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 苍松翠柏教案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04357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 苍松翠柏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 苍松翠柏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 苍松翠柏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美术 苍松翠柏教案1 分析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重点学习写意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以树的画法为媒介切入教学,进入到传统国画艺术中程式化表现方法的学习,尝试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工具进行水墨写意的初步表现,并指向树、石组合的山水画写意小品练习。 教材从中国画以松、柏表现所传达的情感入手,设置以物寄情的情境氛围,强调山水画中树木、山石内蕴的人文精神。通过松、柏等绘画作品所传达的不同精神寓意,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绘画以程式化的独特方式追求意境表现的特点,认识艺术创作与大自然内在统一的关系。 课本呈现具有典型意义的程式画法以及变化组合的作品样式,讲解艺术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和艺术表现的认识理解,帮助学生了解艺术来自生活的道理以及传统绘画的表现特点。列举运用双勾、没骨、填色、泼墨和泼彩等多种表现技法的中国画作品,穿插画树出枝、点叶、组合等技法和步骤,为学生学习这些程式技法,以及树的组合、画面的构图等方法提供一种学习范本。 两个学习活动的设置都是围绕以树为主题的练习。通过临摹、创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画树的一般程式和方法,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大胆创作。教学中一般对学生的临摹效果不宜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可以更多着眼于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把握国画程式化技巧的一般学习路径及学习要点,提供学生课后继续尝试学习国画艺术的基本方法。 教材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练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建议: 技法掌握的程度; 意境的表现; 个性的发挥。 “资料库”提供了便于学生学习传统绘画的书目、术语和更多的绘画程式参考资料。 “学习大空间”选择了以树为主体的山水画,提示了树在山水画中的重要意义,为丰富绘画尝试以及进一步了解山水画提供了一种学习路径。 二、教学目标 *能够初步理会中国传统绘画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特点。 *能够学习水墨表现松树或者柏树的基本画法与技巧。 *能够运用画树的基本程式技巧尝试水墨国画小品的表现。 三、教学思路 根据学生情况把握和调整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少用或不用空泛、晦涩的词语,技法要求不宜求高。在引导学生理会国画作品中松、柏所包含的内在情感时,注意引发学生对与之相关的语文、历史知识进行回忆与联想,贴近他们的审美经验和感受。 研究课堂教学所需的特定内容和辅助资料。选择教材中适合教学需要的中国画作品以及画家并加以重点分析,始终注意强调作品中程式化表现与特定主题、情感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的教学线索。 设计技法演示的内容和方式。课堂演示务必选择易于模仿的简单造型,选择适合初学者的常用笔墨技法,强调关键的表现步骤与技法要点,分段演示技法时,更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演示中所用绘画工具与学生练习工具尽量一致。如果借助其他演示手段,应注意选择典型、明了,能够说明技法问题的影视或者挂图资料,教师务必引导学生有意注意其中的关键步骤与技法要点。 整体安排教学过程,研究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选择相应的对策。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选用有关松树的诗词、散文中的描写和比喻,引入对潘天寿作品松石图的欣赏。以提问的方式,组织学生针对松树的造型特点以及画面意境进行简单的描述,归纳这些感受,从立意、笔墨表现和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对松石图进行分析时,注意将柏树和松树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画面特定造型及意境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演示用笔用墨的基本技法,讲解不同笔法和线的表现,展现中锋、侧锋、逆笔、顺笔和顿挫等用笔方法;诸如遒劲、婉转、流畅等线条表现的效果;以及浓、淡、干、湿,酣畅凝重、淡雅飘逸的墨色,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笔墨的表现。 “随类赋彩”是中国画设色的基本原则。它既包括了根据客观物象的类型设色,也包括了根据作者主观表现的类型设色。形式上有“浅绛”和“青绿”等画法。