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七律长征》教学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1237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七律长征》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七律长征》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七律长征》教学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七律长征教学案 苏教版第一课时主备人:周正兰 教者:周正兰教学内容:七律 长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生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2、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3、学习本诗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情感、素质、价值观: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过程与方法:阅读 赏析、讨论教学重点、难点:1、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深情。2、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了解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教师活动一:预习导学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湖南湘潭人。1893年12月26日生于一个农民家庭。2作品简介七律 长征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旧体诗,也是史无前例的伟大革命史诗。本诗估计写于红军攻占腊子口之后、越过六盘山前。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3毛泽东诗词毛泽东诗词是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记录和载体,遂成为史诗;是毛泽东本人那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人生经验的写照,凝聚着他的精神、情感、理想和愿望,遂成就了他所赞同的中国传统诗学思想“诗言志”的审美特征。4、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1)、简介长征,简言之是指中国共产党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央苏区的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会合后组成)和红四方面军,从中央苏区向陕甘撤退和转移的历史事件,因为路程有两万五千里,又称为二万五千里长征。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五座终年积雪,雪山行程共2700里),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草地行程共600里),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长征开始时共206400人,到达陕北后仅剩60900人,其中中央苏区八万人,到达陕北后仅剩8000人。(2)、长征故事91岁的红四方面军第31军273团医疗队女兵邬家珍: 记得1931年冬,16岁的她软磨硬泡加入红四方面军第31军当医院护士,而且对长征中的几处小细节印象深刻:夜行军漆黑一片,她们把吃饭的白搪瓷碗别在腰后,给后面的战友当光源;药品极其匮乏,她们只能用盐水就着当地一种黄纸给伤员当膏药,眼睁睁看着伤口流脓;队伍断粮时先杀马,把肉和草根拌在一起吃,再把马皮、骨头和野草煮成一锅汤,之后啃草根、吃皮带,“一小段一小段的皮带丝,漂在稀溜溜的汤水里。” 她记得,部队一次要过铁桥,桥板全被敌人拆光了,对岸还架起机枪,战友们边打枪边铺桥板,冲到最后那几块,就在敌人枪口下,战士们前仆后继,就用身体扑上去、垫上去,让后续部队踩过去! 她记得,二过草地时几天没吃,视线模糊,看人全成了影子,一位传令排的排长见她摇摇欲坠,塞来两小块牛肉干救一命。 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冲走了。她为了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坚持没告诉他们。为了装成没事发生一样,她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就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分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能够反映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男孩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她没有这么做,她选择沉默,不告诉任何人,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的利益,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让他们自生自灭,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兰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整支队伍的品质了。长征概况:中央红军主力于一九三四年十月从江西瑞金、云都等地出发,开始长征,沿着五岭的北坡西进,突破了敌人四道封锁线。一九三五年五月初,巧渡金沙江,月底,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一九三五年九月中,越过岷山,攻占腊子口,十月到达陕北根据地,完成了震惊中外的战略大转移。巧渡金沙江:敌人估计我军必定要强渡金沙江,于是就在几百里长的金沙江沿岸布置重兵,控制了所有的大小渡口。我军派一个师在龙街架桥佯攻,引诱一切“追剿”军队都向这里靠近,我主力部队则在绞车渡歼灭守敌,用六只木船胜利完成了渡江任务。这是红军战士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结果。飞夺泸定桥:大渡河的泸定桥只剩下铁索,桥东泸定城里有几个团的敌人,山坡上修筑了严密的工事,用机关枪、迫击炮封锁着桥头。红军选了二十二名英雄组成突击队,下午四点,冲锋号响了,在震天动地的枪炮声中,突击队冒着弹雨,攀着铁索,冲杀过去,敌人放起冲天大火,把桥头的城门封住。勇士们奋不顾身,从火海中冲进城内。大队人马随即开过泸定桥,激战两小时,消灭敌人两个团其他有助于理解课文的知识1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2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萧华四渡赤水出奇兵3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一、【预习导航】1请给下面加点字注音。