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2)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214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2)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2)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2)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2)新人教版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李文忠公事略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李鸿章之治事也,案无留牍,门无留宾,盖其规模一仿曾文正云。不论冬夏,五点钟即起,有家藏一宋拓兰亭,每晨必临摹一百字,其临本从不示人,此盖养心自律之一法。每日午饭后必昼寝一点钟,从不失时。戈登尝访李鸿章于天津,勾留数月。其时,俄国以伊犁之役,颇事威吓,将有决裂之势。鸿章以询戈登,戈登曰:“中国今日如此情形,终不可以立于往后之世界,除非君自取之,握全权以大加整顿耳。君如有意,仆当效犬马之劳。”鸿章瞿然改容,舌矫而不能言。李鸿章接人常带傲慢轻侮之色,惟事曾文正如严父,执礼之恭,有不知其然而然者。李鸿章与外国人交涉,尤轻侮之,其意殆视之如一市侩,谓彼辈皆以利来,我亦持筹握算,惟利是视耳。崇拜西人之劣根性,鸿章所无也。李鸿章于外国人中,所最敬爱者惟两人,一曰戈登,一曰美国将军格兰德,盖南北美之战,立大功者也。格兰德游历至津,李鸿章待以殊礼。闻美人为格兰德立纪功碑,即赠千金,以表敬慕之情。李鸿章之治事最精核。每遇一问题,必再三盘诘,毫无假借,不轻然诺,既诺则必践之,实言行一致之人也。李鸿章之在欧洲也,屡问人之年,及其家产几何。随员或请曰:“此西人所最忌也。宜勿尔。”鸿章不恤。尝游英国某大工厂,观毕后,忽发一奇问,问于其工头曰:“君统领如许大之工场,一年所入几何?”工头曰:“薪水之外无他入。”李徐指其钻石指环曰:“然则此钻石从何来?”李鸿章生平最遗恨者一事,曰未尝掌文衡。戊戌会试时在京师,谓必得之,卒不获。虽朝考阅卷大臣,亦未尝一次派及,李颇怏怏云。以盖代勋名,而恋恋于此物,可见科举之毒入人深矣。(选自梁启超李文忠公事略,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舌矫而不能言 矫:僵直B.惟事曾文正如严父 事:侍奉C.鸿章不恤 恤:同情D.君统领如许大之工场 许:这样答案 C解析 恤:顾惜。6.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李鸿章修身治事异于常人的一组是( )不论冬夏,五点钟即起君如有意,仆当效犬马之劳李鸿章与外国人交涉,尤轻侮之每遇一问题,必再三盘诘,毫无假借屡问人之年,及其家产几何虽朝考阅卷大臣,亦未尝一次派及A. B.C. D.答案 C解析 是戈登说的话,是李鸿章在欧洲的情况,并不异于常人,是李鸿章的遗憾,朝廷科举考试的阅卷都没参加过。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鸿章深受曾国藩的影响,对曾国藩极为尊敬,超出常人,处事方式也向曾国藩学习,讲效率,不拖拉。B.李鸿章每天都要临摹王羲之的书法,以修身养性,由于对自己写的字不够满意,他从来不给他人看。C.李鸿章一点儿也没有盲目崇拜西洋人的劣根性,在与一般洋人交往时他都态度轻慢。不过面对他敬爱的美国将军格兰德,他待以殊礼。D.李鸿章因不曾当过主考官而甚为遗憾,作者对此不以为然,但并没有否定李鸿章的功业与声名。答案 B解析 李鸿章对自己的字不满意的说法,于文无据。8.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谓彼辈皆以利来,我亦持筹握算,惟利是视耳。译文:_(2)不轻然诺,既诺则必践之,实言行一致之人也。译文:_(3)随员或请曰:“此西人所最忌也。