变短;此时正处于6月。(2018辽宁鞍山一中模拟)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第78题。7.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8.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7.C8.B解析第7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说明乙地位于赤道上。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时,可计算乙地经度为60W,位于西半球。故C项正确。第8题,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5,且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故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B项正确。我国某校地理小组测得每天11:30旗杆影长最短。该小组利用连续五天的测量数据绘制了如下学校旗杆每天最短影长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第910题。9.该时段最可能接近()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0.根据图文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江南丘陵D.华北平原答案9.D10.B解析第9题,由图可知,该地影长先变长再变短,故为冬至日前后。第10题,该地每天11:30影长最短,即地方时为12时,据此可以得出该地位于127.5E,且该地位于中国,所以该地在东北地区。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右图)。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据此完成第1112题。11.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A.恒星日B.太阳日C.恒星年D.回归年12.周礼记载:“冬至景(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景(影)长五寸。此长短之极。”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是()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太阳辐射达最强B.冬至日,北京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南C.影长最长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D.影长渐短时,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答案11.D12.D解析第11题,古人利用圭表测量正午日影,来定节气和一年时长,利用的是太阳的回归运动规律。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回归年。第12题,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天气状况、海拔高低等,故A项错;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市昼短夜长,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B项错;影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故C项错;影长渐短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D项正确。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利用的方向之一。图1是天津市某新型居住小区楼房二楼正南向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照片,图2是太阳能集热器装置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图1图213.冬季某日晴朗的午后14:30左右,太阳照射该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所产生的影子偏向于照片中()A.处的左下方B.处的左上方C.处的右下方D.的处右上方14.关于使用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叙述,可信的是()该装置的“可调节型支架”的长度随楼层不同不发生变化所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相同将该装置移至上海地区使用,集热器冬季集热时间会缩短将该装置移至上海地区使用,“可调节型支架”的长度应该拉长A.B.C.D.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该地位于天津,冬季某日晴朗的午后14:30左右,太阳位于西南部天空,太阳照射该壁挂太阳能集热器所产生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即偏向于照片中处的右下方,C项正确;影子不可能向西偏,处、处在西侧,A、B两项错;太阳在高处,影子不会在热水器上方,处在上方,D项错。第14题,壁挂太阳能集热器的“可调节型支架”的长度随纬度不同和季节不同发生变化,随楼层不同不发生变化,对;所安装的墙壁朝向南、北半球不相同,错;将该装置移至上海地区使用,上海纬度比天津低,集热器冬季集热时间会增长,错;上海正午太阳高度比天津高,将该装置移至上海地区使用,“可调节型支架”的长度应该拉长,对。15.读地球晨昏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图为晨昏线通过极点A后,与AC所在的经线相交于B点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最大的圆为赤道,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小虚线圈为极圈,C为极圈上的一点,B为经线AC段的中点。(1)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月22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月7日。(2)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一艘位于赤道上的游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该游轮所处的经度位置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3)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4)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答案(1)35(2)135W1143N(3)1634S(4)延长减慢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度值的变化可知,图中极点为北极点。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晨昏线通过极点A(北极点)之后,北极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晨昏线通过极点A之日,日期约为3月22日;通过C点之日,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为6月22日前后,B点位于AC的中点,所以通过B点之日日期约为5月7日。第(2)题,晨昏线通过B点之时,45W平分白昼,则其地方时为12时,一艘位于赤道上的游轮上的游客恰好看见日出,则该游轮处的地方时为6时,比45W晚6小时,通过计算可得出该游轮所处的经度为135W。由于B点为AC的中点,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赤道到北回归线的中间纬度,约为1143N。第(3)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晨昏线通过B点之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143N,与北京(40N)所处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却相同的纬度是1634S。第(4)题,在晨昏线经B点至C点期间,为5月7日前后到6月22日前后,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白昼时间逐渐延长,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减慢。16.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期界线,O点为极点,P点纬度为7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此时出现极夜的范围是。(2)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时,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方向)移动,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4)在下图中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照侧视图(C点6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90)。(要求:画出地轴、晨昏线、太阳直射光线、直射点所在纬线、极昼极夜纬度,用阴影表示夜半球)答案(1)(20N,135W)70S及其以南(2)17西九区向东至东十二区(3)南变长(4)见下图。解析第(1)题,根据经度变化可以判断O为北极点,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由此可推断OB为180经线,OA(45E)为0时经线。P点(70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故直射点为(20N,135W)。第(2)题,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45E为12:00,据此可以计算出北京时间和0时经线所在时区。第(3)题,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北极附近极昼范围缩小,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上海昼渐短,夜渐长。第(4)题,注意直射点、极昼极夜的范围及太阳光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