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美术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7578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美术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美术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美术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美术上册苏州园林教案 苏教版知识目标:1.认识苏州园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了解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2.认识园林的基本要素,认识中国园林的表现方法。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苏州园林的文化美,培养学生从事物现象本身挖掘内在文化底蕴的能力。 2.初步学习从构图的角度把握简单的类似效果图的图形表现能力。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和鉴赏传统文化美的情操。2.学会欣赏高雅艺术。难点1.理解园林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2.掌握效果图的图形表现方法。重点1.园林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2.把握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苏州园林简述1.导游如果让我来给大家导游苏州,那么,你们最想看的是什么?苏州园林。当然,要欣赏苏州园林,我认为并不是很简单的。因为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的精华,表面看园林只是一个小小的天地,但其中的内涵太丰富了。也许只有你了解它,才能更好地欣赏它。你了解传统住宅的庭院这个概念吗?建筑物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通称为庭或庭院。以前许多不很大的住宅,也往往有一个小院落,江南人称谓什么?天井,虽然只是有一二棵树,或者放置一块太湖石,种植几棵盆景等等,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崇尚自然美的追求。4. 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从源头上来说,晋代的陶渊明作为中国文人的隐逸之宗,他的“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表述了人类对居住环境的理想追求,这句话既和后来的山林诗、田园诗有关,也和园林有关。因为园林就是诗中的山林、田园,又是可以居住的住宅,或者叫“城市山林”。在人类生活中,城市是繁华的缩影,但又总和嘈杂分不开,而山林二字,却勾勒出了一种自然环境本真的幽静与深邃,苏州园林正好是城市的“闹”中取静的典型。墙外长街车水马龙,粉墙之内却一片悠闲、恬静。二、苏州园林的特点请大家说说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教师最后概括。1. 曲径通幽 园林游览路线的特点便是曲径通幽。在园林创作里,曲径通幽,几乎是一种典型特征。清代学者俞樾甚至就将自己的园林命名为曲园,自号俞曲园。2.小中见大遥想当年,大大小小的园林,原不过是大户人家的私家花园而已。所以 ,大者数亩,小者几分。颇有 “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意味。但小虽则小,“片山多致,寸石生情。”何况水如镜面,则又以一当二矣;再加上在结构设计中追求的步移景换,此又以一当数也;漏窗竹影,平添画意无数;匾额楹联,更营造出无尽意境,此又乃以一当无数也。所以寸山尺水之间却可以意味无穷。3.自然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苏州古典园林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4.借景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苏州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借景的最大好处就是变有限为无限,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通。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另外园林内无处不在的题词铭记,为园林平添、远借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三、认识园林元素童隽在江南园林志中提到园的繁体字 “園”,他是这样解释的“口”者围墙也,“土”者似亭台楼阁。“口”居中为水池,余者似石似树。妙也!囊括了园林的基本元素。1. 建筑庭园建筑的布局,往往与住宅部分有着极大的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追求。它没有一处是规整与对称的,或者说,不对称、不整齐、不均衡、不规则,已成为园林创作中避免重复、力求变化、营造幽深的要领。在庭园部分,这些建筑或聚或散、或大或小,都是邻山近水、因地制宜。在整个园林中,它们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2. 山水山和水在园林中的位置可想而知。古代造园家甚至明确地为他们作了定位,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为了防止水质腐败,还创造了在水底凿井的方法。据苏州的园林部门与文物部门调查了解,许多园林水池池底都在不同的部位有两口井眼。这种水底之井,可以使园林的地表水与流动的地下水相互沟通,从而改善水的质量。3.陈设园林里的家具,往往是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的故物,保留着那些当时的精神观念和古老的文化传统。王世襄先生说:“中国古代家具受到人们的重视决不是偶然的,就其中的精品而论,结构的简练,造型的朴质,线条的利落,雕饰的精美,木质的精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用这段话来形容苏州园林中的陈设,也非常恰如其分。家具之精,陈设之美,也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一个特点。除了家具,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4.植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素有花木移情之说。