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1.3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1671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1.3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1.3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1.3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1.1.3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译颇有学识,兼知钟律,善骑射。周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梁安固公主。及帝亲总万机,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太子宫尹。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乌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恒不自安。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乃阴谓译曰:“秦王,上爱子也。乌丸轨,上信臣也。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曰:“愿殿下勉著仁孝,无失子道而已。勿为他虑。”太子然之。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邑三百户。后坐亵狎皇太子,帝大怒,除名为民。太子复召之,译戏狎如初。因言于太子曰:“殿下何时可得据天下?”太子悦而益昵之。及帝崩,太子嗣位,是为宣帝。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复除名为民。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初,高祖与译有同学之旧,译又素知高祖相表有奇,倾心相结。及高祖为大冢宰,总百揆,以译兼领天官都府司会,总六府事。出入卧内,言无不从,赏赐玉帛不可胜计。每出入,以甲士从。俄而进位上柱国,恕以十死。译性轻险,不亲职务,而赃货狼籍。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功,不忍废放。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译犹坐厅事,无所关预。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及上受禅,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译自以被疏,阴呼道士章醮以祈福助,其婢奏译厌蛊左道。译又与母别居,为宪司所劾,由是除名。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选自隋书列传第三,有删节)【注】 高祖:指隋文帝。章醮: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帝亲总万机总:统管。B愿殿下勉著仁孝 勉:努力。C译擅取官材,自营私第 营:经营。D阴敕官属不得白事于译 敕:告诫。解析营:建造。答案C2下列“以”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为御正下大夫 B高祖宽谕之,接以恩礼C以上柱国公归第 D阴呼道士章醮以祈福助解析D项中的“以”为连词,其余三项中的“以”都为介词。答案D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译句:_(2)刘昉数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译句:_答案(1)如今我这次出征,该不会有扶苏一样的遭遇吧?(2)刘昉多次向皇帝求情,皇帝又召回了郑译,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4根据文意概述宣帝恩宠郑译最重要的原因。答:_答案当年宣帝太子之位受到威胁,又奉诏出征,郑译出谋划策,帮太子渡过了难关。【参考译文】郑译,字正义,是荥阳开封人。郑译很有学问,并懂得音乐,善长骑马射箭。周武帝时,郑译当时妻子去世,皇帝命令郑译娶梁安固公主。等到皇帝亲自掌权,任命郑译做御正下大夫,不久改为太子宫尹。当时太子有很多不道德的行为,内史中大夫乌丸轨常常劝皇帝废掉太子改立秦王,因此太子一直不安心。后来下诏让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就暗中对郑译说:“秦王是皇上喜爱的儿子。乌丸轨是皇上信任的大臣。如今我这次出征,该不会有扶苏一样的遭遇吧?”郑译说: “希望殿下尽力仁爱孝顺,不违背作儿子的原则就行了。不要担心别的事。”太子认为他说得对。打败敌人之后,郑译因为功劳很大,受赐爵位为“开国子”,掌管三百户人的县的俸禄。后来因为和皇太子开玩笑,皇帝很生气,除去官名,贬为平民。太子又召他回来,郑译像以前一样开玩笑。于是对太子说:“殿下什么时候可以拥有天下?”太子很高兴就更亲近他。等到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就是宣帝。郑译十分专权,当时皇帝巡游东京,郑译擅自取用宫里的材料,自己建造房屋,因犯这个罪除去官籍成为平民。刘昉多次向皇帝求情,皇帝又召回了郑译,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当初,高祖杨坚与郑译有同学的交情,郑译又一直知道高祖相貌奇特,于是全心结交。等到高祖做了大冢宰,总揽朝政,任命郑译兼管天官都府司会,总管六府的事务。进出卧室,他的计策全都采纳,赏赐的玉帛不计其数。每次出入宫殿,由穿甲的士兵跟从。不久进封上柱国,规定他可以犯十种罪行,都被宽恕,不处死。郑译性更轻浮阴险,不关心职责,贪污的东西不计其数。高祖暗地疏远他,但因为他有出谋划策的功劳,不忍心罢免流放他。暗中嘱咐官吏不要把事情报告给郑译。 郑译依然受到牵连,无所事事。郑译很害怕,磕头请求辞官,高祖安慰他,按礼仪接见他。