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922243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含解析)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2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C钠与熔融的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钛D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钠是活泼的金属,可以保存在煤油中,A正确;B、钠着火产生过氧化钠,泡沫灭火器能产生CO2,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氧气,因此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应该用沙子扑灭,B错误;C、钠是活泼的金属,在熔融状态下钠与四氯化钛反应可制取钛,C正确;D、钠是活泼的金属,因此实验时用剩的钠块应该放回原试剂瓶,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钠的有关判断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B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C可用石灰水区分Na2CO3与NaHCO3溶液D小苏打可中和胃酸、热纯碱可除去油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因此用加热法可除去Na2CO3中的NaHCO3,A正确;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因此Na2CO3的热稳定性大于NaHCO3,B正确;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不能鉴别,C错误;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可中和胃酸,纯碱水解显碱性,热纯碱可除去油污,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有关判断4将0.02 mol Na别投入到盛有100 mL水、100 mL 1mol/L盐酸、100 mL 1mol/L硫酸铜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三个烧杯中一定均会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Na+2H2O=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相比而言,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CZ烧杯中一定会有沉淀生成,但沉淀不是单质铜D三个烧杯中生成氢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钠是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在水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在盐酸中先与盐酸反应,钠过量,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不同,A不正确;B、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水显中性,盐酸和硫酸铜溶液均显酸性,所以X烧杯中的反应平缓些,B正确;C、在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C正确;D、钠的物质的量相同,最终产生的氢气体积相同,D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钠与水、盐酸以及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有关判断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但与CO2反应的产物不同B2Na2O2+2H2O=4NaOH+O2 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CNa2O2溶于水产生O2的离子方程式为:Na2O2+H2O=2Na+2OH十O2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但与CO2反应的产物不同,前者是碳酸钠,后者是碳酸钠和氧气,A不正确;B、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部分升高,因此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不正确;C、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十O2,C不正确;D、根据B中分析可知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时氧元素即被氧化又被还原,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有关判断6下列是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C12和HCl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Cl2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增大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新制氯水中含有水分子、C12和HClO分子,A错误;B、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因此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正确;C、氯水中的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即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为氧气,C错误;D、氯水中的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氢,因此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将减小,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氯水组成和性质的判断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A个氮原子的氮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B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A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含有NA个氮原子的氮气是0.5mol,则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A正确;B、64gSO2的物质的量是1mol,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等于3NA,B错误;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的物质的量不是0.5mol,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D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B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C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D向2等份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和Na2O,使溶液均恰好饱和,则加入的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温度不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A正确;B、容量瓶的规格没有480ml的,因此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B正确;C、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所以氨水的浓度不是1mol/L,C错误;D、由于过氧化钠可看作是Na2OO,其中的O在反应中变为氧气而放出,所以向2等份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和Na2O,使溶液均恰好饱和,则加入的Na2O2与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溶液稀释、配制以及浓度计算的有关判断9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Cl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数不一定为2NAB1 mol 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数一定为4 NAC1 mo1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了2 NA 个电子 D在2KClO3+4HC1(浓)=2KCl+2C1O2+C12+2H2O中,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在反应中不一定全部是氧化剂,所以1 mol Cl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数不一定为2NA,A正确;B、氧气在反应中不一定得到4个电子,也可能得到2个电子,所以1 mol O2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数不一定为4 NA,B不正确;C、过氧化钠再与水的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到2价,部分升高到0价,即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则1 mo1 