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喂—出来》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1704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喂—出来》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喂—出来》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喂—出来》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喂出来课堂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一、导入 师:(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之后。)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的小说。例如,大家熟知的哈里波特和海底两万里都属于科幻小说。 二、讲故事 师:昨天我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老师也读了,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1:由很多成语来表现情节。 师:非常好,你读得很仔细。作者运用了很多的成语,语言精练生动且富有深意。现在,我们就开一个小小故事会,学习作者的语言特点,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给大家听。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讲故事,老师给大家一点时间准备,并提一点小小的要求:一,叙述情节要条理清楚。二,选用以下25个成语,如深不可测、闻风而来、争先恐后、不容置疑、源源不断、一视同仁、任劳任怨。准备一下。 生2:一个村庄来了一阵台风,把一个小庙吹跑了,出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洞。村民们闻风而来,都在洞边围着看,到底是什么洞呢?学者、科学家都争先恐后来探索这个洞,可是人们也没探索出什么奥妙来,觉得这个洞是从天而降。 师: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3:后来,一个投机商人,把洞的专利权买下来了,人们把洞当成了垃圾箱,把垃圾倾倒进洞里。 三、续结尾 师:叙述得很有条理。那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有没有结尾? 生(众):没有。 师:不是没有,是老师故意拿掉了。老师想让大家像星新一一样当一回小说家,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表现你的写作才能,给这个无尾的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咱们来比一比,看看你的作品精彩,还是星新一的作品精彩。这个作业昨天在预习的时候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了,现在咱们就来交流一下。 生1:忽然,不远处传来呼叫的声音,那个工人定神一看,是从那个洞边传过来的。不一会儿,那儿就围了好多人。听有人说,有人不小心掉到洞里面去了,那不就摔死了吗?是啊,不过现在还说不准呢。众所周知,这个黑洞是无底的,人一旦掉进去,压根就别想活着出来。这个工人正想着呢,忽然从洞里传出声音“救救我,我还没死,救救我”,众人屏住呼吸,想要确定声音的来源,是在洞里没错。大家赶快找绳子,把洞里的人拉了上来,定神一看,竟是那个买下专利权的投机商人。大家问他为什么掉下去却没有摔死,洞里的世界是怎样的,只见他调整呼吸缓缓地说:“人们扔的垃圾太多了,都快要到洞口了,多亏我福大命大。不过底下真是够脏的,散发着一股臭气,我要马上把这个肮脏的洞填平。”过了几天,那个洞真的被填平了,那个见证了人类丑陋与罪恶的洞不见了。 师:你既有哲学家的头脑,续写的结尾富有寓意,又有作家的笔法,想象力丰富,情节描绘细致充分。 (生2发言,略。) 师:这两位同学读了自己的作品,大家是不是对星新一的结尾更感兴趣了?老师把原作的结尾给大家发下去。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其他同学想一想,你更欣赏我们班同学的作品,还是星新一的作品。为什么? (师发放星新一原作的结尾部分,一生朗读。) 生3:我觉得我们同学的作品很有想象力,原作的结局更有哲理。 师:能不能具体地说一说? 生3:原作可以让人接着往下想。 师:就是说原作的结局含蓄,给人以想象的余地,结局更精彩,是不是?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 生4:我认为星新一的结尾恰到好处,既让人们明白他的写作意图,也没有完全展开,让人有续想的余地。而我们同学写的作品把结局全盘托出,留有的余地比较小。我感觉星新一的结局更好。 师:你们两位是英雄所见略同,星新一的结尾没有把所有的话说完,很含蓄,但富有哲理。其实我们刚才两位同学所续的结尾也非常精彩,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能写出这样精彩的作品相当不容易。希望同学们能保持对写作的这种热情。老师有一个问题,星新一为什么要这样创作结尾? 生5:星新一这样结尾给我们勾出了一种意境。他把洞写成了我们的自然,也就是说,我们怎么对待洞,洞就会怎么对待我们。这个结尾留给我们思考的余地,让我们读完了文章后会去想为什么会这样,会思考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师:那你思考到了什么? 生5:我感觉所有的人把这个洞当成了垃圾桶,其实这个洞就是我们的自然,而结尾也接下来要告诉我们,人们往洞里扔的垃圾将会再一一浮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可能逃避这些责任,我们自己造出的垃圾我们自己一定要负责。 师:你对这篇小说已经有了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还有谁再想谈谈?可以结合具体的内容来说一说。 生6:结尾说,工人只顾眯着眼睛眺望着远处的地平线,也就是说他只注意到我们社会中美好的东西,但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没有引起他丝毫的注意,而我们扔的这些小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会越来越严重,也提醒我们要爱护环境。 师:是啊,灾难马上就要来临,但人们却仍为城市暂时的美丽而沾沾自喜,多可怕! 四、评人物 师:读得仔细的同学会发现,作者不仅仅在警告我们要爱护环境,小说中还出现了许多复杂的人物形象,而且小说的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一个“洞”展开的。这个深不可测的洞是一面镜子,不同的人在镜子中投射出不同的复杂心态。哪个人在镜子中表现得最充分?