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历史.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8153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历史题号一二总分等级262728得分5.“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一方面代表了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A甲乙都正确B甲正确,乙错误 C甲错误,乙正确 D甲乙都错误6.史学家陈寅恪称:“华夏文明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反映宋代文化繁荣的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理学的形成 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 书法艺术个性化A B C D7.比较右面两部著名作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的创作风格相互交融 B.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C.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 D.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8.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图一洛神赋图局部 图二天王送子图 图三窦娥冤 图四京剧杨门女将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风俗写意的特征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9.古代希腊思想家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贡献在于 A.“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 B.打破了中世纪神学对人性的束缚C.动摇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D.为人类勾画出“理性王国”的蓝图10. 马克思称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主要是因为他 A.强调个人利益,创立诡辩学派 B.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C.使哲学成为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D.对自然哲学的贡献突出11.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的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2.“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再次意义上,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上帝有自己的法;物质世界有自己的法;动物有自己的法,人有自己的法。”说这番话的思想家是A.卢梭 B.狄德罗 C.伏尔泰 D.孟德斯鸠13.伏尔泰认为:“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所说的“永恒的规律”是指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C.达尔文的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4.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先生评价历史事物的标准是A科学技术决定论B传统的夷夏之辨的观点C把历史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D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15.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基本一致的是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D进步青年传阅庶民的胜利1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 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 B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 D借助传统文化外衣17.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正确?A.19世纪宗教信仰不存在了,20世纪人们因缺少信仰而失去人生意义B.19世纪人从神学束缚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D.19世纪科学快速发展,20世纪科学面对伦理道德的巨大挑战18.19世纪中期欧洲有个出版社想出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能与小说的风格一致。以下哪幅作品的画家最符合出版社的心仪 A自由引导人民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格尔尼卡 D向日葵19. 探索生命起源的过程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A胡克发现细胞 B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C细胞学说建立 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20.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A核定地价,国民共享 B主权在民,民族平等C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21.下列著作,可以反映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程。其先后顺序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新民主主义论 论十大关系AB CD22.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其中的“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A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一国两制”23.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 D“南优2号”杂交水稻24.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 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提出 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25.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24 分,第28题13 分,共50分)26. (13分)法国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阅读材料,解答问题。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宋朝的两幅绘画作品 图1清明上河图 图2货郎图材料二 图3 中世纪的圣母像 图4 拉斐尔的椅中圣母材料三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请回答:(1)材料一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体现此艺术风格的时代背景。(3分)(2)从图3到图4,作品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作品的思想性。(3分)(4)综合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的认识。(2分)27.(24分)当中国面临民族危机时,中国的不同阶层不同派别纷纷提出各自的不同救国方案。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材料二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李鸿章材料三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材料四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材料五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之政治之痛苦”,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启发“多数国民之自觉”。 陈独秀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材料二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怎样付诸实践?(4分)(3)材料三的“变”在政治上有什么表现?又是如何实践的?(4分)(4)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主张?他是如何实现他的主张的?(4分)(5)材料五体现了陈独秀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为此他是如何做的?(4分)(6)以上材料反映中国近代思想是如何演进的?在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过程中,其主流是什么?(4分)28. (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摘自中国共产党章程(1945年6月11日中共七大通过)材料二 1956年,毛泽东在探究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和教训时说,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梁柱毛泽东倡导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材料三 这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我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遵循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胜利,什么时候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革命就失败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更加自觉地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人民日报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1977年2月7日)材料四 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思想成熟于什么时期?该时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第二次结合”具体指什么?探索初期毛泽东有哪些著名论著?(3分)(3)材料三与材料四最根本的分歧是什么?(2分)材料三、四对该问题分别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4)综合上述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3分)2011-xx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模块质量调研试题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BAADDCACADBC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BDCBCDAA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24 分,第28题13 分,共50分)26(13分) (1)风格:风俗画;(1分)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3分)(2)变化:图3中人物单调、僵硬、面无表情;图4表现了真实自然的人性。(2分) 原因:人文主义的兴起。(2分)(3)思想性: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3分)(4)认识: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的产物;生命力在于它的思想性、艺术性。(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7(24分)(1)核心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1分),思想启迪作用(1分)。(2) “材料”:西方先进科学技术。(2分)实践:洋务运动。(2分)(3)表现:主张君主立宪制;(2分)实践:1898年发动维新变法运动。(2分)(4)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分)实现: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2分)(5)思想认识:国民思想愚味无知。(2分)实践:1915年发起新文化运动。(2分)(6)演进:器物制度思想文化。(2分)主流:救亡图存。(2分)28(13分)(1)时期:延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1分)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2)具体指: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1分)论著: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分)(3)分歧:对毛泽东思想究竟应采取什么态度,怎样才算坚持毛泽东思想。(2分)观点:材料三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1分)材料四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并加以发展。(1分)(4)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离不开先进思想的指导;实事求是,不盲目崇拜;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