这一过程的重点是感受作品表现的情感,体会作品中不同题材蕴涵的寓意,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方法。 通过对上述作品的分析比较,结合树的生长规律,归纳出树的几个基本部分,引出传统绘画表现程式的话题。分析画家梅清的作品,用线描方法模仿树的不同画法。从树的造型特征、中国画用线的表现特点和墨色变化等方面思考传统绘画表现程式的意义,并发表感想。教师对传统绘画表现程式有关问题作出解答,总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就此结束这一课时的教学。 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是学习画树的表现技法,教师通过演示讲解具体的画法。画树先画树干,要求表现树木姿态的主要倾向;再向前后左右出枝,注意枝干发端的相互遮挡。根据树种的不同,前人总结了树叶不同种类的画法,技法上又有点叶和勾叶之分。点叶需注意疏密关系、虚实对比和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不可平均对待。教材在资料库中列举了部分方法,供学生参考。 运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讲解树的组合。列举作品中的布局,分析大小之别、主次之分,互相顾盼、自然穿插。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形式表现的一般规律。作业中可安排画一些小的构图,对照理解这些要求。 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后,开始运用所学技法进行创作。可以让个别学生从情感表现和技法运用等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创作构思,在交流中互相启发,画出简略的创作草图。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用肯定的笔法画出生动的造型。水墨的运用可以模仿教材中列举的作品,但不要生搬硬套。参照资料库中山石的画法配以环境。始终强调画面的整体,处理好主体和其他部分的关系。 教学评价围绕学生的创作活动展开。在学习中初步掌握了哪种画树的方法?对传统绘画的认识和体会,能否生动地表现?作品是否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更重要的是以相应的用笔用墨方法,表现出不同的树的品格。 四、教学选择 与传统教学选用的生宣比较,毛边纸是基础写意国画教学中一种值得积极尝试的材料。毛边纸的材料特性大体处于生宣与熟宣之间,具有一定的吸水性,易于初学者把握水墨的渗透效果。而且,价格也比生宣便宜不少,适应更多地区学生尝试练习的需要。 如果教师在国画课堂教学中直接示范,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作画步骤与表现要领。但应避免陷入表现的误区,须知加大难度的示范反而可能难以对学生形成有意义的指导,甚至使部分学生因此产生学习厌学情绪。 如果教师缺乏示范能力,也可以回避课堂直接示范这个环节。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在良好训练方法的指引下,于实践中探索笔墨的特点与绘制的技巧。如果教学设备条件允许,教师直接使用教材配套课件中对应的演示影像资料,或许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思路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学习方法。中国传统艺术的教学传统通常是从程式技法开始的,如书法、戏剧等等。传统的教学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其中列举一二供老师们参考: 运用移情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树的造型进行意义的联想。树的造型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像特定性格的人物,像优美的舞蹈。如芥子园画谱中把一大一小两棵树比喻成扶老携幼的一对人物,又如白杨礼赞中把白杨树比喻作朴实的农民。用拟人的手法去描述树的造型,记忆树的姿态,感受树所体现的精神气质,启发学生的想像,丰富他们的情感。 在技法教学过程中,直接从书法入手,让学生从“写”的过程中体会用笔的方法和情绪的表现。借用书法体现的力度、形状与绘画作品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感受。这样做既便于理解,又利于思维的扩展。同样,把写字的感受直接过渡到画树的用笔上,更利于对笔墨运用的理解和对笔墨效果的体会。 实际教学中,不一定都遵循从欣赏松石作品情感内涵入手的教学流程设计。如果先让学生在临摹动手实践中体会一些程式化的技巧,然后对比感受不同程式化表现对应的情感差异,再引入特定作品欣赏的环节,或许更能提高学生对传统国画程式化艺术的认识水平。 教材的图片资料中,不仅仅包含了松树,还有其他各种类型的树木。从教材的完整性与选择性来看,这样的呈现是不无道理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各种类型的树木教师都要学生逐个尝试练习,势必导致教学的无序。 选择松树不但适合初步笔墨表现练习的难度水平,更易于集中体现教材中的精神内涵。 “以点带面”的策略或许是本课更为科学与合理的教学设计思路。在课堂教学中,从作品欣赏、教学演示到学生动手实践,都可紧紧抓住松树这个点来重点突破,这样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学习任务达成的可能性将会更大。当学生大体掌握了一种树木表现的学习方法与途径,相信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可以独立尝试学习更多类型树木的表现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