宜勿尔。”译文:_答案 (1)认为那些人都是因为利益来到这里,我也应该拿着筹码算盘,只看重利益。(得分点:“谓”“持筹握算”“惟利是视”)(2)不轻易承诺,既然承诺了就一定践行诺言,他确实是言行一致的人。(得分点:“轻然”“践”“实”)(3)随从人员有人告诉他说:“这是西方人最忌讳的事。应该(最好)不要这样。”(得分点:“请”“忌”“宜”)【参考译文】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是安徽庐州府合肥县人。李鸿章处理公务,桌上不留文书,家中不留宾客,他的方式完全效法曾国藩。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他五点钟就起床,他家中有珍藏的一幅宋朝拓本兰亭序,每天早晨一定要临摹一百字,他临摹的字本从来不给别人看,这大概是他修身养性自我约束的一种方法。李鸿章每天午饭后,一定要午睡一个钟头,从来没有耽误过。戈登曾经到天津拜访李鸿章,逗留了几个月。那时,俄国因为伊犁之战,对中国大肆威胁恐吓,有即将和中国决裂的势头。李鸿章拿这件事问戈登,戈登说:“中国今天这种情形,终究不能在今后的世界立足,除非您自己夺取君位,掌握全部权力来大加整顿。您如果有这个想法,我会为您效劳。”李鸿章惊骇变了脸色,舌头僵直说不出话来。李鸿章接待他人时常带有傲慢轻侮的神色,只有侍奉曾国藩像对待严父,执守礼节的恭敬程度,不知道为什么到了那种地步。李鸿章跟外国人交涉,特别轻慢侮辱对方,他那意思几乎是把对方看得像一个商人,认为那些人都是因为利益来到这里,我也应该拿着筹码算盘,只看重利益。崇拜西方人的(这种)劣根性,李鸿章是没有的。李鸿章在外国人中,最尊敬爱戴的只有两个,一是戈登,一是美国将军格兰德,格兰德是美南北战争中立了大功的人。格兰德到天津游览,李鸿章用特别的礼节对待他。听说美国人为格兰德立纪功碑,就赠送一千两金子来表达敬慕之情。李鸿章处理事情最看重详细考核。每逢遇到一个问题,一定反复盘问,一点儿假冒都不允许有,不轻易承诺,既然承诺了就一定践行诺言,他确实是言行一致的人。李鸿章在欧洲时,多次问他人的年龄及其家庭财产多少。随从人员有人告诉他说:“这是西方人最忌讳的事。应该(最好)不要这样。”李鸿章不理会。他曾经游览英国某个大工厂,参观完后,忽然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他向工厂的工头问道:“您总管如此大的工场,一年收入多少?”工头说:“除薪水之外没有别的收入。”李鸿章缓缓地指着他手上的钻戒说:“既然这样,那么这钻石从哪里来的?”李鸿章生平最遗憾的一件事,是不曾当过主考。戊戌会试时他在京师,以为一定会得到这个职位,但最终没有得到。即便朝廷科举考试的阅卷大臣,也不曾派到过一次,李鸿章为这很不愉快。凭着超越当世的功业名声,却对这东西眷恋不舍,可以看出科举对人的毒害多么深啊!9.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虽然,彼之地位,彼之势力,非悉以侥幸而得之者。彼在文武百僚中,确有超卓之眼孔、敏捷之手腕,而非他人之所能及也彼知西来之大势识外国之文明思利用之以自强此种眼光虽先辈曾国藩恐亦让彼一步,而左宗棠、曾国荃更无论也。 (节选自梁启超李文忠公事略,有删改)答案 而非他人之所能及也彼知西来之大势识外国之文明思利用之以自强此种眼光虽先辈曾国藩恐亦让彼一步【参考译文】虽然如此,他的地位,他的势力,不都是靠侥幸获得的。在文武百官中,他确实有超卓的眼光、敏捷的手腕,不是别人能够比得上的。他知道西方的国际形势,懂得外国的文明,想着利用它们来强大自身,这种眼光,即使是前辈曾国藩,只怕也要让他一步,至于左宗棠、曾国荃更不用说了。二、文言文阅读(xx湖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雪 屋 记(明)杜琼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于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xx年版)5.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 造:建造B.