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3 关注癌症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0779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3 关注癌症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3 关注癌症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3 关注癌症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3 关注癌症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下图是四种人体细胞的培养结果,图中所示细胞最可能是癌细胞的是()解析:癌细胞之间无接触抑制现象。答案:D2下列不属于我国肿瘤的三级预防策略的是()A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B防止致癌物质影响C用现代仪器检查,并彻底切除癌细胞病灶D高危人群早期检出答案:C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与RNA和DNA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显著增高,而核酸的分解速度明显降低。这与癌细胞所具有的下列哪种特性有关()A能够无限增殖B细胞具有浸润性C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D细胞呼吸以无氧呼吸为主答案:A4原癌基因()A普遍存在于人和动物的染色体上B仅存在于健康人的染色体上C仅存在于被致癌病毒感染但尚未发病者的染色体上D仅存在于癌症患者的染色体上解析: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本来就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基因。答案:A5ALV是一种病毒,不包含具有致癌特性的癌基因。在检查感染了该病毒的鸡的癌组织时,发现所有癌细胞DNA的特定部位都插入了ALV的DNA。ALV是导致细胞癌变的()A物理致癌因子 B生物致癌因子C化学致癌因子 DA、B、C三项都是答案:B能力提升6在不断增长的癌组织中,癌细胞()A通过减数分裂不断增殖B都有染色单体C都能合成蛋白质DDNA含量都相等解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其细胞增殖方式为有丝分裂。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中,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的进行做物质和能量准备。分裂过程中,不同时间DNA含量不一定相同,发生着2N4N2N的规律性变化。答案:C7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为“xx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的存活期。这里利用的原理不包括()A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C阻止癌细胞的增殖D抑制癌细胞的分裂解析:肿瘤血管供应肿瘤细胞营养物质,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就减少了癌细胞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生长;传统化疗药物作用于癌细胞分裂间期,阻止DNA复制,使癌细胞不能分裂增殖,从而达到控制癌细胞的目的,并不是通过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来治疗。答案:A8“化疗”是控制癌细胞生长的方法之一,药物可以杀死癌细胞,图中给出的是一个典型的化疗过程,每3周给药1次(图中箭头所示),下图中记录了化疗过程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的数量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癌细胞最可能发生于高频率分裂的组织,如器官的上皮组织B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不受密度制约因素的限制而不断分裂和生长,无正常细胞的接触抑制现象C据图可知最初给药后两类细胞数量都明显减少,然后又回升,而每次给药后癌细胞回升量少于正常细胞D据图可知为了使癌细胞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可以在化疗过程中加大给药剂量或缩短给药周期而不会引起较强的副作用解析: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故A、B正确;由图可知,每次给药后两类细胞数目都明显减少,说明药物对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但正常细胞经过一定时间,回升数量多于癌细胞,有利于机体组织的修复,故C对;若大剂量给药或缩短给药周期,对正常细胞杀伤量过大,或者不能有足够时间恢复,就会造成机体组织器官损伤,引起强大的副作用。答案:D9日常生活中致癌因子很多,像吸烟时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放射性物质等,尽管从整体而言,癌症的发病率并不高,但老年人易患癌症,这说明了()A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抵抗力强B年轻人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C细胞的癌变是一个累积效应D致癌因子对不同的人作用不同解析:考查对引起癌变原因的理解。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大量病例分析表明,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一个细胞中至少有56个基因突变,才能表现出癌症的特征。答案:C10癌细胞是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下列有关癌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具有丰富的游离的核糖体C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D是凋亡的机体细胞解析:分泌细胞具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征。由于癌细胞无限增殖,具有丰富的游离的核糖体合成大量蛋白质。答案:B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广东工商局查处了一起“毒大米”事件,一批被黄曲霉毒素(AFTB1)等有害物质污染的大米流入市场。黄曲霉毒素能使人类的P53特殊基因发生突变,而使肝脏癌变。AFTB1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1)从致癌因子属性上看它属于()A物理致癌因子 B化学致癌因子C病毒致癌因子 DB与C(2)P53特殊基因是指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的_,黄曲霉毒素的致癌作用是使人体中的_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发生癌变。(3)癌细胞具有的特征是_。答案:(1)B(2)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3)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易分散和转移12新华社广州3月8日电:某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从亨氏美味源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亨氏美味源)生产的272箱美味源金唛桂林辣椒酱中检验出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苏丹红一号”会导致鼠类患癌,它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也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肝炎病毒感染久治不愈也会使病毒DNA整合到肝细胞中,引发肝癌。“苏丹红一号”致癌与之相比,从致癌因子看,二者的主要区别是_。(2)为了验证“苏丹红一号”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学校课外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课题名称:_。材料用具药品:生长状况一样的健康小白鼠12只、苏丹红一号、解剖盘、解剖剪、放大镜等。实验步骤: _。观察并记录结果:略。预测结果及结论:_。答案:(1)肝炎病毒为病毒致癌因子,苏丹红一号为化学致癌因子(2)验证“苏丹红一号”能强烈诱发小白鼠(肝)细胞癌变将小白鼠等分为两组,编号为A、B;A组饲喂拌有足量“苏丹红一号”的饲料,B组饲喂普通饲料,两组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白鼠的长势并解剖小白鼠,用放大镜观察其肝脏A组小白鼠长势明显不如B组,且放大镜下观察,A组小白鼠肝脏有明显肿块;而B组小白鼠生长正常,解剖观察肝脏无明显肿块。说明“苏丹红一号”具有强烈的致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