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限时训练5.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3457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限时训练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限时训练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限时训练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限时训练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主张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万物虚无、祸福相倚道家 天行有常、民贵君轻儒家今必胜昔、以法治国法家 非攻兼爱、节用尚贤墨家A、 B、 C、 D、2、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下列观点出自荀子、董仲舒、朱熹、黄宗羲。四个选项中言论(序号)与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A.黄宗羲荀子董仲舒朱熹 B.董仲舒荀子黄宗羲朱熹C.朱熹董仲舒荀子黄宗羲 D.董仲舒黄宗羲荀子朱熹4、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C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5、理学的主要经典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尚书中庸ABCD6、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xx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A、“制天命而用之”B、“以法为本” C、“尚贤”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8、下列有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的内容及影响,说法不准确的是A挑战正统,提倡个性 B批判专制,否定帝权 C批判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10、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A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11、下列古代绘画作品中,属于文人画的是A墨梅 B敦煌壁画胡旋舞C清明上河图 D天王送子图12、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D唐诗、宋词、元曲13、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京剧艺术是中国戏剧中的国粹。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三幅图片,依据下图情景,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是 杂剧俑 京剧脸谱 京剧花旦A古代舞蹈艺术的演变 B京剧由元杂剧直接发展而来C古代市民生活的演变 D古代戏曲艺术的发展14、“四川、江东、桃园、草木皆兵”从这几个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它应该是指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封神榜15、将“神六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该查阅 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16、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述海上航行情形“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由此获得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是A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工具 B指南针在北宋主要用于迷信活动C北宋时期指南针已经用于航海 D萍洲可谈的作者发明了指南针17、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A. 科学技术决定论 B. 传统的夷夏之辩的观点C. 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 D.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18、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倡的新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找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办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思想的先河C.是中国最先进的反侵略思想 D.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19、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某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20、革命党人陈天华说:“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君民共主 D民贵君轻21、“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22、右侧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洋务运动中成为畅销书的是A B C D23、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随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回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 建立民主共和 B. 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C. 实行君主立宪 D. 向德、俄学习24、“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乱男女,蔑尊卑长幼,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治,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后社会变迁的不满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25、有人说:“新文化运动足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足指新文化运动 A主张民主科学 B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二、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26、洋务派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27、“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存天理,灭人欲。28、诗经开创了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29、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30、在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两位人物影响最大,其中有一位被称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此人是梁启超。三、材料分析题(共3大题,总计40分)31、阅读材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材料四:言论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言论二:“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言论三:“循天下之公”请回答:(1)材料一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他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实行了什么文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三的言论是谁的观点?(4)材料四分别出自明末清初哪些思想家?他们在政治主张上有什么共同点? 通过上述材料,你能看出中国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2、阅读材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裴钰改变中国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3)材料三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是指什么?(4)综合三则材料概述近代思想解放的过程。33.材料一 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材料二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材料三 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班级 姓名 学号 大丰市南阳中学xx年春学期高二历史限时训练5一、选择题(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BBBDCD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DACCCBCB题号2122232425答案DCCDD二、判断题(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题号2627282930答案AABAB三、材料分析题31、(1)取信于民(2分);为政以德(2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影响: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2分)(3)王守仁(王阳明)(2分)(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6分)共同点:反对君主专制(2分)(5)儒家在不断发展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2分)32、(1)魏源(2分);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2)“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任答四点,每点2分,共8分)(3)陈独秀(2分)民主与科学(4分)(4)从器物(技术)到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33、1)措施:废除诗赋,改以策论取士;以三经新义为教学和考试的依据;青苗法不同:一侧重于育人(取士)角度;二侧重于理财(富国)角度(2)青苗法、农田水利法。认识: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地政治魄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