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限时检测.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5830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限时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限时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限时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五单元 第二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限时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55分)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解析A项所述的内容是孟德尔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孟德尔提出了B项所述的假说,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成立进行了测交实验。答案B2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 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 : 3 : 3 : 1。若M、N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解析 根据题干“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 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可知,野鼠色为显性;“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 : 3 : 3 : 1”可知,小鼠的野鼠色与棕色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棕色为双隐性性状,故A正确。答案A3基因的自由组合过程发生在下列哪个环节中 AaBbAB:Ab:aB:ab配子间16种结合方式子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9:3:3:1)ABCD解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发生在产生配子的环节。答案A4(xx内蒙古包头一中一模)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够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B黑光白粗25黑粗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10白粗11白光解析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方法有测交和自交两种,测交子代表现型应出现1111,自交子代表现型应出现9331,D正确。答案D5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A、Aa、aa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BB和Bb控制红色,bb控制白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6种表现型B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占3/16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大花瓣与无花瓣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色小花瓣的概率为100%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有AAB_(大花瓣红色)、AaB_(小花瓣红色)、AAbb(大花瓣白色)、Aabb(小花瓣白色)、aa_ _(无花瓣)5种表现型;后代中红色大花瓣植株(AAB_)占1/4(AA)3/4(B_)3/16;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能稳定遗传的后代有AABB、AAbb、aaBB、aabb,即4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大花瓣(AA)和无花瓣(aa)植株杂交,后代全是小花瓣,但不会100%出现白色。答案B6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C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解析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F2中双显性个体占9/16,F2双显性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亲本基因型为Ddtt和ddTt,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也为1111;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自花传粉,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D和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若产生了基因型为dd的配子,则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d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同时含有T(t)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另一极的结果,应属于染色体变异。答案D7(xx临沂质检)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存在时抑制B基因的表达。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F1全部开红色花BF1测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121CF1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493D图示过程体现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解析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其基因型为AaBb,由于a基因存在时抑制B基因的表达,所以F1全部开粉色花,A错误;F1测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因此,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2:2:0,B错误;F1自交后代基因型可表示为AB:Abb:aaB:aabb9331。其中基因型为aaB和aabb的个体为白色;基因型为AAB的个体为红色;由于a基因存在时抑制B基因的表达,所以基因型为AaB和Abb的个体为粉色。因此,F1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粉红493,C正确;图示过程体现基因通过控制酶的结构来控制代谢这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答案C8与家兔毛型有关的基因中,有两对基因(A、a与B、b)只要其中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就能出现力克斯毛型,否则为普通毛型。若只考虑上述两对基因对毛型的影响,用已知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家兔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彼此交配获得F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F2出现不同表现型的主要原因是F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的现象B若上述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与亲本毛型相同的个体占7/16 C若F2力克斯毛型兔有5种基因型,则上述与毛型相关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D若要从F2力克斯毛型兔中筛选出双隐性纯合子,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解析 子二代中不同表现型出现的原因是子一代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子二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是aaB_、A_bb、aabb,三者比例共占3/163/161/167/16;若子二代中含有9种基因型,则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鉴定子二代中克斯毛型个体的基因型,可采用分别与亲本杂交的方法。答案C9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让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C蓝色鲜红色91 D蓝色鲜红色151解析纯合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F1均为蓝色,可知蓝色为显性性状,鲜红色为隐性性状。F1与鲜红色杂交,即测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为蓝色,无显性基因则为鲜红色。假设花色由Aa、Bb控制,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AB(蓝色)A_bb(蓝色)aaB_(蓝色)aabb(鲜红色)9331,故蓝色鲜红色151,故D正确。