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了 NA 个电子,C错误;D、在2KClO3+4HC1(浓)=2KCl+2C1O2+C12+2H2O中,氯气只是氧化产物,C1O2是还原产物,D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与计算10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A B C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元素将氧化物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依据氧化物性质把氧化为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正确;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把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而电子转移是引起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正确;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错误;根据否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正确;根据电解质能否完全电离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分类的正误判断11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Fe2+、NO3-、C1- BK+、HCO3-、SO42-、OH-CC1O-、C1-、Na+、H DBa2+、K+、SO42-、H+【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A、Na+、Fe2+、NO3-、C1-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C1O-与H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Ba2+与SO42-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12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已知类推A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H2OCa22ClO=CaCO32HClO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H2OCa22ClO=CaSO32HClOC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2Cl2H2O电解=2OHH2Cl2惰性电极电解MgBr2溶液2Br2H2O电解=2OHH2Br2D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至中性H+OH-=H2O稀硝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H+OH-=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铁排在金属铜的前面,金属铁可以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但是活泼金属钠和盐溶液的反应是先与水反应,不会置换出其中的金属,故A错误;B、同时和亚硫酸的酸性均强于次氯酸,但SO2具有还原性,次氯酸钙含有氧化性,二者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惰性电极电解溴化镁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气和溴,C错误;D、盐酸与氢氧化钠、稀硝酸与氢氧化钡反应均可用H+OH-=H2O不是,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13下列反应中,改变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 )A铜和硝酸反应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A错误;B、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果CO2过量生成碳酸氢钠,氢氧化钠过量生成碳酸钠和水,B错误;C、细铁丝在氯气中燃烧只能生成氯化铁,C正确;D、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如果氯化铝过量则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生成偏铝酸钠,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与量或浓度有关反应的判断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氯气、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它们的漂白原理相同B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I-可能大量共存C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DFe(NO3)2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硫酸会变黄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使有色物质漂白,而活性炭是吸附作用,原理不同,A错误;B、Fe3+与I-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可能大量共存,B错误;C、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银离子,C错误;D、在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使溶液显黄色,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漂白原理、离子共存、离子检验以及离子反应的判断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入水 B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C盛液溴的瓶内加少量水可防止液溴的挥发 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冒白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入水,A正确;B、NO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C、液溴易挥发,因此盛液溴的瓶内加少量水可防止液溴的挥发,C正确;D、NH3遇到挥发性强酸生成铵盐而能冒白烟,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物质性质、气体收集以及试剂保存的有关判断16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浓硝酸和氯水均见光易分解,需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不符合题意;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均易被氧化,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B不符合题意;C、常温下铁遇浓硝酸钝化,珀与浓硝酸不反应,原理不同,C符合题意;D、SO2和Na2SO3均具有还原性,其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性质、反应原理的判断17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现象解释或结论A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还原性B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C某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放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D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SO2具有还原性,能使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生成的NO2溶解在浓硝酸中而显黄色,B正确;C、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氨气,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铵根,C正确;D、常温下铝在浓硫酸中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D不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实验现象与结论及解释的正误判断18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氨气B用B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用C装置稀释浓硫酸D用D装置除去CO2中的HCl【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二者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得不到氨气,A错误;B、氨气极易溶于水,倒置的漏斗可以防止倒吸,B正确;C、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C错误;D、碳酸钠溶液也与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除去CO2中的氯化氢,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题型注释)19(8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从铝士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已知:(1)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2)溶液中的Na2SiO3与NaA1(OH)4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iO3+2NaA1(OH)4=Na2A12Si2O8+2H2O+4NaOH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该步操作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2)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滤渣A的用途是(只写一种)_。