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科实验班)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7196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科实验班)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科实验班)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科实验班)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文科实验班) 含答案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二年级文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两卷。其中共43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第1-11题为地理部分,第12-23题为政治部分,第24-35题为历史部分 24.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 A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B分析了马克思阶级斗争学说的成因C总结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D肯定了马克思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25.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初窦太后好读老子书,辕固说:“此是家人言耳。”窦太后说,这怎么能比得上你们管制犯人似的儒家诗书呢!随后惩罚辕固“入圈刺豕(猪)”。汉景帝派人往猪圈里递进一把刀让辕固得以杀猪自存。“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这反映了汉景帝时期A采用儒家思想治国 B放弃休养生息政策C维持无为而治思想 D存在无为、有为之争26.“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流行于西汉思想界,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民间广为流行崇奉、祭祀“天地君亲师”。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这一演变反映了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日益巩固 B专制集权的发展强化C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 D大一统国家不断壮大27.有人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下列观点与材料信息相符的是 A开创代议制民主的“制度化蓝图” B民本思想脱离“儒家思想理路”C对黄氏的评价体现了现代化史观 D君臣平等的思想具有“新见”28.中华历史成语千句文中写道:“胡服骑射,高见远识。围魏救赵、声东击西”“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屈子行吟,颠沛流离。上下求索,参天地兮。”这些成语A. 记录西周的统治状况 B. 记载春秋时期的史实C. 反映战国时期的历史 D. 反映先秦的政治风貌29.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 A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B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C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D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30.卢梭认为:“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因为这就是使每个公民都有祖国,从而保证他免于一切人身依附的条件,这就是造成政治机器灵活运转的条件,并且也是唯有它才是使社会规约成为其合法的条件,没有这一条件,社会规约便会是荒谬的、暴政的、并且会遭到最为严重的滥用。”下列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国家是确保自由的唯一条件 B公共意志是保障个人自由的前提C个人自由要服从公共意志 D自由与民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31.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32.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33.在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之前,他的朋友曾劝他逃离雅典,他回未答说:“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他接受了死刑,平静地饮下了一杯毒酒。苏格拉底说主张的“理性”是A个人的价值判断 B人类内在的美德C个人利益的追求 D城邦的政治秩序34.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中阐述的政治哲学的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由此可见,柏拉图著理想国 A.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追求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C.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D.试图挽救城邦危机35.清朝一般都将军机章京每日抄录明发、廷寄谕旨的簿册放到“上谕档”以备考查,然而道光帝对鸦片战争的谕旨却不见“上谕档”,而在“剿捕档”。“剿捕档”本是用来抄录平叛镇反事件谕旨的簿册,将于英国的战事等同于平定叛乱。这表明晚清时期朝廷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天朝上国”的观念C比较理性的认清了鸦片战争 D已经有了近代化意识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共8题,第36-38题为地理部分,第39-41题为历史部分,第42-43为政治部分39.(本题满分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世纪前后欧洲人向中国文明的学习,先从科学技术开始,这不仅包括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还包括陶瓷、冶金、纺织等技术,以及军事技术和兵法等。