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作业.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47590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5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题九文言文阅读作业一、幼时记趣xx名师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甲 于土墙凹凸处鞭数十,驱之别院。(选自沈复幼时记趣)乙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选自沈复闲情记趣)注 芸:陈芸,沈复的妻子。盍(h):何不。踯躅(zhzh):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跳动。作俑:制造殉葬用的俑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1用“/”给下列句子标明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1)见 二 虫 斗 草 间(2)子 之 插 花 能 备 风 晴 雨 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以丛草为林_(2)鞭数十 _(3)案头瓶花不绝 _(4)觅螳螂蝉蝶之属 _(5)不亦善乎 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_(2)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_4甲、乙两文有人都用“闲情记趣”作为它们的标题,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中的“情趣”有何异同。相同之处:_。不同之处:甲文写的是_;乙文写的是_。二、三峡(一)xx福建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甲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选自徐霞客游记)注 三姑:地名。幔亭峰:山峰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沿溯阻绝_(2)属引凄异 _(3)不及返顾 _(4)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_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_(二)xx淮安模拟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选自陆游入蜀记)注 祠: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翳:遮蔽。这里指云。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只标一处)其 间 千 二 百 里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_(2)沿溯阻绝 _(3)是日,天宇晴霁 _(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3)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_4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_5甲、乙两文画线的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请加以分析。_(三)xx名师预测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 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 经始:开始。禹:治水的大禹。广:开阔。崇深:高深。捍:摇动。悸:惊动。寻:古代八尺为一寻。浑洪:水势浩大。赑(b):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B10鼓:鼓荡。山腾:像山腾起。浚(jn)波:大的波浪。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至于夏水襄陵_(2)哀转久绝 _(3)河中漱广 _(4)窥深悸魄 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2)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_3侧面描写是两文共用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_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_三、论语八则(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用“/”标注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两处)(1)有 朋 自 远 方 来,不 亦 乐 乎(2)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3)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4)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2)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_(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3结合具体语境,用课文中的句子填空。(1)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句是:_,_。(2)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认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正如我们在论语中所学的“_;_”。(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中的语句填空)4孔子是怎样一个人?论语是怎样一部书?请各用一句话加以介绍。_(二)xx德州阅读下面几则论语,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D切问而近思2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_(三)xx名师预测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自论语)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选自李生论善学)注 志:记住。还:同“旋”,掉转身。故:特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不亦说乎_(2)李生说之曰 _(3)莫逾自厌 _(4)王生益愠 _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学者之大忌”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B凡师之所言C择善而从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学而/不思则罔B可以为师/矣C盖/学贵善思D请铭之坐/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_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_四、狼xx名师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甲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目似瞑_(2)将啮其喉 _(3)信不诬哉 _(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D而顷刻两毙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者D乃杀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_五、赵普xx名师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选自宋史赵普传)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有删改)注 让:责备。露布:公开的文告。1学习文言文要注意随时积累。请你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111词词义例句为_尝奏荐某人为某官_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乃_太祖乃悟_永乃发愤读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_(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_3甲文“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试发挥想象,说说当时赵普心中的想法。(不少于50字)_4甲文赵普读书“手不释卷”和乙文傅永“发愤读书”的原因各是什么?_5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傅永有哪些共同点?_六、黔之驴xx名师预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给加点的字注音。(1)有好事者()(2)虎大骇()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益习其声_(2)蔽林间窥之 _(3)驴不胜怒,蹄之 _(4)稍出近之 _(5)远遁 _(6)以为且噬己也 _3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跪而拾之以归C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D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_(2)稍近益狎,荡倚冲冒。_5请从不同的角度,探究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_七、爱莲说(一)xx滨州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注 任:推荐。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仕:指做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亭亭净植(立)B有狱久不决(案件)C有囚法不当死(法律)D将弃官去(离开)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_4甲文_,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的特点。(二)xx名师预测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题目。甲 爱莲说宋 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 习惯说清 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注 养晦堂:刘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绊倒。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D后蓉/复履其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告诉)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_(2)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_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_;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八、晏子使楚xx名师预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晏子使楚晏子春秋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所以然者何_(2)为其来也 _(3)何为者也 _(4)所以然者何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_3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把“淮南”比为_,把“淮北”比为_;把“橘”比为_,把“枳”比为_。4文章采用对比手法刻画出晏子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九、小石潭记(一)xx邵阳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 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选自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 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心乐之_(2)佁然不动 _(3)益信声无哀乐也 _(4)恨僧少可语耳 _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时踞石而坐学而不思则罔B以其境过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山之营卫得水而活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D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大 都 山 之 姿 态 得 树 而 妍 山 之 骨 格 得 石 而 苍 山 之 营 卫 得 水 而 活4翻译下面的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2)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_5甲文最后柳宗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从中传达出了作者_的心情。乙文从“恨僧少可语耳”中流露出作者_的情绪。(二)xx名师预测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