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 尚:推崇C.今又济之以雪 济:加上D.以屋名雪,讵不韪欤 韪:正确答案 A解析 造:前往,到。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圣人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A.而 因 之 B.则 为 所C.以 乎 之 D.且 于 所答案 C解析 首先依据原文,理解句意,前半句应理解为“圣人建造房屋来居住”,因此选项锁定在A或C,表示承接关系或目的关系。然后分析后半句,“冀”意思是“希望”,句意应是“希望能免除这两样忧患罢了”。联想逍遥游中“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可知虚词“乎”正确。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B.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C.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D.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答案 D解析 解答该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句意,综合判断;要注意文段中“也”字以及判断句标志“者也”句式的提示作用。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屋”外覆白茅,内涂白垩,不事奢华,与古人造屋简朴实用的特点相吻合。B.大雪遍覆山林大地,埋没万物,看似悄无声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机能消除灾祸。C.徐孟祥志行高洁,推善及人,隐居深山而相从问学者众,不求名利而声名远播。D.文章由屋及雪,叙写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显人之品格,脉络清晰行文晓畅。答案 B解析 根据原文,能够消除灾祸的是白雪,而不是白雪之下“孕育的生机”。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译文:_(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译文:_(3)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译文:_答案 (1)(茅屋)已经落成,又恰逢下起了大雪,于是就用“雪屋”来给它命名。(2)与徐孟祥结交的官宦、乡绅,都写诗来歌咏赞颂雪屋,并招请我为它作记。(3)人栖息在树上就容易跌落,住在洞穴里就容易生病。解析 (1)关键词:既、适、名。(2)关键词:缙绅、歌咏、征。注意“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定语后置。(3)关键词:木、处、颠、土、病。【参考译文】吴地有个儒生叫徐孟祥,读书写文章,志向行为高远纯洁,家住光福山中。跟随他学习、请教的人很多,他的名声私下里传到大都市。士大夫到西山游学的,一定造访他的住所。孟祥曾经建造了几间茅屋,用白茅覆盖屋顶,不追求华丽的装饰,只用白粉粉刷内壁,真像是雪屋一般。(茅屋)已经落成,又恰逢下起了大雪,于是就用“雪屋”来给它命名。范阳卢舍人用古隶体为“雪屋”题写了匾额,与徐孟祥结交的官宦、乡绅,都写诗来歌咏赞颂雪屋,并招请我为它作记。冬神发号施令,草木凋谢枯萎,是冬天到来的时候。天地积聚阴湿之气,湿气化成雨水,寒气化成雪,缓缓降下,千里大地为之洁白,雪覆盖了山林大地。万物都埋没起来什么都看不见,它们的生机不是几乎消失了吗?谁知道生机反而寄寓在其中了。所以冬至这个节气,在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种生机已经产生于阴气之下了。因此腊月里有降雪,来年春天就会有收成,人也没有疾病灾患。