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95478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把答案写到每题后面的空格内并转凃到答题卡上。)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2、“(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已破陈,即县之。”;“(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3、“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段材料说明 A西周盛行分封制 B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制的主体C荀子是儒家代表 D分封制有利于西周扩大疆域5、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产生的影响是A分封制度加强 B官僚政治确立C宗法制度形成 D井田制度出现6、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要求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7、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即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 B分封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8、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9、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秦印封泥中的文字是小篆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秦朝廷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A B C D 10、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这样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该政治制度突出的特点是 A. 权力高度集中 B. 浓厚的部族色彩 C. 皇帝非常勤政 D. 严格的等级制度11、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发展历程中,君权与相权的斗争长期存在。下列各项中,能直接体现君主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是 ( )A秦朝设立太尉 B宋朝设立三司使 C元朝设立中书省 D清朝设立军机处12、史学家吕思勉认为:“自秦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于平民政治的时代。”此“平民政治”在当时实际是指A分封制 B军功授爵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13、xx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A御史大夫 B刺史 C太尉 D监御史14、史学家何炳棣在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写道:“汉高祖大朝群臣为太上皇祝寿时戏言以天下为产业(明太祖)祭祖时以天下赋役黄册与鱼肉果蔬并陈。”这主要表明了古代中国 A天下为公 B儒法并施 C以农为本 D家国一体15、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16、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B唐代宰相权倾天下C宰相权力走向分散D宰相权力不断强化1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18、按正常的程序,唐代诏令从颁布到实施应先后经过 ( ) A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 B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 C门下省一中书省一尚书省 D尚书省一门下省一中书省19、汉武帝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下了一道严令郡国必须举人的诏书:“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征辟制 D科举制20、元史卷91百官志记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由此反映了元代政治的特点是()A中央直接控制地方行政B地方分权,各机构相互牵制C中央对地方实施多层次管理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2、明朝后期,曾两度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之威重,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下列选项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 B、明朝内阁不能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C、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明朝内阁无法制约皇权23、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以旨意)。”这些文字实质上反映了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 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2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25、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扩大了统治基础A B C D26、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27“(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28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联理解正确的是()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A BC D29.(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30.近代中国社会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B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C外力作用下被迫开放D既有封建主义,又发展资本主义31.鸦片战争中,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乘船从伦敦出发,途中还在孟买逗留了10天,到达澳门用了67天。而清政府派官员琦善与奕山从北京紧急南下,到达广州分别用时56天、57天。这说明中国在战争中实际上丧失了应有地利 英国官员在战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交通技术在近代战争中作用渐居首位 工业文明在近代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ABCD3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33.“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从该诗中可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清政府被迫签定马关条约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ABCD34.近代某条约规定:“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A客观上引发了义和团运动B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统治工具C.导致列强开始对华资本输出D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35.100多年前的法国报纸刊载了许多有关中国晚清社会的绘画,从另一角度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现状和法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看起来耐人寻味。关于下图名为中国蛋糕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列强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末期,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形式主要为商品输出C此现象出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清政府积极抵抗外来侵略二、非选择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3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材料二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惟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段灼传材料三 傅畅自序云:“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年少复为此任,故至于上品。” 太平御览材料四 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亲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 清史稿选举志材料五 根据1855年前后英国议院辩论记录及相关资料,得出结论:“中国的科举制度在英国已广为人知;在当时英国期刊文献和议会辩论中,竞争考试的观念均与中国有关;议会内外都认为考试制度是中国创立的制度,而且没有人加以否认;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先于中国采用竞争性的文官考试制度,而且没有任何西方的个人、国家或种族声称其拥有考试制度的发明权。” 张沅长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2分)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2分)(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4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4分)37、(14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材料四: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 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十二朝东华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丞(宰)相的主要职责。(2分)(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统治者为强化君主专制采取了什么措施?(8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2分)xx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历史答题卷二、非选择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36、(14分)(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西周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和权力的传接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傅畅为何能“至于上品”?(2分)与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有何共同特点?(2分)(3)综合材料一到材料四,分析材料四中选官制度有何变化?(4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君主专制和东学西渐的角度分析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影响(4分)37、(14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丞(宰)相的主要职责。(2分)(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出统治者为强化君主专制采取了什么措施?(8分)(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2分)xx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试题历史答案1、 选择题37、(14分)(1)辅佐皇帝处理政务。(2分)(2)主要原因:明太祖认为宰相擅专威福,危及君主。(2分)(3)措施:汉朝:形成中朝和外朝,分割宰相的决策权;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监督和牵制;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8分)(4)君主权力不断加强直至顶峰,相权逐步削弱最终被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