答案D10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较高水平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代谢过程如图: 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F1自交获得F2,则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BF2中性状分离比为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C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D向F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解析 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子代为DdHh,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如果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则子代会出现不含氰的品种,A错误;F1为DdHh,F2为9D_H_:3D_hh:3ddH_:1ddhh,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97,B错误;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液泡中,C错误;F2不含氰的品种有:3D_hh:3ddH_:1ddhh,品种ddH_不能产生葡萄糖苷,但是加入含氰葡萄糖苷能产生氰,比例为3/7,D正确。答案D11(xx烟台诊断)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棒眼长翅:棒眼残翅的比例,雄性为3131,雌性为52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 B决定眼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中杂合子占2/3D雌性子代中可能存在与性别有关的致死现象解析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伴性遗传。由题意可知,圆眼、长翅果蝇后代出现棒眼、残翅,说明圆眼、长翅为显性性状,A正确;由题意可知,雄性后代既有圆眼也有棒眼,雌性后代中有圆眼果蝇、无棒眼果蝇说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B正确;由于决定眼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子代圆眼残翅雌果蝇杂合子占100%,C错误;雌性子代中存在与性别有关的显性纯合致死现象,D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5分,每小题15分)12现有两株植物,一株开紫花(甲株),一株开黄花(乙株),这两株植株杂交后代为F1,F1自交后代为F2,有人对这两株植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受一对基因控制用A和a表示,如果受两对基因控制用B和b表示,以此类推)实验组别亲本子代表现型 紫花植株红花植株橙花植株黄花植株一甲株乙株二F1株乙株三F1株F1株四F2红花植株乙株五F2橙花植株乙株注:“”表示后代出现的表现型,“”表示后代未出现的表现型(1)通过第一组实验可知,表现型_对_为显性。(2)通过第_实验可知,花色至少受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F1的基因型为_。(3)第三组实验中,子代表现型紫花植株:红花植株:橙花植株:黄花植株为_,第五组实验,后代可能会出现的表现型有_。(4)如果让F2中的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黄花植株的概率是_,如果让F2中的红花植株与F2中的橙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5)如何快速地利用甲株和乙株得到纯合的开红花的植株? _。解析 (1)由表中甲株(开紫花)与乙株(开黄花)杂交后代开紫花,可知紫花对黄花为显性。(2)实验二和实验三中,后代都出现四种表现型,除了出现亲本的表现型紫花和黄花外,还出现了两个新的表现型红花和橙花,可推断出花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F1的基因型为AaBb。(3)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自交,子代四种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花红花橙花黄花9331;设F2橙花植株基因型为aaB_,与乙株 (aabb)杂交,后代可能会出现两种表现型,即橙花植株(aaB_) 和黄花植株(aabb)。(4)F2中的紫花植株包括:l/9AABB、2/9AaBB、2/9AABb、4/9AaBb,自交后代出现黄花植株的概率为 4/9 1/161/36;如果让F2中的红花植株(1/3AAbb、2/3Aabb)与F2中的橙花植株(1/3aaBB、2/3aaBb)杂交,则F2中的红花植株产生的两种配子为2/3Ab和1/3ab,橙花植株产生的两种配子为2/3aB和1/3ab,则杂交后代AaBb(紫花植株)占2/32/34/9,Aabb(红花植株)占2/3 1/32/9,aaBb(橙花植株)占1/32/32/9,aabb(黄花植株)占1/3 1/31/9。(5)要快速得到纯合体可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甲株与乙株杂交得到F1(AaBb),用F1产生的花药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到纯合体植株,从中选出所需的性状。答案 (1)紫花黄花 (2)二、三组两 AaBb(3)9331橙花植株和黄花植株(4)1/36 紫花植株红花植株橙花植株黄花植株4221(5)甲株和乙株杂交 得到F1,用F1产生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幼苗,选择开红花的植株(意思相同即可)13(xx盐城一模)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狗皮毛的表现型有:沙色、红色和白色。经观察绘得如下系谱图,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 (1)该遗传方式遵循基因_。(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_和_。(3)现有多只白色和红色母狗,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12号的基因型。第一步:让12号与_母狗交配;第二步: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如果子代_,则12号的基因型为_。如果子代_,则12号的基因型为_。如果子代_,则12号的基因型为_。解析(1)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可判断其性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从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红色的基因型是A_B_,沙色的基因型是aaB_或A_bb,白色的基因型是aabb。因1号、2号生有红色的后代6号,又因1号、2号均为纯合子,且基因A使雄配子致死,所以它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3)13号的基因型为aabb,可推断亲本6号和7号基因型皆为AaBb,可知6号的父母1号和2号必分别含有A和B基因,因此12号基因型为aaB_或Aabb,与多只白色(aabb)雌狗交配,后代可能为沙色狗、白色狗、既有沙色又有白色。当12号基因型为aaBB时,子代全部为沙色;当12号基因型为aaBb时,子代既有沙色又有白色;当12号基因型为Aabb时,子代全部为白色。答案(1)自由组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2)AAbbaaBB(3)多只白色全部为沙色 aaBB沙色:白色约为1:1(既有沙色又有白色)aaBb全部为白色Aabb14(xx泸州第二次诊断)某水稻品种的花和稻米的香味都是由细胞中8号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1)在无香味基因中,某一碱基对发生变化可导致在后面序列的转录中终止密码提前产生,从而突变成香味基因。这种变化最可能是碱基对的_。(2)现有香味和无香味水稻各一株,为了判断显隐关系,分别将它们自交,结果子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接下来的实验步骤是_。(3)已知该水稻品种的无香味(A)对有香味(a)为显性,抗某种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现用基因型为AaRr的植株作亲本分别进行自交和测交,实验结果如下图一和二所示,图三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余染色体未画出)。 据图回答:从图_中可以得出: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守自由组合定律。从图一中选出一株有香味的品种,是杂合有香味抗病的概率是_。将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连续自交,若不抗病的水稻幼苗容易感染疾病而死亡,则会对有香味基因频率的影响是逐代_(增大,减小,不变)。(4)将水稻香味基因转移到某些花卉体内,可以改良花卉的品质。先将香味基因转入到花卉受体细胞,再将受体细胞培养成植株,用到的培养基的物理性质是_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若要提高植物细胞的分化频率,则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顺序是_。解析(1)由题意可知,某一碱基对发生变化可导致在后面序列的转录中终止密码提前产生,因此该基因突变可能是碱基对缺失造成的。(2)由题意可知,有香味和无香味水稻,子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说明该亲本属于纯合体,将二者的子代杂交,观察F2表现型及其比例,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3)分析题图一、二、三可知,图三显示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判断这2对等位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分析题图一可知,有香味对无香味是显性性状,比例接近31,抗病对不抗病是显性性状,比例接近31,因此有香味植株抗病:有香味植株不抗病31,其中有香味抗病杂合植株的概率是1/2,不抗病的水稻幼苗容易感染疾病而死亡会使抗病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不会使有香味基因频率发生改变。(4)植物组织培养用的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应属于固体培养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可以提高植物细胞的分化频率。答案(1)缺失(2)将二者的子代杂交,观察F2表现型及其比例(3)三 1/2不变(4)固体同时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