【答案】(1)Al2O32OH3H2O=2Al(OH)4(2分) SiO22OH=SiOH2O(2分)(2)Fe2O3、Na2Al2Si2O8(2分)炼铁的原料(或生产硅酸盐产品的原料) (2分)【解析】试题分析:(1)铝土矿中的氧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氧化铝、二氧化硅均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l2O32OH3H2O=2Al(OH)4、SiO22OH=SiOH2O。(2)由于溶液中的Na2SiO3与NaA1(OH)4反应,能生成硅铝酸盐沉淀,另外氧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则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Fe2O3、Na2Al2Si2O8。其中氧化铁可用于炼铁,Na2Al2Si2O8可用于生产硅酸盐产品的原料。考点:考查从铝土矿中冶炼铝的工艺流程的有关判断20(10分)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弃固体(主要成分Cu2S和Fe2O3)混合物制取粗铜和Fe2(SO4)3晶体,设计的操作流程如下:(1)除酒精灯和铁架台或三脚架外,中所需的容器为_;和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为_;(2)已知试剂x为过氧化氢,写出H2O2与溶液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某同学取少量的溶液B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某种强氧化剂,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该同学猜测溶液褪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SCN被过量的氧化剂氧化所致。现给出以下试剂:1.0 mol/L硫酸、1.0 mol/LNaOH溶液、0.1 mol/LFe2(SO4)3溶液、20KSCN溶液、蒸馏水。请你设计合趣实验验证乙同学的猜测是否合理。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和现象_。【答案】(1)坩埚;坩埚钳; 玻璃棒 (2)2Fe2+H2O2 +2H+=2Fe3+2H2O(3)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20%KSCN溶液,如溶液变红色,说明该同学的猜测是合理的,如不变红色,说明猜测不合理或滴加过量的0.1 molL-1 Fe2(SO4)3溶液,如溶液不变红色,说明合理,若变红色,说明猜测不合理【解析】试题分析:(1)灼烧固体应该放在坩埚中,坩埚用坩埚钳夹持;灼烧操作和溶液浓缩析出硫酸铁晶体都用到玻璃棒;(2)根据流程图可知,铁过量,则溶液B中含有亚铁离子。由于加入试剂x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使用试剂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所以选用双氧水做氧化剂,反应方程式:2Fe2+H2O2 +2H+=2Fe3+2H2O;(3)重新加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是溶液变红,说明该同学猜测合理,否则不合理,方法为: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20%KSCN溶液,如溶液变红色,说明该同学的猜测是合理的,如不变红色,说明猜测不合理,故答案为。考点:考查实验操作中仪器名称、试剂选择、检验方案的试剂、离子方程式书写等知识21(14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1)写出用A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净的氯气,并证明氧化性:Cl2Fe3+则装置B中的溶液的作用是_;装置D中加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_:供选试剂:a浓H2SO4 bFeCl2溶液 cKSCN与FeCl2的混合溶液 d无水氯化钙(3)在上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加入碳,a中加入浓硫酸,开始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同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1: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实验2: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证明SO2具氧化性和漂白性:B中为少量Na2S溶液、C中加品红溶液,D中应加入足量的_(填溶液名称),E中加入_溶液(填化学式)。(4)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_;实验2不严谨之处应如何改进_。【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不写“加热或浓”不得分(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2分) c(2分) (3)酸性高锰酸钾;(2分)Na2SiO3;(2分)(4)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2分)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2分)【解析】试题分析:(1)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备氯气,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由于浓盐酸易挥发,因此需要除去氯化氢,可以用饱和食盐水来除去氯化氢气体。由于铁离子遇KSCN溶液显血红色,因此要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铁离子,D中的最佳试剂是KSCN溶液和氯化亚铁溶液,答案选c。(3)由于SO2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应,所以要检验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需要把SO2氧化,所以D中应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而E中盛放硅酸钠溶液。(4)要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需要除去SO2,所以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由于空气中也存在CO2,所以必须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因此改进措施是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考点:考查气体制备、性质检验探究等实验设计22(14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中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B中加入的干燥剂是_(填序号)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碱石灰;(3)能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C中_、D中有无色液体生成;设计实验检验D中无色液的成分: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粉末,现象为_。(4)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收集到2.24L(STP)氮气,计算转移电子数为_。【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3)黑色粉末变红;无水硫酸铜;白色变为蓝色 (4)2NH3+3CuO3Cu+N2+3H2O;0.6NA【解析】试题分析:(1)装置图分析判断,制备氨气是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实验装置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B是干燥氨气的装置,浓硫酸、氯化钙都和氨气反应,所以需要选择碱石灰干燥,故答案为:;(3)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NH3+3CuO3Cu+N2+3H2O,反应过程中C装置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D中有无色液体生成说明生成水;由于水与硫酸铜变为胆矾而显蓝色,所以检验水的方法是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铜,现象为白色变为蓝色;(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2NH3+3CuO3Cu+N2+3H2。2.24L标准状况下的氮气是0.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生成1mol氮气转移电子6mole-,所以生成0.1mol氮气,转移电子为0.6mol,即0.6NA。考点:考查氨气制备以及氨气性质实验实验探究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题型注释)评卷人得分六、推断题(题型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