把他找出来,说说你的理由。请同学们拿出笔来,把感受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生读书,圈点批注。师巡视。) 生1:我觉得表现得最充分的是投机商人。第2段中说,他的眼睛里露出了贪婪的目光,想从中谋取什么利益。他为了自己赚钱,借着这个填洞公司,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说这是一个保险的洞,信口开河,很不负责任。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但商人也没有适可而止,继续赚钱,结果很悲惨啊。 师:这位同学感受力敏锐,能抓住这些人物中的关键性人物商人。商人是不是只是贪婪? 生1:他不仅贪婪,也有精明和愚蠢的一面。在别人还没有想到占领这个洞的时候,他就想从中获得利益。说他愚蠢,是因为他只顾着赚钱,没想到会有什么危害。 师:文章中还有没有关于商人的细节描写? 生2:在第29段中有一句话是,“有一个人满头大汗地从人堆挤了出来,大声地提议道:请把这个洞让给我吧,我来给你们填。”从“满头大汗”一词可以看出投机商人在别人还没有占领洞之前想把洞占下,他很急切。 师:还从哪个词也能看出这一点? 生2:“挤”。 师:对,商人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专利权。你还能感受到他怎样的心情? 生2:激动。从“大声”一词就可以体会到。 师:品得很细。假如你就是这个打着如意算盘的投机商人,发现了这样一个难得的商机,心里会怎样想?你能不能用第一人称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下当时的心情? 生3:我终于买下了这个洞,我终于得到了这个洞的专利权,没有花多少钱,我非常激动。我得按我的计划去赚我自己的钱,我想我不久就会有一笔新的收入了。 师:你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这样激动却喜怒不形于色。谁能比他激动? 生4:嘿嘿我终于可以占领这个洞了,我可以赚很多很多的钱,至于对洞带来什么危害,不用管它了,反正又不是我的事。 师:十足的奸商!折射出了商人的唯利是图。还有哪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5:我认为学者体现得比较充分。文章第26、27自然段写到学者发现不了洞到底有多深,但又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就这么放弃,遭人哂笑,他竟然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地关掉扩音器。他怕受到众人的嘲笑,只在乎自己的面子。 师:只想维护自己的学者形象。 生6:我觉得学者不仅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而且不懂得学习。 师:具体来说一说。 生6:“学者不禁有些发虚了,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吩咐道:赶快把它填掉。”这说明他只想着维护自己的身份,死要面子。 师:学者说的那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生6:命令的语气。他要极力掩饰他的心虚,摆出学者的架子,他想让人觉得他很明白洞的奥秘。 师:谁能有感情地读一下这段话,读出不容置疑的口气。大家自己先试一试。 (生自由朗诵课文第27自然段,之后一生朗读。) 师:读得精彩。所以洞这面镜子又折射出了学者的虚伪。接着来谈,还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8:我觉得记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前面记者的那根绳子放下去拉不上来断了的时候,他就一声不响地解掉了扎在腰上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他怕自己掉在洞里再也出不来了。他本来是来探寻洞的深浅,遇到危险却退缩了。 师:记者对能名利双收的事趋之若鹜,而一旦看到危险就退避三舍,所以洞这面镜子又折射出了记者的趋利避害。 师:刚才同学们赏析的是探洞部分的众生群像,那在填洞这一部分有没有给你留下印象深刻的人物? 生9: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18段,一位胆小怕事的老年人,他想劝年轻人别这么干,好像他的话是一个预言,预言到了未来会发生让人想不到的事。 师:他的预言最终成为了现实。 生10:我觉得这个村的村民也只顾自己的利益。之前他们想在洞上盖一座庙,当商人承诺给他们盖一座庙,并建一座广场时,村民们就毫不犹豫地把洞给了商人。如果这个洞代表大自然的话,说明他们只顾眼前利益,不懂得保护大自然。 师:对,村民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自己的私利,却看不到长远。 生11:我觉得第48、49段中订了婚的姑娘把从前的日记本丢进洞里,犯罪分子把犯罪证据都悄悄扔进了洞里,这些人都想逃避过去,想重新面对生活。而我认为好的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师:洞成了他们遮丑的场所,他们都是为了一己之私。所以洞这面镜子又折射出了这些人的自私。 五、悟警示 师:“洞”这面镜子折射出人性百态,有的唯利是图,有的趋利避害,有的虚伪之极,人性的复杂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中的每个形象和情节都是那样真实,合情合理。读完后,我们才恍然大悟,这原来就是我们人类真实的生活。如果我们依然行事急功近利,漠视环境,必将会自食其果!而文章结尾部分那天上突然传来的一声奇怪的叫声“喂出来”,就是“山雨欲来”的征兆,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警示,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读得较慢,意味深长。)师:希望星新一笔下这一声意味深长的呼喊,能唤醒我们对自然的关注,引发我们对人性长久的思索。深入备课,创新设计,提高课堂效率王 茜看一堂课是否有效,应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这要遵守一个重要前提:教师要深入备课,创新设计。 一、深入备课,对文本进行充分的“再读”和“扩读” 高度决定视野,语文教师的高度在于对文本的精准把握和深度解读,要对文本进行充分的“再读”和“扩读”。 1“再读”,即把课文作为文学文本来阅读。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和咀嚼,读出深度,读出新意。教师应重视对文本的第一印象和初读感受,这是最真的,是教学的起点和切入点,也是最容易与学生阅读感受交叉重复的地方,更是文本、教师、学生三者思路的契合点。 喂出来一文参考资料极少,且内容零散,主题多元。但正是它的“原生”状态,才给了我更多发挥的空间。