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黄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二章运动和力.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374939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黄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二章运动和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3黄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二章运动和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3黄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二章运动和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中考物理备考复习课件,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一、运动的描述,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分)曲线运动直线运动,二、机械运动,5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2)速度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二、机械运动,(2)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单位大。单位的意义: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换算:1m/s=3.6km/h。(3)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可以看出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个恒量,速度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二、机械运动,6变速运动:(1)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2)平均速度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快慢的大致情况。(3)计算: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s及对应的时间t公式(4)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5)平均速度的测量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三、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_。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常用单位有_,_,_,_,_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m1m=103nm1m=106m1m=109nm,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刻度尺,三、长度的测量,4.正确使用刻度尺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三、长度的测量,5.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用一般的刻度尺是不能直接测量出一些尺寸很小的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的,但如果把很多这样相同尺寸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能够测量出累积起来后的总量,再用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就能得到每一个物体原来的长度或厚度。例如用累积法可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或测量出一根细铜丝的直径。(2)替代法用替代法可以较方便地测量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圆形花坛的周长,测运动场的弯道处长。(3)平移法用平移法较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四.误差与错误,1.误差的概念:误差是_。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能够消除。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4.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高精度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五.时间的测量:,1、单位:秒(S)2、测量工具:古代:日晷、沙漏、滴漏、脉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等,有关力的知识,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推、拉、压、提、吸引、碰撞等作用均称为力。,力的特点,(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相对的。,(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3)力的作用与是否接触无关。,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单位:N,(牛顿),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中常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1)根据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2)轻拉弹簧钩挂几次,使其处于自由伸缩状态;(3)观察指针上否指在“0”点,并看其分度值。,使用中:,(1)所测力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2)测拉力时,要匀速拉动物体;(3)待指针静止后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使用前:,六.力的基本知识,力和运动,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原来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状态,实际上是物体所受力的合力为“0”),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对惯性的理解,(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原来的状态不变,速度的大小、方向不变。,(2)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不论运动状况如何,受力与否)都有惯性。,(3)惯性不是力。,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惯性则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七.力和运动,力和运动,力平衡:,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0”。,二力平衡:,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大,共线,反向,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时的运动:,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平衡状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则是“分别作用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两个物体上,七.力和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七.力和运动,中考真题赏析,【例1】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叉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孰道上,答案:C,中考真题赏析,【例2】.3如图所示,某物体(可看成一个点)从坐标原点0开始以3c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2s,然后以4cms的速度沿y轴正方向运动2s到P点(图中未标出)。若物体直接从O点沿直线匀速运动到P点,所用时间也为2s,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cms。,5,中考真题赏析,【例3】襄阳东风汽车试车场是我国规模最大、设计标准最高、试车功能最全的试车场,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试车场,全国有70%的新车在这里试车。在45o倾角的试车道上,汽车以180km/h的速度飞驰。从襄阳火车站到古隆中,距离约为18km,假设汽车以这个速度奔跑,从火车站到古隆中只需要_h。如图是某汽车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从图像中可以看出汽车在AB段的运动速度_汽车在CD段的运动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1,大于,中考真题赏析,【例5】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箱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小球具有_的缘故。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_(选填“东”或“西”)运动的。,惯性,东,中考真题赏析,【例6】杂技节目表演中,一位杂技小丑穿着很长的大皮鞋,站在水平舞台上向观众鞠躬致意,双脚不动上身没有躬下,而是整个身子笔直缓慢向前倾斜却不倒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丑的鞋子可能很重,有助于降低重心B小丑的鞋子长,支撑面扩大了,使重心在支撑面以内C小丑的鞋底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D小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大小相等,C,中考真题赏析,【例7】如图所示,一闹钟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A.闹钟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闹钟受到的重力和闹钟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A,中考真题赏析,【例6】杂技节目表演中,一位杂技小丑穿着很长的大皮鞋,站在水平舞台上向观众鞠躬致意,双脚不动上身没有躬下,而是整个身子笔直缓慢向前倾斜却不倒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丑的鞋子可能很重,有助于降低重心B小丑的鞋子长,支撑面扩大了,使重心在支撑面以内C小丑的鞋底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D小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大小相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