等到高祖受禅登基,郑译在上柱国公的位子上退休回家,赏赐了他很多东西。郑译因为自己被疏远,暗中招道士章醮来帮他祈福,他的奴婢控告郑译从事妖术。郑译又和母亲分居,被宪司弹劾,因此除去官名。开皇十一年,因病在职位上死去,当时五十二岁。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大义感人洪迈理义感人心,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不过语言造次之间,初非有怪奇卓诡之事也。楚昭王遭吴阖庐之祸,国灭出亡,父老送之,王曰:“父老返矣,何患无君!”父老曰:“有君如是其贤也!”相与从之,或奔走赴秦,号哭请救,竟以复国。汉高祖入关,召诸县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毋恐!”乃使人与秦吏行至县乡邑,告谕之,秦民大喜。已而项羽所过残灭。民大失望。刘氏四百年基业定于是矣。唐明皇避禄山乱,至扶风,士卒颇怀去就,流言不逊,召入谕之曰:“朕托任失人,致逆胡乱常,须远避其锋。卿等仓卒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朕甚愧之。今听各还家,朕独与子弟入蜀,今日与卿等诀。归见父母及长安父老,为朕致意。”众皆哭曰:“死生从陛下。”自是流言遂息。贼围张巡于雍丘,大将劝巡降,巡设天子画像,帅将士朝之,人人皆泣。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河北四凶称王,李抱真使贾林说王武俊,托为天子之语,曰:“朕前事诚误,朋友失意,尚可谢,况朕为四海之主乎?”武俊即首唱从化。及奉天诏下,武俊遣使谓田悦曰:“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王庭凑盗据成德,韩愈宣慰,庭凑拔刃弦弓以逆。及馆,罗甲士于廷。愈为言安史以来逆顺祸福之理,庭凑恐众心动,麾之使出,讫为藩臣。凡此数端,皆异代而同符也。国家靖康、建炎之难极矣,不闻有此,何邪?(选自容斋随笔,有删节)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究至于浃肌肤而沦骨髓浃:浸透。B帅将士朝之 帅:带领。C朋友失意,尚可谢 谢:道歉。D庭凑拔刃弦弓以逆 逆:反叛。解析逆,迎接。答案D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A项中前“以”为介词“因为”,后“以”为介词“用来”;B项前“为”是介词“替,给”,后“为”是动词“作为”;C项前“于”为介词“在”,后“于”为介词“对”;D项均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答案D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而斩之,士心益劝。译文:_(2) 天子方在隐忧,以德绥我,何得不悔过而归之?译文:_答案(1) 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个大将带到(皇帝画像)前,用忠义大孝指责他们,然后把他们斩首,守城将士的抗敌决心更加受到鼓舞。(2) 皇帝正为了国家大事担忧,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呢?8请简要概括文中“感人心”的“理义”的几种情形。答:_答案君主恤民,自省;臣子忠勇,明理。【参考译文】理义的力量足以深深地打动人心,最终能够穿越肌肤,深入骨髓,这只不过是在言语瞬息间的事,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奇怪诡异之处。楚昭王遭到吴王阖庐的猛攻,国家灭亡,自己也被迫出逃,楚国的父老们给他送行,楚昭王说:“父老们,请回去吧,何愁没有国君呢?”父老们说:“哪里有像大王这么贤明的国君呢!”于是纷纷跟着楚昭王出逃。有人(申包胥)忙赶往秦国号哭求救,楚国最终因此得以复国。汉高祖刘邦进入关中后,召集各县的豪杰说:“大家为秦朝苛酷的刑法所害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统治关中,与父老们相约定下三条法律。我入关的原因,是替父老兄弟们除去祸害,并不是为了侵犯和虐待老百姓,请大家不要担心。”又派人和秦朝官吏一起到各郡县乡邑,向老百姓宣传政策,关中的百姓都很高兴。不久,项羽率大军入关,所过之处,鸡犬不宁,血流成河,人民对项羽大失所望。于是刘氏四百年的江山基业就这样奠定了。唐明皇李隆基为了躲避安禄山的叛军,逃到扶风(今陕西宝鸡东)时,士兵中有许多人想逃走,而且谣言四起,对唐明皇出言不逊。唐明皇召见将士们并对他们说:“我用人不当,以致胡人安禄山发动叛乱,现在必须长途跋涉以避开叛军的锋芒。各位仓猝之间跟随我出走,不能与父母、妻儿告别,对此我感到很惭愧,现在任凭大家回家,我和我的子弟们前往四川,今天在此和大家诀别。回去见到父母和长安的父老们,替我向他们致意问候。”众将士都哭着说:“无论是生是死,我们都跟随皇帝陛下。”于是谣言便自动消失了。(安禄山的)叛军围困张巡驻守的雍丘城(今河南枸县),大将们劝张巡投降,张巡设置了皇帝的画像,率领众将士朝拜。将士们都痛哭流涕,张巡把(劝他投降的)六个大将带到(皇帝画像)前,用忠义大孝指责他们,然后把他们斩首,守城将士的抗敌决心更加受到鼓舞。(唐德宗时,)河北有四人叛乱称王,李抱真派贾林劝说王武俊,并假托皇帝的话说:“朕以前的确把事情做错了,朋友之间发生了误会,尚且可以相互道歉,何况我身为天下君主呢?”王武俊于是就首先倡议其他称王的人一同归顺朝廷。等到德宗皇帝在奉天下诏书时,王武俊派人对田悦说:“皇帝正为了国家大事担忧,用恩德安抚我们,我们怎么能不改过自新,归顺朝廷呢?”王庭凑窃据了成德(今河北正定)以后,韩愈奉命前去安抚,王庭凑剑拔弩张迎接韩愈。到客馆后,王庭凑又在庭院内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韩愈向他们讲述了安史之乱以来背叛和归顺朝廷的利害关系及祸福相互转化的道理,王庭凑害怕军心动摇,挥手让士兵出,最终王庭凑还是做了唐朝的藩臣。以上这几件事,虽然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但所用的方法都是相同的。我们大宋朝在靖康、建炎年间所遭受的灾难严重到了极点,但是却没有听说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这是为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