于是我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文章,每一遍的读都是拿着笔圈点勾画,反复咀嚼,感受星新一小说语言质朴、情节曲折、结尾出人意料又富有哲思的精妙;画出小说能够带给我思考、智慧和力量的疑难处和深厚处;记下每一个细节和人物形象带给我的震动和思索。争取每一遍阅读都有新的收获,都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以至于书上密密麻麻满是文字。有了这个过程,才能披文入情,才能读出文章的精妙处、奇妙处、深厚处和疑难处,才能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容易掌握什么,还应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疑点、难点,教学的设想也就自然成竹在胸了。 2“扩读”,即把课文作为教学文本来阅读。把同一作者同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或相关信息、背景、其他人的赏析找来进行比较阅读,深入地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创作风格,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对比、整理、提炼、取舍,读出宽度和厚度,以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之后的教学设计就只是技术性的问题了。 人教版的教材与教参把喂出来一文定位为“环保”主题,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阅读了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发现这样解读文本是不够的。星新一作为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由于其人生经历的坎坷,他对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写出了许多异彩纷呈、从各个角度反映社会现实的微型小说。他把笔触深入到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剖析卑劣的人性,表达对现代社会的隐忧和反思。同时他的科幻小说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想象奇妙,情节曲折,结尾出人意料又富有哲思。基于以上的扩读,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品“人性世态”,聚焦于主体“人”,侧重对人类自身的反思以及对星新一小说特色的把握,才有了“讲故事”、“续结尾”、“评人物”、“悟警示”的教学环节设计。 通过反复、深入、广泛、对比的阅读,让教师变得“博大”起来,变得“丰厚”起来。教师用自己的严谨治学、广阔视野去演绎每一节课,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再创造,自然得心应手,课堂效率高。 二、创新设计,要激活学生兴趣,对文本进行由浅入深的鉴赏和探究 教师在深入备课的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学情,进行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该简化环节,思路清晰,易于操作,体现层次性。 1.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兴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力求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放松和自主,自觉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和碰撞。因此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设计语文活动。例如,喂出来这堂课创设了“开故事会”的情境,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领学生始终在“听故事”、“讲故事”、“续结尾”、“评人物”的情境中进行活动。这个教学设计既准确地抓住了作品文体和写作特色,又容易放松学生心情,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能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文本,品味作品的意蕴丰厚之处。 2.教学设计要简化环节,精化细节,易于操作,体现层次性。 教学环节过于繁琐是当下语文课堂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追求面面俱到往往导致学习浅尝辄止。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设置主问题简化教学环节、精化教学细节。主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问题,是深层的课堂活动开展的引爆点、粘合剂,在教学中往往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力量。例如,喂出来这堂课就提出了三个主问题,设置了三个主要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讲故事”,对小说故事情节进行梳理,是相对比较浅显的问题。第二个环节是“续结尾”,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给不完整的小说续写结尾,感受星新一小说情节曲折、结局出人意料且韵味悠长的特点,并初步把握小说“环保”的主题。这是对小说进一步的鉴赏和探究。第三个环节“评人物”,是对小说的细读。引导学生抓住对人物描写的细节,通过咬文嚼字、朗读体会、想象揣摩去品味言语情味,深入文本,感受人物的荒唐表现和社会的荒诞行为,体会作者对复杂人性的反思。这三个环节从“多角度复述故事”到“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再到“品读人物形象,挖掘文章深意”,体现的是从“读通”到“读新”再到“读深”的渐进性和层次性。环节精练,而且遵循阅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学生的获得也是渐进、深入的。 总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值得我们一再深思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可以达成共识: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所以教师应有精品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世上没有完美,完美只存在与对它不懈追求的过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