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再塑生命》教案17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2191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再塑生命》教案17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再塑生命》教案17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再塑生命》教案17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再塑生命教案17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3、体味文章的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革命斗争中致残以后,能写出鼓舞了数代人的名著,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有一位世界著名盲人女作家、教育家,她就是海伦凯勒。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生于亚拉巴马州,在波士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莎莉文老师的协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写作,还学会了说话,上了大学,并且成为有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00年,海伦进入拉德克利夫学院学习。并于1904年荣誉毕业。当年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我的一生(又译我生活的故事)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三、整体感知课文:1、默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试给三部分拟小标题。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3探究课文,思考问题:()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明确: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明确: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明确:莎莉文老师把我带到大自然中,运用我的触觉、嗅觉,以及学到的词汇,让我在头脑中形成特有的形象。有一次,莎莉文老师让我坐在树上等候她回去取午餐,突然天气变化,暴风雨来临,在最危急的时刻,老师来了,扶我下来。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大自然不总是对人微笑,给人仁慈。()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明确:莎莉文老师用的是情感体验法。通过情感体验和对各种不同事物的对比,使海伦从中去感受。如:“莎莉文小姐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在我手上拼写出了我爱海伦几个字。莎莉文老师把我搂得更紧了,用手指着我的心说:爱在这里。“这时,我突然明白了,这个字原来指的是脑子里正在进行的过程。这是我第一次领悟到抽象的概念。”“刹那间,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觉到有无数无形的线条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灵中间。”()题“再塑生命”有什么丰富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谁再塑了谁生命明确:“再塑生命”从字面上来理解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莎莉文老师让我回到自然,感悟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海伦凯勒用此为题为了表达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疑惑?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可以从莎莉文老师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从海伦凯勒的角度考虑。朗读训练:课文第二部分写得非常优美,简直是一首散文诗,充分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的性格和精神追求。教师可让学生朗读、点读,甚至有选择地背诵。七、小结:莎莉文老师的奉献精神和作者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品质都需要我们去学习;我们更应该珍惜生命,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大自然的美丽,用心去爱这个美好的世界。本文是美国教育家,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的作品。这篇课文,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聋哑女孩的精神追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动。同时文章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八、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再塑生命小标题: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凯勒: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敢于体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莎利文:爱与奉献附:生命遐想(一)生命是一条河,它只是一味地向前奔腾,向着那蔚蓝色的大海,义无返顾地奔腾着,虽然路途中有高山峻岭,有低谷险滩,有泥沙巨石,它却永不回头地走着。向着那蔚蓝色的梦,一路高唱澎湃的歌。 等到流进那壮阔的大海时,河便消逝了,消逝在那一片蔚蓝色的宁静里,已没有了与高山搏斗时的兴奋,没有了跃下万丈深渊时的壮观,没有了接纳小溪时的喜悦,没有 一位剑手,遍走大江南北,目的是为了寻觅对手。有一天他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成了真正的剑术高手。但此后他总觉生命中缺少了点什么,再也没有了生活的激情,没有了欢乐,一如那消逝在蔚蓝色大海里的河。 什么原因?生命中没有了追求! 生命就在于追求,追求的过程,而不是追求的结果。过于看重了结果,往往被结果所累了,就象大多数人被名利场所累一样。 (二) 一位科学家研究发现,如若每个人把大脑皮层的脑细胞开发出百分之六十,那么每个人都是科学家。这就说明人的潜能是极大的。张健横渡英吉利海峡,北大四名学生在挑战珠穆朗玛峰时不幸殉身于雪崩之下,这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不可思议的,而他们却在极大限度的享受着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在挑战着生命的极限,追求着生命的极致。 生命就在于是否挑战,所以社会中才有了智者,有了愚者;有了三教,有了九流。社会才成为了社会。 (三) 河流在追寻蔚蓝色梦的旅途中,孕育了茂密的森林、青青的草地,在孕育中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变换着不同的角色:或儿子,或父亲;或女儿,或母亲;或丈夫,或妻子。从出生起也就被赋予了一种使命:儿子需要父亲的责任,父亲需要儿子的义务;女儿需要母亲的慈爱,母亲需要女儿的孝心;丈夫需要妻子的温柔,妻子需要丈夫的体贴。所以,生命不是属于个人的,它是大河中的一小溪,是火车中的一链条,是青竹中的一节,是鲜花中的一瓣 在漫长而有短暂的人生路上,怀抱着一种庄严的使命吧,这样,就会使许许多多不辉煌的生命辉煌起来! 生命就在于有一种使命,珍惜生命吧,因为生命是使命的载体。(四)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落。追求生命的完美无缺,是每个人都向往的,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是平凡的人,或许遗憾是与生俱来的。当日子一天天在手指中滑过后,才发现没有了遗憾,生命中便没有牵肠挂肚,没有了刻骨铭心,没有了撕心裂肺,没有了咀嚼,没有了回味 噢,遗憾已填充了整个生命! 生命在于遗憾,没有遗憾的生命或许才是生命中真正的缺憾。 (五) 一位极地探险家,先后征服了南极、北极。 他获得了无数枚勋章,但失去了双腿,被极地严寒冻坏的。 到了晚年,一位记者问他:“你是为获得勋章感到自豪,还是为失去双腿感到后悔呢?” 老探险家闭上双眼,沉默了许久,才喃喃地说:“那洁白的极地荒原,多么令人神往!” 是啊,生命的意义不是那带着花环的勋章,更不是无谓的后悔自责,而是那“洁白的极地荒原”,这就是境界,大多数人达不到的生命的境界! 当人们争先恐后地涌上坎坷的名利途时,这时,你完全可以折向另一条采撷带着朝霞的生命境界的小路,我不敢保证你会比别人获得更多更好,但我敢肯定,你所得到的一定是他们所得不到的。 生命就在于一种境界,一种无怨无悔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