雪这种事物,并不是单单因为它的色泽洁白而被推崇啊,是因为它有孕育生机、消弭灾患的功能啊!远古时代的人们,有的筑巢居住在树上,有的挖穴居住在洞穴。人栖息在树上就容易跌落,住在洞穴里就容易生病。圣人建造房屋来居住,只是希望免除这两种祸患罢了,当初并没有后世华丽奢侈的装饰啊。孟祥读书学习古人,编织茅草建造房屋,不追求华丽奢侈,不是古人的风范吗?现在又加上白雪的衬托,岂不也显示出他高洁的志趣行为吗?难道只是这些吗?孟祥隐居在深山之中而不被当事者重用,处境穷困,就像冰雪寒冷的隆冬啊。至于他以自己的善行推己及人,又有成就自己同时成就他人的善心,而暂时没有明显效果的原因,又像是白雪有孕育生机、消弭祸患的功能一样啊。用雪来命名房屋,难道不是正确的吗?至于推开屋门来观赏白雪的气度姿态,已经见于诸位作者的描述中了,我也来不及有更多的记述了。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杨善,字思敬,大兴人。十四年八月扈驾北征。及土木,师溃,善间行得脱。也先将入寇,改左副都御史,与都督王通提督京城守备。寇退,进右都御史,视鸿胪如故。景泰元年,廷臣朝正毕,循故事,相贺于朝房。善独流涕曰:“上皇在何所,而我曹自相贺乎!”众愧,为之止。是年夏,也先使至,廷议简四人为正副使,与偕行。景帝命善及侍郎赵荣为使,赍金银书币往。 明日谒也先,亦大有所遗,也先亦喜。善因诘之曰:“太上皇帝朝,太师遣贡使必三千人,岁必再赉,金币载途,乃背盟见攻,何也?”也先曰:“奈何削我马价,予帛多剪裂,前后使人往多不归,又减岁赐?”善曰:“非削也,太师马岁增,价难继而不忍拒,故微损之。太师自度,价比前孰多也?帛剪裂者,通事为之,事露,诛矣。即太师贡马有劣弱,貂或敝,亦岂太师意耶?且使者多至三四千人,有为盗或犯他法,归恐得罪,故自亡耳,留若奚为?贡使受宴赐,上名或浮其人数,朝廷核实而予之。所减乃虚数,有其人者,固不减也。”也先屡称善。善复曰:“太师再攻我,屠戮数十万,太师部曲死伤亦不少矣。上天好生,太师好杀,故数有雷警。今还上皇,和好如故,中国金币日至,两国俱乐,不亦美乎?”也先曰:“敕书何以无奉迎语?”善曰:“此欲成太师令名,使自为之。若载之敕书,是太师迫于朝命,非太师诚心也。”也先大喜。其平章昂克问善:“何不以重宝来购?”善曰:“若赍货来,人谓太师图利。今不尔,乃见太师仁义,为好男子,垂史策,颂杨万世。”也先笑称善。知院伯毅帖木耳劝也先留使臣,而遣使要上皇复位。也先惧失信,不可,竟许善奉上皇还。时举朝竞奇善功,而景帝以非初遣旨,薄其赏。家京师,治第郭外。园多善果,岁时馈公卿戚里中贵,无不得其欢心。(节选自明史杨善传)少补北平诸生不甚通经术,而性沉敏,能为人策事。善始事中贵人振,后更事中贵人吉祥等,而与石亨比。会景帝病,善伺知亨、吉祥有迎太上皇谋,遂与之合,而发南宫锢。太上皇即位,论善功,封兴济伯。善虽负才辨,以巧取功名,而憸忮多岸谷。其为序班,坐事下狱。庶吉士章朴亦坐事下狱,与相狎,言家有万孝孺集。时方穷治孝孺党。善从借观而密奏之,上遂诛朴,而复善官。 (节选自王世贞杨善传)注上皇:指明英宗。憸忮(xin zh):奸邪嫉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也先将入寇 寇:入侵B廷议简四人为正副使 简:选拔C此欲成太师令名 令:美好D而与石亨比 比:并肩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乃背盟见攻,何也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B朝廷核实而予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C今不尔,乃见太师仁义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D何不以重宝来购王好战,请以战喻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善不是很精通经学,但性格深沉敏锐,年轻时就能为人谋划事情,后周旋于士大夫与宦官之间,左右逢源。