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0371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春夜洛城闻笛》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走近作者,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读诗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再读诗歌,结合注释了解大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笛子的美称。,故乡,家乡。,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大意: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谁家玉笛暗飞声”,品诗句,“暗”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散入春风满洛城”,“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主旨探究,诵诗歌,结合自己的体会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