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2835707 上传时间:2019-1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70.0分)1.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篇文章A. 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B. 是反右斗争中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批判C. 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D.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红学”研究的领导地位2.作家王蒙曾说:“1956年双百方针一经提出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双百”方针()A. 开拓了文艺创作新思路B. 树立了新艺术创作方式C. 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D. 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宗旨3.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A. 改革开放还未实行B. “不结盟”外交正推行C. “文化大革命”理论未被否定D. “双百”方针贯彻必要4.1953年,山西省政府指出,各地在戏改过程中,“不重视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艺术风格的培养,片面地追求给演出内容填充一些工作要求和政治口号,概念化公式化伤害了优良艺术品的产生。”据此判断,这主要针对当时山西()A. 戏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B. “左”倾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 “双百”方针遭遇曲折D. “样板戏”占据了戏曲舞台5.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段时期内在校学生数变化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项目年份19491957196519781989xx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学生数(人)大学生2.26.89.37.918.570.3中学生23110197693448733小学生450889160215261098946A. 1949-1957年在校学生数的变化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 1957-1965年在校中学生人数的变化与“上山下乡运动”有关C. 1965-1978年在校大学生人数的变化与受“文革”冲击有关D. 1978-xx年在校小学生人数的变化反映了基础教育发展的滞后6.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A. 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B. “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C. 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D. “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7.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8.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A. 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B.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 神舟五号进入太空9.一位老华侨曾经这样深情地说过:“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那么,这位老华侨在海外第一次昂起头仰望中国的卫星是在A. 1958年B. 1954年C. 1970年D. 1960年10.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群岛,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A. 古巴导弹危机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D. 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爆破1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C. “神舟”载人飞船试验成功D. 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1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的直接原因是雅典()A.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B. 世风日下、道德沦丧C. 工商业高度繁荣D. 人文主义盛行13.亚里士多德有一句被广为误解的名言:“人是一种政治动物”。乍听起来,人们很容易认为他是在用厌恶和鄙夷的眼神,打量着那些在政治的泥潭中挣扎的红尘男女。其实,亚里士多德是想说,人从本质上是一种群居动物,只有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人们才能不断砥砺切磋,在道德上臻于至善。材料表明()A. 亚里士多德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B. 民主制度造就了雅典灿烂的古代文明C. 亚里士多德推崇雅典的公民意识D. 雅典的民主制度有利于公民的个性发展14.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 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15.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都是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来看,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运动;从其他方面来看,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对“复兴”和“新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B. 重建古希腊罗马社会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C. 振兴古希腊罗马经济新生的工业文明时代D. 复兴古罗马辽阔版图新生的欧洲近代文化16.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17.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Virgil Pinot)称:“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仅以此而论,中国似乎就比英国更受欢迎。”这主要因为( )A. 18世纪法国,启蒙哲人们对中国儒家文明更感兴趣B. 当时的中国儒家思想比英国的启蒙思想更有活力C. 启蒙思想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故意曲解儒家思想D. 儒家文化提供了现实中难得见到的“自由”“平等”精神18.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不仅对抽象推理和空想方案持批判态度,而且还为重新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欲望和情感,奠定基础。”这里所说的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所引发的社会思潮是A. 早期人文主义B. 理性主义C. 浪漫主义D. 自由主义19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崇尚自然神论,他认为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自由行动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的持续。材料表明伏尔泰A. 偏离了人文主义方向B. 借助宗教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 认可宗教的教化功能D. 主张用宗教来约束人的自由20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这里罗素强调启蒙运动()A. 前提条件是科技发展B. 核心内容是理性主义C. 主张人文思想传播D. 应该以普及教育为手段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吁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材料2: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子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 伏尔泰语录材料3: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是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又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请回答:(1)材料1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2)材料2体现了什么思想?如何评价?(3)归纳材料3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在自由这个问题上,材料2与材料3各侧重什么?xx(上)高二历史周测试卷【答案】1. C2. C3. D4. A5. C6. A7. B8. D9. C10. D11. D12. B13. C14. D15. A16. B17. D18. C19. C20. B21. (1)因为欧洲的封建社会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民主和自由,压制了人们的思想。(4分)“理性的阳光”是指启蒙思想。(2分)(2)体现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4分)对反对封建专制起了进步作用。(4分)(3)体现权力“制约与平衡”的思想。(4分)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4分)(4)材料二侧重于要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4分)材料三侧重于保护自由与人权。(4分)【解析】1.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学创作状况,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1954年10月14日”,此时期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再根据“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出建国初期文学创作遵循了社会主义改造大方向(由私有制到公有制),C项符合史实和材料主旨;“百家争鸣”,即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B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C。2. 本题考查建国后“双百”方针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1956年双百方针刚刚提出时便立见成效,很快就出现了新的各种各样的作品和新的艺术探索”,这表明在此方针的激励下,激发了我国文艺工作者的热情,鼓舞了人们的创新精神,C项符合题意;AB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即将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D项表述不准确,排除。故选C。3. 本题考查“双百”方针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1980年初”可知,这时中国已经开始了改革开放,在中国掀起了拨乱反正,“文革”理论被否定了,所以AC说法错误;B选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由材料“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可知,艺术上还没达到百花齐放,这也说明了贯彻“双百”方针的必要,D符合题意。故选D。4. 依据题干“不重视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艺术风格的培养,片面地追求给演出内容填充一些工作要求和政治口号,概念化公式化伤害了优良艺术品的产生”可知,反映出左倾错误对当时文艺创作的影响,故A项正确 题干只是反映左倾错误对当时文艺创作的影响,但是没有不能看出“左”倾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 “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与题干时间“1953年”不符,故C项错误 “样板戏”是在文革时期,与题干时间“1956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文化事业考查建国初期左倾错误对当时文艺创作的影响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对“不重视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艺术风格的培养,片面地追求给演出内容填充一些工作要求和政治口号,概念化公式化伤害了优良艺术品的产生”的分析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即可5. 