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4942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列有关染色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细胞内的DNA都存在于染色体上DDNA在染色体上含量基本稳定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通常情况下,1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之前,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解答:解:A、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正确;B、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正确;C、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细胞质中含有DNA分子,C错误;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DNA在染色体上的含有基本稳定,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染色体的组成和DNA的分布的理解和识记、再现的能力2小麦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BDNACRNADDNA和RNA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解答:解:小麦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小麦的遗传物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作用,明确小麦属于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的转化因子是( )A细菌荚膜B细菌蛋白质CR型的DNADS型的DNA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不是转化因子,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A错误;B、S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B错误;C、R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C错误;D、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是转化因子,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分别注入到甲、乙两种细菌细胞中,能够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 )A甲细菌B乙细菌C甲细菌或乙细菌D甲细菌和乙细菌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由于注入到甲细菌中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所以能够繁殖出新的噬菌体,A正确;B、由于注入到乙细菌中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所以不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B错误;C、只有甲细菌能够繁殖出新的噬菌体,乙细菌不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C错误;D、只有甲细菌能够繁殖出新的噬菌体,乙细菌不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DNA的基本单位种类由下列哪项决定( )A磷酸B脱氧核糖C碱基D元素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其中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解答:解: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中均含一分子磷酸,A错误;B、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中均含一分子脱氧核糖,B错误;C、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中均含一分子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而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碱基的不同决定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不同(即根据碱基不同脱氧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C正确;D、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均含有C、H、O、N、P五种元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试题较简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组成DNA和RNA的基本单位并区分核苷酸和核酸的概念6(xx广东)DNA分子的某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A90B120C180D240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且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所以含有300个脱氧核糖的DNA分子区段也含有300个碱基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区段含有3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C)的数目为6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60个,则A=T=300260=90个,所以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90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重点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简单的计算7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内在原因是( )ADNA的多样性B环境的多样性C核酸的多样性D蛋白质的多样性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1、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2、DNA分子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具有多样性,进而决定生物具有多样性解答:解:A、DNA的多样性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A正确;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环境多样性不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C、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的多样性才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错误;D、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掌握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8在果蝇DNA的碱基组成中,如果腺嘌呤占29.30%,那么鸟嘌呤的百分比是( )A29.3%B20.7%C58.6%D41.4%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由于DNA分子中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A=T、G=C,所以双链DNA分子中A+G=T+C=50%,如果腺嘌呤A占29.30%,鸟嘌呤G的百分比是50%29.3%=20.7%故选:B点评: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9在一条双链DNA分子中,G占27%,其中一条链中A占22%,那么它的对应链中A占( )A22%B23%C24%D无法计算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双链DNA分子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解答:解:由题意知,该双链DNA分子中,G=27%,则C=27%,A=T=23%,如果其中一条链中A占22%,则它的对应链中A占2(23%22%2)=24%故选:C点评: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9:6:1的比例为9:3:3:1比例的变式,因此由题意可知,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的遗传图解为:P:YYrr(圆形)yyRR(圆形)F1:YyRr(扁形)F2:9Y_R_(扁形):3Y_rr(圆形):3yyR_(圆形):1yyrr(长形)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扁形基因型:A_B_;圆形块根基因型:A_bb或者aaB_;长形块根基因型aabb根据F2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双显性个体表现为扁形块根(占所有F2的),而双显性个体中有一个纯合子(AABB,占),所以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数量比,意在考查考生对9:3:3:1变形的理解及运用11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细胞分裂期B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停止分裂后D细胞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时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DNA分子的稳定性表现在具有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解答:解: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双螺旋结构打开,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最低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DNA中碱基有A、T、C、G4种,碱基间的配对方式有AT、TA、CG、GC4种,假设由n对碱基形成的DNA分子,最多可形成4n种DNA分子12(xx上海)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AaBC1D1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本题是对DNA分子结构的考查,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解答:解:假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碱基为A1、T1、G1、C1,另一条链中的碱基为A2、T2、G2、C2,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推出