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教案3苏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161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教案3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教案3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教案3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长征组歌两首教案3 苏教版撰写人:_时 间:_一、 教学目标、 体会高度概括的语言,学习红军钢铁般的意志。、 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 情景创设四渡赤水出奇兵是讲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度过赤水河,牵着敌人走,引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作品。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三、 自主学习(一) 自主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画出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及自己认为好的句段。、 用自己的话说说毛泽东用兵真如神的内容。、 诗中多处运用贴切比喻的好处是什么?(二) 合作学习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学习答疑难问题,然后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一部分应怎样理解明确:前三句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后两句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待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毛主席用兵如神,敌败我胜的战例有哪些?明确:(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三) 拓展延伸人们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次新的长征,你对这话怎样理解?课外写一则心得笔记,四、 自我检测、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紧扣题目中“奇”字的诗句有、。、 歌词中“横段山,路难行”反复吟唱有什么作用。五、 巩固练习、 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读读收获。、 仿照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写出你对家的感受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也是永远的岸。仿句:,那么,。过雪山草地一、教学目标、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革命前辈不怕艰苦的优良传统,培养战胜各种困难的意志。二、情景创设这首诗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飞越大渡河后爬雪山,过草地的两次艰难困苦的时期,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怕困难的英勇精神。三、自主学习(一)自主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画出并掌握诗中的生字词及自己认为好的诗句。、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歌的主题。、 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二)合作学习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然后在班上讨论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怎样理解“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两句?明确:这两句点明红军是特殊材料铸成的,他们经受了千锤百炼的考验,从而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怎样理解“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两句?明确:这两句歌词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高的雪山踩在脚底下,而是用“雪山低头迎远客”的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 怎样理解:“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两句。过雪山草地此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粒米皆无。许多战士因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三)自我检测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你能找出这首歌词的中心句吗?说说你的理由。(四)巩固练习、 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过雪山草地中用“,”点明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