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国教育近代化启动是洋务运动时期 B上山下乡,学生离开学校只会导致学生数量减少,而材料中反映出1965年学生数量比1957年学生数量要多 C.1978年大学生人数比196年少,主要是由于文革期间高考制度被废除,广大学生脱离学习闹革命 D.1978年到xx年小学人数变化不是由于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小学适龄儿童数量减少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的基础知识来分析材料 文革时期,大学停止招生,废除高考统招,中小学教育秩序混乱,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搞所谓的教育革命,广大师生受到摧残,青少年一代丧失了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机会,导致了中国文化断层人才断层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6. A新中国前七年的教育是我国逐渐为教育奠基的过程,时间是1949年到年到56年,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1957年到1966年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B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 C拨乱反正,整顿教育秩序是文革结束以后 D三个面向方针是80年代提出来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文革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 从1949年到1956年,我国实行了教育性质的转变,确立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针,同时制定了全日制和半工半读制的教育制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同时也形成了我国出的中等高等教育的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7. 本题主要考查建国初期的教育,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到1952年,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故排除A项;C项应为提出于1995年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53年”,故排除;题目中的高校院系调整不仅仅发生于天津,故D项的说法错误;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为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天津大学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B项的说法符合题意,故选B。8.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题干关键词句“中国人进入太空”。AC是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但与题意不符,排除;“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标志我国进入航天时代,但没有实现载人航天,故排除B;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着杨利伟升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故D符合题意。故选D。9.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成就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识记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故C项符合材料信息和题意;ABD同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故选C。10. 本题考查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注意材料时间“1967年8月”,材料中反映了美日之间就中国核武器达成的协议,其历史背景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打破美苏核垄断,故本题答案为D项;A项是1962年,不符合材料时间;B项是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项是1950年,不符合材料时间。故选D。11. 本题考查建国后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旨在考查知识识记的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词“新中国科技之最”可知,该题考查的是世界第一的科技成就。依据所学,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美国1945年发明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10月,我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A项不符合题意;苏联在1957年把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送上轨道,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在1970年4月发射成功,是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B项不符合题意;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是前苏联在1961年4月发射的,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五号”飞船xx年10月试飞成功,我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项不符合题意;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是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也是世界第一个得到大面积应用的杂交水稻品种,D项符合题意。故选D。12. 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思想,旨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苏格拉底一生经历了雅典民主制度由盛到衰的过程。苏格拉底眼看着雅典城邦日益衰落,民风日下,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观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故B项符合题干要求。AC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B。13. 本题考查亚里士多德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人从本质上是一种群居动物”、“只有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人们才能不断砥砺切磋,在道德上臻于至善”,分析、认知,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强调集体荣誉感,推崇雅典的公民意识,C符合题意,正确;题干信息并没有提及雅典的直接民主,故无法得出A的结论,排除;B提及的是雅典灿烂的古代文明,与题干主旨并不符合,排除;D强调的是公民个性,明显与题干“群居动物”、“集体活动”背离,排除。故选C。14. 本题主要考查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体现了人人平等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D符合题意;宗教改革是宗教内部的改革,是否定天主教会的权威,并未否定宗教和上帝,故排除AC;宗教改革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所以B项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表述错误,且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故选D。15. 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是盛行于14世纪到17世纪的一场欧洲思想文化运动,他们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其本质上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故A项正确。B项重建说法错误;C项振兴古希腊罗马经济说法错误,应该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项复兴版图明显错误。故选A。16. 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最终引发了法国大革命,即“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故本题应选B项;其它选项不合题意,排除。故选B。17.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的启蒙思想,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18世纪的儒家思想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故B项中“更有活力”的说法错误;题目中18世纪法国思想家和经济学家推崇儒家思想的现象应由传统儒学中所倡导的“仁”、“徳治”等理念成为该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所致,故C项中“曲解儒家思想”的说法错误。由设问要求“主要因为”即可排除由D项所致的A项,故选D。18. 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旨在考查灵活运用相关所学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A项出现于古希腊时期,早于题目中的“启蒙运动”爆发的时间,故排除;B项的说法与题目中的信息“欲望和情感”不符,故排除;D项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与题目中的事件“启蒙运动”不符,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启蒙运动为重新发现人性的隐秘方面欲望和情感,奠定基础”可知此应为启蒙思想家卢梭所提出的就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而言,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的主张。该主张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由此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故选C。19. 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启蒙运动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崇尚自然神论”、“他认为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等,分析、认知,材料主旨体现出伏尔泰认可宗教的教化功能,C符合题意,正确;A“偏离”的说法本身不符合欧洲启蒙运动史实,不符合题干描述,直接排除;题干信息并没有提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排除B;D属于对题干字面意思的简单理解,属于误选项,提及的是约束人的自由,这与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背离,直接排除。故选C。20. 注意题干中“有独立见解”一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里强调的是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的特点,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21. (1)本题主要考查对启蒙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实行“君主专制”“君权神授”,没有民主和自由,压制了人们的思想。“理性的阳光”是指启蒙思想,是指人们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2)本题主要考查对伏尔泰的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体现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至上的思想。对反对封建专制起了进步作用。(3)本题主要考查对孟德斯鸠的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再根据作者是孟德斯鸠,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这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起了积极作用。(4)本题主要考查对启蒙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信息“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材料三信息“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进行比较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