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00780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练 新人教版必修4xx高考导航考纲展示考情分析核心提示xx年xx年xx年命题特点辩证的否定观1辩证否定,天津12(2)新课标全国39(2)四川11安徽91.从考查内容看,本课考查的重点有辩证的否定观、创新的社会作用等,从考查方式来看,多与其他知识点结合进行综合考查。2从考查形式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结合当前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说明创新的哲学依据、树立创新意识;或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说明解放思想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社会发展的作用等。3从能力考查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1.一种精神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2两种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3三个作用创新的三个社会作用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大纲全国30天津54创新的社会作用天津14(3)江苏30核心考点1辩证的否定观(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243一、辩证否定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2特点: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一、辩证否定的特点1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对旧事物进行否定。因此,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否定旧事物时,并不是把旧事物全盘抛弃,一笔勾销。新事物是在批判地继承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可见,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二、辩证否定的实质1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2“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三、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比较辩证的否定观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否定的动力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事物的否定是事物的外因作用的结果,是外力主观强加于事物的否定和肯定的关系否定中包含肯定,肯定中包含否定,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否定和肯定都是绝对的,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否定同联系、发展的关系辩证的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是“扬弃”是联系与发展环节的中断,不是“扬弃”误区警示否定就是在外力作用下将原来事物化为乌有点拨辩证法所说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斗争而达到的对自身的否定,事物正是通过这种自我否定而实现“自己运动”的。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一种表现。(xx高考安徽卷,9)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BC D解析本题考查发展观、矛盾观的基本知识。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不可能非常接近正确,说明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故选。爽快地承认失败,事物性质就可能会向相反方面转化,故选。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故排除。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观点错误。答案C从1G到4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有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数据传输速度大幅提升,能够提供网页浏览、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功能,而到了4G时代,相关技术会把宽带互联网搬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一个接入网络的终端,其通话功能仅仅是附带功能。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人类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物质条件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在辩证否定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实践创新与认识发展 A BC D解析:选D。从1G到4G,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从而带来人们生活的变化,说明生产实践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提供物质条件,符合题意。从1G到4G手机服务的不同特点,说明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符合题意。由材料知,从1G到4G,移动通信技术都是在对先前技术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错误。核心考点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244一、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二、方法论要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1从唯物论的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从辩证法的角度(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3)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3从认识论的角度:整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误区警示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点拨(1)怀疑是对现存事物的质疑,是敢于、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相对于常规性思维而言,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始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怀疑是创造性思维的必要前提。(2)但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不是怀疑,而是实践。我们要立足于现实,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发挥怀疑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ABC D解析本题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属于主观认识层面,因此其源泉只能是生活和实践,而不可能是知识和理论,错误,排除。清洁工能创造性地提出安装室外电梯的新建议,充分表明丰富的生活经验对创新的重要意义,但中用“必然”一词夸大了经验的作用,应排除。创新不仅要以既有理论和实践为前提,更要有所突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符合题意,应入选。表达了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对于创新的重要意义,应入选。答案D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依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改革红利”。由此可见,释放“改革红利”必须()调整经济结构,推进国民经济内部的系统优化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彻底否定原有的体制尽力突破客观条件,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ABC D解析:选A。依据“改革红利”的内涵和要求可知,符合题意。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违背规律的客观性,均应舍去。核心考点3创新的社会作用(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244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的社会作用作用表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误区警示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点拨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这就要求必须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去解决。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xx高考江苏卷,30)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以奔驰、通用、波音、西门子等为代表的汽车飞机、电力电器设计,引领了现代交通和电气化社会;以英特尔、微软、苹果、联想等为代表的芯片、软件、智能终端设计,造就了信息网络社会的生活方式。这说明()A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发展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创新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解析本题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创新设计”起着重要作用为背景,考查创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未涉及社会制度的发展、思维方式的变革,A、C两项不选;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B项不选,D项正确。答案D2014年10月16日,中国农科院宣布,凭借从品种选择、育秧、田间管理到收获等环节的7项关键技术,我国科研人员协同攻关的水稻高产高效综合技术集成试验近日获得重大突破:水稻增产和节本效益显著,亩均增产100公斤左右,比常规种植增长约10%。这表明()A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C创新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D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析:选A。水稻高产高效综合技术实现水稻增产和节本效益显著,说明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A项符合题意。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解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分析材料,看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若题目限定了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范围,答题时要注意对应相应知识。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概括如下:(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点。(3)联系观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4)发展观点: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等。(5)矛盾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6)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学生用书P245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材料一2015年1月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不囿旧制、不循成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创造力,推动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人皆可创新、创新惠及人人,为大众创业提供支撑。材料二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一部5 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具有蓬勃创造活力的民族,四大发明在世界发明史上熠熠生辉。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创新图强的步伐从未停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坚持自力更生、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改革开放点燃了博采互鉴、以开放促进创新创造的火种,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创新让世界瞩目。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命题角度1:结合材料一,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我国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的哲学依据。并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为我国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提出合理化建议。提示:(1)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2)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命题角度2:结合材料二,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发展进步的动力。提示:(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1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期”,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引领、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的本质是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AB C D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创新的作用。是创新的本质,不是其作用,排除,符合要求。2李克强指出,要通过深化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惟有改革,才能破除阻碍创新的思想藩篱;惟有改革,才能冲破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这告诉我们,创新必须()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否定过去的一切思想观念在先否定传统继而创新理念的实践中实现自身的发展A B C D解析:选A。