A1=T2,T1=A2,G1=C2,C1=G2,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1+T1)/(C1+G1)=a,则(A2+T2)/(C2+G2)=(T1+A1)/(G1+C1)=a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正确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42191464712155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C两对常染色体上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1)F2中黑色:白色=(42+19+47+12):(14+6+15+5)=3:1,F2中短毛:长毛=(42+47+14+15):(19+12+6+5)3:1,所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2)F2的每一种性状(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雌性和雄性的比例接近1:1,所以这两种性状和性别不相关联解答:解:分析题中F2的四种表现型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的比例接近9:3:3:1,且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没有关系,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以确定这两对基因应该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够运用它;明确伴性遗传中后代的表现型总是与性别相关联14豌豆植株中,高(T)对矮(t)是显性,若子代中有是矮杆的,则其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ATT和ttBTt和TtCTt和ttDtt和tt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解答:解:A、亲本的基因组成的是TT和tt,子代豌豆基因组成是Tt,全部为高茎,A错误;B、亲本的基因组成的是Tt和Tt,子代豌豆基因组成是TT、Tt、tt,子代豌豆植株25%矮茎,75%是高茎,B错误;C、亲本的基因组成的是Tt和tt,子代豌豆基因组成是Tt或tt子,各占50%,C正确;D、tt和tt的子代豌豆基因组成是tt,全部为矮茎,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15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本题是对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的考查,回忆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然后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由题意知,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不患病,因此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女性个体有可能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男性个体没有携带者要么患病,要么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患病,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外祖母,因此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外祖母母亲男孩故选:B点评:对于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6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其他细胞有可能不同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有丝分裂分裂中期细胞D受精卵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对46条,据此答题解答:解:A、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分离,但仍在同一个细胞中,所以其染色体数与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A错误;B、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时,同源染色体已分离,但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B正确;C、有丝分裂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虽已复制,但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其染色体数与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C错误;D、受精卵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形成的,其染色体数与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7(1996上海)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B32、32、32、64C16、8、32、32D16、0、32、32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精原细胞(2N)初级精母细胞(2N)次级精母细胞(N)精细胞(N)解答:解:、因为精子中有16条染色体,所以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是32条;、32条染色体是16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16个四分体;、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有64条染色单体;、每一条染色单体中含有1条DNA分子,所以有64条DNA分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的特征,一定要结合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图去分析18基因型为AaBb个体(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AAB、ab、abBAb、aB、aBCAB、aB、abDab、aB、Ab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本题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先回忆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然后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是着丝点分裂,复制后 的染色体均分的过程,因此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与该卵细胞同由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是Ab,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也是Ab,第一极体的基因型是aB,由第一极体产生的两个极体的基因型都是aB,所以基因型为AaBb个体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的联合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对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与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9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BCD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出现在染色体复制之后,消失在着丝点分裂时解答:解:体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成对的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无单体,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也无单体,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即减二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也不存在染色单体,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20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值黑色:褐色:白色为( )A9:4:3B12:3:1C9:3:4D9:6: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C_,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bC_,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cc和bbcc据此答题解答:解: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实验鼠,它们交配所得后代为B_C_(黑色):bbC_(褐色):B_cc(白色):bbcc(白色)=9:3:3:1因此,实验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9:3: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基因型及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断后代的情况,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1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BC1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基因型分别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可以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Aaaa,其后代显性性状(A_),隐性性状(aa);BbBb,其后代显性性状(B_),隐性性状(bb);ccCc,其后代显性性状(C_),隐性性状(cc)所以子代中表现型和亲本AaBbcc和aaBbCc相同的占+=,所以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22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15N的有( )A0个B1个C2个D4个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DNA分子的复制分析:DNA是半保留复制,减数分裂中DNA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每个子细胞中都含14N标记的DNA分子,只有2个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分子解答:解:根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可知,模板链是15N,原料是14N,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