逶迤( ) 磅礴( ) 岷山( ) 云崖( ) 大渡桥横( )泥丸( )2查阅工具书,解释下面词语含义。(1)等闲: (2)逶迤: (3)磅礴: (4)云崖: (5)尽开颜:3“七律”是 的简称。每句 个字,共 句。这首诗以“长征”为题,写出了红军 的辉煌战斗历程,表现了红军 。4毛泽东主席的诗词其意无穷,像“无限风光在险峰”“万水千山只等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这些不朽诗句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进。你还知道毛泽东的哪些诗句,也表现了他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精神?整体感知课文1、理解诗句的意思2、这首诗只用8句56个字,就高度概括而艺术地反映了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它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你依照前一幅画面的概括方法,各用4到5个字概括出另外四幅画面。腾越五岭_3、诵读全诗,找出最能表现红军战士革命英雄主义豪情的诗句,体会其中洋溢的雄壮气魄。 4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结合思考练习思考。5、背诵默写全诗二、【课堂探究】问题探究1、学生大声朗读全诗,回答预习题的内容。2、诗的首联两句在全篇结构上起到怎样的作用,与下面六句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3、分析夸张手法在诗中的巧妙运用,并体会诗作的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4、颔联和颈联中分别有两个高度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腾”、“走”它们有着怎样的蕴涵? 5、尾联中“三军过后尽开颜色”一句是实写还是虚写?对此应怎样理解? 6、学生质疑,小结本节课的重点。板书设计: 一 七律 长征万水: 金沙江 大渡河远征难 只等闲 革命英雄主义总括 革命乐观主义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三、巩固练习语段探究读七律长征,完成练习。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_,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在横红上填写相应的诗句。2、“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等闲”与岳飞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中的“等闲”意思相同吗?试解释说明。 3、诗中用五岭、乌蒙山指代红军长征中所翻越的“千山”,用金沙江和大渡河来代指红军长征所涉过的“万水”,而首联中的诗句写的是“万水千山只等闲”,为什么不写 “千山万水只等闲”呢?_ _ 4、“更喜”两字,写出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略作分析。 5、毛泽东主席采纳了一位不相识的朋友的建议,将原文的“浪拍”,改为“水拍”,你能说说修改的原因吗? 6、选择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作者忆往昔峥嵘岁月,充满了无限的豪情。B、这是一篇朽的革命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C、诗歌运用烘托的手法,展示长征途中的“征难图”,突出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D、诗的颈联暗示了红军勇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时令分别是温暖的春天和寒冷的冬天。7、全诗的感情基调是 ( )A、沉郁悲壮B、轻快豪迈C、质朴深挚D、苍凉悠远四、课堂后记:本节课你有何收获?五、拓展延伸 巩固练习【自主评价】小试牛刀(课堂达标,一做就会)一、积累与运用1请你写出与“万水千山只等闲”相照应的诗句。2说说句中加点的词的表达作用。(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3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的诗句是: 4请你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1)红 军 不 怕 远 征 难,万 水 千 山 只 等 闲。(2)更 喜 岷 山 千 里 雪,三 军 过 后 尽 开 颜。5翻译下面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译文: 二、阅读理解读七律 长征,回答文后问题七律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暧,大渡桥横铁索寒。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6全诗共四联,请分析这四联诗之间的联系。7结尾两句是虚写,是全诗的高潮,情景交融。细细品味,说说“喜”“开颜”两词表达了红军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境界。8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登高望远(课后拓展,提升能力)读忆秦娥 娄山关回答下面问题。忆秦娥 娄山关毛泽东一九三五年二月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1词的上阙,描绘了红军进军的场面。进军的时间是 ,为了渲染红军急速而又坚毅地向娄山关前进的英勇姿态,诗人写到的物象有 。(用词中词句填写)2、“雄关”指_。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4、上片写西风烈,雁叫霜晨月,描写了战前_的景色。5、解释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思。 6、“雄关漫道(徒然说)真如铁”衬托出红军的_。7、试比较七律长征与这首词下阙的异同。 8、选择赏析有误的一项( )A、“马蹄声碎,喇叭有咽”运用拟人修辞,写出了红军战士激战之前的悲凉心情。B、“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它一方面使我们想像到革命斗争的胜利是无数烈士经过浴血奋战和英勇牺牲换取来的;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联想到革命前景的无限壮美。C、上阕描写了一幅拂晓时分大军行进的威武场面,透出激战之前所特有的严肃而又紧张的气氛。D、这首词记载的就是遵义会议之后第一个大胜仗娄山关战役,表达了毛主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钢铁般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