B杨善出使瓦剌,在与也先交锋时,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最终得以奉迎英宗回国,完成了皇帝交给他的任务。C在政治立场上,杨善拥护英宗,与石亨、曹吉祥等人合谋,推翻景帝,使英宗复辟,杨善也因有功而被封赏。D杨善虽然富有辩才,但他密告章朴家藏方孝孺文集,致使章朴被杀,自己却复官。从中可以看出其为人阴险。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十四年八月扈驾北征。及土木,师溃,善间行得脱。(3分)(2)非削也,太师马岁增,价难继而不忍拒,故微损之。(4分)(3)若载之敕书,是太师迫于朝命,非太师诚心也。(3分)5 D (均为“用”。A表疑问/表感叹;B代词,他们/动词,到; C才/是)6 B (奉迎英宗回国不是皇帝交给他的任务)7. (1)十四年八月,杨善随从皇帝北征,到达土木堡,军队溃败,杨善从小路逃跑得以脱身。(2)不是削减,太师的马年年增多,价格难以维持又不忍心拒绝,所以稍微减少一些。(3)如果写在敕书上,这是太师迫于朝廷的命令(译为“被朝廷的命令所逼迫”也可),而不是太师真诚的心意。参考译文:杨善,字思敬,大兴人。十四年八月,杨善随从皇帝北征,到达土木堡,军队溃败,杨善从小路逃跑得以脱身。也先将要入侵,杨善改任左副都御使,和都督王通提督京城守备。敌人退去,杨善晋升为右都御使,和以前一样处理鸿胪事务。景泰元年,廷臣正月初一朝贺新年结束,遵循旧有制度,相贺于朝房。杨善独自流着眼泪说:“上皇在什么地方,而我们这些人却自己互相祝贺!”大家愧疚,因为他的话而停止了祝贺。这年夏天,也先的使者来到京城,在朝廷上商议选拔四个人作为正副使,和他一起出使。皇帝命令杨善和侍郎赵荣为使者,带着金银财物前往。第二天谒见也先,也大有馈赠,也先也很高兴。杨善趁机责问他说:“太上皇帝朝,太师派遣上贡的使臣一定三千人,明朝一年内一定两次赏赐你们,金银财物不断,你们却背盟攻打我们,为什么呢?”也先说:“为何削减我的马价,给我的布帛多被剪断,前后派人去大多不归,又减少了岁赐?”杨善说:“不是削减,太师的马年年增多,价格难以维持又不忍心拒绝,所以稍微减少一些。太师自己考虑一下,得到的好处与以前相比哪一个多?布帛被剪裂,是通事干的,事情败露,被杀掉了。如果太师进贡的马匹有劣马,貂皮有破旧,难道是太师的意思吗?况且您派来的使者多达三四千人,有做强盗的或触犯其他法律的,回去恐怕获罪,所以自己逃跑了,我们扣留他们干什么呢?来进贡的使者接受赐宴,报上的名字有时虚报人数,朝廷核实后给予他们赏赐。减少的只是虚数,实有其人的就一定不会减少。”也先多次称说得对。杨善又说:“太师两次进攻我们,屠杀几十万人,太师部下死伤也不少。上天好生,而太师好杀,所以常常有雷击警示。现在归还上皇,和好如初,中原金银财物一天天送至,两个都欢乐,不也是美事吗?”也先说:“敕书为何没有迎接上皇还朝的话?”杨善说:“这是想成就太师美好的名声,让你自己去做。如果写在敕书上,这是太师迫于朝廷的命令,而不是太师真诚的心意。”也先大喜。也先的平章昂克问杨善:“为何不用重金来换?”杨善说:“如果拿着财物来,人们会说太师图利。如今不这样做,才见出太师仁义,是个英雄好汉,流传史策,颂扬万世。”也先笑着说好。知院伯颜帖木耳劝也先扣留使臣,派遣使者去要挟上皇复位。也先害怕失信,没有答应,终于答应杨善奉迎上皇回去。当时满朝上下争相夸赞杨善的功劳,而景帝认为不是当初派遣他去时的旨意,对他赏赐很少。在京师安家,在城外建宅第。园内有许多佳果,果子丰收的时候就送给朝中权贵、外戚和宦官,没有不得到他们欢心的。 (杨善)年轻的时候被补为北平生员,不是很精通经学,但是性格深沉敏锐,能替别人谋划事情。杨善刚开始时奉事宦官王振,后来又奉事宦官曹吉祥等人,并且和石亨勾结。适逢景帝生病,杨善探察得知石亨、曹吉祥有迎立太上皇为君主的谋划,于是和他们合谋,破除南宫禁锢。太上皇重新当了皇帝,判定杨善的功劳,被封为兴济伯。杨善虽然凭借才智机变,用虚浮不实的手段取得功名,但是他奸邪嫉恨为人高傲。他为序班时,因事获罪被囚禁在监狱。庶吉士章朴也因事获罪被囚禁在监狱,与杨善关系亲近,说家里有方孝孺的集子。当时正彻底查办方孝孺党羽。杨善从他家里借来看,并把这件事秘密上奏朝廷,皇上于是杀了章朴,而恢复了杨善的官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