一个含有15N,另一个含有14N,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2个精子中的各1个DNA组成中一条链是15N,另一条链是14N,其余的DNA都是14N因此,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15N的有2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复制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已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比值为0.4则互补链中,比值应为( )A1B0.4C2.5D0.6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解答:解:由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与另一条链上的T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相等,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的C相等,一条链上的C与另一条链上的G相等,因此双链DNA分子中两条链上的比值是互为倒数,所以如果DNA分子中,一条链的比值为0.4则互补链中,比值应为2.5故选:C点评: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4已知DNA分子双链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在其中的一条链上胞嘧啶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5%,则由该链转录成的mRNA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A15%B20%C25%D35%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双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链组成的,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相等,因此G+C的碱基比例与每条单链DNA分子上的该碱基比例相等;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转录过程遵循A与U配对、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由题意知,双链DNA分子中,A=30%,因此G+C=4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单链中的G+C=40%,又由题意知,其中的一条链上胞嘧啶C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5%,则该链上鸟嘌呤G=15%,因此由该链转录成的mRNA中胞嘧啶的比例是15%故选:A点评:对于DNA分子结构特点、转录过程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25已知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45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3次B4次C5次D6次考点:DNA分子的复制分析:DNA分子复制是以DNA分子解开的两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的,复制的结果是1个DNA分子形成了2个完全一样的DNA分子解答:解:根据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而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则该链中A、G、T、C分别是50、100、150、200个,另一条单链上依次是150、200、50、100个因此,该DNA分子中含有鸟嘌呤的脱氧核苷酸为100+200=300个复制数次后,所有DNA中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4500+300=4800个设该DNA分子复制了n次,则有关系式:2n 300=4800,解得n=4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利用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和结果进行相关计算,通过题干找出DNA分子复制后,所有DNA分子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50分)26已知两个家庭均有甲病(A、a)和乙病(B、b)患者,系谱如下(I4不带b基因)(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3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4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3)如果3和4结婚,生出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生出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生出既患甲病又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考点:伴性遗传;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系谱图:1和2均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和4均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I4不带b基因,所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解答:解:(1)根据分析,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由于2患甲病,所以1和2均为Aa,因此3的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由于3患甲病、5患两种病,所以3的基因型为aaXBXb,因此4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3)如果3和4结婚,后代中患甲病的概率是=,患乙病的概率是=因此,生出患甲病男孩的概率是=;生出既患甲病又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隐性 伴X染色体隐性(2)AAXBY或AaXBY AaXBXB或AaXBXb(3)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甲、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27(16分)根据如图回答相关的问题:(1)图为有丝分裂中期,其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是4条;DNA分子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目为8;(2)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该时期的细胞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3)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其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是8条;DNA分子数目为8;染色单体数目为0;(4)图为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含有染色体2 条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分析题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8条染色单体;(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称为初级卵母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3)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数变为0;(4)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将平均分配给2个子细胞,因此每个子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故答案为:(1)有丝 中 4 8 8(2)减数第一次 中 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3)有丝 后 8 8 0(4)减数第二次 后 2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28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灰身、直毛灰身、分叉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蝇00雄蝇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5(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XfY、BbXf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FY考点:伴性遗传分析:分析表格:子代雌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说明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相对于黑身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子代雌蝇全为直毛,雄蝇中直毛:分叉毛=1:1,说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直毛相对于分叉毛是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为XFYXFXf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2)由以上分析可知母本的基因型为BbXFXf,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父本的基因型为BbXFY,表现型为灰身直毛(3)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4)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则子代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子(BBXFXF)占,则杂合子占,所以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5(5)亲本的基因型为BbXFXfBbXFY,则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XfY、BbXf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FY故答案为:(1)常染色体 X染色体 (2)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3)BbXFXf BbXFY(4)1:5 (5)BBXfY BbXfY bbXFY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伴性遗传,首先要求考生采用逐对分析法,根据表中信息推断出这两对性状的显隐性及亲本的基因型;其次再根据亲本的基因型推断其表现型和计算相关概率,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