“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要求创新必须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符合题意。“破除阻碍创新的思想藩篱”“冲破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要求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符合题意。违背辩证否定观。3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创新激励政策、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上来,发挥好“推手”作用,为科技创新之树“施肥增养”。这是因为()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外因是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A B C D解析:选B。“发挥好推手作用,为科技创新之树施肥增养”,强调了外因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符合题意。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学生用书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某位全国人大代表说,在城镇化过程中对富有特色的古村落不能大拆大建,要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A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城镇化建设必须是渐进的过程B联系具有客观性,城镇化切忌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C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城镇化要坚持“扬弃”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城镇化要守住农民的家园解析:选C。“对富有特色的古村落不能大拆大建,要延续特色、传承文化、留住乡韵”,体现了辩证的否定观,C项符合题意。2改革、深化改革、推动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加快改革、启动改革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77次“改革”,开启了xx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的大幕。全面深化改革表明()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实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改革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事物是肯定与否定的统一,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ABC D解析:选B。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对旧的体制机制辩证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符合题意。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观点错误。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观点错误。3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表明()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C应在否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D应在肯定一切中推动事物的发展解析:选B。培根的话主要强调对自身既要肯定又要否定,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B项正确。A项对“扬弃”的理解错误,辩证的否定应是否定旧事物中不合理的因素,肯定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C、D两项明显错误。4李克强总理指出,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要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这表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事物发展就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A BC D解析:选A。“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说明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是“扬弃”,符合题意。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应排除。5李白与杜甫被称为盛唐诗坛的“双子星”,但他们的诗歌之美各有千秋。以李白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社会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击和突破,是一种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以杜甫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是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A辩证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B艺术创作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相互转化解析:选A。李白对旧美学标准的突破,侧重体现发展,而杜甫对新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侧重体现联系,A项正确。B、C、D三项不合题意,应舍去。6. 读漫画挑战权威,假如你是反对的一方,你的理由是()这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权威往往更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全面否定A BC D解析:选D。漫画挑战权威反映主人翁对权威彻底否定,反对对权威彻底否定,就应该提出重视权威的理由,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项。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应排除。7有人认为“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抛弃过去一切”。该观点错在()认为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没有看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没有看到辩证否定观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A BC D解析:选A。“抛弃过去一切”割裂了事物前后相继的联系,没有看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对题干观点分析正确,故答案选A。分析错误,应舍去。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这说明()A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B要创新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定过去的一切,创造崭新的未来C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敢于破除旧的观念D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创造新规律,开拓新境界解析:选A。“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体现了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否定了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项否定了规律的客观性,均应舍去。2014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三届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题为以创新实现共同发展包容发展的演讲。据此回答910题。9李克强强调,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迫切要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创新。实现这样的创新,墨守成规不行,单打独斗也不行,需要开放、合作与分享。这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摆脱一切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发扬大胆抛弃一切的革命批判精神坚持联系的观点,携手在合作中创新A BC D解析:选B。“实现这样的创新,墨守成规不行,单打独斗也不行”,说明要敢于打破常规,坚持联系的观点,携手在合作中创新,符合题意。说法错误。10李克强指出,30多年来,我们不断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在加强基础研究的同时,让科技人员进入市场去拼搏、去创造自己的价值,让科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激发了市场和创新的活力。这说明树立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同时也说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基础A BC D解析:选A。材料强调的是深化改革及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符合题意。干肢不符。观点错误。11奔驰公司用3D打印技术制造汽车模具和配件;波音公司用3D打印技术打造航模和零件将来一切皆可打印。3D打印不仅降低了立体物品的造价,且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这表明,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能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就是既肯定又否定A BC D解析:选B。材料中“3D打印降低了立体物品的造价”体现了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体现了创新能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故选B。12近年来,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针对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把文化形态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形成了“两翼齐飞”“两轮驱动”的文化发展理念,强调政府和市场在其中的作用,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说明()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文化观念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要发展就必须研究新情况,开拓新境界文化领域包含的矛盾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A BC D解析:选C。题干强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创新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正确。文化发展新理念是根据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这一实际提出的,这体现了。人民群众的需求与文化发展的不足、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等之间的矛盾,推动了我国的文化建设,推动了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繁荣,正确。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实践,错误。二、非选择题13xx年上半年广东省产业及行业结构优化向现代、高端方向调整,并取得不错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广东省大部分产业尚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产业竞争力不强。而具有低污染、高效率、可持续显著特征的现代产业则是广东经济力量中的“脊梁”。因此,要率先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推动“腾笼换鸟”,在腾挪空间中加快产品和产业的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要推动“凤凰涅槃”,以浴火重生的勇气和决心促进产品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广东省应该如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然后仔细审读材料,找出各自对应的有效信息,再观点统率材料具体分析说明即可。答案:(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广东省正视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调整,寻求可持续发展之道。(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广东省正在构建广东经济力量的“脊梁”,走低污染、高效率、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之路。(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要继续发扬广东人的创新精神,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决心。(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是对过往产品、产业推倒重来,全盘否定,而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4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科技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总能创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代科技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个过程。(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分析科技创新的哲学依据。(2)结合材料,说明科技创新是如何成为“撬动地球的杠杆”的?解析:本题考查辩证的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问,需要紧扣题目知识限定,回答创新的哲学依据。第(2)问,要结合材料从生产力、生产关系、文化和思维等多方面,说明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答案:(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实现技术创新。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这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加强科技攻关,解决长期制约我国发展的技术难题,推动社会进步。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它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敢于寻求新思路,进行科技攻关,推动技术发展。(2)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创新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