之后又逐步深入到文化,即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东学西渐”对于欧洲而言,并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此时的欧洲,封建领主制的统治本身,已出现了矛盾,为了争霸,欧洲诸国就必须加强实力;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天主教罗马教廷的“宗教改革”,强调教徒的个性和自由,反对教廷及其分支机构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东学西渐”,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即设法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增强国力,并突破天主教的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欧洲人都愿意接受中国文明。封建统治者(包括教会)对中国是采取排斤、抵制的态度;主张引进并改造、吸收中国文明的,主要是代表新兴资本势力的变革者。摘编自刘永拮“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材料二 “东学西渐”的过程,是与欧洲的社会变革过程统一的。实际上,17世纪和18世纪初,中国对欧洲的影响比欧洲对中国的影响大得多。中国由于其孔子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学问而不是对作战本领的尊重等,开始被推举为模范丈明。也正是随着社会变革的进行,他们才逐步完成了对中国文明的引进和改造,这同时也就变革了欧洲本身,欧洲也由此而发达。摘编自张允渭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触合(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前后至18世纪欧洲出现的“东学西渐”与近代前期中国出现的“西学东渐”现象的异同。(14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欧洲推崇中国文明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并分析这一时期“东学西渐”对欧洲社会的重大影响。(11分) 40.(本题满分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图片包含着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信息。 上面的绘画作者是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明朝第八代皇帝。此幅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首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首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于两人肩上,面部被遮,只露出光光的头顶,一手轻捻佛珠,显是佛教中人。构图合三人为一体,妙思绝伦。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衣纹细劲流畅,顿挫自如,显示出画家高超的技艺。 根据材料,提取图画中包含的政治或思想的一个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提取的信息与说明相一致) 41.(本题满分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耶律隆绪,辽景宗长子。乾亨四年(982),景宗死,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时年十二岁,母承天皇太后奉遗诏摄政,任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统和元年(983),首诏三京左右相及诸道节度使以下官吏,秉公执政,严禁非理征求,扰害于民。时枢密院请诏北府司徒颇德译南京所进律文。三年,以契丹诸役户贫乏,量加优免;六年,从乌古等部之请,把本非土产,而是靠贸易得来的贡品貂鼠皮、青鼠皮,改为只进牛马。以减轻属部的负担。八年,诏括民田,翌年通括户口,十二年均定税法。又以南京道新定税法太重而明令减少。此外,还创设义仓,豁免逋赋,安辑流亡;停止民输官俸,改由内帑支付,十三年,诏诸道民户,应历以来胁从为部曲者,仍籍州县。诏诸道水灾饥民,质男女者,自来年正月起,日计佣钱十文,价满则尽遣还其家。史称统和之政,“务在息民薄赋,以故法度修明”。(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隆绪改革的措施及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耶律隆绪改革成功的原因。 衡阳八中xx年下期高二年级文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文综参考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答案BDCDCCD题号3132333435答案DABCD39.(1)相同:都经过了由科技逐渐转向文化、制度的学习历程;都存在变革势力与保守势力的矛盾与斗争;都与本国或地区的社会变革过程相结合;都存在对外国文明的改造与利用。(每点2分,任意三点得6分)不同:前者主要是内驱力推动下的主动学习,后者主要是在外敌入侵导致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背景下的被动学习;欧洲经过对中国文明的学习改造最终也完成了自身的社会变革,日益强大;近代前期中国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8分)(2)特征:崇尚理性;反对专制和特权,追求民主平等。(5分)影响:推动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展或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欧洲政治制度(或人才选拔制度)的创新。(6分)40.示范一:信息:三教合一(代表了本土的儒道与外来的佛和平共处的世界宗教和谐观。)说明:从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百姓寻求精神寄托;宗教的特点来答,言之有理即可。示范二:信息:期望全国朝野安定团结(团结和谐或体现华夏自古的中庸思想)说明:联系明朝的政治状况来答,言这有理即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与图相关的信息,信息与说明能一致就可)评分标准:有两个角度,既有提取信息,也有解释分析,而且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解释分析清晰。12分有两个角度,既有提取信息,也有解释分析,但在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解释分析清晰方面做的不够好。或有两个角度,但在某个角度在提取信息或者解释分析有明显缺失911分只有一个角度,既有提取信息,也有解释分析,而且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解释分析清晰。8分只有一个角度,既有提取信息,也有解释分析,但在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解释分析清晰方面做的不够好。或只有一个角度,但在提取信息或者解释分析有明显缺失07分。41.(1)措施:整顿吏治,制定律法,均定税法,轻徭薄赋,废除奴隶制,整顿户籍。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使辽出现中兴;促进辽政权的封建化进程。(2)原因:皇太后的支持;顺应了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潮流;适应了加强统治的需求;顺应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