如“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些植物,以其幽雅、挺拔和傲寒的特点,成为文人雅士们自况的品格,作为风雅之园的苏州园林,对园中植物的选择和栽培,加上盆景艺术便体现了园林主人对植物的意趣与追求。四、思考题:1.苏州园林为什么能够获得那么高的评价?为什么我们都能感觉到苏州园林的美,但又很难一下子说清楚?2.下一课我们将分成小组,完成一个“诗情画意造园林”的设计图,每个同学可以做些什么准备呢?第二课时一、回顾思考题:请回答苏州园林为什么能够获得那么高的评价?为什么我们都能感觉到苏州园林的美,但又很难一下子说清楚?视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适当组织串联归纳。主要点:(1)苏州园林凝聚、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化精华的艺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2)又有着小中见大、曲径通幽、崇尚自然、巧于借景等特点,所以使苏州园林能够获得很高的评价,能让人处处感觉到其中的美。看看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评价的: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四大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6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二、小作业 园林设计1.欣赏先欣赏几位苏州画家孙宽、姚苏的园林画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们的作品表现的是画家凭着对园林的了解和热爱,从而营造出来的纸上园林,并不一定是具体的某个园林的实景。往往是先画一幢园林建筑,然后围绕着建筑开始,理水叠山、架桥植树,不知不觉中体现了苏州园林小中见大、曲径通幽的特色,我相信这对我们会是一个很好的启示。2.作业诗情画意造园林下面我们可以就近由三、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共同策划完成一个园林的设计图。建议大家先商议一下,可以由一个同学动手,也可以一起动手,或者轮流动手,只要求画一个简略图,能体现你对园林空间布局的理解就可以了。注意画出建筑、树、石等物在空间中的远近变化和相互掩映,着意表现苏州园林的意趣和特色。3.评价虽然我们只画出了一个简要的略图,但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如果我们有机会,还可以发展成更好的佳作。(教师此时可以出示自己或者学生的优秀作品。)三、下面我们不妨围绕苏州园林这个主题作更多的延伸1.你知道计成和他的园冶吗?计成,字无否,江苏苏州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他不仅工诗善画,而且能以画意造园,他主持建造了多处当时著名的园林。计成在扬州的寐园之中,完成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造园专著园冶,全面总结了造园经验。从园林的总体格局到个体设计,从园林要素到建造手法,都有详细论述。其中不少插图,都是当时江南园林的实例。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2.静思园和它的主人刚才我们了解的计成是四五百年之前的吴江人,下面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当代的造园人陈金根和他的静思园。陈金根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可以说他是用了毕生的精力建造了位于吴江近郊占地100余亩的静思园,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家园林。园中建筑沿袭苏州古典园林的文脉,小巧别致,主要景点有鹤亭桥、小垂虹、静远堂、天香书屋、庞山草堂、苏门砖雕和盆景园、历代科学家碑廊、咏石诗廊等。 “奇石馆”内陈列着大量灵璧奇石,著名的“庆云峰”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3. 园林和戏曲昆曲或者评弹都是苏州的瑰宝,但它们都和苏州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特别是由昆山腔而衍化发展而来影响深远的昆曲,产生过牡丹亭这样的不朽名著, “良辰美景夺何天,赏心乐事谁家园”,不仅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不少的中国古典戏曲也都曾经取材于园林,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文脉”这一名词的内蕴。4.园林的两大系列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5.苏州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四、结束语:通过二节课,我们初步浏览了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等各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所谓园林的意境,就是在具体的、有限的园林景象之中,我们可以融入对古代文化的体味,融入与自然交流的体验,融入对人生哲理的体察;从而取得净化心灵的美感享受,产生多种多样的联想。但是要获得更多的体验,还有待将来同学们自己不断的亲身体验和研究。只有更好地了解它,才能从深层次的文化角度来欣赏它。 吴江市盛泽二中张幸亏2010-5-21教后随笔:我平时对苏州园林很感兴趣,同时我也深知要上好这一课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苏州园林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产物,它差不多就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内核,涉及历史文化的许多内容。如何深入浅出让初中学生理解,同时在推本求源的同时突出苏州园林本身,是很值得推敲的。其次苏州园林和许多文化艺术有着太密切的关系,如戏曲、绘画、诗歌、盆景等,内容虽多而课时却是有限的。我建议教师在处理本课教材的时候,不妨可以机动地把某些内容作为延伸部分,这样,也可以较好的开拓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我把这一课是作为欣赏课来处理,但是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画园林设计略图这一环节,这一环节中,我认为重点是让学生通过作图理解园林艺术的曲折通幽之特点,只要能把意思表示出来即可,并不在乎学生画的水平如何和是否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